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沙裡趴”,曾經氾濫成災,網友:鍋已燒熱,怎麼做更好吃?

導讀一:人稱“沙裡趴”,曾經氾濫成災,網友:鍋已燒熱,怎麼做更好吃?

導讀二:人稱“沙裡爬”,曾經很多,如今想吃不好找?野釣者:逢釣必中!

人稱“沙裡趴”,曾經氾濫成災,網友:鍋已燒熱,怎麼做更好吃?

我們都害怕入侵物種,特別是當年氾濫成災的小龍蝦,讓很多農民苦不堪言,水稻田被到處打洞,咬壞水稻等,還會讓水稻田、魚塘等漏水,造成乾旱,直接產生經濟損失。

因此,每當提到新鮮的物種的時候,都會想到入侵物種,或者外來物種,以至於一些傳統的物種,消失不見以後重新出現,人們都會往入侵物種上面去聯想。

人稱“沙裡趴”,曾經氾濫成災,網友:鍋已燒熱,怎麼做更好吃?

於是,一種叫沙裡趴的魚,出現了,也有人叫它沙裡爬,反正意思差不多,就是它喜歡在沙地裡面活動,喜歡沒事兒往沙子裡鑽,所以叫沙裡趴或者沙裡爬,它不大,體型不超過15釐米,10釐米左右居多。

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有人認為這種魚是入侵物種,其實它並不是,它是一種本土魚類,由於生長在沙地裡,它的顏色和水底的砂石有共同之處,特別像水底的砂石,身上帶著黑色的斑紋,喜歡生活在水底,這樣難怪很多網友表示不認識,沒有見過,還有的以為它是入侵物種呢。

人稱“沙裡趴”,曾經氾濫成災,網友:鍋已燒熱,怎麼做更好吃?

別看沙裡趴很小,一般就10釐米左右,它也不是入侵物種,但可別小看它,它可是很萌的,也是很猛的,它是肉食性魚類,喜歡吃小蟲子,蚯蚓、紅蟲、蛆蟲、蜻蜓幼蟲等等水裡活動的動物,當然也包括比它更幼小的其他魚類。

沙裡趴很猛,我們這邊很多釣魚的人都知道,但沙裡趴不好釣,因為野生的特別挑水質,很難找到它,加上它喜歡生長在水的底層,不太容易釣到它,因為釣水裡底層的時候,大家用的釣鉤都不是特小號的,都準備釣大魚。

若想釣到這種沙裡趴,還得準備專門的釣鉤,但是,若您釣的水域正好有沙裡趴,也正好有合適的釣魚釣鉤,釣到了可別放過了,因為這種魚雖然小,但它也壞壞的,它會吃別的魚類的小寶寶,所以,堅決不能放過它。

人稱“沙裡趴”,曾經氾濫成災,網友:鍋已燒熱,怎麼做更好吃?

而有的網友也表示,其實釣到沙裡趴以前也是放生的,因為覺得太小了,這麼小的魚,拿回去也會被笑話。但有一次,無意中把它帶回去了,就和別的魚一起油炸了,配上小啤酒,結果太好吃了,從此以後,釣魚再遇到沙裡趴鬧窩,後來也不煩惱了,這種魚曾經氾濫成災,很愛鬧窩,現在網友卻說:“鍋已燒熱,怎麼做更好吃?”

遇到沙裡趴鬧窩,那就換線,換釣鉤,給掛蚯蚓或者紅蟲,一釣一個準,誰讓它吃食很猛呢?在此之前很多人並不知道沙裡趴是一種美味,每次釣魚最怕它鬧窩。

人稱“沙裡趴”,曾經氾濫成災,網友:鍋已燒熱,怎麼做更好吃?

有人說沙裡趴不好釣,曾經很多,如今不好找了;但也有網友說:沙裡趴很多,風釣必中!您那邊沙裡趴多嗎?其實,我想問的是,沙裡趴我們這邊也有,但總是油炸,雖然也好吃。

但怎麼做更好吃呢?有沒有網友是這方面的行家呢?給點兒建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