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上大學,到底是在家門口上好?還是去省外好?

首先,如果孩子能考上清北華五人,相信任何一個父母心裡都不會有這個想法:別去外省上大學了!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到底哪種情況下,家長會介意孩子大學的地域呢?

1、家裡獨苗,平時依賴父母,一旦離開父母身邊,都會非常不適應。特別做家長的,總擔心這,擔心那的;

2、孩子考分一般,想讓孩子在省內讀書;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在一檔高考與就業欄目中,一位浙大教授談了以下觀點。

  • 專業為王

不管哪裡的大學,都有著不同的專業,即是相同的專業也有側重點。那麼考生和家長就要進行院校對比和專業對比!

所以在選擇院校之前,首先考慮是否對心儀院校的專業滿意這是最重要的!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 地理位置

地域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慮環節。難免有的孩子天生身體體質不佳,一旦從南入北,要做好心理和身體方面的準備,多方評估慎重選擇。南方學生可能無法適應北方氣候,北方學生同樣可能無法習慣南方氣候。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 飲食問題

這點還是容易克服的。如果你是南方的考生,最終去了北方上學,那真的從自身下功夫,飲食要慢慢適應北方的麵食了。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 就業環境

人脈大多集中在大學所在地。在哪裡上大學,就意味著,在大學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你的人脈就在哪裡。

所以,在進行院校選擇時,家族人際關係比較廣的,就要甚至選擇孩子的大學所在城市,因為畢業即要擇業了。

家長需提前替孩子考慮,大學畢業以後是直接工作還是繼續讀研?如果是直接工作的話就必須在大學四年期間找工作單位實習,那麼就要考慮自己選擇的院校周圍時候方便找實習單位。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去了省外讀大學,孩子會真正獨立、自強

往往在省外讀大學,苦的其實是父母。

父母思念孩子,而孩子已經在沒有父母陪伴與約束,在遼闊的天地裡開始茁壯成長。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能去省外讀大學的孩子,其自身獨立潛質會一直被激發與成長!

這是家庭所給予不了的,也培養不出的。

獨立的特質,會伴隨孩子順利走入社會,成為真正的社會人!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即使報考省內大學也存在獨立發展問題,當然在省內上大學同樣也需要鍛鍊自己的獨立能力,因為很多行為習慣是在大學四年時養成。大學四年就是進入社會的前奏。

總結

關於省內、省外大學的選擇,最核心、最重點的一點,即是專業!這是孩子一輩子的謀生的手段。

孩子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感興趣,就會願意在大學四年花時間、花精力去投入,大學四年也更加有意義!

畢業也將順利就業,家長和考生,從而不會在四年裡,糾結於大學與家的距離有多少。

“乖仔,咱就在省內讀大學!”,聽聽浙江大學教授怎麼說

每天為考生和家長推送有用的高考信息,歡迎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