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起承转合”是什么?看了这件入展作品就清楚了

■李炳筑

看到全国某草书展征稿启事,还是有些胆怯,即使草书作品十余次上过国展,在新的草书审美语境中,怎样摈弃时流,突出特点,超越自我,还是个问题。既然准备参评,就得想一些办法。

书法的“起承转合”是什么?看了这件入展作品就清楚了

我对怀素草书十分钟情与热爱,怀素的书法资料丰富,作品风格多样,使人不由得感叹大师的高度。不经意间,翻书柜,发现一本怀素小草《千字文》,如获至宝,其笔画间的各种变化,洋溢满纸,或粗或细,或方或圆,或斜或正,或浓或淡,一任自然。

学习怀素,就不能绕过《自叙帖》,连临五六遍,发现其中部最为精彩,各种起伏、收放、穿插,让人流连忘返,往往五六字一笔写成,笔力遒劲,神采飞扬。

书法的“起承转合”是什么?看了这件入展作品就清楚了

入展作品局部

临帖不知不觉已一月有余,该检验自己了。临帖是为了丰富表现手法,取精用宏,以古为我。一味地模仿古人,不是书法人的目的。

选择怎样的书写素材呢?既然选择了怀素,就得以怀素风格为依托,写有关怀素的内容,一来可以检验对怀素技法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增加对怀素相关知识的了解。最终选定唐陆羽《僧怀素传》,文章较长,只能写小字了。恰恰怀素的字是小篆笔法的延伸,写小字就成为必然了。

我选的是略大一点的狼毫笔,手工毛边纸,饱蘸水墨,徐徐入笔,合《圣母帖》《千字文》《自叙帖》的各种结字法,因字赋形。直至笔上墨写尽,观前后变化,墨色自然,枯湿自现,较好地完成了这件草书。

书法的“起承转合”是什么?看了这件入展作品就清楚了

此作开头墨多字小,后面墨枯字大。作品的节奏,根据文辞文意逐步在加快,慢慢地进入到“承”的环节,心志逐渐在放开,字也慢慢变大。随着文章的起伏,笔下的感觉逐步在“转”来。夸张进一步加大,各种对比开始强烈,让高潮慢慢生发。一幅作品也得有个亮点,不然草书作品就成了草字作品。结束时用“合”的办法,就是对高潮部分再一次呼应。最后部分,又重复一遍起承转合,最后几行,一泻千里,余味犹存。如果要说这幅作品的长处,就是惜墨如金。

为了全篇的需要,调整蘸墨点。虽然刻意为之,但不露痕迹,尽量让作品前后统一,和谐自然,一气呵成。

书法的“起承转合”是什么?看了这件入展作品就清楚了

至于文字部分,做到认真校对,不能有错字、倒字、少字,敬畏文字、敬畏草法。如存疑处,查字典解决。让文意在起承转合中抒发,让法度在规矩中挺立,让理性和感性在各自需要的场景中登场。直至自己满意,找人粘贴、寄出。

侥幸入展,感谢评委的认可,草书很难,需大才之人才能谱写新篇,我辈俗人,只能昼夜用功,能得古贤之万一,此生足矣!

书法的“起承转合”是什么?看了这件入展作品就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