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的2017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结果揭晓。我校地质与环境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14级本科生陈新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地质与环境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4级本科生李搛倬、2015级本科生陈孝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称号。

此次寻访活动于2017年11月启动,在为期3个月的报名结束后,通过校级、省级团委推荐,经专家委员会审定,最终产生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97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1462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

人物介绍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陈新

西安科技大学2014级本科生

2016—2017年度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2017年 保送中国科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07年一场变故,让他放弃学业而步入社会,为了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开始了谋生之路,凭借踏实肯干、勤奋好学,他很快就在工作岗位上站稳了脚跟。这看似顺风顺水的道路后面,却阻挡不了内心深处的的大学梦。放弃高薪工作,重拾书本回高中备战高考,终于在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担任班长的他在连续4年专业第一,高数满分更是家常便饭,2017年10月,陈新被保送到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今天的陈新经过了知识海洋的徜徉与浸润,重新绘出了人生的蓝图。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李搛倬

西安科技大学2014级本科生

2016-2017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2017年保送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

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她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精准资助金等资助,这些奖助学金不仅及时缓解了一个经济拮据的农村建档立卡家庭抚养三名大学生的巨大经济压力以外,更是给予了她和家人莫大的温暖、激励与鞭策。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研究,2016年,她组队开展“煤基石墨结构演化与构造变形环境耦合机制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立项,项目最终荣获国家级结题“优秀”等级。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陈孝娟

西安科技大学2015级本科生

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被评为“三好学生”等荣誉

父母的突然离世,让她失去了呼唤“爸爸,妈妈”的权利,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中考结束,她就想放弃学业,出去打工挣钱,遭到了爷爷奶奶一顿痛骂,两位老人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一晚三人哭成了泪人;2015年她考入了西安科技大学,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办理了生源贷款,进入学校后,也受到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让她更有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大学期间,她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的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她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项奖励,在2017年12月,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相关阅读

【西科朗读者】陈新:为扛起家庭重担无奈退学 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地环学院及时联系党委宣传部对陈新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本文于2017年5月9日首次发表于西安科技大学官方微信,随后,陈新的事迹被都市快报、光明网、中青网、安徽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题记

门被轻轻地推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庞。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谈笑间透露出一种邻家大哥哥的亲切,他就是陈新。他是一个普通的三年级大学生,是父母眼中乖巧孝顺的孩子,亦是老师口中频频称赞的优秀学生,是同学口中敬仰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班长。当然,他也是妻子身边同甘同苦的丈夫,儿子心中可亲可敬的好爸爸。本期朗读者向您讲述陈新28岁重返高考考场,走进西科求学的励志故事。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8岁重返高考考场

2005年,19岁的陈新考上了攀枝花学院,2007年父亲因肺病无奈离职在家养病,他不得不放弃正在进行的学业而步入社会,扛起家庭的重担。他从家乡湖南来到了广州,开始了谋生之路,凭借踏实肯干、勤奋好学,他很快就在公司站稳了跟脚,并被提拔为公司的基层管理人员,工资也较刚入职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只有陈新自己知道,这看似顺风顺水的道路后面还有一个埋在心中深处的大学梦。每当夜幕降临,灯火阑珊时,他望着窗外灯红酒绿喧闹吵杂的马路,心中的那份遗憾就浮上心头。追求梦想还是继续谋生,这个问题困扰了陈新很长时间,在无数个失眠的夜晚之后,陈新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他做出了一个大家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现在的高薪工作,重拾书本回高中备战高考,追寻自己的大学梦。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重返校园,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想要掌握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知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已经扔下课本7年了。289分,是陈新第一次模拟考试的分数。成绩出来之后,他没有沮丧,也没有纠结289分距离自己的梦有多远,他知道,自己还有时间还可以拼。卷子发下来,他第一时间分析自己的错题,主动查漏补缺。每天晚上,他都会挑灯奋战至凌晨,用勇气、坚持与梦想撕碎眼前的黑暗。很快,第二次模拟考试来了,陈新考到了389分,比上一次整整进步了100分,这一次的进步让陈新激动不已,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高考后,陈新以超一本30分的优异成绩被西安科技大学录取,也获得了4000元的优秀新生奖学金,给家人和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高数考试100分是他的家常便饭

2014年9月,陈新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了西科大,站在校门口,他告诉自己这里将是他的新起点。时隔8年,他重返大学校门,这一次,他褪去了8年前青春年少的稚嫩外衣,取而代之的是坚毅和从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陈新来说,这一次机会来之不易,他下定决心要把曾经“浪费”的时间全都“抢”回来。别人在朋友圈秀吃喝玩乐时,他在图书馆认真读书学习;别人在玩王者荣耀时,他在教室独自钻研高数题。陈新对数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天赋,他像一匹永不停息的骏马,奔跑在梦想的田野上,拼命追逐着前方的太阳。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实验室里的陈新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同刘飞老师一起参加学术会议

陈新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越来越游刃有余,凭借高数考试100分(满分100分)、大物考试99分(满分100分)的成绩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本科生一等奖学金,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全国化学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地质竞赛技能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上斩获多个奖项。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对青春的注解、对梦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守。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班长的责任也是兄长的责任

重返校园的他,比同班同学大了十几岁,是班里同学当之无愧的兄长。陈新在军训临时负责人、班长的岗位上的表现都如兄长一般的成熟干练,给他的弟弟妹妹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军训时,他每天早到10分钟将弟弟妹妹们所需的矿泉水放置阴凉处;期末时,他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分享给弟弟妹妹们,并力所能及的辅导大家。在他的影响下,地质工程1401班就是一个家,一个学院挂科率最低的家,一个获得过“十佳班级”、“先进团支部”的家。跟着一群“小朋友”在一起,陈新并没有感到明显的代沟,而是感到自己变得越来越年轻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好像回到了青春期的感觉。他坚信,他的地质工程1401班一定会绽放自己的光芒,他的弟弟妹妹们一定会有一个明媚的未来。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班级合影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父母妻儿是他一路逐梦的坚强后盾

陈新重返校园,在谋生还是逐梦的纠结中他选择了逐梦,这意味着他的家庭经济压力会大大加重。在他犹豫不决时,父母和妻子给了他最大的支持,鼓励支持他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你去吧,什么都不用担心,学费不够我们来想办法,孩子我们给你带,你早就应该回到学校把学业完成,这样我们才安心。”他的家人鼓励他说道。每次回湖南家里,他都会辅导儿子学习,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变成了一个爱思考爱动手的活泼男孩。谈起家人,陈新有点动容,眼带泪光,他说:“有的时候很想家人,特别是我儿子,不能陪在他身边是一种遗憾。但何尝不是一种希望,我正在给予他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家,是温暖、安全、宁静的港湾;家,是清新、甜蜜、丰润的田园。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和守护,陈新才能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勇往直前。

全省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圆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后记: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下去,而是坚持下去才会看到希望。因为希望的光芒,往往就在看不到的谷底。陈新并没有捷径的秘诀,他的捷径就只有一个,就是要有坚定不移的人生信仰,才能迈向更高的台阶。


2017年10月,陈新被保送到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今天的陈新经过了知识海洋的徜徉与浸润,重新绘出了人生的蓝图。

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西科人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