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东北为何能那么“繁荣”?

沙漏遗爱


一、闯关东

晚清时期,清朝国力衰微,中原地区灾害频繁,农民不顾禁令涌入东北,闯关东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之一。由此促成了东北的大开发。

二、日俄统治时期对东北的开发

最典型的是铁路的修建,例如:南满铁路,中东铁路。东北很多城市都是因城市而兴起,奠定了东北经济崛起的基础,东北铁路的里程占当时全国的一半。

日俄营建营口,大连,旅顺这些港口,成为东北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当时的东北初步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格局,重工业发达。

三、新中国时期工业化的推动

新中国成立后,基于东北良好的工业基础,靠近苏联。一五时期重要的工业项目大多位于东北,东北地区为国民经济建设重点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是东北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及形成自上而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关键时期。


竹玉言


东北地区物产丰富,有广阔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在日本扶持的满洲国成立之后,为满足其战争经济需要,实行日满一体政策,使得东北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日本巨额投资东北,建立当时亚洲较完备、先进的工业体系。包括铁路、航空、航海、钢铁、煤炭、机车、汽车制造和飞机制造,还有强大的军事工业生产能力,是中国1980年前最强大的工业地区。主要工业分布为,沈阳是飞机工业、军火、机械制造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铁、化学工业中心,抚顺和阜新是煤炭工业集中区,大连、丹东、哈尔滨、齐齐哈尔是纺织和食品等轻工业集中区,长春是汽车及零部件等重工业制造中心,当时亚洲最大的发电站位于吉林的丰满发电站。

1949年中国公路总里程仅有8.09万公里,东北三省在1943年公里总里程就有6万公里。东三省没有经历美国战略轰炸,偏安一方,在1950年前都是亚洲最发达的地区,日本工业规模超过东三省也是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953年。


地平线资讯


朝史暮想


我们谈论近代东北的辉煌,就不得不聊到东北的发展历史。


人口的壮大


清代的满清贵族一直把东北看做是自己的“龙兴”之地。所以,在清初,东北一直是实行的军府制度。之后,东北一直禁止汉族人民进入东北。

到了晚清,面对西方列强,特别是沙皇俄国的不断侵蚀,东北大片土地流失。清政府不得已开放东北,并且实行“移民实边”。从晚清到民国时代,中原地区黄河水患,灾荒和战乱不断,大批民众开始向东北移民,东北人口开始出现井喷,为发展东北提供了人口基础。


著名的“闯关东”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写照。

晚清到民国时期,进入东北的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人以上。


沙俄和日本为了争夺东北的利益和控制权发生的较量,客观上也增加了两国移民移边东北,特别是日俄战争结束后和东三省沦陷之后,日本把东北规划成侵华战争的大本营,同时为了解决国内人口过剩的问题,大批日本侨民移居东北。


工业经济的发展


日俄战争后,东北实际上由中,日,俄三国共同管理。作为日本的侵华战争的跳板,俄国走向亚洲的延伸线,中国民族工业开始振兴,这时的东北经济客观上开始快速发展。

当时在东北的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比如面粉厂,纺织厂,火柴厂等。而日俄主要投资了重工业,比如石油,煤炭等。


张作霖主政东北时期,大力兴办教育,改革军队,发展海军空军,创办配套兵工厂,投资原材料工业,完善铁路网络,发展近代经济。


9.18事变后,日本加大了对东北的建设投入,铁路交通飞速发展,布局各种轻重工业,完善东北经济结构,提高东北粮食产量,规划建造近代化的城市,日本甚至想过在日本本土沦陷后,把天皇接到东北,可见日本人对东北的战略重视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对抢先接收东北的重要性都有清醒的认识。


在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因为有着相对完善的工业,城市,交通和原料基础,且靠近苏联,大批苏联对华援助的项目都落户在东北,进一步推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甚至被称为“共和国之子”。


丰富的自然资源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金属矿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且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在近代之前,因为东北人口稀少,东北土地肥沃。大平原地形又非常有利于现代化大规模农业耕作。



综上所欲,从东北人口,工业交通发展和自然环境几个方面,回答东北发展的历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各位讨论。


朝史暮想


朝史暮想


首选民国时,东北在关外,没受到中原大战的影响,张作霖在东北治理的也还可以。解放战争时,蒋介石在东北惨败,没来的及撤有功厂及重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发展军工业,东北本来有底子,又离苏联近,当时和苏联的关系极好。自然会优选选择发展东北。


历史人物和故事


建国初期,中国为了弥补与列强之间的差距疯狂发展重工业。于是东北出现了一批资源主导型的工业城市。而资源主导型城市的发展必须要经历发展—壮大—衰落—转型—转型成功或转型失败再次转型。

其实就全世界范围来看,资源主导型城市转型成功的例子并不是很多,但是这也是符合一般性经济规律的,东北目前面临的就是就是转型阶段。



轻易不打脸


首先。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领导东北(特别是旅大地区)的产业工人👩‍🏭👷‍♀️👷‍♀️积极开展恢复生产与生产自救运动。还有就是张作霖在世时所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基础。与日本统治东北40年期间在东北地区建立起来的比较全面的重工业产业。更得益于建国初期。国内百废待兴的内需市场。因为当时的国内重工业制造业几乎都集中在中国东北地区。


宝钦作宝鼎万年永保用


建设国初期,东北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可以发展经济,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经济繁荣带动我们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国家的政策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