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1912年選擇退位而不是退出關外建立北清政權?

大名42


對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儀來說,1912年2月初的大清江山,已經沒有了一塊好地。

先是去年10月10日武昌城內一聲槍響,點燃了辛亥革命的火藥桶,轉眼間全國各省便紛紛響應。南方是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與清廷隔長江對峙;北方又有袁世凱的小站新軍,上演“逼宮”的勢頭。

內外交困下,從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2日,短短3個月零2天,入關268年的大清王朝就宣告了覆滅,真可以說是速亡之國。

那麼,隆裕和溥儀為什麼要在北京坐等亡國,而不退往祖先的關外龍興之地,重建並延續滿洲八旗的政權呢?

其實,入關初期的滿清統治高層,的確制定過一套防備中原統治失敗、退守關外做區域性政權的續命方案。

這個方案的效仿對象,便是與明朝纏鬥了276年的蒙古人。

朱元璋派徐達奪取元大都、驅逐元順帝以後,元帝國並沒有滅亡,蒙古人的主力依然得以保存。在蒙古人看來,他們只是丟失了中原和江南的國土,北方草原仍舊在他們手中,元順帝只是換到草原上當皇帝。

有明一代,蒙古人都是懸在明帝國北方的一把利劍,蒙古騎兵時不時侵擾長城邊境,甚至還在土木堡之戰中俘虜了明英宗朱祁鎮,差點令明政權覆滅。嘉靖年間,蒙古人的騎兵也曾突入中原腹地,在北京周邊劫掠一番後揚長而去。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清朝統治者正是看到蒙古人的成功經驗,從而也考慮起了滿洲八旗的戰略退路。

這條退路,就是清軍入關前的滿清關外統治區。

為此,滿清官方以“保護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維護參山珠河之利”的名義,對關外地區實施封禁政策,嚴禁關內漢人去往關外開發土地、定居生活。同時,還在今天的遼寧省境內,修築起了以土堤與柳樹相結合的“柳條邊”,作為隔絕關內與關外的分界線。對於內地漢人有非官方的“闖關”舉動,分佈在柳條邊的八旗駐軍,有權拘捕和當場格殺。

自康熙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後,邊境的局勢趨於穩定,關外作為滿清的大後方、自留地,平靜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隨著清朝末年染指關外的勢力越來越多,關外的平靜也逐漸被打破。

咸豐年間,八旗高層還視關外為安全之地。面對逼近北京的英法聯軍,咸豐選擇退往承德避暑山莊,所依靠的正是該地地處滿蒙勢力腹地,是清王朝根深蒂固的統治區。

然而,到了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庚子年,慈禧逃亡的方向,就已經從咸豐的承德避暑山莊,改成了西北的關中。

當中的轉變,主要原因是此時的關外,早已是沙俄和日本的勢力範圍。慈禧再往關外跑,豈不是直接掉入了八國聯軍的口袋?

這樣的狀況,到1912年的隆裕和溥儀手中時,一直都未得到改變。讓滿清殘餘勢力退往東北建立政權,已然不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