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主辦,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承辦的2017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結果揭曉。我校地質與環境學院地質工程專業2014級本科生陳新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地質與環境學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2014級本科生李搛倬、2015級本科生陳孝娟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稱號。

此次尋訪活動於2017年11月啟動,在為期3個月的報名結束後,通過校級、省級團委推薦,經專家委員會審定,最終產生1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97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和1462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

人物介紹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陳新

西安科技大學2014級本科生

2016—2017年度獲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2017年 保送中國科學院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2017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2007年一場變故,讓他放棄學業而步入社會,為了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他開始了謀生之路,憑藉踏實肯幹、勤奮好學,他很快就在工作崗位上站穩了腳跟。這看似順風順水的道路後面,卻阻擋不了內心深處的的大學夢。放棄高薪工作,重拾書本回高中備戰高考,終於在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擔任班長的他在連續4年專業第一,高數滿分更是家常便飯,2017年10月,陳新被保送到了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所直接攻讀博士學位。今天的陳新經過了知識海洋的徜徉與浸潤,重新繪出了人生的藍圖。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李搛倬

西安科技大學2014級本科生

2016-2017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

2017年保送北京大學攻讀研究生

2017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

她多次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建檔立卡精準資助金等資助,這些獎助學金不僅及時緩解了一個經濟拮据的農村建檔立卡家庭撫養三名大學生的巨大經濟壓力以外,更是給予了她和家人莫大的溫暖、激勵與鞭策。她積極參加學校的創新創業研究,2016年,她組隊開展“煤基石墨結構演化與構造變形環境耦合機制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得立項,項目最終榮獲國家級結題“優秀”等級。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陳孝娟

西安科技大學2015級本科生

2017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

被評為“三好學生”等榮譽

父母的突然離世,讓她失去了呼喚“爸爸,媽媽”的權利,要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中考結束,她就想放棄學業,出去打工掙錢,遭到了爺爺奶奶一頓痛罵,兩位老人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那一晚三人哭成了淚人;2015年她考入了西安科技大學,在政府部門的協助下辦理了生源貸款,進入學校後,也受到了國家助學金的資助,讓她更有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大學期間,她積極參加學校、學院的各種活動來鍛鍊自己、豐富自己,她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等多項獎勵,在2017年12月,她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相關閱讀

【西科朗讀者】陳新:為扛起家庭重擔無奈退學 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地環學院及時聯繫黨委宣傳部對陳新的事蹟進行宣傳報道,本文於2017年5月9日首次發表於西安科技大學官方微信,隨後,陳新的事蹟被都市快報、光明網、中青網、安徽衛視等多家媒體進行報道。

題記

門被輕輕地推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臉龐。已過而立之年的他幽默風趣,平易近人,談笑間透露出一種鄰家大哥哥的親切,他就是陳新。他是一個普通的三年級大學生,是父母眼中乖巧孝順的孩子,亦是老師口中頻頻稱讚的優秀學生,是同學口中敬仰的有責任有擔當的好班長。當然,他也是妻子身邊同甘同苦的丈夫,兒子心中可親可敬的好爸爸。本期朗讀者向您講述陳新28歲重返高考考場,走進西科求學的勵志故事。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28歲重返高考考場

2005年,19歲的陳新考上了攀枝花學院,2007年父親因肺病無奈離職在家養病,他不得不放棄正在進行的學業而步入社會,扛起家庭的重擔。他從家鄉湖南來到了廣州,開始了謀生之路,憑藉踏實肯幹、勤奮好學,他很快就在公司站穩了跟腳,並被提拔為公司的基層管理人員,工資也較剛入職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過只有陳新自己知道,這看似順風順水的道路後面還有一個埋在心中深處的大學夢。每當夜幕降臨,燈火闌珊時,他望著窗外燈紅酒綠喧鬧吵雜的馬路,心中的那份遺憾就浮上心頭。追求夢想還是繼續謀生,這個問題困擾了陳新很長時間,在無數個失眠的夜晚之後,陳新邁出了勇敢的一步。他做出了一個大家難以理解的決定:放棄現在的高薪工作,重拾書本回高中備戰高考,追尋自己的大學夢。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重返校園,光有勇氣是不夠的,還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想要掌握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知識,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已經扔下課本7年了。289分,是陳新第一次模擬考試的分數。成績出來之後,他沒有沮喪,也沒有糾結289分距離自己的夢有多遠,他知道,自己還有時間還可以拼。卷子發下來,他第一時間分析自己的錯題,主動查漏補缺。每天晚上,他都會挑燈奮戰至凌晨,用勇氣、堅持與夢想撕碎眼前的黑暗。很快,第二次模擬考試來了,陳新考到了389分,比上一次整整進步了100分,這一次的進步讓陳新激動不已,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定。高考後,陳新以超一本30分的優異成績被西安科技大學錄取,也獲得了4000元的優秀新生獎學金,給家人和自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高數考試100分是他的家常便飯

2014年9月,陳新拿著錄取通知書來到了西科大,站在校門口,他告訴自己這裡將是他的新起點。時隔8年,他重返大學校門,這一次,他褪去了8年前青春年少的稚嫩外衣,取而代之的是堅毅和從容。“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陳新來說,這一次機會來之不易,他下定決心要把曾經“浪費”的時間全都“搶”回來。別人在朋友圈秀吃喝玩樂時,他在圖書館認真讀書學習;別人在玩王者榮耀時,他在教室獨自鑽研高數題。陳新對數學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情和天賦,他像一匹永不停息的駿馬,奔跑在夢想的田野上,拼命追逐著前方的太陽。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實驗室裡的陳新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同劉飛老師一起參加學術會議

陳新在數學的海洋裡遨遊,越來越遊刃有餘,憑藉高數考試100分(滿分100分)、大物考試99分(滿分100分)的成績讓同學們刮目相看。他以專業第一的成績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本科生一等獎學金,此外,他還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在全國化學實驗大賽、全國大學生地質競賽技能比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類)上斬獲多個獎項。這些榮譽的背後是他對青春的註解、對夢想的追求、對信念的堅守。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班長的責任也是兄長的責任

重返校園的他,比同班同學大了十幾歲,是班裡同學當之無愧的兄長。陳新在軍訓臨時負責人、班長的崗位上的表現都如兄長一般的成熟幹練,給他的弟弟妹妹們帶來了很多方便。軍訓時,他每天早到10分鐘將弟弟妹妹們所需的礦泉水放置陰涼處;期末時,他主動把自己的學習筆記分享給弟弟妹妹們,併力所能及的輔導大家。在他的影響下,地質工程1401班就是一個家,一個學院掛科率最低的家,一個獲得過“十佳班級”、“先進團支部”的家。跟著一群“小朋友”在一起,陳新並沒有感到明顯的代溝,而是感到自己變得越來越年輕充滿著活力和激情,好像回到了青春期的感覺。他堅信,他的地質工程1401班一定會綻放自己的光芒,他的弟弟妹妹們一定會有一個明媚的未來。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班級合影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父母妻兒是他一路逐夢的堅強後盾

陳新重返校園,在謀生還是逐夢的糾結中他選擇了逐夢,這意味著他的家庭經濟壓力會大大加重。在他猶豫不決時,父母和妻子給了他最大的支持,鼓勵支持他邁出了勇敢的一步。“你去吧,什麼都不用擔心,學費不夠我們來想辦法,孩子我們給你帶,你早就應該回到學校把學業完成,這樣我們才安心。”他的家人鼓勵他說道。每次回湖南家裡,他都會輔導兒子學習,在他的影響下,兒子變成了一個愛思考愛動手的活潑男孩。談起家人,陳新有點動容,眼帶淚光,他說:“有的時候很想家人,特別是我兒子,不能陪在他身邊是一種遺憾。但何嘗不是一種希望,我正在給予他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家,是溫暖、安全、寧靜的港灣;家,是清新、甜蜜、豐潤的田園。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和守護,陳新才能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勇往直前。

全省僅4人!而立之年重返象牙塔圓夢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後記:

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下去,而是堅持下去才會看到希望。因為希望的光芒,往往就在看不到的谷底。陳新並沒有捷徑的秘訣,他的捷徑就只有一個,就是要有堅定不移的人生信仰,才能邁向更高的臺階。


2017年10月,陳新被保送到了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所直接攻讀博士學位。今天的陳新經過了知識海洋的徜徉與浸潤,重新繪出了人生的藍圖。

為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西科人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