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廣告是上海的“臉”

優質的戶外廣告作為一種城市符號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 “動力因子”,當然也構成了城市景觀風貌提升的必要前提。伴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發展速度加快,很多城市都在試圖構建良好的城市形象秩序,並以此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之一。戶外廣告並不僅僅是影視劇中快閃的鏡頭播放那般成為城市都市感的加分項,一個優秀的戶外廣告,還是智慧與文化的沉澱,浸透著整個城市的縮影。

戶外廣告是上海的“臉”


每十年一個定格 上海戶外廣告總在最美的時刻

上海是中國戶外廣告業的發祥地,也是全國廣告經營中心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廣告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從戶外廣告發展總體情況看,孫芝興告訴人民網記者,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979年到1989年,這是上海戶外廣告發展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可以稱為恢復設置期。第二階段是從1990年到1999年,這一階段稱為迅速發展階段,也可以叫迅猛發展階段。進入21世紀後到現在是第三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注重戶外廣告品質的提升。換句話說,是一個規範發展階段。從時間上來講,可以分為這三個階段,基本上每個階段跨度10年。

2

戶外廣告的頭把交椅是怎麼來的?

最早有段時間,市場商貿活動剛剛啟動,幾乎沒有戶外商業廣告,孫芝興說:“上海基本沒有戶外商業廣告設置,但是戶外社會性宣傳較多。當時社會宣傳主要集中在政治宣傳上,多以布幅、條幅、橫幅等形式開展領袖畫像,政治口號為主,應該說,當時商業廣告基本為零。”

上海戶外商業廣告是在改革開放之後,也就是1979年之後逐漸得以恢復。在恢復期間,上海有三家戶外廣告公司都是國營的。一家是“上廣”,就是上海廣告公司,隸屬於上海外貿局,第二家是“廣裝”,上海市裝潢廣告公司,隸屬於上海商業局,第三家廣告公司叫上海美術廣告公司,簡稱“上美”,隸屬於上海市文化局。“這三家廣告公司都是國營公司。恢復期戶外商業廣告的設置,都是由這三家廣告公司在經營發佈的。”

戶外廣告是上海的“臉”


恢復初期,上海成片的戶外商業廣告設置主要有:南京路成都路口、南京路福建路口、南京路江西路口、延安路茂名路口北側、西藏路延安路口等等,同時在火車站、靜安寺、淮海路也有零星廣告牌設置。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陣地專門設置電影廣告,比如南京路山西路口以及嵩山路電影院附近等。市區道路和郊區的一些公路上,也有一些公益廣告牌,較為著名的是襄陽公園對面綠地後方,有水泥外框造型的大型廣告牌,常常引得路人駐足觀看,稱得上一道都市風景線。

至此,上海戶外廣告“老大哥”的地位在全國範圍內得以奠定。

3

戶外廣告是上海的“臉”

戶外廣告“就是上海的臉”

廣告是貿易的表徵,隨著國外商品在上海逐漸多起來,南京西路、人民廣場、外灘,這三個地方的外商來華戶外廣告設置的也比較多。

1986年,上海市廣告協會成立,提出戶外廣告要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1987年,鐵路新客站將在年底建成,同年夏天,上海市政府就委託廣告行業和規劃部門共同編制新客站戶外廣告陣地規劃。

“‘這就是上海的臉’,當時的市長這樣對規劃工作者說。”上海也是改革開放後國內第一個戶外廣告陣地規劃。這個規劃既包括臨時性的工地遮擋,又有長期性的固定設施,既為廣告公司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也為改善新客站建成後的商業氛圍創造了條件。

到了1989年,時任市長的朱鎔基在國慶前指示,讓上海亮起來,南京東路上的廣告招牌和五彩繽紛的霓虹燈,一掃往日一到夜晚城市街道黑沉沉的印象,1989年前後,各區和各系統紛紛成立下屬的廣告公司,廣告企業數量迅速增加。

自1989年至今,上海的戶外廣告不斷演變並發展。

世紀之交以前,這一階段,政府引導企業自發參與,上海的戶外廣告開始於世界接軌,努力創造靚麗的城市景觀。在這10年中,戶外廣告迅猛發展,並有幾次突破式集中發展:1989年,提倡“破牆透綠”,市政委佈置各區有條件的地方建造鏤空式廣告圍牆,也就是這一階段,外商廣告公司全面進入中國,從管理、規範、技術、理念等各個方面給上海戶外廣告行業帶來震動和衝擊。

從2000年到現在,戶外廣告更加註重品質提升。經過前20年的發展,廣告數量已經比較多的前提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創意的戶外廣告也隨之出現。“這一階段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規劃控制、規範管理、技術突破、創新發展。”

新技術、新形式的廣泛應用,滾動式燈箱廣告的出現,居民居住區戶外廣告的加入不僅囊括了所有這一階段的精華,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道路兩側大量廣告牌,影響到上海的城市交通及車輛行駛的安全;建築物外部大量的廣告影響到市容環境;更深層次影響到百姓生活,城市形象。

為了能有效引導戶外廣告的有序發展,這些年來,政府管理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廣告行業也加強了自律,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好。1999年,上海市廣告協會戶外廣告專業委員會成立,也標誌著戶外廣告開始進入行業組織自律管理階段,注重對城市形象改善和城市經濟增長的貢獻。

孫芝興講到:“過去來講,廣告業或廣告公司總有一個想法:廣告做得越大,賺的錢就越多;廣告做得數量越多,錢賺得越多。而近年來的實踐證明已經不是如此,關鍵在於廣告的科技含量、形式創新、體現創意,關鍵在於廣告的經營理念。因此來講,從國際到國內,基本已經形成共識——戶外廣告不在於‘大’,而在於‘精’;不在於數量多,而在於品質高。所以,在之後的管理上,廣告更注重了品質的提升,從粗放型模式向規範、融合、適量、創意發展,與展示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相匹配。”

今後的戶外廣告發展,上海仍然重視品位也就是形象品質的提升,這是個大事,因為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具有重要的世界影響。那些卓越的畫質和震撼的視效營造出遊客沉浸式的體驗效果,而技術上採用透光通風的LED 格柵屏安裝,日間完美採光,夜間如夢如幻,不得不說上海是一座全球一線城市的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