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提漲薪,但公司財務緊張,一月份工資還沒發。如今拿到了兩家新offer,漲薪一半該不該跳?

淺色瀾海


這種情況應該沒什麼好糾結的吧?當然是選擇跳槽呀!

一邊是現公司財務緊張,拖欠工資兩月,發展前景堪憂;一邊是新的工作機會,在各行各業都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還能漲薪幅度50%。哪個公司更有實力,更有利於個人發展,這是很明顯的事呀!

因此,我猜想你的糾結之處,應該不是在哪個工作更好上面,而很可能是以下兩點:

第一,在公司遇到困難的情況下,自己選擇跳槽是不是有點不厚道?

這點兒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企業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盈利,而盈利必然伴隨著風險。因此,你老闆在創建公司的時候就應該會想到這一點。

每年都有無數個企業被創立,也有無數個企業破產倒閉。一些企業跟不上時代發展,跟不上市場環境的變化,倒閉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你在這個公司沒有股份,那麼你和公司就是單純的僱傭關係。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你既然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想尋求更好的發展,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和公司感情深厚,你可以選擇這個時候不要落井下石。也就是說,如果在你不缺錢的情況下,公司欠你的工資,你可以一定的緩衝空間。

不過我要提醒你一點:公司是公司,老闆是老闆。很多時候,公司破產,老闆也未必會受到多大損失。

第二,擔心這個時候跳槽,公司拖欠的工資就要不回來了。

關於這一點,更是無需擔心。雖然勞動法有相關規定,員工辭職需要提前一個月向公司提出書面申請。

但是勞動法同樣有規定,企業有義務按時向員工支付相關報酬。你的公司拖欠你兩個月工資,已然違約在先。你這個時候提出離職,應該不會有任何問題。

因此,你只需要正常離職,並要求公司支付你剩餘的勞動報酬即可。如果公司拒不支付,你可以帶著證明你工資和企業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據,直接到人社局仲裁部門提出勞動仲裁。


總而言之,我支持你跳槽。首先,有50%的漲薪幅度,這個幅度很可以,說明你應聘的這個公司實力不錯。其次,現公司發展前景堪憂,沒必要感情用事耽誤自己的職業生涯。


劍心職場


這個我深有體會,我以過來人身份告訴題主,這樣的好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別猶豫了,趕緊跳槽。

在2016年的時候,我在一個民營公司擔任工程師,當時公司人數不多,就二十幾個人,我在公司做了兩年,每年都被評為優秀員工,但是,我第二年,我辭職了,為什麼?

第一、我的薪資與能力不匹配。在兩年時間裡,我幫公司開發了十幾個新產品,在市場反饋的性價比很高,公司在行業內的名聲也越來越高,而且,我幫公司改進原先產品不足的地方,但是,我的薪資,還是原地踏步,沒有得到我相應的報酬。

第二、老闆喜歡畫大餅。老闆每次開會,總是喜歡畫大餅,例如,今年要把公司業績做到多少,然後,每個負責人會得到多少報酬之類的話,然而,事實證明,公司業績確實達到了,我們的指標也達到了,但是,提成一分也沒有得到兌現。

而我,剛好接到獵頭的電話,我有了選擇,我跳槽了,薪資是原來的兩倍,發工資準時,能力也得到公司認可,本人也得到老闆重用,我很感謝當初自己的選擇。

當你考慮要不要跳槽的時候,我有以下兩點建議:

一、我們為什麼要跳槽?

如果你足夠敬業,但是,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還沒有被加薪,那就真的要跳槽了。

還有一個很奇怪的心理學現象:在你想改變的時候,如果想從過去的老闆或者朋友那裡獲得支持,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他們對你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過去。

在奇葩說的一期節目裡,薛兆豐老師說過:我們都是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項目經驗,提高自己的市場價值!

就好比我們就是一個產品,而公司就是買家,但是,產品也會更新換代的呀,我們作為產品,在公司就需要這種更新換代的思維,不斷的豐富自己的項目經驗,慢慢打磨自己的專業技能,直至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再把我們重新放到市場上,這時候我們能值多少錢,跟以前公司是沒關係了,只看自己當下能力,在這市場上值多少錢。

當公司給你的價值低於市場價值,而又給不了你對應的報酬,也給不了你成長的機會,那你就應該跳槽了。

二、衡量對方公司經濟實力以及發展前景,看是否值得跳槽

1、網上搜索公司的資料,包括主營產品,公司發展歷程,公司合作項目,公司合作伙伴等等,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個弊端,就是網上資料有時候不太靠譜,因為資料作假,對現在社會來說,真的太容易了。

2、面試的時候,可以旁敲側聽公司內部員工的想法,當然,像HR,管理層這種層面的,肯定會報喜不報憂,那麼怎麼做呢?你可以從保安人員方面入手,從普通聊天到慢慢深入瞭解,這方法屢試不爽。

3、問行業朋友,如果在一個行業做了兩年以上,通過一些展會,行業會議,會認識不少行業朋友,在跳槽的時候,這些朋友就會幫上大忙,因為這裡會用到“六度分隔理論”,什麼意思呢?

指的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所以,想了解一個公司的實力,利用這個方法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如果在原先公司得不到對應的報酬,就應該考慮跳槽了,而跳槽的時候,做好對方公司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分析,自己根據實際情況衡量即可。

溫少爺: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我個人建議還是先不要選擇跳槽,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好多公司都延期了上班時間,而且生意相對不好做,一些公司的現金流也斷了,所以跳過去也不一定就能按承諾的真的保證可以加薪,不防把這段特殊時期先過去,等過一段時間再說。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朋友在2018年的時候因為所在的公司一直升職無望,並且薪水待遇也沒有任何改變便有了跳槽的想法。

於是平常一邊上班一邊著手投簡歷,然後收到了其他兩家公司的offer,也過了面試通知,其中一家給的薪水待遇正好滿足朋友的內心要求,所以當時考慮了一下就選擇跳槽了。

結果,在新公司呆了一個月發現並不是之前說的那麼好,工作量增加不少壓力很大,而且當時所說的待遇到快要發工資的時候,領導和朋友談話說現在公司資金緊張先按80%的工資發給朋友,等下個月一塊補上。

當時,朋友沒多想,相信了領導的承諾,覺得既然來了那就先幹著吧。結果,後來和其他同事聊天才知道,他們已經好幾個月都是發一半的薪水了,朋友這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於是又開始著手跳槽,結果發現不論怎麼跳,最終還是沒有一開始的那家公司好,現在有些後悔。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朋友自身能力、技能還不是太優秀,所以並沒有做到跳一次槽就漲一次工資,但是講這個真實的案例還是希望題主慎重,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好多行業都比較凋零。

因此,不防先在現在的公司先幹著,雖然工資並沒有自己想象的有所漲幅,但是畢竟還能發工資,而且幹了這麼久也比較熟悉了。等這段時間過去,再考慮跳槽也無妨。

如果兩家新公司的情況你比較熟悉,也信得過他們所做的承諾,那麼最終的選擇也在你自己,只要最後不後悔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馮阿元 ,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該跳,工作不找錢多的,天理不容啊。既然你已經拿到了新的offer,薪資也漲了,那可以跳槽。說過一個我朋友的例子,他在湖南一家公司當美工。但是工資兩個月都沒有發,他就一直在催財務那邊,後來突然有一天收到財務的消息說,呃,公司現在倒閉了,公司會給你賠償,你現在自己去找工作吧。

他頓時如天打五雷劈,整個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後來無奈只得出去找工作,但是因為快到年底了,其實招聘的信息很少的,兜兜轉轉一個多月,只找到一份比原來工資還低的工作。

相比起我這個朋友,我覺得題主能夠事先去找工作,並且拿到了offer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所以這種情況一定要跳槽。不然等到公司把你辭退了,到時候就措手不及了,具體原因如下

一、工作為自己掙錢

人出來工作就是為了掙錢的,我們當然是哪一家工資高就去哪一家。題主在糾結,可能是因為覺得在疫情期間,這樣離職的話公司的壓力會更大,從情意上來說有點過不去。

但是我認為這樣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本來人工作就是要為自己掙錢的,如果我們一味地去為別人考慮的話,那自己的房貸車貸怎麼辦?

二、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疫情期間本來就難找工作,而且有人說2020年會是一次經濟的寒冬,爆發離職潮。那在這樣的情況下題主找到了一個薪資更高的工作,為什麼不去呢?

如果你現在拒絕了,一直在現在的公司死撐,沒有經濟來源還會錯失其他地方很好的機會,難道非要等到這家公司破產了之後再出去找嗎?

到時候又是否能夠找到這樣的好工作呢?

一切都是未知數,所以我認為你就應該抓住這樣的一個機會。

人生在世,本來就生活很艱難,我們一定要為自己去考慮,如果太多考慮情義道義上的事情而讓自己的利益受損的話,完全沒有必要。

所以我認為如果題主如果拿到兩家offer,並且工作內容、制度、環境自己都很滿意的話,那就要大膽地去辭職。

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簡屋,和我一起,在職場中實現逆襲!

簡屋



漲薪一半,真的可以考慮跳了。咱們來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就你目前的職位,假如你老闆今天找到了一個跟你能力差不多的年輕人,對方資歷淺點,工資期望不高,比你現在工資還低一半,很想入職。

這時候你覺得你老闆會不會考慮換了你?

不要顧慮什麼情面、忠誠、和老闆的關係等,這些都是虛的,對老闆來說,用最少的成本支出換取最大的勞動價值,才是他們生意人的經商之道。

我給你講一個我的親身經歷,兩年前年我被獵頭挖去一家公司,因為和老闆談的很好,理念一致,溝通順暢,而且當時我們都在讀達利歐的《原則》,書中很多理念我們都非常認同,相談甚歡。所以在最後關於offer的內容我沒有太計較,獵頭口頭給我保證,和老闆說了,一年後漲薪20%-30%。

這一年我在招聘、培訓、人才管理、績效薪酬上幫公司理順了很多,老闆對我的工作成績也表示認可。然後高潮來了,他說今年苦練內功,外部市場沒有做起來,年終獎只有一個月就不說了。在溝通漲薪問題的時候,絕口不提曾經的承諾,按照普漲的政策,給我漲了200塊。真的,就是兩百塊。

所以,一切情懷都是假的,拿到手的真金白銀才是真的。後來,再找工作我同學就提醒我了,不要再相信年薪、年終獎這種好聽話,關注自己每個月能拿到手的錢,才是真的。

另外,財務緊張證明你們公司經營狀況已經出現了問題,後面能不能挽救回來,公司能撐幾個月都不一定,漲薪就不要想了,能保證每個月正常發工資就不錯了。

這種情況下,有更好的機會,並且漲薪一半,我真的想不出有什麼理由拒絕啊~

希望你跳槽成功,工資翻倍!!加油哦。


覺得我寫的不錯,就點個贊吧,轉發更支持,感謝哇~ 請關注香草紫蘇(●'◡'●),一個擁有近十年工作經驗資深HR,管理諮詢師。喜歡寫作,熱愛分享,歡迎你提出職場上的困惑和問題,我會幫你一一解答。點擊頭像關注我,去我的主頁閱讀更多幹貨分享哦。


香草紫蘇


一、一個類似的案例分享

表弟在一家網絡私企做市場銷售,去年業績在公司排行第一,老闆答應給表弟年終獎,年後也漲底薪。表弟很開心,主要這幾年在公司的積累慢慢出現成效來,畢竟業績就是最好的說明。
表弟很喜歡自己所做的工作,源於他對這個行業本身就很感興趣,只是老闆有點摳門,曾經答應過幾次的,要麼給他漲底薪,要麼提高提成點,往往都不了了之。表弟就覺得老闆只是說說而已。
只是這一次,老闆明確給答覆了,發郵件通知並且抄送財務和人事。但是真正落實下來又變卦,2月份收到一月份的薪資還是原來的工資,表弟先諮詢財務是不是核算錯了,財務告知他老闆要求目前都按原來薪資發放,凡是去年年後提漲薪的,都統統推到疫情過後再說,因為疫情當下,希望員工和公司一起共渡難關。
表弟反覺得自己這次又被耍了一次,明知道去年公司業績不錯,賬上現金流也沒有那麼緊。不可能薪資發放不出來,主要還是因為每次老闆沒有兌現承諾,都會找各種理由搪塞,很多時候,時間一長,員工就對這個事情不了了之了。

表弟喜歡自己的行業,但開始不喜歡繼續待在這個公司,他覺得跟著一個不靠譜的老闆,也不會有很好的前途。於是找了一個同行,對方答應漲薪,並且給了比較明確的提成模式,表弟放棄了去年的年終獎和一月的漲幅薪資部分,直接去了新東家上班。

二、該不該跳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1.新東家是否有潛力。要不要跳槽,主要還是看新東家的未來發展潛力,尤其是跨行跳槽,更要慎重考慮,男怕入錯行,只要行業沒選好,即使提的工資暫時看起來很高,但只是暫時的,也不會長久的。到了最後不僅幹得憋屈,還沒很好的收入。而如果在同行業內跳槽,就要觀察對方給出的薪酬是否誘人,因為如果不漲薪,或者升職,那還不如在老東家繼續幹。
2.新東家工作強度和收入比。很多新東家因為缺人,為了挖人,花了不惜重價提高底薪挖過來,但是對工作強度字字不提,新員工一旦發現後,認為這麼強大的工作強度就不適合自己。最重要的是,一旦薪資和工作強度還不能成比例,就會離職走人。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比較合適。
3.工作穩定性。通過這次疫情,很多企業,尤其中小企業都能強烈地感受到資金鍊將要斷裂。如果缺乏現金流,那企業將不穩定。相對於國企和事業單位,他們資金鍊比較短缺。

總之,如果在老東家做的愉快,公司又有發展潛力,那麼可以繼續留在工作。而如果準備跳槽,就要充分考慮新東家是否有潛力、工作強度和收入分析,真正考慮清楚後,再確定是否離職而去!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通過這次疫情我反正看清楚了一點,能進國企,央企就進國企央企。能進大公司就絕對不進小公司。私人小公司,一個老闆說了算的公司,絕對不去!


倒黴鬼9


根據描述,初步判斷三家企業大概都是私企。關於跳槽,我見過幾例,成功失敗皆有,供親參考,您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勿盲目樂觀,充分考慮時勢的影響。

首先,原公司年後提漲薪可能未必實現,您也說了原公司財務緊張,連一月份工資都沒發,再加上疫情影響的雪上加霜,到現在應該沒有再盈利,年後別提漲薪了,能否發基本工資現在都是個問題。 另一方面,另外兩家公司是否同一行業?意向是什麼時候拿到的?如果是在疫情之前,許多公司欣欣向榮,但是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和打擊,小企業未必承受得了重擔和壓力。所以,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確定一下,疫情過後,三家公司是否還都村在。

要橫向對比,延伸考慮職業前景。

如果經過了疫情,三家公司都挺過來了、沒有倒閉的情況下,可以分析一下三家公司的未來發展和前景。如果是同一行業,看哪家實力雄厚;如果不是同一行業,要看哪家更有發展潛力;特別是疫情之後,許多行業發生了變化,一些新興行業比如雲教學、雲培訓等等,異軍突起,同時也伴隨著一些行業的沒落……既然能夠重新選擇,就要充分考慮和選擇職業的未來發展、職業前景,探討究竟是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同時還要考慮自身適應性、職業技能是否對口,是否能夠符合企業需要?個人價值是否能得到最大發揮等等。

要仔細核實,小心語言文字遊戲。

關於另外兩家公司的承諾真實性,要經過核實。畢竟在去年,我經歷過一個朋友離職,因為他在原公司工資偏低,他到新公司面試,新公司承諾比他原工資翻一番,於是他辭職了。但從公司走了一個月左右,就聽說他又辭職了,原來新公司承諾他的那些補助啊、雜費補貼啊,以各種藉口為由,並沒有兌現。而且當時只是口頭承諾,還只能吃啞巴虧,拿新公司無可奈何。基於這樣的教訓,如果要跳槽的話,就要確定工資比例,所謂的漲薪一半,是全部工資嗎?需要自己上保險嗎?是稅前還是稅後?以及其他福利情況和原公司是否存在差別?最後都談妥後,一定要確定新的公司給出的漲薪承諾之類能夠白紙黑字地落到紙上。

要把握權衡,明確自己真實需要。

當以上因素全部考慮成熟,您可以問問自己,究竟想留在原公司、還是謀求新的發展?如果其實想留在原公司,只是對薪酬不滿意,那麼可以評估一下自己的價值,和公司談談、言明其他公司給自己的崗位工資達到一個什麼水平,爭取原公司的漲薪挽留。我見過一個朋友通過談判成功漲薪,當然他確實比同崗位的人技能全面,負責的工作也多,具備漲薪留人的價值。

如果確定想謀求新的,在下家籤合同前不要提前離開,一旦確定轉行入職,再與新公司申請與原公司的交接期,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在自身權益得到最大限度保障的情況下,也平衡好新老公司的過渡。

---------------------------

@薄荷星火,清涼的光~


薄荷星火


在疫情之下,拿到兩家新offer,並且漲薪50%,真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一掃現在裁員、降薪的陰霾。肯定是需要跳槽,不過,在跳槽之前,需要弄清一些問題,以下供您參考。

一、對企業做些基礎瞭解

1、公司最基本的工商情況。

通過天眼查、企查查等了解下公司背景、司法風險、公司風險、經營狀況、知識產權。

其中公司背景:註冊信息、認繳金額、人員規模、參保人數、股權結構等。

2、網上查下,是否有關公司負面信息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試時候,公司描述的非常好,但是很多信息都不公開,都不透明。

比如,公司明明是單休,但是企業方描述是,最近公司是雙休,但是近期1個月內,公司業務發展需要,按照單休作息來執行。

公司已經拖欠工資很久了,但是公司對外還要持續招聘,並且高新招聘,這種現象屢見不鮮,一定要檫亮眼睛了。

公司內部管理一片混亂,公司中高層全部是公司的親戚,七大姑八大爺,企業高薪就完全是為了套取職業經理的價值,然後隨即開掉。

公司經常鳥槍換炮,更換馬甲,但是同一撥人,這樣的企業也要非常小心了。

二、面試時,這樣的老闆,還是不要考慮微妙

結合將近多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如果發現以下一些苗頭,至於跳槽短時間拿到高薪,也不要考慮了。

(一)不給員工漲工資,光給員工談理想的;

(二)整天和員工稱兄道弟的;

(三)八字沒一撇,開口閉口公司要上市的;

(四)企業文化全是情懷、奉獻的,

(五)什麼都敢承諾,什麼都敢保證的;

(六)把自己、老婆或情人的花銷拿公司報銷的;

(七)成天胡吹白道黑道都有人的;

(八)勸員工借錢給公司或給公司投資的;

(九)讓員工給親友銷售公司產品的;

(十)老婆孩子都加入外國國籍的。

當然不侷限於以上十條,基本上從以上十條,腦海裡都能對號入座出一些公司的影子。說實在有時候看到很多公司外表光鮮,其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點對於目前拿高薪的來說,的確是非常要小心。稍不留意,好不容易從一個坑爬出,又掉進了另一個坑裡。

對於員工來講,拉畫皮扯大旗也好,忽悠也好,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工資是否有按時發放,並且按照約定的來發放,扯其他的都是無用。

三、薪資漲幅50%,也要看工資基數,和價值貢獻。

1、工資基數比較低,不用著急選擇,多看看多比較,會有更好的。

且不說兩家offer,漲薪都50%,不知道這是個小概率事件,就是20個面試,只有這兩個offer;還是大概率事件,面試了2家,兩家發offer,且工資漲幅50%。

不過小概率、大概率也好,只能說明以往的工作,工作價值被低估了,比如。

你作為一個新入職企業的員工,新媒體運營崗位,工作3年,工資從最初的3500元,漲到了4000元。

從這個基數來看,3年的新媒體運營崗位,工資漲幅50%,薪資是6000元。但是稍微留心下招聘網站,你就會發現很多公司,在不同城市,新媒體3年工作經驗,掛出的崗位薪資都是8000-15000元。你才會發現原來你找到的新工作,原來價值還是被低估,趁著疫情期間,還是可以多投投簡歷,通過遠程視頻面試,多面面幾家。擁有2份offer在手,心理不愁,在薪資期望時,不妨按照市場平均工資水平來填期望工資。說不定更多驚喜等著你。

2、工資基數比較高,慎重考慮,需要考察工資結構,和實際到手工資。

很多公司掛羊頭賣狗肉,工資貌似給的很高,但是拿到手的工資卻非常少。

在考慮薪酬的過程中,儘可能在符合公司薪酬體系之下,最大可能的提升自己薪資固定部分佔比。 很多企業經常會偷樑換柱,崗位明明是固定結構薪資制,入職後就變成了綜合年薪制。

3、關於崗位勝任力匹配程度

有的時候,面試時候,通過短短几個小時的面試,很難看準一個人,同樣也難準確評估一個崗位的勝任情況。也摸不清企業開出優厚條件背後,到底看中自己哪方面的資源。

有的用人方動機不純,為了快速把候選人“哄騙到手”,順著候選人從業的經歷情況,從而達到企業的實際目的。比如企業方從候選人側面瞭解到,候選人的表哥是某個項目的負責人,可以通過這個人弄到項目。而實則這個候選人自己矇在鼓裡,以為自己多厲害,殊不知別人只是考慮在試用期內弄到資源後,就一腳把他踢開。

三、原公司提漲薪,財務資金緊張,1月份工資還未發,已經是危險信號,還是早作打算為妙。

現在雖然在疫情的關鍵時期,都在講共克時艱,共渡困難。但是擺在面前的是,公司的承諾未斷線,並且財務資金緊張,已經拖欠工資。也許這個過程會更久。

從短期來看,面對房貸、車貸、花唄、信用卡等賬單下,誰也不能拍拍胸脯的對企業大無畏的說,我放棄工資、我願意降薪,這叫做道德綁架。

從長期來看,企業如果真的只是資金階段性的短缺,企業也應該有說法,比如工資什麼時候兌現,在關鍵時期,和員工交底,而不是藏著掖著。如果渡過了危機,工資什麼時候進行補發,要給員工吃定心丸。不過這個前提條件也是,老闆平時為人非常不錯,不會剋扣員工工資,並且注重承諾,不是那種忽悠畫大餅的,否則說再多,也是無用。

既然考慮離職了,在離職前,必須要針對於拖欠工資,有個明確的發放協議,留有證據和心眼,讓新公司協助辦理好社保、公積金相關轉移手續,以免公司經營不善,真的破產了,後續很多事情就無人辦理,導致個人受損失。

綜上,有好機會擺在面前,我們不用被道德綁架,檫亮眼睛,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在疫情面前,愛護自己,愛護家人,保護家人,不給社會添亂,能夠有餘力前提下,為這個社會貢獻更大的價值。

二胎媽媽@Coco寶貝1126,分享職場那些事和育兒中的小確幸,歡迎點贊、評論、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Coco寶貝1126


【晚燈淺淺認為】你拿到兩家新公司的offer,並且漲薪一半,你應該把握機會,及時跳槽。但遇到這種情況,你更應該從公司發展狀況和自身實力來考慮。如果考慮好後決定跳槽,那要處理好與現單位領導、同事的關係,並及時索要一月份工資。

相傳,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教學生如何抓住機遇,要求他們在一片麥田中摘一顆最大的麥穗,只能前進不能退後。有的學生在尋找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後面有更大的,走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有的學生將麥田分為三份,當走到三分之一時,將麥穗分為大中小三類;當走到三分之二時驗證分類是否正確;走到最後時選取三類中的大類。也許這過程中他會錯過最好的麥穗,但對他而言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一、為什麼公司一月份工資未發?

企業生命週期理論:企業發展一般會經歷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和持續發展期(或衰落期)四個階段。
  • 暫時性資金週轉不靈

每個公司都有資金週轉不靈的情況,分為暫時性和經常性資金週轉不靈。你可以從公司過往業績軌跡來預測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如果處於成熟階段,可以留任公司繼續發展。給公司一次機會,也給自己一次機會。

但是你要做好與公司同進退、共患難的準備。

  • 公司已面臨困境,走入衰落期

一月份工資沒發、公司財務緊張,這兩大信號說明公司很可能已經資金鍊斷裂。今年春節期間出現的突發情況,是檢測公司是否具備持續良性發展的試金石,是企業破產清算的導火索。

在這種情況下,你要及時為自己謀劃更好的未來,既然已經拿到兩家新單位的offer,並且漲薪一半,就不要猶豫的離開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家,我們活著不僅僅為自己,選擇更好的未來也是對家人的負責。

  • 你面臨的境況和選擇

現單位:

  1. 可能會降低薪資;
  2. 可能會拖欠工資;
  3. 可能會合並部門;
  4. 可能會調整方向;
  5. 可能會進行裁員。

以上這些情況,你能承擔這些變化帶來的後果嗎?如果能,留下來。如果不能,辭職跳槽。

新單位:

  1. 新職位是否達成你的職業目標?
  2. 新公司是否為你提供有效的成長激勵?
  3. 新工作是否匹配你職業生涯規劃中更高一級?

如果不是,留下來;

如果是,辭職跳槽,在兩家offer中選擇一家更符合你的工作。

二、提高自身實力

  • 正視自己,找出不足點

道德經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傑克·坎菲爾說:你必須有正視缺點的勇氣,才會有享受優點的福氣。

我認為你可以靜下心來,用紙筆寫下自己的優缺點,列出你的目標,找出突破的方向。正視自己的不足,是超越自己的開始。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只有準備充足了,才能抓住機遇衝向更好的前方。

  • 審時度勢,抓取行業新資源
格局決定高度,視野決定風景。

收集自己所在行業領域的新資源,分析本領域新趨勢,找準你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定位。刻苦專研是值得稱頌的,但要避免一味的埋頭苦幹,適時抬起頭看看外面的天空,不一樣的視角和更高的格局會讓你擁有更高效率。掌握最新資源和信息,會讓你的判斷更精準。

  • 查缺補漏,提升核心競爭力
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木桶定律

無論何時,深厚的專業功底都是成為職場精英的基礎。在進入下一家單位前,利用這個空白期找出自身不足,再針對性彌足缺陷,避免“木桶效應”出現在你身上。比如:

  1. 多參加行業協會,提升你的公關能力;
  2. 多看書,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幫助你成為智者;
  3. 制定週期性學習計劃,查閱專業書籍填補知識空白;
  4. 參加培訓班,研究行業資深老師的講解,增加自身專業度;
  5. 與專業的優秀人士做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師,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三、離職時該有的姿態

  • 站好最後一崗,無保留的交接工作

整理你的崗位工作,列出交接清單。做好交接工作是你的職責,不要讓公司的重要資料丟失或者洩露。你入職時可能還簽署過保密協議,做好工作交接既是對公司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 職場關係處理

領導關係處理

無論你在現單位工作表現如何,領導肯定給過你支持、幫助。在離職之前與領導溝通交流,提出你的想法和未來規劃,請求得到他的諒解。山不轉水轉,也許你們將來會再次遇見呢!

同事關係處理

歲月已往者不可復,未來者不可期,見在者不可失。--宋代林逋《省心錄》

同事是你在工作中並肩作戰最多的夥伴,你們朝夕相處,有過歡笑也有過爭論,但相逢即是緣,不論如何你們都共同分享過歡樂。在離職前和同事們聚一聚,聊聊過往,談談未來。未來不可期,我們都要在有限的生命裡儘可能為生活增添美好的記憶。

  • 索要一月份工資

及時和財務部、人事部清算你的一月份工資,這是你應得的回報。但是目前公司資金緊張,加上今年復工晚的實際情況,你可以向公司表明先支付部分工資,等公司渡過難關,再支付你剩餘的工資。這樣也給公司留下一份好印象。

四、新單位報到注意事項

  • 主動溝通,態度積極

按照職位高低,選擇從下至上或從上至下的順序,和每一位管理層主動溝通,瞭解企業的歷史文化、組織架構、工作習慣、工作思維、職場關係等重要信息,迅速形成一套適合的工作模式,避免在日後工作裡觸碰公司禁忌。同時積極與領導、同事建立關係,培養良好的工作氛圍,樹立正面的工作形象。

  • 少說話多做事

在這裡說一個我曾經同事的經歷。新年伊始,公司高薪招聘了一位女高管,這位高管從南方打拼回來,工作能力相當強,是個獨立的女強人。老闆非常信任這位高管,希望她能為公司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

剛開始這位高管一直和老闆、老闆娘保持密切的溝通交流,公司一片欣欣向榮。可因為溝通太過密切,老闆娘在她面前吐槽老闆種種不是,於是她就勸老闆娘分家。

因為她獨立慣了,從不依靠男人,她認為女人應該自強自立。

第二天,她接到了人事部的通知,以考核不過關為由被辭退了。

因為話多而被辭退,我為這位同事感到惋惜。我並不提倡一直默默無聞做老好人,但是在試用期內你不瞭解公司諸多信息,首要目標應是多瞭解企業背景,迅速完成領導指派的工作,站穩在公司的第一步。

效率和業績說明一切,有業績才有話語權,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掌握主動權,才是成功的生存法則。

  • 有強烈的責任心

責任分散效應:責任感讓你成為老闆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人。

在職場中,有太多人不願意承擔風險和責任,對領導的要求缺乏積極回應。但職場競爭就是責任心的競爭,有強烈的責任心會讓你始終保持取勝的慾望。取得優秀的業績,你就永遠是老闆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人。有優秀業績和強烈責任心的員工,公司永遠不會嫌多。

五、總結

知者善謀,不如當時。--春秋·管仲《管子·霸言》

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從為什麼公司一月份工資未發、提高自身實力、離職時該有的姿態、新單位報到注意事項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建議你當機會來臨時,該出手時就出手,及時跳槽,成就更好的自己。

同時離職之前和領導、同事積極溝通,處理好交接工作。進入新單位後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掌握領域核心技術,早日成為核心成員。

如此,未來將許你一片春華秋實。希望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