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一般是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這個節氣有兩個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的形式上,雪漸漸少了,而雨水漸漸多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雨水三候對應的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雨水不僅表徵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人們則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雨水在十二闢卦中屬於泰卦。泰,達也,通達也。是以小往而大來,吉祥而亨通也。《彖》辭說:泰,達也,通達了。萬物開泰,事事通達,是以小往而大來,吉祥而亨通也。原因是天和地由於不斷交相感應,從而化通了萬物。上和下不斷地交相合作,從而才能志向得以一統。因此如能交相合作,相互感應,共同和通,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故君子之道當行通順和泰之道,則天下甚安,萬民甚幸,無不和諧而小人之道消矣。《象》辭說:天地交感則萬物化生,這是《泰》之象。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雨水在民間有非常多的民俗活動,畢竟還在正月裡,大家還沒有從年中的感覺中走出來。有特點的民俗有:鬧元宵、猜燈謎、放煙火、舞龍燈、劃旱船、踩高蹺等等,非常的熱鬧,也給兒童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雨水期間的養生主要是要防寒。俗話說:春捂秋凍。春捂是要提醒人們不要急於脫掉棉服,這個期間由於剛進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大,稍微不注意就能感上風寒和傳染病,民間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的說法,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在

《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提醒我們注意養生之道要早睡早起,多散步和慢跑,不要急躁、發脾氣,不要殺生,多鼓勵別人,少一些懲罰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雨水耳熟能詳的諺語非常多:

  • 雨水節,雨水代替雪。
  • 雨水非降雨,還是降雪期。春雨貴如油。
  •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寬。
  • 七九八九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
  • 雨水到來地解凍,化一層來耙一層。
  • 麥田返漿,抓緊松耪。頂凌麥劃耪,增溫又保墒。
  • 麥子洗洗臉,一壟添一碗。麥潤苗,桑潤條。
  • 種地別誇嘴,全憑肥和水。糞大水勤,不用問人。
  • 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低產變高產,水是第一關。
  • 黃河水可用不可靠,來水趕快把麥澆。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關於雨水的詩詞也非常多,我們欣賞幾首: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 雨 知 時 節,當 春 乃 發 生。

隨 風 潛 入 夜,潤 物 細 無 聲。

野 徑 雲 俱 黑,江 船 火 獨 明。

  曉 看 紅 溼 處,花 重 錦 官 城。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唐 韓愈

其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

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雨水:春雨一滴貴如油,一年命運在枝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