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教養的迷思》名言、案例整理

名言

1、經常被擁抱的孩子會成為一個令人愉快的人,經常捱打的孩子長大後不討人喜歡,過去我們認為是教養的結果,但是反過來也同樣說的通:令人愉快的孩子會得到更多的擁抱,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會經常得到捱打。

2、人們不會自發的將自己在某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東西遷移到新的情境中,除非新的情景與舊的情景相似。

3、兄弟姐妹一出生就是對手,爭取得到公平的份額。如果家裡的一個位置被佔了,那麼他們一定會想出其他的方法去贏得父母的關注和認可。

4、現在家長們沒有意識到,或者不能接受,大孩子管小孩子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5、取笑是群體最喜歡用的武器,它能夠讓世界上任何地方不遵守群體規則的人改邪歸正。

6、孩子依據朋友的行為來順應自己的行為,同樣,他們也依據群體的標準來順應自己的行為。

7、友誼不會對人格產生永久的影響,相反,對群體的認同,被群體接受或排斥則會對人格產生永久的影響。

8、群體社會化理論:孩子認同他們的同伴,並依據所在的群體行為規範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而群體對照使得他們採取與以他群體不同的行為。

9、小孩不是改變文化的人,他們孩子還在摸索學習;大人也不是改變文化的人,他們是維持現狀。改變文化的人是十幾到二十幾歲的人,他們有自己的群體。群體意識使得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與上一輩不一樣。

讀書筆記:《教養的迷思》名言、案例整理

案例

1、母親不能代替同伴,但是同伴有時卻可以代替母親

6個生活在納粹集中營的孩子,3男3女,大約在3、4歲左右獲救,並被送到了託兒所。他們出生後不久父母就去世了,在集中營中由其他大人照顧,後來這些大人沒有一個倖存下來。但是這些孩子卻始終在一起,沒有分開。

當安娜·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女兒)第一次見他們時,他們簡直就像野孩子:

他們剛到託兒所的時候,弄壞了所有的玩具,破壞了許多傢俱,對工作人員要麼很冷漠,要麼充滿敵意……在憤怒的時候,他們打身邊的大人,咬他們,向他們吐口水,大聲尖叫說髒話。

但是他們對待自己夥伴時就完全不同了:

他們彼此之間有著超乎尋常的情感依賴,完全沒有意思的嫉妒、敵意和競爭。用不著叫他們輪流,他們會自然而然他的這麼做。他們不會打彼此的小報告,當發現其中的一人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被外人欺負時,他們一定會跟他站在一起,支持他。他們從不嫉妒同伴所擁有的東西,相反,他們十分樂意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同伴。進餐時,幫同伴傳遞食物比自己吃還要重要。

而當這6個孩子成年後,儘管他們童年沒有父母,但是他們仍然跟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工作,跟普通人並沒有什麼樣兩樣。

因為儘管他們沒有母親,但是有同齡人幫助他們完成了社會化。

2、外國“傷仲永”

威廉出生於1898年,18個月時他便開始學習讀書,6歲時已經可以說好幾種語言了。這時他開始入學,並且開始了他的跳級之旅,6個月內,他從一年級跳到了7年級,然後他的父母把他接回家繼續進行教育。2年後,威廉又讀了3個月的中學,然後又回家學了2年。11歲時,威廉·詹姆士·席德斯進入了哈佛大學,幾個月之後,他在哈佛大學俱樂部做了一個“四維空間物體”的演講,引起了人們的驚歎。

但隨後威廉的經歷卻讓人感傷。

儘管威廉16歲時已經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學士學位,但卻從來沒有用過它。他雖然讀了研究生,但是沒有取得學位。後來他愛一所大學找了一個教數學的工作,但沒有成功。

不僅如此,威廉跟父母也反目成仇,他甚至拒絕參加父親的葬禮,並於整個學術界為第。最後他找到了一份不需要動腦筋、收入很低的文書工作,並且終身未婚。他的愛好是手機公車的轉乘券,還寫了一個關於相關話題的書,有人評價“這是我迄今為止最無趣的一本書”。46歲時,威廉在孤單、一事無成、身無分文的痛苦中死於中風。

神童雖然智力上領先,但是因為過人的智力使得他們很難獲得同齡朋友,無法融入同齡群體,因此在社交和情感上就容易出現問題。

3、刻板印象實驗

在20世紀70年代,兩個研究者給一群大學生播放了一個短片,短片中一個就越大的嬰兒穿著中性的衣服,玩中性的玩具。研究者告訴一組大學生,說in割掉名字叫黛娜,告訴另一組大學生,說嬰兒的名字叫大衛。

看完短片後,兩組大學生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判斷,一組大學生認為黛娜敏感、膽小,另一組大學生認為大衛健壯勇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