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生老病死?

呵呵134204337


最近我住了十天医院,我本不想去看,儿子媳妇们逼着去看,磁共振,B超,CT,验血,头,肺,颈椎,腰椎,都有病。我七十六岁,身体各零件不坏才怪呢!医药费挺昂贵的,医生看到蓝本本可高兴了,十天治疗感冒一万五千,虽然自已负担一千五,我也觉得贵,一个感冒,十天。我决定不看了,又配我许多药。我想,七十六岁,己经活得夠本了,对于死,我真得很淡然,不怕,怕也没用,只希望没有痛苦地,像晚上睡觉不知不觉地死去,自己儿孙两不拖。佛保佑!


司令128124097


前段时间,孩子问我,人为什么会死!我很平静的告诉他,人都会死的,活着这个历程,要认真的对待,在爸爸妈妈走向老去的这段时间,你要快快长大;

但孩子说我不要你死,你不能死...还紧紧的抓着我的手;

对于孩子,幼小的时候是无法理解的,他小小的心脏满是对你的依赖,就和我小时候一样;

在生的时候,老、病、死的感觉会很淡,因为欲望会让你的脚步不停的奔跑;

当你老了,经历世间百态,一切意外都那么正常,因为这是活着的一部分;

生病了,即便感冒,你什么感觉!当你独自躺在床上,热水都没有一杯,你会不会想到,老和死?

关于死,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只能拿自己举例子,直到32岁,我才对死这个字有了意识,不再胆寒,因为意外,与死亡擦肩而过,居然完好无事,因为已经死过一次,一切对我已经无所畏惧,但那段时间大脑里的各种念头让一个人发呆,对死的恐惧,让我食欲不佳,睡眠可以在深夜突然中断,看到鱼缸里的鱼都会想,即便一小块天地,那也是活着,活着多好;看见一片落叶,我会认真的捡起来闻闻,因为我想闻闻死去的味道;

再后来的一天恍然大悟,我知道怕死是因为留恋,可死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活着的时候,要认真,要改变,要有勇气!

即便死,烟火里尘埃,不也是一种大我的释放;

心里充满对一切的感恩,感恩我有全世界最疼爱我的父母,感恩最美的那个人与我牵手,感恩可爱的孩子在我膝间环绕,甚至对那些对自己有害的人、事、物; 感恩明媚的太阳,晒在身体变暖,感恩擦肩而过送给我眼神陌生人,因为生命里时间是无价的。


小牛郎爱吃肉


谢谢我的小虎牙不见了朋友邀请。

自己外婆去世时,很难过,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过来,当时写了一篇日志。



内容如下,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

原来一直以为

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是

长生不老

眼睁睁看着自己亲爱的人一个个离去

却无能为力

很小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未来世界

刚开始时 对人生的恐惧

后来是对亲人离去的恐惧

很多年后 依然如此

在外婆离世前 家人们都聚在病床周围

外婆看着我们 眼神中满是安详和幸福

外婆走了

我终于悟透了

外婆虽然没有说话 却给了我最好的答案

帮我过了那道坎

外婆走的无牵无挂,那就是给自己和亲人互为最好的结局。

所以后来告诉自己

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的亲人

不要让儿行千里母担忧

也不要等子欲养而亲不待


明玉


小时候头脑中基本上没有死亡的概念,然而这也许是一般的未成年人的头脑。

我,六岁就理解了死亡,就知道人一旦死了之后,将永远不会出现在地球上了。三岁的妹妹因为无专人照顾,结果在出麻疹的时候死了。她无所谓地、安详地躺在门外天井的草蓆上。我祖母看着她的漂亮的小孙女的尸体,蹲在一旁哭。我从幼儿园回到家,爬到楼梯上,找到一处可以从木梯空隙望见妹妹的地方停下来,一边流泪,一边盯着躺在天井草蓆上的妹妹,一边想:我永远没有妹妹了!

从幼儿园回到家再也看不到妹妹之后开始,我对死亡不再陌生,不再害怕,虽然依然会害怕鬼。从此以后,无论是父母、祖母、或其他任何人惹恼了我,分分钟可以誓死如归。于是,隔壁的族中一个做木匠的老哥在一次茶桌上指着我跟其他几位茶友说:“这个小家伙除了害怕鬼之外,连阎王老爷也不会怕!”

尚未看破红尘先看破生死,这也许是因为破裂的家庭和过早失去唯一的伙伴妹妹激发出来的早熟现象。到了十四五岁,因为营养不良,所以个头大高大,但心很大。在同学之间的闲聊中,谈到出家做和尚、终生不娶老婆的话题的时候,我的口气最为坚决。

除了十岁时被蛔虫疳积折磨了一两个月好了之后,再加上少年时每年发一次热气之外,一直就没有可以让我躺在床上的疾病了。所以虽然不怕一切,但对发热时要躺在床上五六天还是会害怕的。

到了成年之后,不但看破了生老病死,而且还看透了荣华富贵!于是,可以入党偏就不入,可以上升因为要拍马屁就偏不要每个月多拿两三元钱的工资。知青可以回城后,离开了海南岛回到已经没有了祖母的家时,心如止水——人生不过是一场何无意义的恶意梦!

然而既然依然活着,就把自己看成一个已经死了的活人,不犯人间法律,不做丧尽天良的事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追求荣华富贵,不怕流落街头,做一个不是光头不在寺庙的真正的看破红尘的出家人。

既然连死也不怕了,为什么还要去害怕活着呢?!

不要自杀,不要妒恨,不要梦想,不贪金钱,不怕贫穷,然而却不可以跪着而生!


梦云山人1


生而无愧,死而无憾,这就是我对我自己的总结。平生不喜欢检查身体,结果近期因为膝盖肿住进医院,医院的规矩是进院必须做检查,这一检查就出毛病了,几乎整个身躯都有问题,甚至问题还比较严重,思考了一下,做出了对自己的总结,既然发现了疾病,能够治疗的就治疗吧!但是坚决不动任何手术,不是特别要命的就慢慢治,要命的病就索性不要治疗了,自己已经活到了七十岁,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啊!万事皆空了!这辈子做人尝尽人间的所有滋味,没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孩子们的生存靠他们自己的,我不能帮任何人,也不需要孩子们来反哺我,老人都送走了,老伴也早走了,我非常自由,所以我毫无牵挂,老了就要做个明白人,不要麻烦孩子们和亲人们,呵呵!我轻轻松松的来到这个世界,依然轻轻松松清清爽爽的离开!多潇洒,所以想开了也许病还会害怕的跑掉或者放过我的。


流淌的岁月



常言道,生老病死,即是一生。既然是人间常事,为何我们为生喜,为死悲?

人这辈子,我们哭着来到世间,成为许多人眼中的希望,随着慢慢长大成形,又把这生命的希望寄予我们的下一代,随后我们活的越来越保守,越来越老,身体机能开始衰退,身体零件需要手术修补,最后我们离开这时间?经历生老病死有何意义?是否所有的生命都如我们一样?是否这就是宇宙的准则?

如果说生命摆脱不了如此的法则,那生命的意义应该就是尽情地燃烧,不停地折腾。像蜡烛,虽然终点是烧死了自己,但谁说看不到它的光亮?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是位具有哲学思想的企业家,但他面对名利世界有着不同的经营目标与准则,在面对患癌的事实也只是淡淡地接受,问有多少人能够如此淡定地对待自己的生老病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能够看开,活得透彻,但对我们这些俗人来说,都需要有一定的修炼才可以。

不同的人生需要承担不同的挫折,你选择做普通人平凡人,那就承受普通人的挫折,你选择做个非凡的人,那就要承受非凡的挫折。你想要淡然面对生老病死,那也要有不一样的经历。


用户9354341422035


生老病死自然法则,其实是很平常的,就好像每日三餐饭一样,到点就要吃饭了,生就是到点来了,死也一样到点就走了很正常。金刚经里说要以乐开始以欢喜结束,听佛听经,经是什么~经就是道理是法则,听佛经就是听佛讲道理讲法则,听懂道理听懂法则你就放下包袱了身心轻松了~就快乐了


小要自在


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理性看待。

自从爷爷奶奶去世以后,有时遇到问题就会懊恼自己当初怎么没有好好的孝顺他们。特别是守孝的那几天,会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反省,反省自己的平时的态度,反省没有抽出时间好好陪陪他们,反省自己没有在他们有生之年多买点他们喜欢吃的东西,总之把自己以前的所有行为都深刻反省并自责了。也慢慢成长,学会了要怎样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

人都是在失去的那一瞬间才觉得可贵,就像现在父母年迈了,也总觉得还年轻。其实想想到了这个年纪,而且我们又远离家乡,一年只有一次回家,所以与父母见面真的是见一次少一次。每次回家都感觉特别珍惜。解决不了当面尽孝,我只能尽能力为他们做点事情。每年给他们体检,寄好吃的东西,以至于不会到时来悔恨终生。

所以我们无法抗拒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就努力过好每一天,不留遗憾即可。


隐者神龟123


生老病死是正常规律。多数人惧怕、无奈。谁也逃脱不了!

这个问题是社会大问题。简单的说就是;

生,生一天,在社会上要有痕迹。老,老的有成就感。病,乐观的看待。死,死的要有尊严。


湖上风光


如何面对生老病死?这个问题又简单又复杂,简单就是自然规律谁都逃避不了,放平心态接受一切发生的可能。复杂的是怎么才能心平气和,泰然处之的态度去接受这一切不幸?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谁都不能例外,那么如何去面对生老病死呢?我们先看看人的一生经历了多少,有的人生活中平平稳稳,有的人是坎坎坷坷九死一生,前一种不用说基本不能经受风吹雨打,后一种可以说已经习以为常。大多数人应该属于前一种,后一种是少数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然就看淡了好多。


为什么都惧怕死亡呢?其实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心里的煎熬,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死亡的瞬间有多疼?估计就那一瞬间都没有平时你不小心撞小腿骨头疼,然后就会失去意识停止呼吸那为什么都惧怕死亡呢?今天我来给你终极解答,套用李咏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没有遗憾,只有不舍。把前面四个字去掉,只有不舍,舍不得孩子,舍不得父母,舍不得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太多的舍不得导致了人类对死亡的惧怕,看看那些轻生的人,都是对这个世界绝望透顶,生无可恋的心里状态才会勇往直前的走向死亡,他们没有不舍,哪么有一点都不会愤然离去。


对正常人来说面对生老病死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你的心态,主动去接触你之前不敢做的事情(不是冒险行为),看看是不是跟你之前预估的一样可怕,我相信大部分恐惧都来源于自身的假想,事实也是大部分恐惧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惧,所以认知,主动去感受是最好的面对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