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病毒,如何全面保護你的寶貝?


面對新冠病毒,如何全面保護你的寶貝?


“寶貝,我愛你”

新冠病毒疫情,給很多家有小寶寶的家庭增添了新的擔憂:這些口罩都戴不嚴實的小傢伙,如何不讓他們遭受病毒的襲擊呢?

今天這篇,結合我的專業,從三個方面跟大家總結防護要點,供各位父母參考:

  • 正確認知疫情
  • 合理防護原則
  • 加強飲食安全


面對新冠病毒,如何全面保護你的寶貝?


▍正確認知疫情

我們每天都能從官方渠道獲取全國及各地的疫情進展,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只想就我瞭解到的信息,簡要說說嬰幼兒及兒童群體的情況。

《中華兒科雜誌》2月4日在線發表了一篇來自疫區一線兒科醫生的專論,題為《面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大疫情:兒科醫生的思考》。在這篇文章中,專業人士提出:雖然已經有小至嬰兒,大至18歲的不同年齡段孩子被確診感染。但是,到目前為止,尚無兒童危重症病例的報道。

並且,和成人病例比較,無論從症狀、胸片、CT還是病程來看,嬰幼兒及兒童的感染幾率都相對更低、病情明顯更輕、恢復更快、排毒時間更短、預後更好。就目前公佈的數據看,大多數被新冠狀病毒感染的兒童的病程類似於流感症狀、且發熱症狀似乎還不及流感頑固——這一總結,與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專題/標準方案 指南】兒童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與防治建議(試行第一版)》中的意見相一致。

因此,家長們先要避免過度恐慌。

但是,不恐慌並不意味著可以輕敵。做好防護,是在不停變換的疫情形勢下最有效的措施。畢竟,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確定的特效藥,而新疫苗的開發也是涵待時間來實現的。


面對新冠病毒,如何全面保護你的寶貝?


▍合理防護原則

相信各位家長已經經由公共媒體渠道瞭解了很多相關防護知識。這裡,遂謙想提醒大家:在慌亂中,我們容易失去理性。對於朋友圈或其它媒體渠道傳播的消息與知識,我們需要有正確的篩選和識別能力,避免被誤導。因此,採納國家專業機構的建議,才是最合理和安全的。對於孩子們的防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經發布了《0-6歲兒童預防臨時指南》,我就不一一摘圖了,大家點擊鏈接就能學習(中國疾控中心提示:0-6歲兒童預防(0-6歲兒童預防篇)。

從官方建議裡,我給大家總結出了最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 不出門!不出門!不出門!
  • 不走親訪友聚會,不讓別人觸摸親吻寶寶或近距離與寶寶說話,更不去人員密集場所。
  • 若迫不得已出門,避免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門前給寶寶戴兒童防護口罩,避免寶寶的小手及身體觸碰電梯間的牆壁或物體,且與別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注意:不足1歲的寶寶不適合戴口罩,還是要依靠被動防護,也就是來自看護人的防護。
  • 寶寶居家不外出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大人的外出(尤其是人多擁擠和密閉的場所),做好大人的個人防護與清潔,等於給孩子上了雙保險。除了大家已經經由這段時間科普所熟知的戴口罩、戴手套、飯前便後/擤鼻涕/打噴嚏/咳嗽/接觸動物後勤洗手、勤洗口鼻等措施,還應當包括:在接觸寶寶前,務必通過六步洗手法再次手部清潔;以及在打噴嚏或咳嗽時正確用手肘或紙巾掩住口鼻、並及時清潔手臂手肘和雙手。
  • 保持家裡的清潔和及時通風,注意在通風時將寶寶安置在其它房間、合理保暖、避免受涼。通風時間選擇室外空氣質量較好時,一天兩到三次,每次控制時間在15~30分鐘左右。
  • 給寶寶用獨立的毛巾、水杯、餐具,家人共餐要用公筷及分餐,餐具可在餐後消毒。消毒辦法詳見飲食安全注意事項部分。
  • 確保飲食衛生及安全(下一段詳述)。保證健康作息、均衡營養及合理保暖。
  • 寶寶的玩具、衣物及小手,要及時清洗。不耐熱的玩具,可以通過用75%乙醇(醫用酒精)擦拭或噴灑在玩具表面進行消毒,消毒時注意避開寶寶,以免酒精刺激他們嬌嫩的皮膚和眼睛,同時避開火源。玩具消毒後必須靜置一段時間、待酒精揮發完全,才能讓寶寶接觸。衣物的清洗,由於是特殊時期,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衣物消毒液清洗。但如若寶寶對消毒劑過敏,則要避免使用消毒劑。


面對新冠病毒,如何全面保護你的寶貝?

▍加強飲食安全

結合目前已知的官方發佈及舊知的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給大家總結出以下幾點:

  • 大人在製備寶寶食物之前、期間及之後,都要隨時清潔雙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CDC、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等權威機構均推薦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動水充分清潔雙手,採用六步洗手法。
  • 不購買不食用任何野生動物。
  • 從正規渠道購買動物性食物,禽肉蛋類食物必須充分加熱熟透。
  • 處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和刀具要分開放置和清潔。
  • 處理生食後要及時清洗雙手——糞口傳播可能性的存在提醒我們:無論是蔬菜瓜果還是動物性食物,在未加熱處理前都算是生食,都有食品安全隱患。處理它們後都要先洗手,再做下一步。
  • 儘量不吃涼拌菜,水果洗淨去皮後進食。
  • 前面提過分餐、使用獨立餐具及公筷,這是基於病毒可以經由消化道黏膜傳播的可能性的存在。當然,如果家人確定沒有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只需要做好正常清潔即可。
  • 對寶寶的奶具和餐具合理消毒。耐熱的奶瓶、奶嘴、碗筷、勺子等,可以浸泡在有水的容器中煮沸5~10分鐘或用蒸鍋蒸5~10分鐘。
  • 家長不要自己嚼碎食物或嘴對嘴喂寶寶,也不要吹涼食物喂,甚至不要親吻孩子,不要對著孩子呼氣、喘氣等。
  • 無論用於寶寶食物的製作還是飲水,最好將自來水或過濾後的直飲水燒開後使用。


以上,供各位家長參考。相信大家只要做好防護細節,就能以家為單位,為寶貝穿上最溫暖最放心的防護服。另外,再次勸誡各位:網絡信息猛於虎,學會客觀理性辯證地吸取,才能保護自己不被謠言撼動。


遂謙碎碎念:

焦慮,是一種心理傳染病,你要用理性和細心保護好自己、與之隔離。

想要了解更多母嬰、健康、減肥等前沿知識,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