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申请非遗有什么资格?

天耀东方


打住!姜昆申请的是并不是非遗,而是非遗传承人。现在“相声”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火了,现在的人可能只认识郭德纲、岳云鹏等。但是姜昆老师早期对于相声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姜昆够不够资格?我觉得——够的!理由如下:

姜昆是国家一级演员、相声演员以及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职称是我国针对为繁荣国家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演员给予的领域内最高职称,足以见得姜昆作为相声演员在我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现今,如果非要区分的话,相声可以分为所谓的两类:主流相声与非主流相声。主流相声指的是官方或国家体制内相声,姜昆老师就是这类相声的典型代表。说相声是他们的职业,但并不依赖说相声挣钱,他们属于国家公务人员,按月领工资。


而非主流相声指的是民间团体的相声,如以郭德纲老师为代表的德云社等,全凭本事在市场上混饭吃。换个角度理解,主流是符合国家艺术发展路线和方针的,用语言艺术来讽刺时弊,引导社会正确价值观;而非主流以娱乐为首位,想方设法引人发笑,且常常打政策擦边球。

明明身份不差,为什么姜昆申请成为相声的非遗继承人引发了多方争议呢?这就得结合这段日子德云社的兴起以及姜昆先生所发表的一番言论来谈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声这个行业因网络上各种综艺节目的频出,被抢去了风头,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关注甚至不喜欢相声,但因为郭德纲的出现,这个行业再次迎来了生机。


令人捧腹大笑的“贱萌小岳岳”岳云鹏、被万千少女奉为新一代男神的张云雷等都出自德云社,可以说以郭德纲为首的德云社是现在整个相声行业的救命恩人。追的上社会热点、懂得在旧框架下创造出新花样,近几年来作品层出不穷,甚至猪年春晚相声只有德云社的身影...所以在大众心里,提到相声,大部分都认为郭德纲才有资格和能力去申请成为传承人,这与其爆红的时间和机遇密不可分。

再就是姜昆老师说的“反三俗”。许多人认为,将相声以雅和俗、主流和非主流来区分是大错特错的。作为一门本就来自于百姓生活的艺术,将教育意义加入到相声中,反而使相声失去了很多幽默与风趣,多了几分教条主义。


加之姜昆老师近几年没有什么作品问世,在德云社风起云涌之时说出这番话,让人看上去有点像是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罢了。不仅以同行的身份,更是以前辈的身份,在大家眼中这样似乎略失气度。

不过话说回来,所谓传承人,身份头衔得当、在某个行业有一定积累和资历是最好不过的,这样看来姜昆老师的申请没有什么不妥。毕竟只是申请,批不批准那还得看相关部门的决定。


最重要的,是我们群众持续性地关注相声这个行当,不要让我们自己再失去一门宝贵的艺术。


有戏服不服


先纠正一个错误:姜昆是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不是申请非遗,有些字不该随便省略,意思差别很大。

国家级相声非遗传承人前后授予了三人:第三批常宝霆、第四批姜昆、第五批马志明,其中第一、二批没有相声界名额。近现代相声界三大门派——常派马派侯派——传承人雨露均沾,很公平。

常宝霆为相声界首位入选非遗传承人时,有人为田立禾老先生叫屈;姜昆名字出现在第四批非遗传承人名单上时,也有人为郭德纲叫屈;到了马志明时,网友们口径很统一:实至名归。

那么,姜昆有没有资格申请相声非遗传承人?应该有的。曲协主席、侯派相声传入(侯宝林-马季-姜昆)、又热心参与、积极申请。

主动申请是成为非遗传承人的先决条件,从艺者不乐意或不热衷,相关部门把“非遗传承人”这个头衔扣在艺人身上、也没多大意思。田立禾老先生没有成为相声非遗传承人,主要因素就在此。

姜昆不同,喜欢并热衷于这类事务,虽然近些年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上次了点,但也不能抹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姜昆为相声事业所作的贡献。

郭德纲没评上也很正常,毕竟志不在此。德云社商演、评戏、京剧以及各种综艺影视,想都不知道把现实利益摆在第一位的他,会寂寞到去填表申请什么传承人。

相声界“德艺双馨艺术家”,有几个有真正的德和艺?又有几个是艺术家?也就那么回事。喊冤叫屈也好、奔走相告也罢,也无非就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而已,你要是较真、你就输了。


岑詮


笔者和姜昆老师有几次交集,我谈谈个人的看法,我对我的话负责。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需要申请人在此领域有卓越成就,大师级的领导人物,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可以成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

姜昆老师曾经是中青年相声演员中的杰出代表,也有过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作品,但真正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很少。笔者曾参加中国曲协的一个培训,姜昆老师是授课老师之一。他的作品集当成会议资料发给大家,有偿的,书费包括在培训费里。而天津的快板艺术家张志宽(元芳你怎么看,元芳的父亲)也是授课老师,张志宽老师免费向学生们赠送了他的快板光盘,当时台下掌声一片。

姜昆老师的作品集所有的相声都没署作者的名称,包括梁佐老师的作品。当时梁佐已经去世,这点引起同学们非议。

姜昆老师学生很多,我就给他的学生写过作品,那次中曲协的培训就是姜老师学生给我申请到的资格。但我所知姜老师收徒是要收拜师费的。

姜昆老师在气量上狭小了些。我听过姜老师的几次讲话,必定批评两个人,一是《曲苑杂坛》的文华,说《曲苑杂坛》的片头曲把小“品”的“品”字发音唱错了,二是天津的杨少华老师,说他的表演为老不尊,倚老卖老。每次都公开批评这两桩,我有点疑惑,后来曲艺圈有朋友跟我说,姜老师跟文华和杨少华都有过节。不喜欢文华是《曲苑杂坛》曾拒绝过他,和杨少华纯属派系成见。

大家必有大气量,容人方为大丈夫。姜老师若作中国相声的代表人,非物质遗产的继承人,气量还需提高,自家阵营里如此多人对你不服,领军人物尚不可为,又岂能以传承人自居?


老耿杂谈


姜昆申遗相声传承人,应该是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一、能力

姜昆是文革后马季先生重点培养的学生,为了扶植他,马季亲自带他上春晚,并通过连续几次在春晚串场主持说相声,表演了一些为人称道的作品。姜昆没有让马季先生失望,他成为八十年代最受关注的相声演员之一,并得到有关方面认可,逐步走上曲协主席的领导岗位。

姜昆在曲协大展宏图期间,经历了相声全面颓败的十年,但他能逆势而变,因势利导,坚持给体制内说过相声的人评定职称,引导相声演员各尽所能,跨界露脸,当佳宾,做主持,演小品,做广告,为国家保留了一批著名相声艺术家。

在小剧场相声兴起,重新复活了相声,使观众逐渐认可并开始喜欢相声之际,姜昆抓住机遇,带领一批相声艺人顶着商演劲爆的潮流,开始了《姜昆说相声》慰问巡演活动。同时对小剧场相声进行了"反三俗"整治工作,努力成为相声新主流的领军人物。

二、实力

姜昆在曲协工作期间,努力协调各方面关系,使保存下来的各种曲艺形式相互合作,共创辉煌,《姜昆说相声》巡演活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无论国内演出,还是国外交流,都能组成杂技曲艺混搭团队,满足了观众不同的口味和需求。

姜昆做为曲协主席,不仅说相声有人捧场,书法等才艺也颇有市场。手中既有国拨经费,又能组织多方赞助;既能带着庞大的演出团体出国交流,也能建立以个人命名的艺术收藏馆。这个收藏馆其实就是个人纪念馆,这是为申遗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

三、精力

姜昆虽然年近70,政务繁忙,但精力非常旺盛,坚持挤出大把时间表演,除了连续作战进行200场展示个人魅力的《姜昆说相声》巡演活动外,还经常在各个电视平台表演、出镜,通过展示自已三十多年来剪辑的报纸资料向人民汇报成就,引导他人赞美自已对相声的贡献,从而表达了自已为了申遗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姜昆做为曲协主席和资深相声演员,能力实力精力都可能超越他人,成为非遗继承人。





伏枥16


作为一个资深的相声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作为曲协主席,在相声界可以说是德高望重,是相声界的泰山北斗。他的相声理念非常新颖和独到,提倡要把相声达到教育观众的目的,这一点很多相声演员都没有这种精神。在主流相声界是呼风唤雨,让濒临灭绝的相声行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姜昆多次呼吁要说高雅相声,娱



乐不能愚乐!就凭这一点,姜昆就完全可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对相声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凭借着经典相声《虎口遐想》,让姜昆在相声创作这个行业有着相当高的话语权。如果没有姜昆,主流相声界必定处在群龙无首的地步,苗阜,李宏烨,何伟等等将会失去相声创作的方向指引,你说有多重要!

更重要的是,姜昆的歌颂型相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观众们听完姜昆的相声就会神清气爽,红光满面,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可以说是居家生活的必备品。这都是姜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

好啦,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网游魅力达人


没资格,首先姜昆是有基本功的,只是没那么扎实,并不是像人传的一点不会,只是后来没多少人太在意基本功了。就像杨议说的那样,你们都不专研基本功了,我还专研这干嘛。假如基本功能代表一切,那么是个人练上几年都可以成为相声大家。相声还是要看作品。如此照相是姜昆和梁左两人写的,谈情说爱,和谁说相声,新虎口遐想等等是姜昆个人作品。还有,基本功不扎实是姜昆自己说的,这也说明姜昆不虚伪,但是却成为了别人打击他的筹码😂再说说贡献,是马季把相声带入了春晚,姜昆相扑相承,大家都知道当时的春晚影响力,没有春晚,相声只能是只流行在京津地区的一种表演行式而已,注意是地区表演形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错吗?这是好事,像京剧变脸,中国的一些古典戏法,不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还有,姜昆冯巩为什么能当选曲协主席,你以为国家傻,那也是早期为国家做过贡献的,只有冯巩姜昆这样没有什么负面新闻,生活作风没问题的才能当选,听说最早姜昆把家里的一些东西都拿到春晚充当道具,春晚主持完节目,大冷天做地铁回家,你以为像现在鹿晗一样的小鲜肉,车接车送,一个作品动不动就几百上千万。说到这里你说姜昆有没有资格,虽然现在作品少了,但是想想姜昆马上70岁了,巅峰已过,但不能否定他对相声的贡献和曾经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龟先人搏击


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这是基本功。

另外,相声这个形式是卖艺为主,能拿出来卖,就要有观众买账,你的玩意儿好,大家才能买是不是这个礼儿

既然想申请非遗继承人,那肯定要在基本功拿得出让人信服的东西来。

那么姜昆先生是否可以露出自己的真本领,把四门功课在世人面前露露,抖抖活儿,让大家真正认可了再考虑非遗的问题。

如果非遗的人是某个官家的领导头衔,按理说就脱离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初衷,这点道理相信小孩子都懂,因此说,姜昆同志,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王叔看电影


首先,姜昆申请非遗是旧闻,不是新闻。其次,他申请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能简化为“申请非遗”。

七年前,即2011年3月2日,姜昆在一公开场合透露说,他已经报名申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当时,他已不再担任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他新的身份是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秘书长。

谁知道刚过了一年,姜昆就被选为中国曲协主席。如果一年之前能料到这个结果,他还会申请非遗传承人吗?去年,姜昆连选连任,他的任期要到2022年才结束。

题主问姜昆有没有资格,其实只要是相声名家,谁都有资格去申请,申请不等于批准。就跟条友申请千人万元计划一样,申请容易,获批难。当然,申请非遗传承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两者没有可比性。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申请和批准是两回事。

本是一则旧闻,现在却有人把它拿出来炒作,究竟意欲何为呢?这就不用我多说了。

我是萧陶。写相声故事,说相声人物,回答相声问题,评论相声热点话题。关注不迷路。


萧陶


个人理解:

【一】、姜昆不是在为自己说的相声申遗。印象中的姜昆诙谐幽默,胸怀博大,为人谦虚低调,在圈子内也足有口皆碑,让人景仰,而且他作过相当层级的领导,成名至今几十年了,没听说过有啥出格过火行为,也没闹过徘闻啥的,由此判断姜昆老师断不会狂妄到去为自己个人申遗。

【二】、姜昆是在为中国相声申遗。这就合情合理了,作为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是完全可以去申遗的,而且成功的机率会非常高。作为在象声界耕耘几十年深受民众和文艺界爱戴的业内元老,又当过相当层级的文化官员,以他的资历、威望和人品在相声界当下也找不出几个了,由他作去为相声这门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去申遗,也算是众望所归,符合情理的事,应该能得到政府和民间的广泛支持。

由此分析推断,姜昆老师是在代表中国为相声这门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申遗,而不是在为自己申遗。

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祝大家在线欢怡!


翼飞随笔


目前,除了姜坤沒有第二人,他现在是中国曲协主席。郭德纲是个相声个体户,有徒子徒孙,演艺有一定水平,但和姜坤的地位不可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