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工有轉正的可能嗎?

三農天地


勞務派遣工有沒有轉正的可能?


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而論述:

一、國有企業

我一個叔叔輩的人,早年作為勞務派遣工的身份進入了一家國有電器製造廠,一直幹了十多年,從最基層的流水線員工幹到了班組長。當年,電器廠改革轉型,調走了一部分人,再加上一部分領導層下海經商,導致廠子管理人員出現了嚴重的斷層。廠子任務很重,廠長沒辦法,向上級打了報告,準備從基層管理者中選拔一正一副科長。據說我那個叔叔不僅工作做得好,還很會搞人際關係,就因為這個機遇,立馬被提拔為車間正科長,不過,還是派遣工的身份。後來,我叔叔和另一位副科長提出了轉正的申請,廠長也很愛才,有意提拔我叔叔,好像最後是考了一個什麼試,我那位叔叔通過了,那個副科沒有,於是乎我那位叔叔就搖身一變,從派遣工變成了正式工。

我叔叔那一批派遣工就只有他一個轉為了正式工,其餘的當時也有職位升遷的,但最後都被後來進來的正式工頂替了。據說和我叔叔一塊升為科長的那位副科長,後來因為看到我叔叔轉正,他被新人頂替,氣不打一處來,差點跳樓自殺。

所以,勞務派遣工有沒有可能轉正,看情況,一是時代所給你的機遇,二是你有沒有能力,三是有沒有正式工領導提攜你。





二、私營企業

私企其實勞務派遣工轉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由於有些單位就是通過勞務派遣這種用工形式給單位培養優秀人才的。

我剛畢業上班時,也是派遣工的身份,當時從流水線員工一直幹到生產部培訓師,差不多幹到第二年末的時候,突然有一天人事部經理找到我,問我有沒有意向在企業長期發展下去,我當時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就說準備離職。人事部經理開門見山的對我說:如果你準備長期發展的話,人事黃總看好你,準備和你面談,面談沒有問題的話,就讓你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由於我當時已經找好了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的崗位,就婉拒了。

後來我得知,當時,這家制造公司已經跟好多優秀員工談了話,並將勞務派遣工轉為了正式工。

在現實中,有些單位直接招人,覺得風險太大,成本太高,就會變相的利用勞務派遣的方式為他們培養人才。勞務派遣工在私企轉正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前提是你必須好好幹,人家有這個需求的時候就是你轉正的時候。

我是企業培訓師,人力資源管理師,專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執行力培訓,謝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與評論,有問題隨時交流。


剛子生活雜記


如果我告訴你可以轉正,你認為什麼樣的人可以轉正呢?什麼單位的派遣工可以轉正呢?對於派遣工來說,擺在他們面前的,究竟是轉正更迫切,還是實現同工同酬更迫切呢?

派遣工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企業派遣工。

企業的派遣工轉正,無非就是跟企業直籤合同,脫離派遣公司,與正式工一樣,採用企業的那一套人事管理和績效考評考核方案。同一個崗位,做得多拿得多,做得少拿得少。

當然,怎麼樣算做得多,怎麼樣算做得少,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第二種情況,行政單位派遣工。

這種情況下轉正的幾率是很小的,他需要政策的支持,還需要考試。絕大部分考試是給出複習範圍的考試,可是,這種複習範圍,跟[申論]和[行測]是接近的。也就是說,即使政策出臺了,給你放寬年齡,給你放寬學歷去考了,你不一定考得上。

最關鍵的一點是,你考上了,面試不一定過。(水深)

第三種情況,事業單位的派遣工。

這就很複雜了,因為事業單位的設置本身就很複雜。比如高速公路的收費員,如果讓他們轉正,轉為什麼呢?

所以說,如果是事業單位的派遣工,那麼最有可能的是分流安置,而不是轉正。

那麼分流安置有幾種可能性呢?當然是有兩種可能性,第1種是你接受分流安置不拿補償,第2種是你不接受分流安置,拿到補償。


夢裡瀾濤


職場中千萬不要做勞動派遣工,因為更很多公司把勞動外包後,很多員工的福利待遇根本得不到保證,因為外包的都是皮包公司,這些大公司把用工的風險、成本全部轉移了出去,很多員工立馬從合同工變成了派遣工,說白了你就是臨時工,他們可以隨意開除,而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和責任。

一,勞動派遣工待遇不同。

勞動派遣工和合同工雖然乾的都是一樣的活,但是待遇卻相差懸殊,因為勞動派遣工工資不是由用人單位發,而是由第三方皮包公司發,雖然說乾的是一樣的工作,但是待遇差很多。

二,兩者管轄的法律不同。

勞動派遣工與勞動合同工管轄的法律不同,勞動派遣工受《民法通則》、《合同法》管轄,而勞動合同受《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管轄,前者最高是民事責任,後者最高是刑事責任,相對來說前者的違法成本更低!

三,勞務派遣沒有工傷保險。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勞動合同工繳納五險一金,而勞務派遣工沒有強制規定,所以在籤合同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了,不要將這兩種合同混淆了,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差別非常大,否則吃虧的一定是自己。


一個人漂泊在他鄉


勞務派遣始終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重要話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同工不同酬,讓勞務派遣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失,所以主要談及這個話題,大家一般都會義憤填膺,爭著搶著為自己打抱不平,我也表示非常的理解。

在說下“勞務派遣工有可能轉正嗎?”的問題,我個人覺的轉正的可能性非常小,幾乎沒有人可以轉正,這就必須回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企業為什麼要使用勞務派遣工?弄清楚了這個問題,我們就很容易瞭解勞務派遣工基本不會轉正。

一、人事管理便簡,企業管理效率高

使用勞務派遣工意味著,甲方企業的管理成本會大大下降,不需要設立專門人員、機構對派遣人員進行具體繁瑣的人力資源管理,包括人員的聘用、異地勞務關係的處理、檔案接轉、建立員工檔案,員工工資、獎金的統計、發放,各類社會保障建立及繳納、工傷申報勞動糾紛處理等諸多人力資源管理事務性工作由派遣公司負責完成,這樣甲方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轉向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管理,真正的做到“用人不管人,增效不增支”,實現人力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二、用人靈活,成本低下

甲方有用人需求時,如果採取自招自用的方式,肯定會拉長用人戰線,導致人員招聘週期長、到崗不及時,但是使用派遣工,這些招人對於派遣公司來說都是家常便飯,所以企業可以在招聘環節剩下一筆成本,同時派遣工的形式使得甲方單位用人進出靈活,不受編制限制,人員進出手續都由派遣公司進行專業服務,充分展現被派遣單位擇人和個人擇業自主權。

三、規避勞動糾紛,分散用人風險

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時,因為工人和用工單位無需簽訂勞動合同,所以在發生勞動糾紛的時候均與用工單位無關,勞動糾紛最終由派遣公司解決處理,這樣就避免了用工單位發生不必要的勞動糾紛,加上單位採用派遣形式,所用派遣工可進可退、職位能上能下,機制十分靈活,大大分散用人風險。

所以以上的種種對於用工單位都是有利的,所以甲方單位更加願意使用派遣工,而在實際派遣的工作中,我曾碰見過這樣的案例,真是讓人不戰而慄,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一位派遣工在A企業提供勞動,已經與勞務公司簽署了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第一次籤合同的期限是3年,第二次續簽合同也是3年,等到第二個3年快要到期的時候,這位派遣的老大哥心中開始竊喜,與同一家單位簽訂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後,我就可以與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了,一定意義上就可以類比為甲方企業的轉正員工了;然後續簽的合同即將到期的時候,派遣公司與他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時,使用的是另外一家公司;等於合同的主體信息發生了變化,簽署的仍然是固定期限合同,老大哥愣住了,沒想到勞務公司早都想到了他的前面,所以他內心的竊喜還是沒有得逞;通過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可以看出,勞務派遣工轉為正式工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再結合以上使用勞務派遣工的三項好處,派遣工轉為正式工幾乎是不可能,如果企業想讓你成為正式工,在一開始就不會考慮派遣的形式。

感謝閱讀,我是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諮詢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乾貨分享,感謝閱讀、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向我提問!


筆記簿杏豆


勞務派遣工廣泛存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中,屬於勞務派遣公司第三方派遣,工資在勞務派遣合同上規定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就是拿當地最低的工資標準,並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五險或多一金!勞務派遣合同一般二或一年一簽,屬於定向派遣合同,只要派遣工不在派遣崗位上工作了,勞務派遣合同自動解除,工作極不穩定!

勞務派遣工想轉正是不可能的,行政機關是公務員編制,事業單位是事業編,你是勞務派遣公司派遣到這些單位工作,並不和派遣單位產生勞動關係,現在公務員、事業單位幹部,逢進必考,不可能由於你派遣到以上單位工作多少年後,就給轉給事業編或讓你當公務員!國企正式工大都要招聘985、211大學的畢業生,也是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的,勞務派遣工在國企也是沒轉正希望的!

勞務派遣工轉正的希望唯有通過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招考,才能進入體制,取得正式人員的身份!





河洛小導遊


勞務派遣工,作為打工者來說對企業是沒有任何歸屬感的,在工作中也就不會有很強的責任感,工資標準在同意籤所謂的勞務合同時就默認同意了,當然也就不會太在意,大不了找到滿意的工作再跳槽,這就是打工者的心態。至於企業用勞務派遣工,當然是省去了很多的人力資源的成本,規避了一些企業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在一個企業里正式工有一定的比例也可能有一些學歷,工作經驗的要求,或者是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指定的單位。作為勞務派遣工基本沒有轉正的可能性,除非特別優秀。勞動法規定同工同酬,但是正式工和勞務派遣工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勞務中介的利益都是從派遣工身上剝削來的,其實就是一種販賣勞動力的組織。像這種畸形的組織搞不懂為什麼沒有人管理和取締。


吹口哨的少年A


我開過派遣公司,不說羅裡吧嗦的了,如果你問的是轉正,那我就能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了,不能,絕對不能,沒有一點可能性。也許有人會說,聽說某某人怎麼就轉正了呢?那是因為人家沒告訴你具體原因,和派遣沒關係,肯定不是正常的派遣工轉正的,轉正肯定是人家自己想辦法或者私下操作的,說明人家有自己的實力和背景協助,那就是個人私自暗箱操作行為了。


風水君師


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及辦案實踐經歷,分析如下:

1、勞務派遣的員工系與勞務派遣公司之間形成法律上的勞動關係,勞務派遣公司是勞動關係中用人單位,法律規定雙方應簽訂勞動合同期限不少於兩年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里根據不同的勞動合同期限,可以約定不同時間的試用期,試用期滿合格即轉正為勞務派遣公司的正式員工。

2、經勞務派遣公司安排到具體單位上班,該單位系實際用工單位,與勞動者不存在法律上的勞動關係,勞動者不屬於該單位的員工,因此也就不存在由該單位轉正為正式員工,只是勞動法為了確保派遣員工合法權益,給予用工單位以同工同酬的待遇對待派遣員工。


合肥律師劉志漢


勞務浱遣是非常不公平的用工制度,,員工普遍對公司沒有歸屬認同感。在國企裡,普遍是派遣或外包工工作最辛苦同時工資最低。個人認為,企業想健康長久發展,不應建立在盤剝壓榨基層普通員工的基礎上。而改變這種現象,需要有影響力的媒體呼籲政府的介入。


菩提子146146229


首先有一點,任何單位都會給員工畫大餅,不會說不給轉正。所以需要了解這個可能性有多大。私企的話,憑實力說話,有實力有業績公司自然會考慮轉正。如果不考慮的話大可以離職,有了業績行業內的人自然會找你,不愁找不到正式員工的崗位。國企的話,據我所知,對學歷背景,任職資格比較看重,先要滿足這些條件,然後看下公司內部是否有相應的轉正制度和成功案例。然後要和領導搞好關係,在做出點業績,在公司需要人的時候,請領導幫忙提出申請,轉正還是有希望的。不過,國企轉正確實比較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