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如果你还没想好,或者不清楚要如何处置孩子的压岁钱,果仁妈分享的这篇文章一定要读一读。它讲的是

一个妈妈让孩子管理钱的真实经历很值得参考和借鉴。

文内的一些观点,新颖又接地气,让人很有启发,比如:

  • 小时候金钱上的匮乏感,多多少少都会成为孩子心上,自卑或焦虑的阴影;

  • 只要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孩其实心里可有数了,他们才不会乱花自己的钱呢;

  • 钱,是有限的;花钱,要先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再考虑“想要”的那部分;

  • 钱作为工具最妙的用处,是爱的传递,以及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

本文转自年糕妈妈成长营

一年一度的年度拷问,马上又要摆在眼前:孩子压岁钱这笔“巨款”,你打算怎么办?很多父母会说“小孩子要钱干嘛?”“我们先替他攒着”。

好一点的,也就给孩子开个账户把钱存起来、或者让他交学费。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不管哪种,小孩子对压岁钱,几乎都没什么自由支配权。

对这事,我小时候挺怨念的,因为我的压岁钱也都拿来交学费了。

后来上学的时候读到三毛,发现隔山隔水的,也还有一个和我一样同病相怜的小女孩——

三毛小时候的压岁钱,也是过年放在枕头底下给压着睡个觉,之后就上交作为教育费。

她说:我的父母也明理,却忘了我也需要钱,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来仍期望有几个铜板在口袋里响的。”

这些话,简直像从我窝了十几年的心里掏出来的。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谁说小孩子就不需要钱、不需要花钱了呢?

因为渴望糖纸、画片,三毛拿了妈妈5块钱。但偷钱后“口袋里的五块钱,就如汤里面滚烫的小排骨一样,时时刻刻烫着我的腿”的煎熬,并没有让她快乐;小时候我会趁给爸爸买黄酒,偷偷买两颗糖,可担心被父母识破的紧张,也让糖的滋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甜蜜。

没有零花钱的三毛,是对拥有许多橡皮筋、玻璃糖纸有小小虚荣心的小女孩;而没有零花钱的我,羡慕的是“自己有个几块钱,可以去买零食”的那种掌控感。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小时候金钱上的匮乏感,多多少少都会成为孩子心上,自卑或焦虑的阴影。

其实,钱作为生活中最奇妙、最神秘的一部分,天下所有小孩,对它的好奇和渴望,本来就都是一样的吧。

就像年糕小朋友,今年也明显爆发出了对“金钱”的极大热情:他卧室的抽屉里,珍藏着各种亮闪闪的钱币、“元宝”、捡来的“宝石”,还一度盯上了我的耳环项链。

吓得我赶紧从某宝买了一块巨大(但很便宜)的水晶送他,首饰盒才算逃过一劫。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掐指一算,已经5岁的年糕金钱观开始萌芽,还真到和钱交朋友的时候了。

但现在想要教孩子认识钱,可比以前难太多了——到处都是发达的电子支付,买完东西他也会喊“妈妈出示付款码”;他喜欢一件东西,我在手机上下个单,很快就会被送上门。什么东西值多少钱?花钱、找钱是怎么回事?这些我们小时候,帮大人打个酱油就明白的事,现在孩子认知的机会太少了。

春节,我们去了一趟新西兰。那里人少、服务人员耐心好、现金依然是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怎么看都是个让小孩直观感受“钱是怎么回事”的好机会。

所以飞机一落地,我们就给了年糕一个钱袋,里面有200纽币,花完了我们再往里补充。

我们告诉他,这趟行程的财政大权,就全交给他了~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还真别说,整个旅程,年糕的表现都非常棒。

关于钱的很多事,那几天他差不多全明白了。

刚拿到钱的时候,他忙着“认识”钱,纸币上的数字简单,但硬币上的“50、20”还是花了一点功夫的。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认识了钱,我们就开始让他从几块、10块、20块开始试着付款。

一开始,每次付款前年糕都会问我“现在是给10块吗?”“我给20够了吗”。

慢慢的,他也承包了大额的支付。有次要付120纽币,小朋友非常谨慎地,一张一张地拿出面值50的纽币,数好三张交给收银员,很耐心等着找钱、一张张数清爽,跟妈妈确认钱找的对不对,小心翼翼地放回钱袋,才安心离开了。

这个小过程,可藏着3张50相加,比120更大、算清楚150与120差价,这些对一个5岁孩子来说,既挑战又鲜活的问题。

做多少数学题,也不如这样更直接、更让他有自信。更重要的是,小孩从付钱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最棒的掌控感;有了足够的掌控感,他才会萌生出强烈的责任感。

给小孩一个钱袋子、一份责任感,这一路就真是好带啊~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有了这些铺垫,我就更有信心让他玩点“大”的了。

今年过年,我从年糕的压岁钱里抽出1000块,告诉他:这些钱你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花。

很多家长会担心:5岁的小孩一下有了一笔“巨款”,会乱花钱吗?

其实并没有!

对可以自由支配的这1000块这件事,年糕开心的不得了、也慎重的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数了好几遍,才藏进了“宝藏抽屉”。

为了管好钱,他对数字和价格变得敏感起来,经常会问这个多少钱、贵不贵。

有次逛街,年糕看上了一套500多的乐高,我就问他:你可以从10张100块里拿出5张来买,你愿意吗?

小孩想想,摇了摇头:我不愿意。

你瞧,只要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孩其实心里可有数了,他们才不会乱花自己的钱呢。

这种给小孩钱,“治疗”出门见啥都想要,亲测有效。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当然,从我的理念来说,给孩子钱,是希望他学会“正确的花”,而不是“存着不花”。所以我也会鼓励他花钱。

之前我们一起在看他的百科书,他问到了“白细胞到底有哪几类,都长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翻了现有的书里都没有。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有次我们搜到一本DK的人体百科,发现他想知道的问题这本书里都有,但问题来了——这本书要一百块钱。

年糕马上问我:“妈妈,你能送给我这本书吗?”

我说:“你生日或者特别的日子,妈妈会送礼物给你,但现在我不能送给你,你得等到生日的时候。你自己也有钱,如果你愿意拿出你10张钱中的1张去买新书,那么明天就可以收到了。

他想了想,去抽屉拿了一百块给我。第二天收到书的时候,他很高兴的说“这是我自己的钱买的。”

而且,最近我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

有天年糕跟我说他的鞋有点紧了,想要新鞋子。

在商场里他找到了一双自己喜欢的鞋,标价499,又是自己的10张100要出去一半的熟悉感觉。

小孩从心底深处发出一声感叹:“好贵啊!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我一下就被逗笑了,告诉他:鞋子是生活中每天都需要的,而且你的鞋子也确实小了。这双鞋妈妈给你买,但这是你自己挑的、也是你喜欢的,你就应该好好爱护它。

其实按照我的原则,他的1000块只是为了解决额外需要的书和玩具;衣食住行这部分,本应该是我来负责的。

但能让小孩懂得区分什么是生活所需、什么是欲望羁绊、懂得珍惜,这样的副产品也不错呀。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你看,让孩子有机会花钱,还真是件好事。

它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钱,是有限的花钱,要先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再考虑“想要”的那部分钱对我们的生活,到底都有些什么意义。所以从新西兰回来后,我们养成了一个随身带现金的习惯。只要有机会,就尽可能地用现金支付、并且让年糕一起参与。

在所有的“花钱”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样一件事:在新西兰,年糕想给自己喜欢的小女孩买一份礼物——一只小羊纪念品。

我们问他,这份礼物愿不愿意自己花钱。

他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老母亲真是满心欣慰:想想当年自己偷偷买零食,在忐忑和纠结中变得对金钱敏感自卑;再看看现在的年糕,能豁达地让钱发挥它真正的价值——钱作为工具最妙的用处,不就是爱的传递、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吗?

给了5岁小孩1000块钱,孩子的反应让我觉得这钱给值了

- END -

文章来源 | 年糕妈妈成长营,ID:ngmmjy,年糕妈妈的官方教育平台,关注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探讨你关心的幼儿园教育、性格养成、智力发展。关注我,抓住孩子的黄金发展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