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在合乎中庸的處事態度中,藏著人生最好的結局


菜根譚:在合乎中庸的處事態度中,藏著人生最好的結局

我們明白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

在這一種現象的背後,根源就是因為自己執著於事件的表象,而沒有看到事件的形成因素,於是便輕易的將這一些道理強硬嵌入自己的生活,缺乏了思考,更缺乏了一種權宜之後的平衡。

道理是對的,但是未必在任何條件下都適用,很多時候往往會因為缺乏對於實際環境的考察和體諒,而錯誤的使用了這些道理,結果卻適得其反。

《中庸》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愚笨的人喜歡自以為是,卑賤卻喜歡獨斷專行,生於現在卻要恢復古代的禮儀制度,這樣做災禍一定會降臨到他的身上。

菜根譚:在合乎中庸的處事態度中,藏著人生最好的結局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自作聰明,剛愎自用,他們以自己的意識和情感去判斷外物,即便是問題出現的時候,還在自作聰明,想當然的去處理一些事情,而最後的結果就會因為一時考慮不周而出現失誤。

我們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狀態,需要衡量的都是當下的環境,根據環境再切入方法,而不是強硬的遵循某一個道理,更不是一味的去鑽牛角尖。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段話,通過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和判斷問題,來講述事物需要變通的道理。

莊子說:“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堯和舜通過禪讓做了帝王,子之和燕王噲因為禪讓而滅亡,商湯和周武王通過爭奪而為王,白公勝卻因為爭奪而喪身。所以由此看來,爭奪和禪讓的舉措,堯和舜的行為其好壞,因實施不同而截然相反。

菜根譚:在合乎中庸的處事態度中,藏著人生最好的結局

任何一種狀況發生時,這個事件的背後都有著不易察覺的演化階段,而最正確的方式就是合乎事宜的採取解決方式,才能達到平衡。

東漢末年,曹操陣營下有兩個謀士,一個是楊修,一個是荀攸,兩個人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卻有著不同的結局。

楊修自恃才高,處處點出曹操的缺點,曹操“雖嬉笑,心甚惡之”,表面上嬉皮笑臉,但是背後早已厭惡不已,後來借一個惑亂軍心的罪名,把楊修殺掉。

而荀攸同樣智慧過人,卻有著平安順遂的結局。

荀攸智慧和謀略都過人,但是他只是將智慧表現於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中,在生活中完全是一個愚笨之人。

正如同老子所說的“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只將智慧表現於內在,從不刻意顯露。

曹操雖然以愛才著稱,但是手段強硬而又殘忍,所以荀攸在平時很注意周圍的環境,從不刻意爭高下,在需要彰顯能力的時候發揮自己的才智,在生活中儘量表現得謙卑愚鈍,所以在朝二十餘年,都能立於不敗之地,地位穩定。

菜根譚:在合乎中庸的處事態度中,藏著人生最好的結局

很多人將“外圓內方”這樣一種中庸的處事狀態,理解為消極的折中思想,其實這是最大的誤解。

所謂“中庸”就是適度,不偏不倚,一切保持合理和諧,這是一門非常微妙的處事哲學,使人能保持一個很好的平衡。

生活中一些優秀的人正是如此,看似和普通人無異,但是區別總在於細微末節之處,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但凡成大事者,都能在內心中將事物保持平衡,不偏不移。

正如《菜根譚》中所說:清能有容,仁能善斷,明不傷察,直不過矯,是謂蜜餞不甜、海味不鹹,才是懿德。

意思就是說:清廉純潔而有包容一切的雅量,仁義而又有敏銳的判斷力,洞察一切又不苛求於人,正直而又不過於較真。如果能將一切做到恰如其分,就像蜜餞,雖由蜜糖製成卻不太甜,海水雖然含鹽卻不太鹹一樣,這就是一種高尚的美德。

菜根譚:在合乎中庸的處事態度中,藏著人生最好的結局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