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坦克自诞生以来,自法国研制出FT-17轻型坦克以后,便基本奠定了履带车体+旋转炮塔的基本外形结构。虽然历史上也从出现球形验证坦克、坦克托大炮的“沙皇坦克”等等,却都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没有成真。然而在世界坦克研发历史上,北欧小国瑞典却差点儿研制出一款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差点就要点亮坦克另外一条科技树方向,它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UDES XX20铰链式坦克。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瑞典地形复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而且河流纵横交错 ,境内拥有10多万个湖泊。这样的地貌环境再加上漫长寒冷冬季下大雪造成的阻碍,使得瑞典多年来都一直寻求一种能够在各种地形上行使的新型坦克。其中颇受西方国家青睐的BV206全地形装甲运输车就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而BV206和UDES XX20铰链式坦克又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为后者正是使用了BV206的车体技术,再加上一门德国莱茵金属的120毫米滑膛炮后的产物。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UDES XX20铰链式坦克车体虽然分为前后两部分,但结构非常紧凑,它全长7.3米,宽2.85米,高1.5米(至车顶)/2.1米(至炮塔顶)。要知道同时代的豹2坦克车长为8.498米(炮向后),宽3.7米(带裙板),至炮塔顶高度为2.4米,至指挥塔更是达到了2.8米,战斗全重更是达到惊人的56吨,最大公路时速为72千米/小时,越野为55千米/小时。相比之下,DES XX20铰链式坦克就轻得多了,其战斗全重只有25吨,和豹2同样采用柴油发动机,但最大越野时速却超过豹2的55千米/小时,能达到60千米/小时,而且这两种坦克都是用了德国莱茵金属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UDES XX20铰链式坦克前体车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驾驶室、战斗室再加上车厢顶部安装的无人炮塔,重14吨。全部的3名坦克乘员也全都集中在前车体内,再加上该坦克采用的是无人炮塔方案,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坦克正面投影面积,而且可使坦克减重8-10吨。省下的重量正好给前车体加强装甲防护,所以它的外层和重要部位都覆盖有厚厚的装甲。前车体左侧前部是驾驶员,舱盖位于前装甲上,舱盖上还安装了3具潜望镜并且可以向上翻起。炮长在驾驶员后面,火控观瞄镜从驾驶员舱盖上方通过。驾驶员的右侧是车长,车长拥有一个4具周视潜望镜的舱盖和显示屏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车长舱盖可以整体升起,使得车长的视野从低矮的车体上升到与主炮平行的位置,扩大观察范围。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刚才已经提到UDES XX20铰链式坦克采用了顶置无人炮塔方案,其前车体中央安放有一门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定制滑膛炮,具有360°射界,垂直射界也有-10°--+20°,再加上铰接车体本身具有优良的地形适配能力,使该炮具有非常开阔的射界。这门120毫米滑膛炮其实就是装在豹2坦克上的那门著名的RH120 L44滑膛炮,性能优良这里就不在啰嗦了。但豹2可是56吨级的坦克,这门炮如果原封不动的搬上25吨级的UDES XX20铰链式坦克而不加以改进的话,估计都不用敌方坦克出手,仅需自己开一炮的后坐力就能把它掀翻在地。为此瑞典博斯福公司为其提供了独特的炮口制退器,可以降低大约一半的反冲力,这才让这门低后坐力的120毫米大口径、大威力滑膛炮老老实实的呆在车上。当然瑞典人的野心不止于此,为了对付潜在的威胁---“毛熊”的坦克,瑞典人甚至担心主炮威力还是过小,一度计划为后续发展坦克安装德国正在研制的140毫米坦克炮!(说个题外话,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年毛熊的保密工作和宣传工作多么到位,让整个西方不了解自家坦克的真实水平。)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UDES XX20铰链式坦克和前作strv103坦克一样,都使用了自动装弹机,能够使得该坦克以8发/分钟的射速发动攻击,比人力装填弹药的豹2坦克快了整整一倍。但前车体内只有一发炮弹,就是在火炮内部的待发弹,其他都在后车体的弹药舱。这样一来前车体内部没有弹药,不存在被击中后弹药殉爆的问题,相比普通坦克的确是非常安全。可是这样一来也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保证自动装弹机的正常工作,在装弹时炮塔必须指向前方,不然就装不了炮弹。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UDES XX20铰链式坦克后车体包括动力舱、燃油舱和弹药舱,重11吨。动力舱有一套600匹马力的底特律汽车公司2658E V6柴油增压发动机。由于其总重非常轻,使得该坦克地面平均压力只有0.4千克/厘米,远远小于传统坦克,即使在厚厚的积雪上面也能够轻易飞驰到60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这和一些标榜自己高速只是公路最高时速的坦克相比,可谓是大大的不同。后车体弹药舱可以储备25-35发炮弹,足以应付一场中高烈度战争下的炮弹消耗了。此外,设计人员还计划在后车体顶部安装一门遥控机枪,以提高该车的近战和对软目标的杀伤能力。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UDES XX20铰链式坦克的底盘虽然是从BV206装甲车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但两者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着差异。共同点是两种车体的车厢结构相同,都是有一根中央梁、一个终端传动总成及两条尼龙加强模压橡胶履带总成所组成的。不同点在于UDES XX20铰链式坦克的动力舱在后部车体,经传动装置到分动箱,在通过传动轴分别驱动位于两个底盘前端的驱动轮,而BV206装甲车的动力舱却在前部车体。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那么说了这么多,估计有条友还不知道什么是铰链式坦克,铰接式坦克又有什么优点呢?铰接式坦克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一体的坦克车体一刀两断分为前后车体,然后在通过铰接装置连在一起,使其能够在各种地形上行使。真说起来,铰接式坦克技术还是很简单的。因为坦克本身的履带就能够负责行进间的水平方向的转向,而铰接坦克就是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前后车体之间的铰接系统,实现车体在垂直方向上的转向。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其实铰链式坦克早就不是什么新鲜构型了,早前意大利人和苏联人都曾经试验研制过这种构型坦克,但由于搞不定两个车体间的铰链结构而作罢。这个问题被瑞典人征服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瑞典人在两个车体间用了两个伸缩液压缸项链,相互位置可以在水平和垂直平面内进行34°的伸缩位移,保证前后两个车体行动顺畅。这个铰接装置通过液压系统可以使前车体向后翘起,后车体向前翘起,进一步缩短履带接地长度,从而临时缩短转弯半径。铰链式车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两个车体之间能够有较大的自由度,两者之间的相对纵向倾角可达到17°,方向夹角可到40°,使得这种结构的BV206装甲车和UDES XX20铰链式坦克非常适于爬越陡坡,甚至是垂直障碍和各种天然断壁沟渠。而且当车辆的两个部分沿着障碍物的自然轮廓运动时候,还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UDES XX20铰链式坦克还具备一个普通坦克永远无法拥有的优点,那就是其前后车体可以在关键时刻或者需要的时候前后分开,利于减小坦克目标增强战场隐蔽性,从而达到提高了战场的生存能力的目的。而分开前后车体不仅可以通过铁路进行运输,还可以很方便的装进中型运输机进行空中运输,到达作战区域在进行组装合体,极大的方便了运输需求,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这可是那些动辄5、60吨的主战坦克无法匹敌的巨大优势。而且这样的车体也方便后勤维修,甚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前后车体,从而缩短维修时间,有利于坦克快速的再次投入战斗。

和瑞典前作STRV103无炮塔坦克(简称s坦克)相比,UDES XX20铰链式坦克可以在行进间对敌发起攻击,适用于防御、阻击和进攻等多种战斗方式。而S坦克由于其无炮塔的设计,使得该型坦克没有、也无法通过升级获得行进间对敌发动攻击的能力,这就使得该型坦克只能局限于阵地防御,或者停车对敌发动攻击,这大大限制了s坦克的作战能力。而UDES XX20铰链式坦克不仅弥补的s坦克的缺点,而且几乎可以在任意地形行动,甚至可以在不加装潜水管的情况下,在较为平静的水面获得浮渡行进能力,这样的能力在世界坦克当中也可以说是开创性的。

“感谢”苏联解体,让世界上少了一种几近服役的“双体”坦克

就在UDES XX20铰链式坦克的开发公司赫格隆和桑纳公司在制造出第一辆样车并得到瑞典军方好评,正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前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UDES XX20铰链式坦克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瑞典军方随之失去了兴趣,最终UDES XX20铰链式坦克随着瑞典引进德军的二手(一说为库存)豹2A4坦克(后升级至豹2a5的水准)而彻底失去出头之日。但该型坦克的很多设想和设计,给坦克发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在30、40年后的今天来看依旧熠熠生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