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南雲忠一?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南雲忠一,是一名中規中矩的普通海軍將領。他是一位水雷戰專家,同時也是一位航海專家。

南雲忠一的性格特點是:非常謹慎小心;在戰鬥中不敢放手一搏,不太適合進攻作戰。

山本五十六曾經這樣評價南雲忠一:“南雲作戰,如入室之小賊,去時自信滿滿,躊躇滿志;一旦得手,則心驚膽戰,狼狽逃竄”。
但是,由於南雲忠一在日本海軍中的資歷較深,又是航海方面的專家,所以,山本五十六對南雲極為器重,讓他擔任專業極不對口的機動航母編隊,屢當大任。

1941年12月7日,南雲忠一指揮機動艦隊偷襲珍珠港,對美國太平洋艦隊進行了一番沉重打擊。

因為性格謹慎的因素,南雲忠一拒絕了部下軍官對珍珠港進行第三波攻擊的請求,率領艦隊撤回了基地。此舉導致了美軍在珍珠港的海軍船塢及油庫、油槽等重要設施完好無損,使得美國太平洋艦隊很快恢復了元氣。

後來人們普遍認為沒有發起第三波空襲,破壞掉美軍船塢及油庫,是南雲忠一在珍珠港一戰中的重大失誤。

1942年春天,南雲忠一率領日本機動艦隊,在印度洋耀武揚威,痛擊了英國遠東艦隊。

1942年6月展開的中途島海戰中,南雲忠一由於遲遲沒有得到美軍航母編隊的訊息,一再優柔寡斷,未能果斷作出決定。結果因為來回更換炸彈武裝、回收飛機而延誤了近兩個小時的寶貴時間,才開始準備攻擊。

而恰恰就是這個時候,美軍轟炸機編隊找到了南雲艦隊,迅速發動了突襲。



中途島海戰,因為南雲忠一猶豫不決,錯失戰機,給日本海軍造成了重大損失。從此,太平洋戰爭發生了轉折。

1944年,南雲忠一擔任塞班島守備隊司令官,負責指揮塞班島戰役。

1944年7月6日,幾番血戰之後,眼見大勢已去,南雲忠一在作為指揮部的洞穴中剖腹自殺。

結語:拋開南雲忠一這個窮兇極惡的軍國主義分子的身份不講,單就個人軍事能力來說,南雲忠一其實就是一位中規中矩的普通海軍將領,他的才具,根本不適合作為獨擋一面的大將。


品茗讀史


南雲忠一,日本海軍名將!對於他的評價我覺得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



首先,作為侵略者法西斯的一員,他參加並指揮了這場反人類的戰爭,他是戰犯,是劊子手,他需要為那些因為戰爭而死去的無辜民眾謝罪。

然而,作為軍人,他足夠稱職!

戰死前,他是日本有名的海軍將領,太平洋戰爭時期擔任了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參與策劃並指揮偷襲珍珠港行動!此外還有中途島戰役、第一、第二次所羅門海戰都是由其擔任日本方面的艦隊指揮官。



他可以說是日本海軍繼山本五十六之後,日本海軍曝光度最高的人物。

偷襲珍珠港行動,是他他指揮生涯中最大的亮點。當時的日本和美國處於冰火不容的關係,兩個國家矛盾重重,美國的封鎖讓日本有些難以為繼。

所以日軍大本營高層策劃了一個大膽的行動,那就是先下手為強,向美國開戰,爭取速戰速決,迫使美國在太平洋讓步,給日本留出生存空間!



這是一場豪賭,因為只要美國堅持打下去,日本必敗無疑。但是日本一直就喜歡賭,從中日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再到東北九一八,他們每一次都賭贏了,所以他們認為自己這一次也會贏。

所以,日本開始準備對美作戰,而這第一槍便是“偷襲珍珠港”,爭取一舉打掉美國太平洋艦隊。而行動指揮官表示南雲忠一,雖然南雲激烈的反對這一作戰,但他不能抗命!



這是一次長距離的航空母艦集群空襲行動,需要隱秘遠航三千海里,規模空前,難度很大,在世界海軍史上尚屬首次,誰都沒有把握。

可是南雲忠一做到了,就像他說的那樣:只要你們能飛得起來,扔得下去炸彈,炸得掉美國船,南雲肯定能帶你們到你們指定的地方!



12月7日清晨,珍珠港上空,數百架日軍戰機掠過,狂轟亂炸,兩波攻擊下來,美國這個太平洋最大軍港,化成一片火海。

這次行動戰果是非常豐厚的,包括8艘戰列艦在內的12艘戰艦被擊沉,超過300架的美軍飛機被擊毀或損壞。日軍方面則只損失了29架各式戰機。



正是因為這一戰的成功,讓美軍短時間內無法在太平洋威脅到日軍,日軍得以毫不費力拿下東南亞,未來的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落荒而逃。

這一切,南雲忠一,居功至偉!

當然,有成功也有失敗,誰也不是常勝將軍,中途島之戰,日軍慘敗,南雲忠一作為指揮官,難辭其咎。不過,逃跑將軍這個詞實在不應該加在他頭上,當時日軍大勢已去,南雲忠一將翔鶴號撤出戰場是正確的決定,這個決定保住了一艘珍貴的航空母艦。



1944年,南雲忠一任塞班島守備隊總指揮,負責指揮塞班島之戰。此時的日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南雲忠一回天乏術。

不過,作為軍人,他用軍人最體面的方式結束了屬於他的戰爭,同時也結束自己富有爭議的一生。

無愧於自己的職業!


白話歷史君


如何評價南雲忠一,這個問題十分的複雜,歷史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在二戰日本對美國的海戰中,幾乎有南雲忠一出場的戰役,就算是不宣而戰的偷襲珍珠港,也是表現的信心不足見好就收,可以說除了聖克魯斯之役稍有成績外,表現出其的差勁,特別是中途島戰役的現場指揮更是幾乎沒有信念,毫無勇氣和頭腦,面對壓力總是選擇退一步,造成了巨大損失。 那麼為什麼南雲忠一會有這樣的表現,難道日本海軍幾十年“月月火水木金金”的準備換來的就是這樣子的能力嗎? 下面咱們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主要有幾個方面的情況: 1.日本海軍一開始定位就是定位於世界視野的,特別是日本的海軍學校是以完全西方標準化來建立的,英文教學,連吃飯都是西餐,目的就是讓培養的人才是有正確的思維和觀察能力的,每個學員畢業後都要做環球航行,經風雨見世面。因此絕大多數的日本海軍軍官都知道世界海軍的水平,也知道海戰絕不是靠運氣或者神助就能贏得勝利的。對於日本海軍在世界海軍中的定位,特別是在地理上與勁敵美國海軍的定位是有清晰的認識的,主要表現在日本海軍軍令部的《海戰要務令》裡有所謂“漸減作戰,最後主力決戰”完全是防守戰略,即便這樣日本海軍軍令部和聯合艦隊按照《海戰要務令》進行的兵棋推演中從來也沒有勝過美國,每次都是到小笠原群島附近就日本海軍就完蛋了,這是連昭和天皇都知道的半公開的秘密。日本海軍大將米內光正曾經宣告:“日本海軍不是為了對美開戰而建立的,拿來對付德意海軍還差不多。”因此日本海軍第一線的南雲忠一是完全清楚這一點的。也就是說即便按計劃打在理想的狀態下都打不贏美國海軍。因此對美國海軍作戰信心不足,從心底裡就不想同美國海軍交戰就成了日本海軍的第一個問題。



2.日本的工業水平雖然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資源極其匱乏,國家幅員太小,毫無戰略縱深,這就是說日本無論工業技術如何發達都是短腿的,不可能形成類似於美國的大規模的發展模式,特別是在戰時表現的更加突出,因此由於家底太薄,日本海軍的時任軍令部長稻田繁太郎經常會對出戰的將領說“大日本資源有限,千萬不要把軍艦搞壞了。”這就更加的令南雲忠一被束縛了手腳。因此上打仗變成了千方百計的佔便宜,即便有詳細的作戰計劃,在執行中也顯得畏首畏尾,完全脫離了作戰應有的勇氣和決心。



3.日本長期的宣揚自己的武士道精神多麼牛,就好像所有其他國家的軍人都不如日本一樣,但是在和美軍交手後才發現,原來美軍的戰鬥精神方面一點也不遜於所謂的“大日本皇軍”,特別是中途島海戰時期,美軍在實力遠落後於日本海軍的情況下,敢於全力迎敵,美國海軍飛行人員人人敢執行有去無回的對日艦攻擊任務,而且勇於在得手後繼續擴大戰果,這更令南雲忠一等人的最後一點信心和尊嚴都被徹底征服。再加上美國後來的工業和科技全面轉向軍事工業,艦隊下餃子一樣的規模。 所以我評論南雲忠一就是在用輸不起的家底上了超級富豪的賭局,即便小有遠見小有才華,但是沒有贏的雄厚物質基礎,怎麼也就是個不能成功的悲劇角色。


李三萬的三萬裡


南雲忠一,日本海軍名將,二戰時期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的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以參與偷襲珍珠港及中途島海戰而聞名。

對於他的軍事才能,歷史上頗有爭議,有人說他很愚蠢,有人說他很精明,總體來說,是集榮耀與屈辱於一身。

南雲忠一,1887年出生于山形縣米澤市信夫町,後進入海軍兵學校第36期就讀,於1908年畢業。

1910至1926年間,南雲忠一曾服役於加護級巡洋艦宗谷號、新高號、裝甲巡洋艦日進號、戰鬥艦安芸號、驅逐艦初霜號、驅逐艦如月號、驅逐艦樅號、炮艦嵯峨號與宇治號,期間進入過魚雷學校與海軍炮術學校、海軍大學、水雷學校高等科等校進修。

1927年後,南雲忠一一度在海軍大學任職教官。1929年後,南雲忠一再次在海軍中服役,出任了輕巡洋艦那珂號艦長,第11驅逐隊司令,重巡洋艦高雄號艦長,與戰鬥艦山城號艦長。

1935年,南雲忠一被授予為少將軍銜,之後,他又出任了第8戰隊司令、第3戰隊司令、海軍大學校長、第一航空艦隊指揮官等職。

1941年,日本軍方決定對美國發動攻擊,首要目標是珍珠港。

偷襲珍珠港,由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為戰略決策者,南雲忠一被任命為行動總指揮。對於這個決策,他起初是處於反對立場,但還是服從執行,併成功完成了任務,使得美國艦隊損失慘重。

之後,南雲忠一參與了第一航空艦隊在印度洋的攻擊行動,擴張了日本海軍在太平洋地區的勢力。

1942年,美軍破譯了日本海軍JN25密碼,派遣艦隊前往中途島外海伏擊日本海軍。

在這場知名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最終是戰敗了,並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也成為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

作為指揮者之一,南雲忠一被山本五十六解除了職務,但不久之後,他又被啟用,成為日本第三艦隊的指揮者,並打贏了聖克魯斯戰役。

這次戰役後,南雲忠一又被安排回日本國內,被任命為佐世保鎮守府司令、吳鎮守府司令。

1944年,南雲忠一被任命為中太平洋方面艦隊司令兼第十四航空艦隊司令,率領軍隊駐紮在塞班島。同年6月,美軍進攻塞班島,經過長達三星期的戰鬥後,日本1萬海軍陸戰隊員都被美軍殲滅殆盡,敗局註定。

絕望之中,南雲忠一選擇了自殺以殉國,終結了他的罪惡一生。他死後,日本軍方追晉了他為海軍大將。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夜狼文史工作室


南雲忠一狡詐,兇悍,敢於暴險取勝,但是如三本五十六的評價一樣,南雲忠一打仗就是小偷入室,偷了就走,在珍珠港沒炸燬船塢,油庫就收兵,讓美國人有條件迅速捲土重來。在中途島,戰機載炸彈同樣可炸航母,但要換魚雷,一個昏招導至大敗。因此我認為,南雲忠一是悍將,不是名將,在二戰名將中沒有他的位子。


汗血寶馬170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怎麼說呢?

南雲忠一最大的悲劇是優秀但不是傑出的軍人。

什麼叫做優秀?

實力旗鼓相當,打十仗能夠贏超過五仗就算是優秀軍人。

那麼什麼叫做傑出的軍人?

實力旗鼓相當,打十仗能夠贏超過七八仗甚至全贏,就算是傑出軍人。

南雲忠一的戰績:

偷襲珍珠港

南雲忠一指揮6艘航母,使用354架戰機攻擊珍珠港前後兩波,擊沉包括8艘戰列艦在內的12艘美國軍艦,擊毀超過300架美軍戰機。

美軍太平洋艦隊被重創,而日軍只損失了29架飛機。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8艘戰列艦5沉、3傷,幾乎全軍覆沒。

但是,南雲忠一沒有順勢炸燬珍珠港的海軍船塢與海軍油槽。

珍珠港等於沒有被嚴重破壞,美國海軍可以迅速進行反擊。而且太平洋艦隊3艘航母毫髮無損,老舊戰列艦被炸成不併影響航母戰鬥群發揮威力。

南雲忠一之所以見好就收,主要是小心謹慎。

他認為不知道美軍3艘航母在哪裡,可能會突襲日軍航母。

同時,由於第二波攻擊花費事件太長,如果進行第三波攻擊回航飛機就要夜間降落航母。當時日本沒有這種技術,存在一定危險性。

所以,南雲忠一決定打一下就撤退。


印度洋空襲

1942年3月26日,第1航空艦隊轄赤城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瑞鶴號等5艘航母出發,橫掃印度洋。

首先炸成英國2艘重型巡洋艦,隨後炸沉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和2艘驅逐艦。

英軍由此基本失去對印度洋的控制。

中途島戰役

大家都知道了,日軍4艘航母被炸沉,只炸沉了1艘美國航母。


瓜島戰役。

南雲忠一指揮,包括大型航母翔鶴號與瑞鶴號,以及輕型航母龍驤號。

然而,美軍薩拉託加號航母先發制人,擊沉了龍驤號。

日軍則打傷了企業號航母。

這是第一次交手。

第二次交手,日軍重創了大黃蜂號和企業號航母,但自己的瑞鳳號和翔鶴號航母也被打成重傷。

其中大黃蜂號受傷過重,無法修理,美軍用魚雷將它擊沉。

雖然日軍擊沉美軍航空母艦與驅逐艦各1艘、重創1艘航空母艦與2艘驅逐艦,此外還擊落81架美軍戰機。但日軍這場戰術勝利的代價極高,因為日軍損失約100架戰機,曾參與攻擊珍珠港的老練飛行員至此幾乎全部陣亡,另有兩艘航空母艦與1艘重巡洋艦重創。

由此,日本的航母和優秀飛行員所剩無幾。

這完全是一場消耗戰,恰恰是美軍希望的作戰方式。

塞班島戰役


此戰,南雲忠一被任命為中部太平洋方面艦隊兼第14航空艦隊司令官。

然而,此戰日軍海軍基本沒有做為。

在日軍崩潰之前,南雲忠一決定切腹自殺。

他將軍刀刺入腹部後,副官用手槍槍擊後腦勺做為介錯。

由此,南雲忠一死了。



可以說,除了珍珠港事變以外,南雲忠一能力並不突出,而且過於小心謹慎,甚至到了畏戰的地步。

有人說,南雲忠一最大的悲劇就是讓他指揮整個艦隊,而不是一艘驅逐艦。


薩沙


這個人,敢在親王家撒尿,能帶艦隊奇襲珍珠港,卻終究敵不過歷史潮流,中途島慘敗,命喪塞班島。有一種說法——其實不是說法而是事實——認為,舊日本海軍將領的職務,在江田島便已經決定。南雲忠一出身舊日本海軍大學甲種班,按照當時日本嚴格的等級制度,他未來的命運是一步步地升遷,最終成為海軍大將乃至大臣,運氣好的話甚至可以成為元帥。但是,這一切只能夠說明,在仕途初期,南雲忠一的才華還是值得當時的老人們重視的。

評價南雲忠一,可以用以下的一系列詞語:熱愛獨走,脾氣暴躁,謹小慎微,思想保守,長於雷炮。南雲忠一的高光時刻是偷襲珍珠港,但是在中途島戰役後風評急轉直下。不過,需要了解的是,由於當時日本奇特的國家形態,南雲忠一最終丟掉海軍司令官的原因並不是在中途島葬送了一航戰赤城、加賀和二航戰蒼龍、飛龍,而是因為在瓜島保住了翔鶴、瑞鶴而被免職。

評價南雲忠一的詞句裡曾提到過兩個詞:謹小慎微,思想保守。瓜島戰役中的聖克魯斯海戰,南雲忠一指揮五航戰和龍驤號輕航進攻亨德森機場,與“灰色幽靈”“一船敵國”企業號,以及企業號的姊妹艦大黃蜂號不期而遇。雙方經過一番鏖戰均損失慘重,但是南雲忠一為了保住五航戰的雙鶴選擇撤出戰鬥。

在當時的日本大本營看來,沒能光榮地戰死並沉船——比如中途島戰役裡白白葬送飛龍號的山口多聞——就是一種恥辱。南雲忠一也因此被遣送回國,隨後又被送去了塞班島受死,死後追封海軍大將。

不過,南雲忠一的評價還有一個詞:熱愛獨走。這一評價從許多事情上能夠得到體現:一是人們反覆討論的偷襲珍珠港,在山本五十六下令轟炸珍珠島油庫時,南雲忠一卻選擇轟炸戰列艦,使得美國人在後勤上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二是中途島戰役時的拙劣表現,比如“炸彈換魚雷、魚雷換炸彈”,又比如戰前推演還原出了美軍計劃,卻因為如此推演的結果會導致美軍勝利,而罔顧事實更改推演內容和結果,最終硬生生創造出了“命運的五分鐘”這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歷史。

至於其他幾個評價,也都有各自的出處。南雲忠一曾參加伏見宮親王的宴會,因為喝酒過多而在後者的庭院中就地方便,因此得罪了伏見宮親王,被髮配去擔任當時不受重視的航母司令官。而南雲忠一出身水雷屋,擅長指揮驅逐艦和跑船,能夠將一二五航戰隱秘地帶到珍珠港附近。這是其能力的體現,也是其能力被錯用的體現。

當然,南雲忠一得罪人並沒有影響太多自己的人生,僅僅是被錯用了而已。不像是陸軍的慄林忠道,因為後臺倒臺而在短短半年內從前途無量的關東軍將領變成了被迫在硫磺島上等死的師團長。說到底,當時的日本,整個國家都處在病態之中。南雲忠一隻不過是日本畸形狀態下一個值得現在的人們討論的平庸將領罷了。


科羅廖夫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說句實在話,南雲忠一是真的冤,比竇娥還怨。就算其最讓人詬病的優柔寡斷:讓九七艦攻從攜帶炸彈更換為魚雷從而耽誤了45分鐘,其實根本影響不了中途島的戰局。戰場中的南雲忠一不是我們後世的軍迷,他沒有上帝視角,他只能依靠僅有的情報進行有限的分析再做出決斷,個人認為南雲應該是謹慎,而不是優柔寡斷。

要知道其實日本自己的兵棋推演早就預示了中途島海戰必敗的結果(2沉沒1重傷),只不過被宇垣纏這個馬鹿強行更改了結果。再加上美國人其實已經擁有了部分上帝視角,早就通過情報分析預測出了日本聯合艦隊的進攻方向。這種情況下就算山本五十六親自坐鎮機動艦隊,除了賠上自己一世英名,改變不了結果的。

南雲忠一本人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升上去的,長期服役於水雷部隊,是日本海軍的水雷專家。偷襲珍珠港時,南雲就是機動艦隊的指揮官了,可以說日本聯合艦隊在太平洋戰場的優勢和劣勢都是在南雲手中更替的。在之後的南太平洋海戰中,可能是上天為了彌補南雲在中途島的悲催運勢,南雲指揮的兩艘航空母艦在暴露後被美軍輪番轟炸都沒有沉沒,基本全身而退,還順帶擊沉了美軍一艘航母,重創一艘。


桌面戰爭兵棋


南雲忠一這個蠢貨,小日本🇯🇵海軍在珍珠港已取得勝勢,還需要謹慎什麼?大不了挨幾顆炸彈,不過是戰術上的損失而已,此時應不顧一切,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及其司令部,盡最大努力取得戰略上的輝煌勝利。

可考慮安排一到二支航母編隊,專事警戒、打援,剩下的航母戰鬥群全力以赴,對珍珠港實施狂轟亂炸,接著派出海軍陸戰隊登島,消滅一切活動目標。

沒有一點決斷和血性當什麼軍人!

南雲忠一這個蠢貨顯然沒有學習中國🇨🇳兵法,不學無術,禍國殃民,必須對其開棺鞭屍,剉骨揚灰。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


很高興回答關於舊日本海軍的將領們的話題。關於南雲忠一中將的評價,若以公論,是個剛毅果敢的舊海軍優秀將領,若是私論,他又是一個極端優柔寡斷的統帥,而這個極小的弱點也許就是導致日本帝國海軍由強盛走向滅亡的致命因素。本文旨在評價南雲中將的歷史功過,但又不得不提及日本陸軍與海軍的權柄之爭。日海軍是軍部勢力和陸軍的重壓之下的犧牲品,所以山本五十六,南雲忠一這些舊海軍將領不過是任人擺佈的棋子而已,儘管在珍珠港事件,中途島海戰中南雲的戰術可圈可點,但終究擺脫不了舊帝國海軍的那些戾氣和厄運,隨著中途島海戰的失利,日海軍妄圖憑藉強大的一流海軍去征服世界的美夢徹底破滅了,等待山本、南雲之流的舊海軍軍人不過只是一條通向死亡的不歸之路。日本帝國海軍雖是效法於西方,但骨子裡仍然是東方君主制的舊思想。而且自甲午海戰,對馬海戰幾次勝利也確立了亞洲人對白種人不可戰勝的神話。這使得日本軍部對海軍的依賴更加嚴重,引起了陸軍的不滿。軍部為陸軍高官把持,對海軍的功績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而且動輒就相互傾軋,恨不得去之而後快,巴不得海軍出些過錯,好惡語中傷,掃除異已。以南云為首的一批海軍將領,只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毫無半點自由和主見。而且所有的作戰計劃由軍部下達,就連山本也不過是個執行者,並無反駁進諫的權力,更何況是南雲忠一這樣的中將了。日海軍將領中多習圍棋,而且以棋法精妙著稱。想必山本南雲之流也不乏弈枰高手。也許有些海上作戰兵棋推演會在黑白子力之間一較高下。說南雲謹慎小心,這正是一個優秀的海軍將領應該具備的品質。海上決戰不同於陸戰,千軍萬馬,縱橫捭闔。海戰講究鷙鳥將擊,必匿其形。幾千海里的征途,龐大的艦隊的海上機動,詭計,佯動,無所不用其極。若被敵方探出作戰意圖和虛實,等待艦隊的只有全軍覆滅的結局。去進攻珍珠港,山本並不贊同,南雲也心存疑慮,這是對日海軍瞭如指掌,知已知彼者的謹小慎微,而絕非軍部那些愚蠢的烏龜們(海軍戲言)拍拍腦袋,或憑某種宗教狂熱就可以打贏一場偉大的海戰的。當然與山本南雲之流的小心翼翼相比,海軍下級軍官的主戰思潮也影響著海軍統帥的決戰思維。舊海軍受軍國主義狂熱和武士道精神的鼓舞,歷來講究決戰決勝理論,日海軍師承英國海軍,受傳統海軍教育影響多年,與敵在公海上一決高下是日海軍的光榮傳統。這一切也影響到日海軍青年軍官的決戰思想,他們當中並且經歷多少戰役,卻渴望同美國這樣的世界第一的海軍挑戰,不得不說是日本軍國主義埋下的惡果。同樣可悲的是南雲忠一併不能左右這些好戰的狂熱之徒。而更多的時候是屈從於這些帝國海軍的新生代們,因為他們也許是日本海軍的未來和希望。在海軍高級將領眼中,偷襲珍珠港無疑於以卵擊石。就日本海軍而言,對軍部來說是棄子,對強大的美國海軍是弱子,南雲手裡掌握著日本海軍的命運,是日本是否蠃得二戰最後勝利的重任,這個重擔幾乎壓垮了南雲。這是一盤根本無法取勝的博弈,以劣勝強,只好放手一搏,戰或許生,不戰則是死,對南雲中將而言,戰爭沒有平局,棋局也沒有弈和的可能。一場期待已久的大海戰竟然會被軍部那些愚蠢的將軍們下成死局,陸軍在中國戰場久攻不下,大大牽制了日軍的實力,曠日持久的消耗己讓日本國內苦不堪言,日本需要一場轟轟烈烈的勝利來完成對天皇的承諾,所以南雲中將的謹慎和賭性並存,並非他頭腦不清醒,而是畢其功於一役,決定日本未來前途命運的一戰,一個統帥不得不慎之又慎,所謂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正是如此。南雲在珍珠港,中途島明明取得優勢的情況下,不敢乘勢追擊,擴大戰果,而採取守勢,則是日海軍一貫的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的偷襲戰術,一擊得手,無心戀戰。也充分暴露了號稱世界第一的日海軍並未做好與美國殊死一戰的決心,分明是底氣不足的表現。而南雲更不敢將日海軍的血本全部壓在與美海軍的決戰上,他似乎要保留點家底的意味,畢竟中途島海戰並不是日海軍山窮水盡之時。再後來的大和,武藏艦,信濃號航母去公海去尋找美艦隊決戰的瘋狂舉動看,南雲的繼任者並非是聖賢之輩,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敗退,終於將日海軍逼上絕路。與美海軍將軍們不同的是,日海軍高級將領都不得善終,山本五十六死於墜機,命喪叢林。南雲血戰塞班,殞命玉碎,實現自己對天皇的承諾。一代海軍名將,終究死於非命,這是歷史的宿命,也是歷史的必然,縱觀世界上的戰爭發動者,最終皆是自食苦果,南雲忠一不過是日本軍國主義死亡列車上的一名乘客而已,即無法下車、也不能改變方向,戰死沙場也許對他而言已經是很幸福的歸宿了,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