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可以在水下待多久?

浅云


如果核潜艇自动化程度够高,可以在水下潜到潜艇核反应堆寿命到期,几乎没有时间限制。但是现代核潜艇的自动化程度并没有那么高,需要大量的艇员操作设备进行作战。所以说,限制核潜艇水下潜行时间的是潜艇使用寿命和人。因为这两个因素的限制,目前各国世界上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就是五常,去查看世界上所有型号核潜艇的数据就会发现,五个国家的几乎所有核潜艇型号的自持力都在90天上下,3个月左右。



先来了解一下直接决定核潜艇潜型时间的核反应堆。核潜艇出现于上个世纪50年代,人类一掌握可控核反应的技术之后,马不停蹄的将其作为动力源安装在了潜艇上。最开始核潜艇使用的核反应堆和核电站类似,使用的是铀浓度较低的压水堆。这种核反应堆装置加注一次核燃料可以保证潜艇核动力装置正常工作一年半载,但是核潜艇的服役寿命一般都可以达到几十年之长。这样一来,使用这种反应堆就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需要周期性更换压水堆的燃料棒。换燃料棒是个麻烦事,核燃料可怕的辐射让工程人员每次换燃料棒都像端着碗油一样谨慎。
巨大如台风级核潜艇内部也比较局促,但是为了艇员的心理生理健康依然空出空间设置娱乐设施


这种浓度较低的压水堆除了有个换燃料棒的麻烦事之外,反应堆功率和使用寿命也是个难受的事。后来,随着铀浓缩技术的进步,美苏为了进一步提升核潜艇的续航力,再进一步加大反应堆核燃料的铀浓度,核潜艇反应堆的功率增长巨大。以美国核潜艇为例,早年的MD洛杉矶级核潜艇使用的S6G压水堆,35000马力,到了后来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使用的S8G压水堆,功率达到了6000马力。除此之外,随着功率增大同时,核反应堆的自然循环能力也大大提升,核潜艇续航力达到新的水平。潜艇内部截面图

到现代,核潜艇反应堆的铀浓度已经达到了武器级浓缩铀同级的水平,达到93%,使用寿命也提升巨大,几乎和潜艇使用寿命一样长!美国能源部核安全次长兼国家核安全局(NNSA)局长弗兰克·克罗次说过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核反应堆与核潜艇同寿命!”

美国吹出去的牛,已经快要实现了。美国下一代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使用的新型S9G压水堆真正的和潜艇同寿,燃料一次可以使用25年。

但是因为艇员的最大生理承受能力和最大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核潜艇的续航力要比其搭载的核反应堆寿命要差很多。普通时候,目前核潜艇的续航力之所以在90天上下;作战时期,最多也只能在水下潜120天左右。这个数据是各国经过理论论证和实践得来的。人在潜艇中,原本就因为战备值班精神紧张,再加上潜艇在水下见不到太阳,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考验。上个世纪,我国的403号潜艇做过一次试验,在水下潜了90天1小时07分,打破世界记录。


当时被媒体形容为饱受磨难的403艇杨金奎参谋长

根据当时亲自参与任务的人员回忆。当时在潜艇中执行我国核潜艇最大续航力测试任务的官兵在靠岸之后都是被岸上人员搀扶出来的。虽然各个战士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但其实他们都弱不禁风,大部分人都已经到了生理的极限。当时媒体在报道的时候甚至给战友们用上了饱受磨难的形容词,可见当时在潜艇内的情况有多艰辛。所以各国为了保证潜艇人员的作战力,在尽可能延长任务时间的同时,也考虑到艇员的生存,将核潜艇的任务周期定在90天左右。


赤焰哒哒哒


正在室内船台建造的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但需要往艇体表面贴消声瓦。

1990年代中期设计与建造的核潜艇为了避免复杂的更换“核反应堆的燃料棒”,采用的是“全寿命反应堆”,就是要与艇体寿命基本一致,使用了93%以上的武器级铀235作为核燃料,潜艇在服役期内不需要更换核燃料…所以,核潜艇在服役期内实现了“无限航行”(所谓“无限”也只能航行150万海里左右),也就是说核潜艇哪都可以去!

从理论上来说:核潜艇没有燃料使用限制,全球所有的海洋都能去,待上个一年半载的没事儿…虽然理论上可以,但顾及到艇员的身体健康,核潜艇最多可在水下待90天的时间,而且要根据核潜艇的排水量大小来定。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出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为了让艇员舒缓紧张疲惫的身心,专门辟出“桑拿房”和游泳池、健身间…等设施,可即便是有这些,它的一次战备任务也只有90天左右。

限制核潜艇长期执行战备的第一个因素就是食品的问题,机器可以连续运作,可人总得吃饭,休息吧?核潜艇的食品储存量有限,不可能无限供应,而核潜艇在执行任务前都是一次性将所需的食物补给完毕,任务期间基本上不做外界再补给,现在的“潜艇支援舰”只在个别的紧急情况下才给核潜艇进行补给。


这是一份潜艇一次执行任务时间内所消耗的食品种类和消耗量表格。通常来说一艘核潜艇有官兵90~110人左右 ,如果按照每人一天食物消耗2.5公斤来算(主副食、蔬菜水果),一个月就得75公斤,100人×75公斤=7.5吨,如果是仨月总消耗量就是25吨左右。

到了食物快消耗完毕的时候,核潜艇也必须返航没有食物不能饿着肚子吧?核潜艇执行任务前需要大量的各类食品补给,100多号人90天的食品配给量要一次性补齐!不要指望潜艇支援舰 ,现代侦察手段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能力,如果发现潜艇进行补给会使潜艇暴露,并且反潜舰机会跟踪而来。


美军女潜艇兵,早年间潜艇是禁止女兵服役的,这倒不是对女性的歧视,因为女性在从事潜艇或者深潜水员这类工作的时候患有“减压病”的几率要大于男兵,什么是“减压病”?通俗来说:人在深海下受压力的影响,血液流动较慢,当上岸的时候压力减轻之后血液流速增快,这个时候很容易在血液内形成微小的气泡,这个气泡是有害的!它会引起血管“气栓塞”,阻碍血液流动,会造成大脑、心脏等器官局部缺氧损伤…我们平时去医院点滴的时候护士都把输液管里的气泡放出去,就是怕“气栓塞”这个原因。而女性由于血液循环比男性快一些,所以换上“减压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为了避免病症的发生,早年间几乎所有国家的海军都不允许女兵去潜艇服役。

对于潜艇兵来说,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艇上官兵们的身心健康,潜艇在海里根本见不到太阳,分不清白天还是晚上,人整日的待在“黑白颠倒”的封闭空间内工作需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潜艇战战备巡逻时要求静音,除了管道里的各种液体流动声音和一些避免不了的机械噪音外,不允许有明显的其它噪音发出,以免被敌“水声对抗器材”侦察到…。
核潜艇拆解时一个分段,可以看到各种管路、阀门、电器设备…满满登登!其空间压迫感让人透不过气。

在核潜艇上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基本上就是战备、吃饭、睡觉,现代社会人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冷不丁的上百号人被禁锢在一个比火车卧铺宽不了多少的大铁罐子里,精神是高度紧张的、心情也非常的压抑,而且这种紧张和压抑要持续90天左右的时间,这样长期工作环境艇员患上自闭症、忧郁症的可能性会增加……现代军事医学发达,潜艇兵都有心理咨询师,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英国皇家海军的首批三名女潜艇兵,由于现代医学的发达,通过更科学的体能训练和调理可以将女兵患“减压病”的可能降到最低,与男兵没有差别。

总之,核潜艇一次出航3个月(90天)时间已经是最长时间了,有很多的限制制约它执行更长的战备任务,首先就是核潜艇所携带给养数量有限,吃饭可是大事儿!另一个原因就是,军事医学和心理健康学对艇员的身心健康做过细致的研究和测试,就是:人的体能和心理健康程度,在黑暗的封闭空间中至多保持90天时间(女性加入艇员的队伍可能会有所缓解,外军已经这样做了)!这还是经过训练的军人,而我们普通人能经受一个星期就很了不起了!


皇家橡树1972


到目前为止,核潜艇潜航的最长记录90天。1986年2月18日,中国09I型核潜艇长征3号创造了核潜艇自持潜航90天的世界纪录,潜艇返航后大部分还能坚持走下潜艇,但是有部分靠扶着,甚至担架抬下来,甚至官兵都要经过心理医生的疗养。1960年2月到5月,美国“海神”号核潜艇连续航行84个昼夜,他们返航后更惨,所有官兵基本都是担架,这就是中国潜艇官兵的风姿。中国核潜艇在水下远航90昼夜,创造了我国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速度最高的纪录,总航程达23625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而且还创造了人类的极限。

实际上,潜艇内部环境相较其他装备有很大区别,特别是潜航中状态,随艇人员始终处于“五高”的工作状态,即高噪音、高污染、高温,高湿,高辐射,这种封闭空间会让人感到很压抑,人体极易出现毛躁和不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腰腿痛等。另外潜艇还会随着水浪摇晃,特别是在半潜航状态下摇晃会比较厉害而产生眩晕症状,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想想都可怕;航行中不分日夜,到后期会出现生物钟紊乱、失眠等,而且长期在封闭空间中,卫生条件保持比较困难,说白了,能在一个封闭空间呆上3个月那都是英雄和硬汉!


此外,长期潜航的核潜艇,内部空气往复循环,而各种机器产生的废气、毒气,厨房、餐厅的油烟、蒸汽等都会对潜艇官兵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空气质量下降,潜艇上像黄豆这种容易造成打屁的食物都是禁止的,就是避免异味无法排除。

而且核潜艇空间狭小封闭,日复一日的的水下生活单调,信息闭塞,还得随时防御其他可能面对的危险,长期的紧张刺激也易使官兵产生心理疲劳,出现烦躁、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能做到潜航90天真不容易!

目前一般核潜艇常规任务外出执勤不会超30天,还会每天上浮与总部通信汇报情况和接受任务,顺便换气通风!


狼烟火燎


1985年我国某核潜艇完成了水下长航90昼夜的世界纪录!!!而且我们的潜艇兵在完成这一壮举后是自己走出潜艇的,不像某国还得用担架抬出来。


(中国核潜艇)


(美国核潜艇)


(俄罗斯核潜艇)

核潜艇因为是有核材料发生可控核裂变产生动力的,理论上:只要核材料充足,核潜艇可以无限在水下航行。但这只是理论上,因为现实中还要考虑艇上淡水/食物的携带量和保质期,潜艇的装备运行情况,在大洋深处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还有武器弹药的补充问题。

最最重要的是[艇员的耐受能力]!!因为身处核潜艇的狭小密闭环境中,昼夜不分生物钟完全混乱,而且出航既作战,艇员精神高度紧张,长时间水下航行不仅是对艇员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艇员心里素质的考验!!



(中国潜艇兵)

战争的胜利装备好不好只占一小部分因素,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因素还是看操作装备的人!有这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畏牺牲,勇于挑战…(我语文不好,只想到这么几个赞美的词)的中国潜艇兵守卫着中国万里海疆,我就可以安心看头条啦😜😝
最后邀请朋友们和我一块追剧,《深海利剑》是一部介绍当代中国潜艇兵的军旅题材剧,值得一看。谢谢大家。


中国强传递正能量


什么是核潜艇?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4年1月24日首次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生。

目前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分别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拥有核潜艇最多。



核潜艇的出现和核战略导弹的运用,使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装有核战略导弹的核潜艇是一支水下威慑的核力量。

核潜艇在水下可以待多久?

核潜艇全靠核反应堆提供巨大能量,在水下呆上一年都没事。但是核潜艇实际在水下运行最多过三个月左右。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人员情绪受较大直接影响核潜艇的水下运行。


常规动力潜艇采用氧气再生法,潜艇上人员在水下逗留时间通常为600小时左右;而核潜艇采用的是电解水法,能连续供氧。

核潜艇水下潜航保持世界记录的是中国,为90天,当时到港后所有艇员没有一个可以走下艇来的,全都是搀扶或担架抬下来的,潜艇兵的环境的艰苦可见一斑。不过这一点在新型核潜艇上已有极大改善。

美国的海神号核潜艇水下潜航记录是87天,返港后比中国情况好,只是部分艇员需要心理治疗。


实况车解报告


核潜艇最大连续潜航时间一般不会超过90天,最大任务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20天。目前各国公布的最大连续潜航时间记录是1980年中国的403艇的90天1小时07分,英国S103“沃斯派特”在1982年-1983年在马岛阿根廷附近执行过88天水下潜航记录(总任务期112天),美国的SSRN/SSN-586在1960年进行过86天潜航记录。下图就是403艇长航归来的合影照片,也算是见证历史的一个时刻

其实从理论上讲核潜艇是拥有无限续航力的,毕竟高浓度的核燃料足够支持核潜艇续航50万海里以上。但是为什么还存在最大潜航时间呢?其实制约核潜艇最大连续潜航时间的不是核潜艇本身,而是核潜艇上的艇员,毕竟潜艇可以不吃不喝但是人要吃喝拉撒。艇上物资携带量、生理耐受极限、心理耐受极限都是制约核潜艇潜航时间的因素。


首先就是食物,潜艇内部空间有限,不可能无限制搭载食物,所以食物消耗光之前必须要返航。而且潜艇内部没有太多的食物保存手段,所以像新鲜蔬菜水果一般只能在前15天左右能吃到,超过15天就只能完全靠各种各样的半成品或成品罐头食物来维持。3月的时间里一艘大型的核潜艇食物消耗量至少在60-75吨,这是一个不小的量。

再就是身体健康问题,因为在这3个月时间里是一直只待在水下,没有新鲜空气,没有阳光,也无法像在地面那样进行舒展运动,久而久之潜艇兵在这种环境中会患有各种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潜艇内部空间小、湿度高、设备多,在这种给环境中容易引发碰撞产生的关节炎;还有潜艇食物本身都是加工类食品,长时间是用会引起食欲下降,再加上过度劳累会引发一些肠道类疾病;再就是艇内潮湿且通风条件很差,也不能像地面那样天天洗澡,这样容易导致一些细菌真菌类传染疾病。

更为关键的是心理问题,这个比身体健康还要厉害。潜艇内部空间非常小,也不见阳光,甚至不看表连几点都不知道,只能在灯光下生活,居住环境也没有陆地上那么宽敞。而且核潜艇出航一般都是执行战略级的战备和巡逻任务,任务本身就是高度紧张的。所以在这种精神紧张且压抑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是很容易造成自闭或者抑郁的问题,一旦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会做出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所以潜艇兵很重视心理辅导的。下图为英国“警惕”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员住舱,可以看到空间很狭窄

所以核潜艇在设计的时候就尽量为艇员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排解条件。首先就是吃,潜艇兵是享受最高等级伙食标准的兵种,等级和航空兵空勤人员是同等的。这个标准高不是指大鱼大肉敞开吃,而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能够保证营养搭配。下图是一些潜艇常备食品,可以看到除了主食蔬菜肉类之外还有很多小食品、配菜等等,吃的好还能稍微排解一下

再就是尽量设计一些娱乐活动,比如下图为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的健身房、游泳池和游戏机。

还有打扑克的“弗吉尼亚”号官兵,玩PS4《实况足球》的英国“机敏”号核潜艇。总之尽量让潜艇兵感到不那么压抑。


雏菊西瓜Peterpan


题主的问题是核潜艇能在水下潜多久,答案是不同国家研制的不同型号的核潜艇的下潜时间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妨看一看目前世界上几次核潜艇的巡航记录。

1960年2月,美国海军的“海神”号核潜艇,从港口出发,开启了前所未有的环球航行。出发5个小时后,“海神”号核潜艇就进入下潜状态。3月13日上午,按照计划航线到达复活节岛。4月5日,“海神”号核潜艇穿越印度洋驶入了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到达圣保罗岛后,“海神”号转而驶向西班牙的加迪斯港。4月30日,“海神”号核潜艇通过加内利群岛。5月2日与“约翰·威克士”号导弹驱逐舰会师。5月10日,“海神”号核潜艇在特拉华州沿岸附近浮出水面,这是它出发之后第一次全部上浮。至此,“海神”号核潜艇在水下航行了83天零10小时(按84天计算)的时间,航程高达36420海里,约合67450公里。

在美国“海神”号核潜艇进行了长时间潜航之后,苏联、英国、法国等也想打破这个记录。但是只有法国的核潜艇航行了67天。打破美国海军“海神”号核潜艇持续航行时间的,是中国海军的403号核潜艇。从1985年11月20日出发,到1986年2月18日凯旋,403艇完成了90昼夜的最大自持力考核试验任务。

按照原计划,403艇最大自持力进行70天就算完成任务了,此时人员和机械都已经十分疲惫,但是经过征询艇上官兵的意见,95%以上的海军战士都要求继续航行下去,定下的目标是90天。越到后面艇员的生物钟就错乱的越厉害,有的吃不下,有的睡不着,有的睡着了醒不过来,有的浑身无力,有的烦躁不安。为了提神,有的战士甚至嚼干辣椒。

最终403号核潜艇完成了90昼夜零5小时的航行,总航程23625海里,创造了水下连续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航速最高的记录。当年美国“海神”号核潜艇到岸后,水兵都是被担架抬下去的,而403号核潜艇凯旋时,艇员都是一个个自己走下去的。

在2014年的时候,美国海军“宾夕法尼亚”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了一次长达140天的威慑巡航,创下了巡航时间最长的记录。在此之前,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从来没有巡航过如此长的时间。据报道,“宾夕法尼亚”号核潜艇在巡航的140天里,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水下航行,没有访问港口或者放松一天。在整个巡航时间里,唯一的一次靠岸,是花了大约20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维修。这次航行,“宾夕法尼亚”号核潜艇总计航行了24300海里,约45000公里,仅仅上浮了几次进行补给。


老豆说军武


核潜艇依靠核反应堆提供动力,核反应堆的运行不需要空气等外部条件,因此,只要核反应堆有足够的燃料理论上来讲可以拥有无限航程。但是,核潜艇需要有人来操控,其在水下潜航的时间有多久主要是看核潜艇携带的补给品能够维持多久以及艇员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
核潜艇理论上拥有水下无限航程,但艇员承受能力有限,必须定期上岸轮休执行任务

核潜艇吨位有大有小,不同用途、吨位的核潜艇其水下潜航时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别。目前,吨位最小的核潜艇是法国的“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只有2600多吨,艇员编织约70人,最大续航能力约30天;吨位最大的核潜艇是俄罗斯装备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最大排水量约46000吨,艇员约170人,最大续航能力约120天。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由于拥有庞大的身躯,为了能够拥有更长的续航能力、提升隐蔽性,其内部还设置了游泳池、桑拿间等设施,以满足艇员长期水下航行时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的需求。
法国“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可谓核潜艇中的“袖珍艇”



俄罗斯“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台风级”核潜艇上的泳池和桑拿间
“台风级”核潜艇上的健身器材

除了上面所说的最小和最大的两款核潜艇外,目前各主要军事强国(“五常”)现役大部分核潜艇的水下续航能力基本上都在50天以上。如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排水量约18000吨,艇员约150人,水下续航能力约45天;“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约8000吨,艇员130人,水下续航能力约90天;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排水量约15000吨,艇员约110人,水下续航能力约60天;英国“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约7800吨,艇员约95人,水下续航能力约80天。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
英国“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

不论是核潜艇还是常规潜艇,一般都是吨位越大、艇员编制越少,水下续航能力就越长。机器没有情感可以长时间运转不需要休息,但在潜艇狭小的空间内艇员无法长时间保持正常状态,长期水下航行对艇员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因此,世界各国的核潜艇艇员每执行一个周期的水下巡航任务都需要进行轮休,以保证艇员生理和心理不会出现问题、保障核潜艇安全航行。
下一代战略核潜艇效果图


威呐解析


潜艇在水下的潜航时间要分是什么潜艇来说,比如说一般的核潜艇,最大可以做到潜航90天,当然潜艇还可以更长,但是艇员一般就已经受不了了,必须要上岸了。如果是AIP潜艇,则最多可以潜航一两周的时间,也就是最长十多天,这是比较先进的。


如果是一般的常规动力潜艇,那他的水下静埋伏时间也最多只有一两天了,如果是航行状态,那么一次潜航最多只能有十几个小时,每天都需要上浮到水面以上去补充氧气。潜艇的潜航时间长短和潜艇的动力配备有关系,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潜艇上对氧气的需求以及对电力的需求。潜艇上浮换氧气主要不是为了给艇员呼吸,而是为了给动力设备补充燃烧介质。


常规潜艇虽然都是电力推进,但是产生电力的方式却大都是柴油机,柴油机燃烧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但是潜艇在水下是没有氧气的,怎么办?一般采取携带液氧的方式进行大量的氧气储备,但是液氧很快会耗尽,就需要不断上浮换气了。但是AIP潜艇利用斯特林机技术,使用氧气和氢气燃烧产生动力,这样降低了对氧气的需求,而且具备一定的循环转换使用性,增强了潜艇的潜航时间。


核动力潜艇完全不需要氧气去补给动力设备,还可以依靠核反应堆产生的巨大电能去带动制氧设备自己从水中制造氧气,使得其自持能力不受动力限制,只受到人的承受能力和潜艇上的物资储备的限制,因此其潜航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最高记录可达90天左右。


海事先锋


核潜艇与常规潜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核动力为它提供了几乎永远不会枯竭的动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常规动力潜艇在潜航和水面行驶时,它所使用的动力来源是不一样的。当潜艇在水面行驶时,它可以使用自身的柴油机来驱动,而当它下潜到水面以下时,这个时候柴油机就不能用了,而要使用潜艇自带的电池来驱动。

这样就又一个问题:电池使用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未安装AIP(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常规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间不会超过10小时,然后就必须浮上水面换气,并给电池充电。

而核潜艇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它使用的是核能,再加上核潜艇本身可以利用电解水的原理来获得艇员所需的氧气,因此理论上可以在水下潜行超过半年时间。

但人毕竟不是机器,长时间的水下航行对艇员的心理和生理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而且潜航时艇员们无法洗澡,这就大大缩短了核潜艇的潜航时间。

目前已知的世界最长的核潜艇水下潜航记录是中国海军第一代核潜艇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84天水下长航时训练记录,可谓是打破了人类的生理极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