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排名第一的“武圣”孙禄堂的武功如何?

小小嬴政


孙禄堂作为保镖,曾和段祺瑞同坐在一辆敞篷汽车上,逆风而行。由于车速实在太快,段祺瑞戴的巴拿马草帽被风吹走了。孙禄堂跳下车追上草帽再跳回车上,司机竟然毫无所知。这是最后一位形意拳大师李仲轩亲口讲述的事件,足可以说明孙禄堂的腿功之高超,已出神入化。

孙禄堂:1860-1933年

孙禄堂绰号孙猴子,唐维禄绰号唐小猴,二人并称“二禄”,又被称为“二鹿”,意思就是脚力已臻化境,这两位武学大师都有夜行三四百里的腿上功夫。

孙禄堂的腿功有多厉害,我们不妨拿与之齐名甚至还不如他的唐维禄的事迹来做个参照。李仲轩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和一个朋友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师父唐维禄说,你们先走,我们下一站见,我抄近路追你们。结果到站后,发现师父正在站台上等着呢,身上连汗都没出,吓的他俩连话都不敢说了。

日军侵占华北后,唐维禄经常在夜间往返与北平天津。为避开日伪的关卡,他往往不走大道而在野地里疾行,由于速度太过手中的灯笼形成了一条线,日伪军远远看到了,就知道是唐师傅来了,既不喊话也不开枪。

采访者问李仲轩,如果开枪了会怎样?他说,以前他们开过枪,根本就打不着唐师傅,后来干脆就不管不问不开枪了。

除了腿上功夫非常了得,孙禄堂的手上功夫更是一绝,要不他就不会有“天下第一手”的美誉了。不但是成名成家的孙禄堂,就连李仲轩、张鸿庆等后辈也能玩出“摘七星”、“天外飞仙”的绝活:前者是群殴中一连摘掉了十多个敌人的帽子,点到为之,让他们自然不敢再打;后者则是打麻将时想要啥牌摸啥牌。

至于实战,孙禄堂既有在“世界大力士格斗大赛”中以不败战绩夺冠的光辉战史,又有轻松击败俄国顶级格斗高手的辉煌,还有七十岁高龄时能一个打五个轻松击败五位联手的日本高手的传奇经历,这不禁让人怀疑电影《叶问》中叶问的“一个打十个”是不是借鉴了孙禄堂的事迹?

除了拳脚功夫所向披靡,孙禄堂在武学理论上的造诣也堪称大家,先后著有《八卦拳学》、《八卦掌学》、《八卦剑学》等武学名著,更被称为“环顾宇内能集拳术之大成而独造其极者,唯孙禄堂先生一人而已”。

总体来说,孙禄堂作为历史上最后的集形意、八卦、太极精髓于一身的实战、理论于一体的武学大家,虽然早已不在江湖,可江湖上依然有他的神奇的传说。


司马砸光


1933年12月16日早上,孙禄堂对家人说,仙佛来接引矣!并且让家人去外面烧纸钱,在6:05,孙禄堂望着东南,说:吾视生死如游戏耳!然后一笑而逝!

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杰才能如此坦然面对死亡?下面请随我一同走进孙禄堂的一生!

1860年出生的孙禄堂聪明好学,但是无奈幼年丧父,家中贫苦,小时候的他历经千辛万苦。11岁的他就背井离乡,去打工赚钱。因为爱好武术,13岁那年拜入李魁元门下,可谓文武双全。


因为孙禄堂天资过人,很快掌握形意拳的真谛,于是李魁元将其介绍给了自己的师傅郭云深,这下孙禄堂彻底掌握形意拳的精髓。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独自一人闯荡江湖,先后习得八卦拳与太极拳,并且掌握其精髓!

一生恬淡寡欲的孙禄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更是先后得到宋世荣,车毅斋等人的传授,他的武功已至化境!

程廷华曾言:吾授徒数百,从未有天资聪慧复能专心潜学如弟者。

1918年孙禄堂将三门拳法融会贯通,汇合在一起,并独创一门,自成一家!


那么孙禄堂的武功到底有多厉害呢?

当时国难当头,民族即将危亡,在外侮内忧的情况下,孙禄堂站了出来,50左右打败俄国著名格斗家皮德罗夫,花甲之年挫败日本小天皇的钦命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时更是将日本五大高手打得落荒而逃!

这就是孙禄堂,有着武林中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的孙禄堂!


历史微旅者


孙禄堂本人的武功如何,我不敢评价,但是互联网上有关孙禄堂的扬名露脸的事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几乎都是假的。


我从历史学角度查了不少民国武术家的事迹真假,可以这么说,99.99%的民国知名武术家他们扬名露脸的事情只要认真考证就会发现全是“查无实据”。


孙禄堂先生其实还好,就是几次和外国人比武的事迹确定为吹牛逼,比宫宝田之流要强太多了,宫宝田的事迹几乎都是假的。


不说远了,说说为什么我认为孙禄堂的外国比武的事迹都是假的。


目前为止互联网上关于孙禄堂与外国人比武,最露脸的一起应该是他和所谓的日本天皇钦定第一国手、大正天皇特级勋章获得者坂垣一雄的较量。


武术的事情我不太懂,但是历史的事情我可比较精通,我负责任的说一句,除了中文互联网以外,我没有查到任何有关这个“坂垣一雄”的资料,是的,没有。


另外,日本大正时代也没有什么“大正天皇特级勋章”这么一个勋章,我查遍了明治、大正、昭和时期日本各种勋章,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所谓的“大正天皇特级勋章”这个玩意儿。



大正时代日本等级最高的勋章是大勋位菊花章颈饰“日语:大勲位 菊花 章颈饰”这不但是二战前日本最高等级勋章,现在也是日本最高等级勋章,不过二战后一般授予外国元首,比如伊丽莎白二世以及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


而在战前大勋位菊花章颈饰获得者名单里是绝对没有“坂垣一雄”这个人的。孙先生其他比武事迹也多和这位“坂垣一雄”相似,除了中文互联网外,查不到任何资料。


说到这里我再多说一句,大家应该对民国武术界普遍性的吹牛有一个了解,比如1923年出版的《近今北方健者传》,就是一本民国武林吹13大全。


我为了避免伤众,我这里就只说离谱的、违反物理常识的现象,就不点名了。



这本书里大量出现“一窜一跳几丈”的情况,清朝时“一丈”就是3.2米,一跳几丈那至少是10米高,或者10米远,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奥运会跳远记录是8.95米,1920年代奥运会跳远记录还不到7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些武林大师真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去参加奥运会?


这些民国武林大师要去参加当时的奥运会,何至于要到1984年我们才打破奥运金牌零的记录?


书里更离谱的就是“握发自提”,这完全是超物理现象,美国队长可能都做不到。


兰台


孙禄堂这位武术家名气虽然没有霍元甲,黄飞鸿等人大,但在民国时期的武术界他是公认的天下第一手。关于他的情况,我就不教科书式的回答了,在此我就以两件事来说明他的武术水平吧。




第一个事,孙禄堂有一次和段祺瑞一起坐在敞篷的轿车里,车子是逆风而行,段祺瑞的帽子被风吹走了,孙禄堂迅速下车把帽子捡回来,等到孙禄堂回到了车上,段祺瑞都没发觉他刚才离开过,可见孙禄堂的手脚有多迅速。据说这事当时还上过报纸。

第二个事,当时日本天皇派了六名武士高手前来挑战孙禄堂,结果被孙禄堂一连击败。而且日本天皇钦定的大武士找孙禄堂比武,结果那武士输的很狼狈,可见孙禄堂的武术修为确实很高!


历史守望者


大家知道,中国的武圣是关羽,但在近代史上,其实还有一个人也被人们称之为武圣,他就是孙禄堂,被誉为“天下第一手”。

这位孙禄堂的武功有多高呢?有人曾说过,武学之道,有三层境界,由低到高分别是精化气、气化神和神还虚,分别对应明劲、暗劲和化劲三个层次。但孙禄堂的武学却超越这三层境界,到达第四层境界,即“至虚合道”。

据说,在此之前中国只有四位武学大宗师达到过这种成就,分别是:形意拳的创始人李洛能、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

他们四人,分别代表的是形意、八卦、太极三大内家拳的巅峰,而孙禄堂则是一人将这三门功夫都练到睥睨天下的地步。

当时天津的《大公报》曾这样评价孙禄堂先生: “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海内精技术者皆望风倾倒。” 著名的形意、八卦名家张兆东也曾这样评价孙禄堂:“以余一生所识,武功能称神明至圣登峰造极者,独孙禄堂一人耳。”



孙禄堂,出生于河北完县,原名孙福全。他从小就是一个十足的武痴,13岁就拜河北名拳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之后更是四处学习了八卦拳、太极拳。

26岁那年,孙禄堂开始独自一人闯荡江湖。在三年的游历生活中,他先后走访了少林、武当、峨眉等众多门派。

当时,孙禄堂所习武艺门类众多,有人劝他专心修行一门武功,避免出现门门皆通,门门不精的情况。不过孙禄堂却认为,博览百家之长,吸取其精华,最终自成一派,才是他的武术追求。

最终,孙禄堂融汇了八卦、太极、形意等多门武学的长处后,成功创立了孙氏太极拳。

艺成之后孙禄堂为检验自己的武功,便到处踢馆,与各大名家高手交战,却从未落败,罕有敌手,在世名家皆为叹服。



1890年,清廷在全国招考武生,孙禄堂轻而易举获得北方第一名,被时人尊为武圣人者——武林志。这一年,孙禄堂刚满30岁。

1900年,清政府在京郊举行规模盛大“天下英雄会”,即比武大会,邀集南北各派武林高手前来比试。40岁的孙禄堂也报名参加。

最后经过三天的比试,孙禄堂技冠群雄,再次荣获第一名。此后,孙禄堂便在武林中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誉。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听闻孙禄堂的大名后,将其招募到麾下担任幕宾。期间,俄国及欧洲格斗冠军彼得洛夫恰好来奉天设下擂台,要求挑战中国武林高手。当时很多中国高手都被击败,孙禄堂便要求与之对战。

这一年,孙禄堂47岁,已经快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加上他体格瘦小,所以彼得洛夫根本不把孙禄堂放在眼里,甚至当时有人宣称这是一场外国大力士对中国老人的屠杀,结果在比赛中,孙禄堂上去一拳就将彼得洛夫击倒在地。



1912年,孙禄堂又受邀到伦敦参加“世界大力士格斗大赛”,结果52岁的孙禄堂连续击败众多世界知名大力士和格斗家,最终获得这场比赛的总冠军,堪称奇迹。消息传出后,世界轰动。

后来,日本大正天皇钦命大武士、全日本柔术冠军坂垣一雄前来中国向孙禄堂挑战。

在切磋中,坂垣一雄试图以柔术制服孙禄堂,在他夹住孙禄堂双腿并抱住其左臂后,坂垣一雄认为孙禄堂已经输了,此时的他只要稍稍一用力,孙禄堂的左臂就会立马折断。

不过,孙禄堂却猛然一发力,坂垣一雄仿佛遭到重大打击,突然被弹出两丈之外,双臂巨震。此战之后,坂垣一雄佩服至极,当场表示愿出两万块大洋投拜孙禄堂为师,但被婉拒。

后来,日本又派出了六名高手前来挑战,想要一雪前耻,由于当时的孙禄堂已经年逾古稀,日本人提出“只比气力,不比技巧”的比试方案,想要欺负孙禄堂年老。

不想孙禄堂却一口答应,并表示可以让五名日本武士将自己按在地上,剩下一个人数数,如果数到3自己还没起来,那就算他输。

比试开始后,五名日本人用了各种姿势,将孙禄堂牢牢锁在地上,可才数到2的时候,孙禄堂便发力而起,将控制他的五人都震开了数丈。日本人只能又一次灰头土脸的离开。

等到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孙禄堂受聘成为该馆武当门门长,其后他主要从事授徒教学工作,5年后去世,享年73岁。


我是赵帅锅


和李小龙一样,都是吹出来的,大家看这货的照片,这体形,这细胳膊细腿。这是一个健康的人吗?

现代科学昌明了,都集体扫过盲了。大家都应该有一点医学常识吧?多少懂一点人体结构学吧?力量,速度,抗击打能力从何而来?肌肉!骨骼!为什么现在顶级的格斗全部被黑白两种人垄断呢?跟训练条件和方法无关吧?网络信息如此发达,有什么奇招秘笈可言?基因上就输了啊,老虎就是老虎,猫就是猫,猫怎么训练,怎么吹,也打不过老虎,这是事实吧?

那么这种传说是怎么来得呢?这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有关。从古至今中国人是不能输的,手上输了的,一定要在嘴上讨回来。被契丹揍的纳贡,就YY出一部“杨家将”;被金国打得叫爹,就YY出一部“岳飞传”;被蒙古灭了,就搞个成仙的张三丰;到了近代不得了了,英法美日俄,个个搞中国,搞的中国人高潮迭起,地摊文学顺产高产:孙禄堂、霍元甲、方世玉、黄飞鸿、李小龙……蜀山剑侠,天外有天。




酒之徒


那时候真正有点实力的是练查拳的王子平这种,天生力大又善摔跤柔韧性好身手敏捷,加上武术技巧,打一般人如同儿戏,那时候真正上过擂台打过老外的,好像只有一个王子平。我的老家有个清真寺,王子平曾来教授其回民武艺,老人回忆他能倒着只用双手爬到大树上,两个手指捏着剑尖能把一米多的长剑端平,火车站上几百斤的大碌碡,他举起来把日本兵都吓坏了……当时中央国术馆,王子平是少林门长,孙禄堂任武当门长,王对孙根据武侠小说(还珠楼主)吹嘘什么“内家”不满,当众向孙挑战,孙不敢应战,从上海找了个年轻徒弟来。。霍元甲跟王子平类型差不多,但实力差的多。细究民国武林历史,你会发现,许多故事吹嘘夸张的成分太大,已经根本不现实完全就是传说和演义,王子平这类几乎算是唯一接近真实的了,其他什么太极八卦,可以说真有能耐的几乎连一个都没有,都是传来传去八字没一撇的东西,后人拿着当真事吹不过是为了利益二字骗徒弟骗钱,代代相骗倒成了传统,所以今天有闫芳、雷雷、陈小旺,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事了微熏拂衣去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是董海川、大刀王五、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五、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而一提到孙禄堂,似乎武圣一样的存在。题主提到排名第一,却又将“武圣”加引号,福垊猜想这个引号不是题主强调孙禄堂的武功天下第一而是质疑,故而才有孙禄堂的武功如何的疑问。他这个武圣加引号加的名副其实,因为他近代史排名第一就是一个江湖神话,尽管这个神话有人质疑,但很多人还是很推崇。福垊今天不给您聊传说的孙禄堂,之跟您讲真实的孙禄堂。

真实的孙禄堂不是个传说。

孙禄堂(1860年12月22日-1933年12月16日06:05),名福全,号涵斋,别号活猴,禄堂是他的表字,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周庄乡东任疃村人。少时丧父,家境贫寒,但自幼就有侠客之梦。9岁学习向吴某少林拳、散手、暗器,13岁向河北大侠李魁元学习形意拳,15岁向李魁元的师父号称“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1820年-1900年)学习崩拳。学成之后,又向八卦掌宗师董海川(1797年—1882年)的高足程廷华(1848年-1900年)学习程氏八卦掌。程廷华劝他仿效其师父,访游天下,以成大侠。25岁他游历了冀、豫、蜀、湘、粤、鄂、赣、徽、浙、苏、鲁计11省,遍访各门各派武林名家,网上说他在游历中,打遍天下无敌手。28岁的他虽然开馆收徒,但依然穷困,以至于尚未娶妻。1912年他结识了郝和(郝为真1849年-1920年),他以弟子礼对待郝为真,郝为真将太极拳秘诀教给了他。后来孙禄堂又出书又结识了徐世昌,从此声名鹊起,江湖上流传着他各种各样的传说。

孙禄堂的传说与真相

【传说】25岁游历期间,孙禄堂在11省内与人较量从未败绩。

【真相】1、孙禄堂的功夫糅合多家而又自称一家,虽然对多家进行了融会贯通,取其长避其短,但毕竟会导致博而不精。以博而不精的自成一家,跟11省高手交手,从来没有败过,不免有些言过其实。福垊认为,应该有胜有负,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武家之常事。

2、而且他游历结束后还拜河北永年的郝为真为师,11省包括河北省,这是非常矛盾的。

3、孙禄堂并没有成为天下第一,连第十估计都有些高估,因为在国内的比武中,并不理想。

【传说】在国内是国士无双,在国际上也是天下第一。江湖上流传着他的神话。

第一、大败俄国大力士,还有参加了“世界大力士格斗大赛”并荣获冠军。

第二、两次赢得日本。

【真相】第一、大败俄国大力士、荣获“世界大力士格斗大赛”冠军都是网络的传言。

第二、花甲之年轻松碾压日本大正天皇钦命武士、全日本柔道冠军板垣一雄。

要知道当时的日本武士地位很低,天皇是不会授予他这样的封号的。

70岁的他曾以一敌五,将日本五位格斗高手,打出一丈以外。

日本武士重视名誉,他们会“欺负”一个老头吗?

而且以一敌五时,还说孙禄堂躺在地上,然后被五个武士围攻,继而发力。

问题是孙禄堂武圣一样的人物会躺在地上吗?

最为关键的是陈微明为他做传记时,竟然没提及这些“丰功伟绩”,原因无非都是些江湖传言,当真你就输了。

造神孙禄堂的原因

第一、孙禄堂走董海川基础上又独辟蹊径。

孙禄堂拜访各种名师后,赢得了名声,然后又走董海川的游历之路。这样既能广博百家之长,更能让自己的名声更大。而且他又独辟蹊径,不仅习武而且出书。对,出书,别人都是实践,而且是理论加实践。他出书比较多,随着发行量的不断增多,名声自然要超过其他各家了。

第二、人脉就是命脉——改变命运之脉,入仕为官,名扬天下。

孙禄堂游历回来,就开馆收徒。大家冲着他的名声纷纷拜他为师,就连完县知县都敬慕他,成为了他的弟子。还有一位就叫张玉峰的弟子,他是徐世昌手下的一个亲兵。正是他的引荐,引起了徐世昌对他的启用。最后孙禄堂成为徐世昌亲兵队长、国务院卫队教头、校尉承宣官(总统护卫队队长)。他侠客兼总统亲信,自然更加传奇了。

第三、民族主义的原因

清末以来我国深受列强的欺负,民众有深深的自强梦、侠客梦于是一尊“武圣”就诞生了。让民众的民族主义得到发泄和满足,从而实现心理上的自豪感。当然这种造神福垊不排除是好事者在网上的发明。’

孙禄堂的真实功夫

孙禄堂的功夫在晚清十大高手之末,甚至他还上不了晚清十大高手之列。他不仅打不过王子平,就连程廷华儿子的弟子孙锡堃(Kun1889年-1952年)也打不过。

【被迫离开中央国术馆】

早在1915年孙禄堂出书,并在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武当门长后,当时的国术馆少林门长王子平就不服他,就给他下战书,要一决高下。而孙禄堂不敢应战而请上海的高振东前去比武,结果高振东进了医院,而孙禄堂只好去了江苏国术馆。(见张之江、杨松山《回忆录》)

【被迫离开江苏国术馆】

程海亭的弟子孙锡堃对孙禄堂创建的孙氏八卦不满,他认为孙禄堂对程廷华的八卦掌学艺不精,开门立派也应该由程海亭去做,自己才是真正的嫡系传人。就提出要与孙禄堂比武的请求,谁赢谁是真传。结果却是孙禄堂没有前去比试而是离开了江苏国术馆。


福垊


上官自幼尚武,研习过多门拳谱。武岳心意拳,后来发展为形意拳,太极,少林,洪拳等都有研习。

因此,上官以为有资格评论孙禄堂。

孙禄堂研习的是内家拳,以形意拳,八卦掌启蒙,后修炼太极,结合自身造诣和理解,创孙氏太极。

学太极者无有不学《易经》,不懂八卦,何来太极。

从孙禄堂的学习经历来看, 他更注重用气和内功的修为。所谓“墙上挂画”的绝技,就是内功使然。孙禄堂身形瘦长,双目有神,注重呼吸,常年苦练内功,尤以速度见长,他有八卦的底子,腿上功夫了得,腾挪闪躲极快,非常人可比。偏瘦的人,都以速度见长,而非力量,李小龙就是代表之一。孙禄堂也应如此。

孙禄堂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年轻时游历过大江南北,结识了无数英雄,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给后来开宗立派打下基础。

斗过恶霸,当过师傅,开过武馆,也做了总统保镖。可以说是一个武者该做的都做了。

位极人臣,风光无双。

古人不欺世。文载孙禄堂打败大力士,斗败日本浪人,可信度极高。过去学武致用,不是花架子。历史记载大内高手都是层层选拔的,绝非浪得虚名。孙禄堂可以做到大内总教头,可见是有真才实学。

『武圣』之名始自日本,后传入中国,家喻户晓。日本尚武,觊觎华夏,总想用武力征服中华。日本在中国开了很多武馆,妄想用武术击垮中国人的斗志。但是日本人对比自己强的对手是充满尊敬的,可见孙禄堂是他们非常敬仰的人,才有了武圣的称号。

人有很多的潜能有待开发。古人一辈子干一件事,不可畏不专研!习武自古以来可以保家卫国,佼佼者可以飞黄腾达,因此华夏古来习武者众多,也并非人人都有与日本高手比试的机会,所以埋没的也多。上官不认为孙禄堂就是武功第一,但是确实有真功夫而非浪得虚名!而且他是政府认可的武术家,这比很多民间宗师要出名的多。

孙氏太极流传至今,虽没有陈氏太极普及,但是懂拳的人都知道,孙氏太极高明的多。陈氏太极因为解放后被政府作为标准推广,让老百姓强身健体,因此知道的多。

熟悉李连杰的人就知道他的太极打的好,精髓就是孙氏太极拳。

此外还有杨式太极。太极种类很多,并不全是我们看到的慢腾腾的样子。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绝非现代几个传人所能代表!

孙禄堂当得起『武圣』这个称号。可惜的是,解放后武术演变成了体操,不再是过去的面目。







上官青云哥哥


说到“武圣”,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关二爷,孙禄堂能够被称为近代“武圣”,说明他的功夫确实了得。

不过,孙禄堂对于普通人来说,终究是个陌生的名字,悦史君来给大家谈谈。

孙禄堂很小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日子非常贫苦,但他借着当时习武的风气,四处投拜武师,先后学习了形意拳、八卦掌等,有了一定的基础。

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20多岁的孙禄堂开始游历多省,少林、武当、峨嵋都去过,路上也跟不少武师切磋,大开眼界。

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孙禄堂回河北老家开拳馆,很多人过来跟他学习,弟子众多。

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禄堂被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招入帐下,作为幕僚去了东北,期间曾击败俄国大力士彼得洛夫。

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徐世昌回京,孙禄堂也继续跟随左右,并在三年后又学了太极拳。

1918年,孙禄堂自己琢磨多年后,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武术融合到一起,有了自己的功夫孙氏太极拳。

这时,徐世昌已经当上了民国大总统,就把孙禄堂请过去当了武官,直到1922年徐世昌下台。

1923年,日本武士板垣一雄来找孙禄堂挑战,结果被孙禄堂击败。

1928年,孙禄堂再次出山,担任南京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门长、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等职务。

1930年,五名日本武士又来向孙禄堂挑战,五个人一起压住孙禄堂,结果孙禄堂轻松跃起,五人被震出,只能承认失败。

1933年,孙禄堂去世,留下《太极拳学》、《拳意述真》等多本著述和孙氏太极拳这一武术。

以孙禄堂的经历和实战成果来看,悦史君认为,他比黄飞鸿、霍元甲等人要传奇的多,时人评价也要丰富很多,再加上流传至今的孙氏太极拳,可以说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