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从第四季《吐槽大会》开播的时候,我就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到它变了。它的“含诞率”越来越低,“商业化”越来越重,甚至连“吐槽”也变成了“洗白”。这些问题并不是第四季才有冒出来的,而是在一季收尾的时候就已经暴出现了。

随后的三季,口碑不断的下滑,甚至有好几期都被批评:吐槽内容在避重就轻;任何有黑点的艺人只要上这个综艺,装模作样的自嘲一番就算是翻篇了;这节目根本就是“洗白大会”......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李诞也曾在开播之处吐槽:没想到这破节目,居然能够做到第四季。是的,正如李诞自己说的那样,《吐槽大会》的确是个破节目,太多的事情违背了初衷,太多的事情不能无可奈何。

开始容易,结束却很难。确实,对于《吐槽大会》来说,这个IP太具有价值了,第一季开播就给观众们带来“惊世”制作,到了第四季仅前5期就已经达到了10亿流量。要坚持下去,难,想要放弃,更难,想要再上一个高度,难上加难。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2009年,李诞注册了微博,他是微博的第一批用户,正好赶上了营销所带来的红利。李诞那个时候,没事就在微博上发发自己写的字或者诗,曾经有人找到李诞,出价1500块钱让李诞发个广告。

当时的李诞一口回绝了。他那个时候还是个文艺青年,打心里瞧不起这种打广告赚钱,甚至给自己立志一辈子也不要做这种东西。或是名气的积累,又或是才华横溢,东方卫视的王牌节目《今晚80后》的王自健找到了他。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从此李诞,成为了王自健的口中那个“蛋蛋”,慢慢的他也从幕后走到了幕前,被观者所熟知。再到后面,《今晚80后》停播,李诞也带着原来“80后”的团队出走,成立了“笑果文化”。

那个时候网综也刚开始流行,李诞又刚好了躺上了网综的第一波红利。他找到了几个投资人,买下了美国喜剧中心吐槽大会的版权,然后大张旗鼓的搞起了《吐槽大会》。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第一季刚上线的时候,便遭受到莫大的关注。这是第一次有人当面把那些明星们给拉下神坛,不带任何尺度的吐槽他们。结果,上线第三天,《吐槽大会》面临下架,原因还是那个尺度的问题。

整改回来之后,《吐槽大会》变干净了,但同时也变得不那么好笑了,口碑也越来越不好了,到第四季的时候《吐槽大会》的口碑甚至跌落到了低谷。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节目内外的人都很清楚,《吐槽大会》吐来吐去都是剧本罢了,没有人想来真的了,想来真的实在是太难了。在第4季开播前的半年,总导演谭晓红就在想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这个工作的难度不仅在于,你要不断地敲定新嘉宾,还要连续的给嘉宾们写稿子,还要和幕后的团队沟通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甚至还有节目的效果要怎么做,想要“回归真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久而久之,《吐槽大会》也经常变成了各大导演和艺人的宣传工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成本,才能够邀请来更多的嘉宾。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即使如此,敲定嘉宾也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总导演谭晓红就曾表示过,徐峥做主咖的那期,肯定是请黄渤和沈腾来做嘉宾是最好的,但是档期的问题,压根就敲不下来,调整录制时间也赶不上。

除了请嘉宾之外,怎么和嘉宾的团体谈判也很难。每次说服嘉宾,谭晓红都得用尽毕生的谈判的能力。第一期主咖请来李佳琦的时候,谭晓红差点就泄气了。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李佳琦这个人没任何黑点和黑料,唯一就是那个不粘锅直播翻车事件有些槽点。可李佳琦团队出于对艺人的保护,团队十分明确的拒绝谈论这个话题,谭晓红说破了嘴皮子也没有用。无奈之后,就录吧。

录完之后的某天,李佳琦的团队又突然想通了,于是又急忙联系到了谭晓红数说能不能补录。谭晓红自然是很开心的答应了,至少效果是差点,但是至少是有真正的槽点了。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不过令谭晓红头疼的李佳琦团队并不算什么,真正头疼的是“甄子丹”,这几年坊间一直传闻都是“戏霸”的这个话题。甄子丹团队也是怎么都不答应谈“戏霸”这个话题,每次听到这个话题也很难受没有自信。

谭晓红决定了好好的和甄子丹聊聊,因为如果不谈这个“事情”那完全就没有必要录制下去。最后就是整个节目组和甄子丹的团队和他本人聊了快10个小时,最终才把录制给敲定下来。

录制结束以后,谭晓红也松了一口气,但是也更加的惆怅了,下一期请谁都定不下来。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在《吐槽大会》的第四季开播之后,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作为节目的策划人,李诞在池子走了以后,出镜率也越来越低了,原来的吐槽铁三角,也只剩下了张绍刚还站在主持台上。

这几年,李诞频繁出现在其他的综艺节目,甚至还成为了《奇葩说》的导师,甚至他的情感生活,代言广告,深夜酒吧买醉.....这些八卦也频繁的上热搜。李诞也早已经把自己的简介从文艺青年偷偷地改成了艺人。是的,走红的李诞,不再是个单纯的脱口秀演员了。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不过李诞的出走,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脱口秀终究是舶来品,是从美国那边传过来的,在过去的两三年里面《吐槽大会》也没有推出新人,大众都把《吐槽大会》当成是饭后茶点的八卦,整个脱口秀文化更是“尴尬”般的存在,这令李诞很失落。

于是,他选择了出走,自己退一把,让新人进一步。他让节目组把更多的镜头给到了新人的身上,把越来越多的脱口秀艺人给推出来。于是在《吐槽大会》第四季开始,呼兰和卡姆也成为了吐槽的主力军。但是观众们不满意不买单,观众们觉得李诞变了。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李诞,自己也说自己变了。在实习期电梯里面发生的一件事,他就知道自己变了,那天他在电梯里面一个记者没有买到回家的火车票,旁边的人说了一句,没事我帮你托关系买到。

这一瞬间,李诞知道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他明白了自己的挣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于是干脆就不嘚瑟了,就跟着大家一起运行。慢慢的,他学会了在欢唱里面享受,做时代中的过客。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吐槽大会》做了四季,口碑虽然不断在下滑,但是这个IP和流量却越来越大了。第一季收官就曾达到了近14亿的播放总量,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来看,就是口碑变成负的,也要坚持把这个IP给消耗完。

可是对于笑果文化来说,可能IP还没消化完,自己就已经经营不下去了。话题受限制,没有嘉宾愿意上节目,口碑下滑,观者不买单,赞助商减少,整个节目变得越来越枯燥和乏味。

14亿流量的综艺,金字塔尖的烦恼,可能没下一季了

笑果文化的创始人叶烽也打趣的说道:“在现有的尺度下,每做一季都觉得是赚到了,就是不知道做完这一季下一季还能不能做,还会不会有嘉宾和赞助商来买单,且看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