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推薦碑帖有哪些?

crazy曉彤


篆書脈絡很清晰,分兩大塊,秦始皇以前叫大篆,大篆按年代排序,分別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統一之後就制定了統一文字,叫小篆。小篆是宰相李斯所整理的文字,這一時期的小篆書法水平達到了一個高峰,也就是說這一時期的篆書,就相當於是東晉王羲之的行書的地位。所以就推薦小篆為首選。




這裡推薦的這個時期最好篆書臨本——《秦嶧山碑刻石》原石是李斯所書,早已毀壞,現有宋鄭文寶據唐徐鉉的臨本,摹刻於長安,其特點線條勻淨,剛健流美,挺然秀麗,有秦篆的標準古拙之氣。當為臨摹首選。

第二推薦《會稽刻石》, “會稽刻石”是秦始皇巡遊會稽(在今浙江紹興)時,為了祭奠大禹,宣揚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書銘文,刻石記功的石碑。李斯所寫的這篇銘文即題為《會稽刻石》,後來被司馬遷載入《史記》。原石也毀壞,現為李亨據元朝舊本重刻,字跡良好,也是很好的範本。

第三推薦《謙卦碑》《三墳記》,都是唐朝李陽冰所書。李陽冰宗法李斯筆法,是公認的李斯之後最好的篆書大家,他也自詡"斯翁之後,直至小生"。啥意思,就是說,李斯老大爺之後,篆書寫得最好就是我小李子了。


最後,還要推薦一本重要的書,它既是篆字帖也是字典,就是東漢許慎著的《說文解字》,可以說是東漢以後,歷代學習篆書的必備工具書。現在搞篆刻,印章的手裡也都必須有這本書的。它裡面基本囊括所有篆字類型,有九千三百餘個篆字,各有540多個部首,也開創了中國字典分部排字分方法。學的時侯可以臨摹裡面的字體風格,最主要是碰到不會的字,還有字的意思不懂,都可以在《說文解字》的得到圓滿解答。

如果你對大篆感興趣,也好,大篆古拙,高古之氣也是提高書法水平的重要法門。那麼大篆裡《石鼓文》是首選,現代書法大師大都臨習過它,如蕭嫻從年輕到老年一直主要臨四種碑帖,其中《石鼓文》是列第一位。並把她住宅命名為《三石一盤齋》。另外還有羅振玉,王福庵,吳昌碩,鄧石如,趙之謙都把《石鼓文》作為畢生重要的臨習帖。


張勁逸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兩類,小篆指的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通用的秦國文字;大篆的概念廣義上說秦小篆以前的文字都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及六國古文等,狹義上僅指籀文,因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以《石鼓文》為代表。

與大篆相比,更適合初學者的是小篆。小篆整體結構呈現為叫規整的長方形,空間分割均衡對稱,筆畫粗細基本一致,用筆藏頭護尾,需筆筆中鋒。

小篆均為刻石,有秦始皇28年的《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29年的《之罘刻石》、《東觀刻石》;32年的《碣石刻石》;37年的《會稽刻石》。

大篆的學習,建議在小篆後,並且應由《石鼓文》作為橋樑過渡,小篆就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而來。之後方可以深入學習《毛公鼎》《牆盤銘》《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等碑刻。

不管是哪種字體,要做到持之以恆的臨摹練習,終有一天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越來越有靈魂!






天83347766


我推薦一部姜公醉先生的篆書《離騷》

A·創作年代:

公元1989年——1998年

B·時代背景;

自1964年至1983年先後創作《革命烈士遺詩》、《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魯迅語錄》、《國際歌》、《歐仁·鮑狄埃》、《血海碑》、《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馬克思語錄》、《郭沫若詩詞選》、《魯迅詩選》、《毛主席詞二首》、《國際歌》(重刻)、《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郭沫若詩碑》、《無形的豐碑》、《魯迅詩碑》、《茅盾詩碑》、《時代的楷模》18部現代碑石銘文後,1989年端午節萌發了創作古典題材《離騷》碑銘的構想。於是構思用小篆書體表現屈原所處的時代。用一年多的業餘時間,將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全文書寫成小篆,其間,得到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方去疾先生的大力支持,併為其校訂。但因當時調入內江張大千紀念館籌辦工作,尚無正式住房,無法開展創作。直到1992年內江書畫院住宅落成,又因工作忙碌而放置。1991年完成創作《長征史碑》的任務後,1993年又投入《毛澤東詩詞碑銘》的創作,以致《離騷》碑銘這部作品斷斷繼繼到1998年方告竣工,真可謂“十年磨一劍”!

因為《離騷》系文言古詩,加之採用小篆書刻,所以成書之前先有釋文和釋篆的兩種考慮。《離騷》文字版本採用郭沫若先生解放前出版的學術著作《屈原研究》一書,在書後附錄有《離騷》原文和郭沫若先生翻譯《離騷》的白話譯詩。故在《離騷》原拓本上以印刷字體標註:即第一排印刷字體為篆書的釋文,第二排印刷字體為古詩釋文,依次類推。為幫助讀者瞭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碑銘之後,用隸書字體附錄書刻了《史記》中的《屈原列傳》。此作品在21部現代碑石銘文中字型最大、頁碼最多。

1989年,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方去疾先生校訂《離騷》小篆,題贈“如意”;

1992年,我國著名詩人戈陽青先生為《離騷》贈詞:《沉江怨·離騷碑銘斷想》,該詞發表於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首次出版的《浩世微塵》;

1999年10月,榮獲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獎評委會常設機構、中國國際名人協會評審委員會、中國國際名人院評審委員會、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聯合頒發的《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

1999年,我國楚辭專家、著名學者,耄耋高齡的文懷沙先生為《離騷》碑銘題寫《姜公醉初拓離騷》;

2000年,《無形的豐碑》、《魯迅詩碑》、《毛澤東詩詞碑銘》、《離騷》等21部,字數34000個,碑石1149塊,經大世界基尼斯總部審定為數量最多的自撰、自書、自刻現代碑石銘文,榮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001年7月,《無形的豐碑》、《魯迅詩碑》、《毛澤東詩詞碑銘》、《離騷》等21部現代碑石銘文,收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編輯、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大全》。

2004年,我國著名文物專家史樹青先生為《離騷》碑銘題寫《姜公醉篆書離騷拓本》;

2005年,我國著名詩人戈陽青先生為《離騷》碑銘寫序。

2007年10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精裝禮品書《姜公醉初拓離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