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給火車“修腳”的妹子,8年修了6000多雙“腳”

作業服、口罩、手套、工具包……3月6日,在成都車輛段攀枝花運用車間,李紅梅穿戴好防護用品帶上工具來到她的地下工作室,“開始給火車‘修腳’。”李紅梅邊打趣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李紅梅於2012年從蘭州鐵道學院畢業後應聘到成都車輛段攀枝花運用車間,開始了她的鐵路職業生涯。剛到攀枝花市之初,這個甘肅妹子無論生活和工作都各種不習慣,她甚至遞交了辭職信。

一次偶然機會改變了她。剛剛參加工作的她,有一次乘坐5633次火車,一群涼山老鄉正大框小簍往車上背農產品,幾個穿著校服的孩子正伏在座席之間的茶几上寫作業,一個剛放下揹筐的彝族大娘和列車員打招呼:“幸虧有你們這個車啊,要不今年我這土豆都曉不得咋個賣成錢”。

大媽的話改變了李紅梅的想法。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檢修的火車擔負的責任,意識到了自己工作的意義,從此安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8年裡,當初偷偷抹淚的李紅梅,保質保量完成了6000多條輪對的鏇修,成為鏇輪組的技術骨幹和組長。

这位给火车“修脚”的妹子,8年修了6000多双“脚”

李紅梅工作照

这位给火车“修脚”的妹子,8年修了6000多双“脚”

李紅梅正在作業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5633次慢火車成為成昆線運送抗疫物資、生活物資以滿足沿線旅客出行的重要選擇,李紅梅對自己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鏇修好每一條輪對,確保旅客列車的絕對安全就是我們對抗疫工作最大的支持!”這句話成為最近李紅梅對工友們的動員令。

3月3日,攀枝花的氣溫已經升至30多度,在深2米、面積只有6個平方的鏇輪坑裡已是悶熱難當。在鏇輪機“轟隆隆”刺耳的聲音中,一條條長短不一的鐵絲捲曲如同藍色的藤蔓,帶著尖刺,落進回收桶。李紅梅和同事,一人盯控不落輪車床電腦,一人用遊標卡尺測量輪對數據,並隨時觀察頭頂勻速轉動的輪對,呼喚應答。“鏇輪對精度要求非常高,既要將車輪踏面修復,又要儘量延長踏面的使用壽命,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讓一條價值幾萬元輪對報廢或受損,需要下足“繡花”功夫。”李紅梅說。一條輪對的鏇修工作大概需要1個小時。不到半個小時,汗水就打溼了兩個女工的口罩和衣服,而今天她倆要完成8條輪對鏇修。

今年是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當前又是“抗疫”狙擊戰的關鍵時刻,李紅梅和她的團隊加班加點對5633次慢火車不合格的車輛輪對進行鏇修整形,在她們的心裡圓了的不止是車輪,還希望“抗疫”狙擊戰早日以全勝圓滿結束,更是期盼成昆線人民早日脫貧。

紅星新聞記者 嚴丹 閆宇恆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