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當代網商競爭看似激烈,實際的主宰者卻一直集中在“兩大平臺”之上,由此衍生出了“選邊站”現象。如果站在消費者角度而言,“選邊站”無疑好處更多,但對各商家來說卻未必如此,因為他們的利益遭到了別人的把持、失去了自己的話語權。

其實,這種現象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很常見,當時的士人從周禮角度出發、抨擊這樣的“選邊站”是反覆無常的牆頭草行為;抨擊多了,就連本是褒義的“明哲保身”也漸成了貶義之意、由此還誕生出“朝秦暮楚”這樣的特定譏諷。

在今人心目當中,“朝秦暮楚、明哲保身”都不是啥好詞,不過一旦你身處消費者或古代相關諸侯國的角度去看待這事情,結論或許又會不一樣!

“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殃及池魚”同樣是“選邊站”帶來的一種後患

我們不妨以“戰國七雄”中的秦楚兩國來類比兩大“選邊平臺”,在紛亂的局勢當中,各諸侯國選任一邊無疑都會“殃及池魚”有損自己的利益,可是不選又不行!當時實力不強的小國君主只好強顏歡笑背起了“朝秦暮楚”的罵名、背後理解和讚譽的卻是各國老百姓——這自然是因為不用開戰之故,在那時候,有飯吃、不用打仗就是莫大的幸福。

過去的歷史事件是由統治者來定義的,秦一統天下後,他們自然會譏諷“朝秦暮楚”的眾諸侯國,但歷史的魅力就在於面紗背後的真相,這就不是秦之後統治者的一家之言可蔽之了!

“朝秦暮楚”實際上是一出各國均無法置身事外的雙雄對決

雙雄戲碼一直是影視作品中長盛不衰的元素,因為局外人看的是熱鬧、局中人則要決出雌雄。戰國時雖有“七雄”,很長時間來實際上一直都是秦楚兩國在唱主角,從實力上看,“秦楚”之間就好比“北喬峰南慕容”、彼此間是半斤八兩(最後“南不如北”的結局,也許是歷史趨勢的一種寫照),誰也沒有必勝對方的把握。

“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雙雄對決,不到最後都不知最終戲碼

“朝秦暮楚”一說雖出自宋代晁補之的“託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但它表述的卻是當時秦楚間的一種真實現狀:雙雄紛爭、周邊弱小國家為了自保只得“選邊站”,一時傾向於秦一時傾向於楚。成語詞典中說“朝秦暮楚”指的是豫陝交界的荊紫關歸屬(上午歸了秦國、傍晚又歸了楚國),也有說指的是漫川關的邊民((上午投向秦國、傍晚又投向楚國))。

其實秦楚爭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無論是邊境關隘的歸屬或當地的人心所向,這並非一關一地就能決定的。晁補之說“固朝秦而暮楚”時是站在後人角度來總結這樣的雙雄對決形勢,這成語顯然並非針對某一局地事件而言,倒是荊紫關、漫川關等地有點附會之意了。

在長期的對決過程中,秦楚之間或戰爭或交好,無不牽動著其餘諸國的神經,因為沒有人會知道、它們中誰才是最後的“老大”。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弱勢之下,各國自然都會關切著這樣的對決態勢、無法置身事外;一旦有啥風吹草動,成為“牆頭草”也是在所難免的無奈之舉。

“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樊噲所說的無奈,也是秦楚爭霸時眾諸侯國君的無奈

“明哲保身”的變異:士人站在統治者角度的一家之言

如果說宋人晁補之歸結出的“朝秦暮楚”自誕生之初就充滿無奈(其實它本身並不具備貶義),那麼“明哲保身”就是“朝秦暮楚”狀況下的處世之道:都是為了保障自己安全、保障百姓免受生靈塗炭的一種策略而已。

在那個年間,弱國國君的日子都不會好過,他得一直遊離於強國之間、通過各種政治外交手段使自己能安然立於世上,因此,為君為王者常常是無甚顏面可言的;國君為國為民卑躬,百姓也不會無所表示,他們也會極力擁戴這樣的國君、發自內心地感激他為國家帶來了安寧。

在古代典籍中,國君或大臣的這種行為就叫“明哲保身”。《詩經·大雅》中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說的本是西周(周宣王時期)賢臣仲山父的故事、讚頌他的優秀品德和才能。《中庸》裡也說,“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這就是明哲保身的具體行為,也是秦漢之間備受推崇的一種“無為”的主政思想。

“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三國時的賈詡也深得《中庸》裡的明哲保身之道

仲山父及那些弱國君王的“明哲保身”所為分明是一種善觀時勢的智慧立世之道,為何後來會漸漸變了味、成為一個貶義詞了呢?這就得看說這話的人是站在誰的角度了!我們知道,秦一統天下後,漢接秦興、摒棄“無為”,封建集權制度從此二千年延續;歷代士人出於儒禮、自然都站在統治者角度粉飾自己、評述“他人”的各種行為。所以在秦看來,各國是“朝秦暮楚”也好、“明哲保身”也罷,都不是啥光彩事情了、都是失敗者的“無為自保”而已。

“明哲保身”的仲山父因此漸被後人遺忘,不過同樣在晁補之所在的宋朝,《資治通鑑》也以“明哲保身”來描述了張良:“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可見至少在宋初之前,“明哲保身”還曾用於對人的正面評價。

自宋末程朱理學興起之後,儒家士人們紛紛將倫理道德放到了第一位,“明哲保身”才因“其默足以容”的消極無為遭到了貶斥、從此逐漸變異成了如今樣子。

“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朱熹認為,人的“氣質之性”有清濁,明哲保身這樣的濁者就不可取

假如歷史大勢選擇了楚國,這未必不是天下幸事

根據以上過程可看出,“朝秦暮楚”是基於“秦漢唐宋”間的統治者角度而言、用以貶斥當時的審時度勢者。

由於秦楚間勢均力敵,弱國們的審時度勢有何可貶斥?他們本應是最值得同情的一方。假如某國“朝秦”後,楚國又對其發出戰爭威脅、該國只好又被迫“暮楚”,這當中左右搖擺的滋味、想必只有國君自己才能自知了:既然自己沒有戰爭的實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保得安寧也是一種明哲保身之舉——雖屬無奈,卻不應遭到貶斥。相反地,盲目螳臂擋車帶來覆亡及生靈塗炭、這才是一種愚蠢。

從秦國角度看,“暮楚”就是該被譴責的,不過就當時的各國而言,楚國確實也有掌握天下大勢的資本、在很長時間裡,秦國實力甚至遠不及楚國。

“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電視劇《羋月傳》裡也體現過楚國的盛況

在春秋戰國歷史上,楚國是第一個敢於站出來挑戰周天子權威的國家,”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中,有楚國的一席之位而無秦國的”貢獻“。在疆域版圖、經濟及文化發展上,楚國無疑曾領先秦國許多,在各方面都具備了一統天下的條件。秦楚爭霸中,楚國輸的是國君人選而非國家實力,假若歷史大勢選擇了楚國,由楚國統一天下未必就不是幸事。

後來我們也看到了,秦滅了楚,最後又是“亡秦必楚”,這樣的態勢實際上一直自戰國延續到秦末漢初,“朝秦”和“暮楚”本都是不可預見的歷史結果。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今天的歷史自是因為天下大勢歸秦之後形成的。中原一統之後,楚國的一切也成了中原經濟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暮楚”實有著其雙雄博弈的歷史背景,否則為何沒有““暮魏、暮趙、暮韓”呢?這其實是”成王敗寇“的另一種表述罷。

“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秦楚爭霸”實際上一直延續到了秦末漢初

雖說弱國無外交,“朝秦暮楚”何嘗不是弱國的明哲保身之道?

在秦國崛起的過程中,楚國一直就是其針鋒相對的角色,為了在兩國之間取得一種平衡,各國國君也是煞費苦心的。”無外交“的處理方式其實也是他們的一種外交手段,目的就在於化解各種危機、免除國家可能遭受的各種磨難。

對於當中的感受,今日在“兩大平臺”之間“選邊站”的各商家可謂是體會至深了,無論選擇哪一方,對自己都是一次剝皮式的損傷、以此來換取自己的生存空間。這些商家裡的員工就好比當時的諸國百姓,在不斷的”受損-癒合“之間,企業也獲得了適當的喘息空間,美其名曰地、這也是一種明哲保身之道。

從前的諸侯國國君不好當、當代的企業主同樣如此。春秋戰國幾百年,這漫長的歲月就是數代百姓的平生、而換取到這些瞬息安寧的、恰恰就是當中各種的“朝秦暮楚”與明哲保身。

“朝秦暮楚”背後的明哲保身之道:士人不齒、百姓卻由衷感激

雖被迫“朝秦暮楚”,可你分得清誰是秦、誰是楚麼?

老百姓是很容易滿足的、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古時候對於國君的“萬民載道”,在那些弱國當中也更為常見。國君有時候要被迫質出自己的兒子、或派出屈膝和談的大臣、或親自出徵,百姓們無不看在眼裡,他們能做的、也只能是以“萬民載道”表達自己的由衷感激。

如果沒了這樣的背景,趙國本在“長平之戰”後就一蹶不振了;事實證明,國君的所為、百姓們也不會熟視無睹。關於這一點,今天的企業主們可要利用好了,狹縫中的安寧也是一種存世之道、也是一種生活!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也闡述了人的各種需求層次,當身處特定的需求層次時,以勝者一方為主宰的道德觀就只能退而求之。

某貓或某東告訴你“跟著我就有肉吃”,當你的需求層次還停留在“肉”上面時,各種道德譴責都是蒼白的了,這時候“朝秦暮楚”也好、明哲保身也罷,從歷史中學得自己的生存之道,才不枉自己讀過了書。昔日的秦國,何嘗不也是從狹縫中走出了自己的康莊大道?

“坊間五千年”將堅持內容100%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存疑義聯繫即刪),持續為大家輸出選題豐富的原創文章。本號文字均親自碼出,觀點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映射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