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粵語的人和廣西壯族究竟有什麼聯繫?他們的祖先來自何方?

鋼鐵意志


其實在他們當地流行說的是三種語言,每個地區說的方言是不一樣的,但是粵語是大家說的最久的,也就將粵語當做了當地的方言,粵語之所以能夠形成並且流傳開了,和當地的發展歷程有很大的關係。粵語其實最早的時候是在廣西形成的,廣西之所以是壯族自治區,那是因為很早之前壯族人就居住在這裡,這些人也就是壯族人的祖先。

在秦朝以前的時候,這裡的人說著很多不同的方言,但是在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就給他們規定了一種官方話,這樣的話大家也都能明白對方的意思,也就不會出現因為語言不合引起的糾紛了,後來就漸漸地發展成了粵語,雖然大家的印象中這是廣州人的方言,但是它的的確確的起源於廣西。其實廣西的人最常說的還是桂柳話,在明朝的時候大量的士兵進入了廣西地區,就帶來了桂柳話,讓這種方言在桂柳地區傳播開來。

以至於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桂柳地區都是經濟政治的中心,但是粵語的出現很快的打敗了桂柳話的位置,大家也就習慣性的將粵語作為自己的方言了。不管是廣東還是廣西,粵語都是他們的方言,作為兄弟省,他們應該更加的和平相處,互相監督,還有大家在潛意識中認為粵語是廣東的方言的原因還是因為廣東的簡稱是粵吧。大家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陳家園vlog


很多廣西人一聽粵語就很反感,認為是歧視他們。古代“越”和“粵”是通假字,指華南百越地區。明清近古以來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兩廣,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歷史上兩廣別稱“兩粵”,廣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直至民國時期,“粵”才逐漸收窄範圍被用作廣東省的簡稱。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粵”有廣義(嶺南)和狹義(僅指廣東省)之分。“粵東”“粵西”在不同歷史時期其指代範圍也截然不同。粵語的起源和發展成熟年代遠在宋代的兩廣(兩粵)初分之前。所以在歷史文化層面上看,“粵語”事實上是廣義上的“嶺南語”(嶺南地區語言),而非特指“廣東話”。 就像英語一樣,不是特指英國。自古以來兩廣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兩廣地區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為廣東和廣西。而粵語的形成遠早於宋朝。正因如此,粵語在兩廣地區通行。叫粵語也罷,白話也罷,實際都是同一種語言——廣府話。這個廣府不是指廣州府,而是梧州、封開兩廣交界的廣信府。廣信河以東是廣東,以西是廣西。

廣西首府南寧市,處在粵方言區內。粵語是中原漢人南遷至廣東、廣西粵河流域沿江居民與百越民族本土語言融合形成的語言,粵語最早形成於廣西梧州—廣東肇慶這一區域,後向粵河流域上游廣西—越南段、下游廣州—東莞擴展。

秦兵下嶺南時,秦人與南越族相融合。秦以後廣西和廣東居民密切沿江運輸、貿易往來,急需在兩粵(兩廣,清代前廣東稱為粵東、廣西稱為粵西)百越民族間產生大家共同交流的語言,白話就成為“大白話”,大家都能聽得懂的語言。自此南寧就有了白話。

南寧白話是粵語的一個重要分支,屬於粵語的邕潯方言片。廣西地區講白話的人口接近2000萬。南寧地區乃至廣西南部、中部、東部等廣大地區(防城港、百色、南寧、欽州、北海、憑祥、賀州、崇左、梧州、玉林等地區),都屬於粵語語系區。這些地區佔廣西面積近半,人口占廣西一半以上,本質上屬嶺南文化的範圍,南寧白話屬粵語語系中的邕潯片粵語,主要流行於邕江、潯江兩岸交通便利的城鎮,如南寧市及邕寧縣、崇左縣、寧明縣、橫縣、平南縣等縣城,以南寧白話為代表。雖然南寧白話語音方面和廣州話有些差別,但差異性甚至不及珠三角鄉下土話和廣州話大。和廣東講粵語的人士溝通基本上沒問題的。可以說,南寧傳統文化和廣東一脈相承,同一淵源,語言便是一個例證。





啟明老師經典影音


粵語發源地是梧州肇慶,俗說白話,文化跟壯族人相差很大,壯族發源地是雲南文山,廣西漢族有兩支一支是客家話,和桂柳話,其實都是中原南下,客家話,從江西福建遷移去廣西,所以客家話跟桂柳話,有口音不同,粵語其實也是客家話演變而來,跟本地土著人混合,出來的方言。壯族 布衣族泰族,語言有部分相同,風俗相同。


FA恐龍


普及:壯話即壯民族語言,源於古代嶺南原住民的語言,壯語屬侗臺語系(Tai~kadaiLanguages)也稱侗泰語系,在國內與傣語,布依語,侗語,黎語,國外與泰語,老撾語,緬甸撣語等是同源關係,人民幣上印有用壯語文書寫的銀行名稱和麵額。中國的壯語分佈於廣西與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和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另外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也有少量分部,壯語有南北兩大方言,但語法結構,基本詞彙大同小異,兩大方言大致以鬱江和右江為分界線,延伸到雲南文山州的廣南,硯山一帶。


用戶4658150897519


小編可能是北方人吧?粵語和壯話根本不同,我從小到大是說粵語的,差不多退休年齡了,壯話我都不會聽,何來互相有關係?


12555了


三三八八我們廣西沒有粵河,更不說什麼鬼粵語,我們說我們的白話,又叫街話,比你們說的好聽百倍,我們叫廣西不叫粵西,一聽說粵字我們都心煩,太難聽了,希望以後總不要那我們廣西說事,。


用戶5430651099805


明明是河南遷福建,又福建的跑廣西的,換了幾個朝代,變壯族了,不就是高考加三分,民族都改了,同化了,中原化駱越了


民間醫人


廣西欽州路過。廣州白話確實容易聽得懂!各個地方都有各個地方的白話音!可是廣州白話大家容易聽得懂!


廣西嶺南文化的白話


粵語人和廣西壯族人沒有關係,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反倒客家人和廣西壯族人有莫大的關係。因為客家人也是來自少數民族漢化的。客家人的成功在於漢化成功也成功改了名字。壯族之所以沒改名字是因為沒有漢化成功。


魔界法人


同宗同源,跟越南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