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今天浏览了孟老同学微信发来了1931年北京《益世报》刊发《乡味》一文的图片,让我瞧瞧,文中对老家古镇上的白干烧酒和姚家庄的狗肉大加赞许。

《益世报》刊发《乡味》一文的图片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图片由家在巴山下钟意作者提供

于是对照报纸图片,用手机打字成了简体文,全文共计675字,七个段落,短小精悍,入木三分,附文后供兴趣同仁一览。

声名鹊起的民国《益世报》

《益世报》是民国大陆时期的一家隶属于天主教会的报纸,1915年10月10日由罗马教廷指派的天主教天津教区副主教雷鸣远和中国天主教徒刘守荣、杜竹萱等创办并主持。当时比肩于《大公报》,与《申报》和《民国日报》一起被誉为民国四大报刊。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益世报》图片

1920年至1924年期间,周恩来赴西欧勤工俭学时,被该报聘为特约记者。先后为《益世报》撰写长篇通讯达57篇之多,总字数达25万多字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在《益世报》上发表的文章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该报聘请了罗隆基为主笔,他邀请了一些省市的记者通讯员,抨击当局不抵抗政策,特辟《抗日舆论》专栏,大量发表爱国言论。蒋对此非常不满,下令对报纸停邮,期间多次被停刊,天津解放后《益世报》停刊。

《乡味》一文赏析

《乡味》一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刊发的,读文中可知,作者作为一位哲学栏目的编辑,为了发表《乡味》,在开场段先做了告知:‘’而纂位哲学,遂不得不暂搁一天,明天再见”。

作者是来自一位齐鲁古镇的乡人,文中对家乡的白干佳肴的真挚情怀跃然纸上,醇香味浓。开场段就道出了心声:“晚间忽动乡思,思乡味而垂涎,抚“白干”以增欷,因缝缀数语,稍述乡味”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景芝烧酒——抚“白干”以增欷

《乡味》第二段,从寄乡人的信中引出:“坐在热炕头上,烫上两杯景芝烧酒,到姚家庄撕两三斤肥狗肉。冷狗肉,热烧酒,一口一杯。三杯落肚,大吃特嚼,也足够快活一时了。”真是满满的回忆,家乡味道活灵活现了。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冷狗肉

《乡味》第三段,整段大加赞誉家乡烧酒白干,并且与当时的美酒做了味道比较:“景芝系胶东一镇,属山东安丘县辖。以产酒著,特以之比于南北名酒,殊属美而不彰。国内都市酒店,或标山西汾酒,或书兰陵佳酿。独无标卖景芝名酒者。然我尝南北各地名酒多矣,觉皆未能与景芝酒匹。景芝酒味甘而冽,芬香直达胸意。而性极和。以汾酒比之,蔑与也。岂于乡味之移人欤?‘’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枚乘的《七发》对太子的劝解图

《乡味》的第四段,开文就引经据典,从汉朝大辞赋家枚乘的《七发》对太子的七段劝解策略,帮助他改善身体状况。提炼出来:“汉人喜食狗肉,故枚乘七发,侈称“肥狗之和”。即此知汉人眼中之视肥狗。”借用狗的典故为文章的核心主题:讽喻、劝诫、警醒世人,埋下了伏笔。

随后道,“北平百珍悉具,惟无狗肉”,只见羊杂碎(由羊头、蹄、血、肝、心、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炮三样(将羊肉、腰、肝一起清炖)。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北京羊杂碎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北京炮三样

广东也是没有卖的,要想吃到美味的狗肉,惟有景芝老家有了:“姚家庄者,一小村落也。去吾家可数里,村人多以杀狗为业。杀而烹之,味最美。名震一邑。邑宰莅是者,悉以尝脔一为快。

自古至今,老家的吃狗肉喝烧酒的迷恋程度,故事多多。就连以前县官老爷审案子,也要偷着从衣袖中拿出来闷上嚼几口,解解馋,过过瘾:“讼棍告状,希胜诉,或倩劣绅为介,见邑宰,袖狗肉啖之。”

《乡味》的第五段开场:“昔张翰秋风起,思鲈鱼脍。”作者信手拈来,引史典故,既有《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尤见一味美食解一份乡愁!


冷狗肉,热烧酒,借味妙喻刺时弊,民国报刊《乡味》好个甘咧

张翰秋风起,思鲈鱼脍——清蒸鲈鱼

又有借张翰《今思吴江歌》之诗句:“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作者进而借古喻今:“今临国难而思国家吃肥狗肉,这样的志气!国亡了!活该!虽然,为社会服务而曰“出来混”。宁非亡国之言耶?

《乡味》最后一段才是主旨,才是高潮,才是鞭策,才是痛斥:“国内皆有帝国主义者的走狗,杀此群狗,食狗肉而寝狗皮,亦足以为快。然泱泱哉我中华狗多矣。可尽杀乎?!

#民国风月#

附《乡味》简体文

序曰:乡味,天冷,思吃狗肉也。

昨日漫言,题为纂位哲学导言,寥寥短章,道而未言。故与其未缀(未完)二字。晚间忽动乡思,思乡味而垂涎,抚“白干”以增欷,因缝缀数语,稍述乡味,以实诸漫言一栏,且供补白。亦以纾其无聊之感,而纂位哲学,遂不得不暂搁一天,明天再见。今日旁话不提,但看乡味如何。

前日,万分无聊,因写信寄一乡人。中有云:“这年头儿,不必出来混。袛要篱旁巷口,没有精于绑票的能手,坐在热炕头上,烫上两杯景芝烧酒,到姚家庄撕两三斤肥狗肉。冷狗肉,热烧酒,一口一杯。三杯落肚,大吃特嚼,也足够快活一时了。”

景芝系胶东一镇,属山东安丘县辖。以产酒著,特以之比于南北名酒,殊属美而不彰。国内都市酒店,或标山西汾酒,或书兰陵佳酿。独无标卖景芝名酒者。然我尝南北各地名酒多矣,觉皆未能与景芝酒匹。景芝酒味甘而冽,芬香直达胸意。而性极和。以汾酒比之,蔑与也。岂于乡味之移人欤?

汉人喜食狗肉,故枚乘七发,侈称“肥狗之和”。即此知汉人眼中之视肥狗,至少等于北京人之吃羊杂碎,炮三样。自从狗肉无纪焉。今惟广东人或杀猫狗为馔。北平百珍悉具,惟无狗肉,姚家庄者,一小村落也。去吾家可数里,村人多以杀狗为业。杀而烹之,味最美。名震一邑。邑宰莅是者,悉以尝脔一为快。讼棍告状,希胜诉,或倩劣绅为介,见邑宰,袖狗肉啖之。

昔张翰秋风起,思鲈鱼脍。今临国难而思国家吃肥狗肉,这样的志气!国亡了!活该!虽然,为社会服务而曰“出来混”。宁非亡国之言耶?

国内皆有帝国主义者的走狗,杀此群狗,食狗肉而寝狗皮,亦足以为快。然泱泱哉我中华狗多矣。可尽杀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