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自封为汉中王,而不是蜀王?

数学压轴陈老师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历经一场恶战后,曹操率军撤出汉中,刘备占领汉中。七月,在群臣的拥戴下,刘备在沔阳(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自称汉中王。问题来了:刘备控制着益州蜀地,为何不称蜀王,而称汉中王?

219年,是刘备势力最强大的时期。益州(西川)在刘备掌握之下,荆州虽然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交割东吴,但依然据有荆州西部。而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前,蜀军攻克了房陵郡等地(陕西省东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对魏都洛阳构成了巨大威胁。

刘备的主要地盘就是蜀地。在东汉王朝名义上还存在的时候,蜀和魏、吴都是“大区级(如华北、华南)”,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侯,按说刘备应该称蜀王。汉中只是益州北部的一个郡。刘备用郡名当成王名,就相当于曹操控制中原却自称汝南王,孙权控制江东却自称会稽侯,显得不伦不类。

其实,刘备最不可能的就是自称蜀王,他不会傻到这一步。刘备自称是汉朝宗室,一生都在为恢复汉室一统而努力。无论是他占徐州、取荆州、夺益州,都是为这个战略目标服务的。就如军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说,“刘将军如果跨有荆州、益州,待天下有变,将军可派一员大将从荆州北上取洛阳,自己率大军从益州出汉中杀向中原。”

所以,在刘备看来,益州只是他最终消灭曹操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如果刘备自称蜀王,就等于告诉世人:我统一天下的目标都是骗你们玩的,我真正的目标是割据西川做土皇帝。

刘备纵横天下,虽屡战屡败,但他扛起复兴汉室的大旗,在人心上刘备占据了很大优势,得到很多同情分。人常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指的差不多就是这个优势。同时,刘备立志要复兴汉室,吸引了大批人才跟着他。刘备突然自称蜀王,不再以统一为目标了,蜀中人心瓦解,并不是危言耸听。

刘备可以不称蜀王,但益州和荆州有很多名郡,比如巴郡、巴西、武陵,刘备为何单单称汉中王?这就和汉中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系了。

汉中位于关中与四川盆地之间,地势高峻,只有几条谷地可供通行,比如著名的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汉中自古就是中原地区进入西川的交通要道,控制汉中,退可守西川,进可图中原。曹操占领汉中后,对西川人心稳定造成了很大破坏,乱成一团。刘备北上夺汉中,初战不利,从事杨洪就对诸葛亮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地,事关益州存亡,我们不惜代价也要夺下汉中,不然就是家门之祸。”

刘备拿下汉中,守住益州是没问题了,接下来就是进取中原。刘备称汉中王,就包括一层寓意:刘备要以汉中为起点,收取中原。

另外,刘备自称汉中王,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这和他的祖先汉高祖刘邦有关系。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刘备当然想做第三个刘邦(第二个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国都就在汉中。刘邦以汉中为前进基地,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打下中原。刘备称汉中王,摆明了复制老祖宗的路线,把曹操当成不可一世、但终将覆灭的西楚霸王项羽。

刘备既然要学习刘邦,可以自称汉王啊,绝对不能。当时汉献帝还在位,汉朝名义上还存在。刘备如果自称汉王,置汉献帝于何地?刘备岂不成了汉贼?这在舆论上等于自杀。所以刘备既不能称汉王,王号中最好带有一个“汉”字,汉中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有人借“汉”字攻击刘备,刘备大可以拿出地图扔在此人面前,说:“汉中是地名,隶属于益州……”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汉高祖刘邦之前就是被项羽封为汉王。

起初他不能接受,按楚怀王的约定,先去关中者王之。

后来萧何力谏韩信,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才有了后来的楚汉相争以及定陶称帝。

定陶也是也刘邦的福地,他败给项羽,在此避难迎娶戚夫人。

拿下汉中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可谓离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更近一步。

刘备汉室之胄,汉中称王,也有图个吉利的意思,想像高祖皇帝一样破函谷关,夺取天下。



漫谈偶记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213年)之前的爵位是汉帝国的武平侯,虽然他这个侯国的封地已经远远不止武平一个县,但他仍不满足于侯爵的爵位,于是胁迫汉献帝晋升他为公爵。曹操对冀州的富庶和险要情有独钟,他的公国包括了冀州的魏郡、赵郡、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八个郡以及司隶的河东、河内两个郡,国都设在魏郡的邺县,建国号为“魏”也是顺理成章的。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魏公曹操进爵为魏王,他的魏公国也就升格成了魏王国。

孙家祖籍吴郡富春,后来长期割据江东,这里曾经是春秋吴国的故地。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朝廷以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为封国,册封孙策为吴侯。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于是孙权就继承了孙策的吴侯爵位。此后很多年,孙权的地盘虽然不断扩张,但爵位一直都没什么变化。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命吕蒙袭取荆州,与刘备集团的同盟关系彻底破裂。而后两年,曹丕、刘备相继称帝,孙权为了减轻战略压力,选择向魏帝国称臣,曹丕则以扬州、荆州、交州三州为封国,晋封孙权为吴王。孙权这个吴王国,往前沿袭了汉帝国的吴侯国,往后则是曹魏帝国的藩属国。后来孙权称帝,既背叛了汉,又背叛了魏,合法性是最低的。

刘备这个汉中王就有意思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时候,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占领了益州全境,并拥有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个郡,手下人就撺掇刘备称王。益州是巴国、蜀国的故地,蜀郡(成都)、巴郡(重庆)也都是当时现成的行政建制,荆州的南郡也曾是楚国的都城。但刘备既没有选择巴、蜀,也没有选择楚,而是从汉中郡的名字里取了国号,建立了汉中王国。我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有二:其一,汉中郡作为北伐曹魏的前沿基地,以此为国号,显示了刘备不甘于割据的雄心;其二,刘邦当初以汉中为根据地,受封为汉王,而后一统天下建立汉帝国。“汉中”与帝国的国号“汉”,仅一字之差,刘备虽然不能直接以“汉”为王国的国号,退而求其次,以“汉中”为国号,表达了他想做刘邦第二的野心。


织席贩履刘皇叔


按照两汉的爵位,天子最大,下面依次的王、公、侯。在册封时,一般遵照受封地名+爵位。比如关羽,汉寿亭侯,就是把汉寿这个“亭”级单位划封给了关羽,正常情况下,这里的土地,百姓都是属于被分封者的。再如诸葛亮,武乡侯,就是把武乡这个县,封给了诸葛亮。如果爵位是“公”,可以享有“郡”一级的封地,如果是“王”,至少享有“州”一级的封地,可以独立建国的,只是名义上尊奉汉天子。

自汉武帝削藩之后,汉朝历史上很少有人称王,因为称王者,位高权重,通常严重威胁皇权。

但到了三国时代,群雄逐鹿,地方割据,朝廷丧失中央管理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这个爵位,依次出现在魏蜀吴中,当然都是自立,然后走形式上奏朝廷。

曹操统治北方,发迹地在兖州和司隶,这里是春秋战国时的“魏”地所在,所以称魏王,没问题。假设袁绍打败曹操称王,那很有可能叫“赵王”或者“晋王”。

同理,孙权统治扬州和荆州南部,政权中心在建业,春秋时“吴”国所在地,所以为吴王,也没有问题,假设刘表也称王,那么自然就是“楚王”

那么刘备统治益州,政权中心在成都,按理说蜀王更合适,那为什么要称汉中王呢?其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汉中虽然隶属益州,但是相对独立,汉中盆地自称体系,汉末张鲁居汉中时,也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因此以汉中为中心,囊括上庸、巴西等地而建国,从地理单元上,符合惯例。

第二:刘备终生的宿敌,是曹操。正是汉中之战,把刚刚称魏王的曹操击败,那么针锋相对,自立为汉中王,无异于表达与曹操针锋相对,平起平坐,一决雌雄的政治态度,而且对于鼓舞自身士气,往敌人伤口撒盐,都是很好的称谓。

第三:刘备的先祖刘邦,就是以汉中王的身份,从汉中起家,最后灭掉项羽,一统天下的。刘备以汉中王自居,其实表明效仿祖先,恢复中原,重振汉室的决心。

因此,刘备称汉中王,现实可行,政治意义巨大,远比蜀王,更具有号召力和对敌人的打击力。因此,刘备当然会选择汉中王而不是蜀王。


故道之路


刘备自认为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是后人为了区分它与汉朝,并非其国号。刘备自封汉中王,不封蜀王的原因也是应为:他的国号是“汉”所以自封汉中王。曹操称魏确是因为受封魏公、魏王,所谓魏公是指他可以以他的封地“魏”可建立公国,魏王是指他可以以他的封地“魏”建立王国。孙权称吴王是被曹丕册封的。

爵位的高低,事实上也是一种政治资本。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首先成王,在政治上占尽了优势。而刘备有着汉室后人的身份,加上地盘也不小,拥有两川及荆、襄等地,如果不成王在政治上便处于不利之地。

刘备是有一定的政治野心的给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名为封,一个名为禅,(封禅:一种表示帝王受命有天下的典礼)曹操成了魏王,自己这个时候的实力也足以与之抗衡,在汉中争夺战中彻底击败曹操后,更是不再惧怕他的进攻。此时便有了称王的条件。

为什么称汉中王呢?其实汉高祖刘邦便在这里起家,公元前206年十月项羽入主秦都咸阳之后,将刘邦分封到当时较为蛮荒的汉中、巴蜀一带为汉王(汉中王),后来刘邦凭借这点资本一步步夺取天下,以汉为国号,建立汉朝。刘备作为高祖后代,同样地身处于乱世,以统一天下为己任,自汉中起步以图天下,走的正是刘邦的老路。“汉中王”的称号其实是向百姓说明自己举的是天下正统之旗,尽忠于汉室;刘邦当年封为汉王,刘备不能和他一样自封,所以为汉中王。

刘备当时掌握着汉中和汉上九郡,王号中有“汉”字,也可以理解。当然也不排除,以汉中为王号刺激曹操的用意。


历史三六五


刘备称汉中王不称蜀王,是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称王方式。在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刘备的地盘得到了巩固,占领了一个州的领土。这时候刘备的身份仅仅是汉朝的左将军,曹操手下的于禁都做到了左将军的职位,刘备自己官职过低,将领们也得不到比较好的分封,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扩大。

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为以后称帝做基础,刘备在众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王。

因为刘备是自立为王,想要称什么王,只是刘备一句话的事情。像曹操称魏王,是因为曹操的统治中心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孙权称吴王是因为东吴的政治中心是吴郡,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吴国。曹操和孙权称王都没有太多的讲究,直接采用了历史地名。可是刘备不一样,他是皇叔,是汉朝的宗亲,刘备在称王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在汉中王和蜀王的对比上,蜀地是古代的蜀国,比较符合封王的标准。况且古代对于单字王比较尊崇,自立为王都是单字王居多。而且蜀地是刘备的统治中心,刘备的首都在成都,属于蜀郡地区。汉中则是属于蜀汉的边境地区,容易发生战乱,随时可能会被曹操再一次夺走。而且汉中地区的人口密度也不如蜀地,汉中之战时期,曹操把当地的百姓都迁移走了8万户,留给了刘备一个荒无人烟的空城。

如果仅仅看地理位置和人口经济,蜀王似乎更适合刘备,但是刘备称王并不一定非要在那里建都。刘备称汉中王之后,统治中心依然还是蜀地。而且汉中王的政治意义巨大,远胜于蜀王的政治意义。汉中和汉只有一字之差,刘备称王的时候,汉朝还存在,所以不能称汉王,只能在其中加了一个中字,为以后称帝的时候打下了基础。

如果按照避讳的标准,汉中王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刘备是自立为王,也就没人能够管他了。除了汉中王和汉朝有一个字相同之外,汉中王还和刘邦的封号比较像。刘邦第一次攻占关中的时候,就自立为关中王,和汉中王只有一字之差。等到项羽军队攻破了关中之后,刘邦被迫取消了这个称号。后来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故意把刘邦分封到了巴蜀两地。为了不留下话柄,项羽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让刘邦做了汉王。当时刘邦的实际称号也是汉中王,只是为了表示尊敬简称单字汉王。

刘备取名汉中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刘备称帝的时候,直接把中字去掉,国号依然是汉朝。蜀汉只是后人的习惯称谓,实际上刘备和刘禅时期,蜀国对内都是自称汉国。刘备虽然自立为汉中王,却在称王后再也没有去过汉中。从刘备称王到刘备称帝,刘备一直都在成都地区准备东征。东征结束后,刘备就病死了。这样看的话,汉中王只是刘备的政治口号,能给刘备带来很多政治利益,远比蜀王更加实用。


邓海春


汉中王的称号不是刘备自称,魏王、吴王的称号也不是曹操和孙权自称,进王位是由群臣奏请的结果,这三位雄主不会傻到自己称王,只会按示群臣是时候劝进了。而群臣也会审时度势的向主公提出进何种王位,这也是群臣商讨的结果。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为“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这里的群下排列为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一百二十余人。而在劝进表里着重说明了刘备在汉中之战里的丰功伟绩,因此劝进为汉中王。

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奉辞在外,礼命断绝。昔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兴,限于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今社稷之难,急于陇、蜀,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臣等辄依旧典,封备 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

纵观刘备戎马一生的战绩,也就是汉中之战才是刘备御驾亲征并取得全面胜利的战争,那么吞并汉中之后,以汉中王劝进是最为恰当的称谓,也是刘备心里最想要的称谓,为何呢?


群臣奏表里写到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这样的奏请套路完全是当年汉高祖刘邦走的路数,首先被封为汉中王的刘邦,也是以汉中、巴蜀为根基才统一全国的,这等奏请不是正合刘备心意么?

后来在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刘备。这是一场群臣带着功利之心,迎合刘备之意的演出,刘备用一场大胜赢得劝进加冕的机会,群臣用一场劝进赢得官职爵位的提升,双赢之下,刘备就成了“汉中王”。


棍哥观史


刘备称王的历史背景:

公元217年,刘备派遣吴兰、雷铜、张飞、马超等人进攻武都郡,拉开汉中大战的序幕,然而战争结果却不尽人意。吴兰、雷铜先后战死,张飞、马超败逃。次年,派遣陈式进攻马鸣阁道,亲率大军进占阳平关,陈式又不是徐晃的对手,被徐晃打的丢盔卸甲。刘备与张郃对峙阳平关,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公元219年,刘备接受法正的建议,主动放弃阳平关,渡过沔水,驻扎在定军山,最终,黄忠于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渊,魏军被迫撤退。

曹操亲征汉中,刘备则固守不战,赵云在汉水之战以少胜多大破曹操,曹操终于放弃汉中,历时2年的汉中大战,在刘备付出了巨大代价以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同年7月,在夺取汉中仅仅2个月以后,刘备就自称汉中王,那么刘备为何自称“汉中王”呢?

汉中之战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汉中之战,显然是刘备集团的一次惨胜,为了夺取汉中,已经到了“男子当运,女子当战”的地步,而且刘备军在下辨、马鸣阁之战都遭遇失败,在阳平关之战对峙一年又损失了大量兵力,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是损失的兵力并不比曹操集团少。曹操那时已经将汉中人口尽数迁移,刘备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夺取汉中以后,刘备集团实力短期不增反降,以至于当关羽发动樊襄之战时,刘备无力率军北上响应关羽。

刘备之夺汉中,可谓“虽夺其地,不得其时”。但是,汉中之战,对于刘备集团而言,依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汉中之战以前,刘备集团一直被曹操追着跑:从徐州跑到冀州,又从冀州跑到荆州。在汉中之战以前,刘备集团面对曹操集团的胜率几乎是0。汉中之战,是刘备集团第一次在正面战场独立打败曹操,这大大鼓舞了将士的士气,提高了刘备集团打败曹操进而一统天下的信心,正如法正汉中策中所言:

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三国志

汉中对于曹操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然而对于刘备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夺取汉中以后,退可固守要害,保全益州,进可进军雍凉,乃至兴复汉室。从这一点看,对于刘备集团而言,虽说惨胜如败,却也是战略上的大胜利,夺取汉中以后,刘备也没有停下进攻的步伐:派遣刘封、孟达连克魏国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后来孟达降魏,曹丕合并东三郡为西城郡,刘封被任命为新城太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夕,策反孟达,孟达带甲数万,实力不可小窥,可见东三郡给刘备集团带来的实力提升还是很大的,东三郡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刘备集团的实力,还打通了荆州与益州的联系。准确来说,是在取得东三郡之战胜利以后,刘备才进位汉中王的,正因为汉中之战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刘备才称汉中王,以纪念这次胜利。

汉中王是之前刘邦的王号

汉中只不过是益州的一个郡,曹操都称魏王了,刘备为啥不称蜀王,偏偏要称汉中王?虽然表面来看,汉中王只是郡王,而蜀王却是亲王,显然刘备称蜀王才能与曹操的魏王地位想到。但是,汉中王是之前汉高祖刘邦的王号,刘备称汉中王,是向世人宣告其正统性,如果称蜀王,那就是背叛朝廷的割据政权了,但是称汉中王不同,这是效仿当初高祖刘邦的王号,意在告诉世人,我刘备继承先祖王号,一定会一心匡扶汉室的。而且称呼汉中王,也是暗示世人,我刘备也能够向高祖刘邦一样最终统一天下。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亭殿阁


刘备取了益州之后就进兵汉中从而巩固自己的益州战果,之后汉中也被刘备打下,接着刘备自封汉中王。至于为什么要自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亦是有着客观的考量。

蜀王之义?

在刘备那个年代,还没有中原之人当蜀王。当时的蜀地被称作益州,益州的最高长官是益州牧。刘备之前有蜀王的年代那还是先秦时期,那时候有个古蜀国,我们现在一般称其统治者为古蜀王,也可以称为蜀王,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就证实了古蜀国的存在。

古蜀国被秦所灭,蜀地被秦作为后方之用。蜀地有时候还被当作放逐之地,意在让人失去争雄的心。若是刘备自称蜀王,其政治意义的结果很简单,就是告诉世人他无意在中原逐鹿之心,这样的名号根本不利于刘备的宣传。


汉中王之义

刘备前面封为汉中王的是刘嘉,刘邦封的是汉王。刘备多多少少有点想学刘邦,那么刘备为什么又不直接自封自己为汉王?而是多了一个字封自己为汉中王呢?这就是刘备聪明的地方。

刘备认清了自己是旁系出身的身份,这时候的刘备他在名义上还是服从汉献帝的领导。汉献帝一日还在,刘备就是支系,不能僭越做大宗才能做的事情,所以刘备只敢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连汉景帝之后都不敢称,更何况刘邦?所以刘邦曾经用过的汉王之名号他现在还不敢用,不然就是谋反,给了曹操一个好理由。而等到曹丕称帝之后,刘备立马就敢用汉的名号建国了,因为这时候他可以“转正”了。



总的来说,刘备不称蜀王是因为蜀王这个称号多多少少有贬义在里面,他那时候又不敢直接称自己为汉王,所以就退而求其次称自己为汉中王,既满足了自己想争雄天下的意图又同时规避了被曹操指责僭越的谋反风险,是一举两得。


淡看天上月


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汉中王”,一个是刘备,另外两人是刘邦和吴三桂。

吴三桂当然与刘备没什么关系,那是明朝的事情了。刘备这么封号多少是想效法刘邦旧事,足见其志。

或许刘备想做第二个刘秀吧!

刘邦进了咸阳后,虽然踌躇满志,但也知道并非项羽的对手,于是退出咸阳。

随后项羽的叔父项伯虽然不想杀刘邦,但是范增想,项羽犹豫不决,最后错失良机。

刘邦于是经略蜀地以及汉中,伺机而动。

为了遏制刘邦,项羽的分封颇为讲究,将秦朝降将安排在关中地区。

但是刘邦并非池中物,带天下有变时,谋取关中之地。

刘邦的志向在于统一全国,最后形成了楚汉争霸的局面。

事实上刘备想叫什么王就叫什么王,随他喜欢,想叫蜀王就蜀王,想叫荆王就叫荆王,只要不起什么王中王这样搞笑的名字就没人反对。

刘备的做法也是为了激起人们对汉朝的怀念,并暗示自己为正统的政治地位,为日后称帝做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