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2020.3.5 •周四

惊蛰

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

万物生欲动,无为自有为

惊蛰已是九九,“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

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这的确是一个有声有色的时节。

惊蛰,这个节气最初的名字叫做“启蛰”,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被改为惊蛰。

汉代之前和汉代之后,春季各个节气的称谓和次序略有不同。所以,《夏小正》中所说的“正月,启蛰”与后来的惊蛰并不相同。

汉代之前

立春 启蛰 雨水 春分 谷雨 清明

汉代之后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对于惊蛰的解读,往往是说:隆隆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动物。

按照《夏小正》的解释,启蛰,言始发蜇也。无论是启、是发,都是一个温和的渐变过程,后来的“惊”,体现的是瞬间的突变。也许正是这个“惊”字,启发了关于雷声终结蛰伏的演绎和解读。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有雷声呢?节气里落在了春分。春分第二候是“雷乃发声”。

其实,真正唤醒冬眠动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俗话说,“冷惊蛰,暖春分”,说是如果3月上半月多阴雨天气,下半月则多晴雨相间。和前些日子比,今天的确算是冷的。下一个节气“春分”,想必有一场可以期许的温暖,届时大家不妨一起来验证。

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永春北溪桃花谷已迎来花期

惊蛰的物候中,桃在中国人心中有特殊的位置。“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早在诗经年代,桃花就已经进入口口相传、载之以文的美好生活图景。

不过今天我们不说桃花,说说日子。除了惊蛰之外,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这可能是一个被太多人遗忘的日子。

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这种惠及草木的温柔由来已久,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每到花朝节清早,女孩子们会绾帘出阁,游春野步,将五色纸笺悬系在花枝上,谓之“赏红”,以贺花神,佑一年都“花光红满栏,草色绿无岸”。“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写的就是这一习俗。

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惊蛰日逢花朝节丨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惊蛰看泉州,繁花斗艳已经慢慢拉开序幕

那时候,人们喜欢将落在二月和八月的“花朝月夕”并称。两个日子,一为春序正半百花争望,一处清秋之中明月皎皎,在一年中遥遥辉映,让人对柴米油盐的生活有了期待。这是古人对于自然恩赐最由衷的信奉。

正因为有所期待,有所信奉,这场春天的邂逅总是被格外珍惜着

疫情过后,让我们一起约上想见的人,着春服,备春酒,浴春风,“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END

整理/桂花 图/田米 吕波

你安,就是年丨花巷邀你共同记录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