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此前一段时间沙漠蝗虫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因为蝗虫已经到达了我们的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好在沙漠蝗虫喜欢高温、干旱的环境,而我国的自然环境并不利于沙漠蝗虫生活,所以自古至今在我国都未发现沙漠蝗虫的踪迹,据专家分析即使这次沙漠蝗虫会通过尼泊尔和缅甸地区随季风迁入我国,其数量也会很少危害的概率很小。而且我国有丰富的治蝗经验,再加上完善的监测体系、成熟的应急机制和较强的专业防治队伍,即使沙漠蝗迁入,也能及时有效防控,可以说沙漠蝗虫并不是我们现在需要担心的问题。但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躲过了沙漠蝗虫,躲不过草地贪夜蛾这种飞蛾。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草地贪夜蛾如何鉴别?

1、通过田间危害状

被草地贪夜蛾危害的植株特征明显,叶肉被害虫取食后剩下的叶表皮会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或叶片呈大小不等的空洞,剥开玉米生长点卷曲心叶可见大量害虫粪便和藏身在其中的幼虫,心叶被咬食呈破烂状。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2、通过幼虫形态

黑或橙色头部具黄白色倒“Y”型斑,身体多为绿色,具黑线和斑点,腹部末节有正方形的4个黑斑,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草地贪夜蛾破坏力强

草地贪夜蛾具有能吃、能生和能飞的三大特点,也就是这三大特点其破坏力才非常强:

a、能吃,一只草地贪夜蛾就能破坏一棵植株,而且其可取食的植物种类繁多,玉米、甘蔗、高粱、水稻等都作物都可成为其食物;

b、能生,该虫能在11℃至30℃气温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其在25℃左右的条件下,24-30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而一只蛾子一次可产卵1000粒;

c、能飞,草地贪夜蛾一个晚上可随气流迁飞100-500公里,最远可迁飞1500千米,人送外号“行军虫”。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草地贪夜蛾早在2019年1月就已入侵我国

草地贪夜蛾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国等国家,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巴拉圭、秘鲁、乌拉圭,亚洲东南亚地区。草地贪夜蛾是在去年的1月份侵入我国的,并在4月份蔓延到了云南周边,5月达到了长江地区,最北飞到了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草地贪夜蛾共破坏了全国26个省和地区,共1688万亩的耕地,其中云南、广西等局部地区共240 万亩地左右虫害比较严重,虫害地区产量损失达到了 5%左右。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比2019年更大

而今年危害恐怕会更大,因为在3月份发生的虫情已经相当于去年4、5月份的状态了,目前草地贪夜蛾主要集中在西南区和华南区,随着温度的上升,虫子会在3月底借西南气流北上至湖南、江西一带,然后再4、5月份大面积进入长江流域一带,到了5、6月份会继续北上至山东、河南黄河一带,而到了7月份就有可能侵入东北地区,预计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会比2019年更大一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1)虫体基数大,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能力很强,在25℃左右的条件下,24-30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而今年冬天海南的温度又比较高,有利于“飞蛾”的繁殖,再加上玉米种植量增加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导致今年虫体基数比去年更大,截至2月10日,云南、四川等地区见虫面积超过60万亩,是2019年同期的90倍。

2)北上时间更早,去年虫子在5月份才到达长江地区,等到了山东、河南一带时已经是7月的事情了,而7月黄河流域一带玉米已经过了苗期,所以去年草地贪夜蛾对黄淮海玉米产区基本没有造成损失,但是今年草地贪夜蛾北上的时间更早,6月份就能达到黄河流域,而6月份又正好是黄河流域玉米的苗期,这个时期正好是最易受草地贪夜蛾危害的阶段。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3)虫子偏好族群种类增多,去年我国发生的草地贪夜蛾偏好玉米,所以对玉米危害比较严重,而对花生、小麦、甘蔗等的危害很低,但是经过有关部门基因检测发现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基因中带有杂合性,也就意味着下后续将会出现其它偏好族群,经有关人员验证目前已经出现的突变偏好族群有花生偏好突变族群、小麦偏好突变族群还有甘蔗偏好突变族群,也就是说除了玉米今年草地贪夜蛾恐怕会危害其它的农作物。

4)境外虫源的持续迁进,2019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缅甸途经我国云南地区侵入到了华北的陕西南部,河南和山东南部。另一条是从印度北部途径华南地区,最终到达了华北和东北平原,而且境外虫源也在持续迁进我国,对我国农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5)对传统农药有耐药性,有研究团队对我国16个省份的105份样品进行了重测序,抗性基因检测发现我国草地贪夜蛾对传统的有机磷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有机氯类农药都有较高的抗性基因变异频率,而且生测结果也证实其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有机磷类农药有较高的抗性。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爆发对我国农业有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草地贪夜蛾在我国主要影响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产,所以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玉米产量上,预计西南华南区防治面积为3500万-4000万亩,江淮江南防治面积1500万-2000万亩,黄淮海及北方防治面积3000万-4000万亩,全国总的防治面积恐达到0.8亿-1亿亩。如若防控不到位将会对我国玉米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玉米除了被作为粮食之外,其最重要的两个用途一个是畜禽饲料,玉米产量下降后恐怕会导致饲料用玉米紧张,玉米价格上涨进而导致畜禽养殖成本增加,养殖利润下降。另一个是玉米深加工,而玉米深加工不仅涉及到加工食品还涉及到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添加剂,而目前我国的玉米储备量约为2017年的四分之一,仅有5600万吨,这将会导致乙醇燃料的后续发展成为一个谜。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针对草地贪夜蛾,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做好虫情测报

要想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需要对虫情进行监测,了解飞蛾在什么时间迁飞到了哪里,每个地区的虫子发育到了哪个阶段,然后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具体的测报是要求全国玉米生产重点县每个村至少一套性诱捕器,西南华南边境地区、迁飞扩散通道和玉米小麦主产区,每个县至少配备一台高空测报灯。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2、 提早准备防控物资

去年年底有关部门就下播了草地贪夜蛾冬春防控经费5000万元,近期又再次下拨了4.9亿元资金,支持各地做好防控的物资准备。虽然看起来力度很大,但折合到每个地区几十万的拨款要想防控住飞蛾难度并不小。

农民小心!“飞蛾”来袭,恐跨过长江黄河,直达东北,如何防控?

3、加强冬季防控

从去年12月份以来,云南、广西等6个省份开展冬防,部分严重的地区已经喷洒了两遍农药。

4、推荐防治用药

因为草地贪夜蛾对传统农药有一定的抗性,所以防治时应选择新型农药,其中包含有8种单剂,6种生物制剂和14种复配制剂。

  • a、单剂: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四氯虫酰胺、茚虫威、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氟苯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
  • b、生物制剂: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等。
  • c、复配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