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这世界上总会有人替你遮挡风雨,只是你从未了解。

今年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不幸的,因为疫情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出行受点限制,而对于病人来说,则是心理上的折磨。但对于医生们来说,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较量,他们需要尽可能的挽救更多的人。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很多人对于疫情中最了解的人应该就是钟南山了。因为有钟老的负责才让我们对他们这样放心,也相信我们会打赢这场战争。那个时候有人戏言只要钟南山不让动,我们坚决不动。因为他曾经带领人们成功渡过了03年的非典。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国之脊梁,才让我们的生活这样安心。当然为这场疫情的付出不仅仅是一个人,有那么多可爱的人积极奔赴一线,让人感动。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传染病学科院士,李兰娟曾经在非典期间做过突出贡献。有人形容过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刀锋上跳舞,因为每天几乎都是在病毒做斗争。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武汉疫情刚发生的时候,正是她提出封城的建议,而她带领的团队也率先分离出三株病毒毒株,为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因为这些付出与贡献,很多人都相信,这对在03年已经合作过的老搭档,这次一定会带领人民打赢这场艰难的战役。她们也一定会身体力行,帮助人们成功渡过。

而李兰娟院士有这样的品质与性格,也许正是与她的早期经历有关,因为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更多的为老百姓们谋得利益,帮助他们。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这里也算是鲁迅生活过的土地之上,也许是被这位前辈的精神鼓舞,他的身上有着很强的责任感。

1960年7月,李兰娟从绍兴夏履中心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但是要知道那个年代里面,读书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在生活都很难保证的情况下,读书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与金钱。在初二的时候,她的母亲告诉她让她不要再念书了,因为家里实在是没钱了,也许每位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时也是做过艰难的抉择。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在收拾东西的时候,班主任问她是不是很像读书,她拼命的点头。因此班主任告诉她先不要退学,而是请假一个月,自己好为她争取一下机会。

在班主任的努力下,终于为她争取来了助学金,也正是这样才改变了她的命运,如果选择辍学回家,这世上也许只会多了一个普通人。

靠着助学金坚持读完了初中,并参加全省统一中考。考虑到家境困难,想能尽早参加工作,李兰娟第一、第二志愿就都填报了中专。然而,因成绩优异被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录取。也许是人间有大爱,在高中时期,老师不仅减免她的学费,也为她争取到了助学金,让她能够有更好的机会接受教育。如果正常高考的话,她也一定会有优异的成绩。但不幸的是,因为时代原因,高考被迫取消。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贫苦出身的她,想到村里乡亲因长年劳累,经常会有腰腿疼痛的问题,听说针灸能治疗,于是就跑到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她就将人体经络背得滚瓜烂熟,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医学方面的知识,觉得很有趣,甚至是有些痴迷了。1968年,李兰娟回到老家,乡里安排她到当地中学做代课老师,课余的时间,她就给乡亲们做针灸治疗。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她放弃了相对收入较为丰厚的民办教师的职务,做了一名扎根农村为农民治病的“赤脚医生”,从学习中医开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为农民服务,她自己爬山去采集各种药材,无偿的提供给农民,既节省了他们农村医疗社的国家资金,又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就好像这片曾经养育过她的这片土地,她要尽可能的回报他们。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李兰娟为农民无私奉献,获得了她服务的400多户农民的一致好评,那几年,无论是刮风下雨,无论是傍晚黎明,只要农民有需要,她就会出现在每户农民的家中,农民感怀她的高尚品格,1970年,农民和公社一致推荐她进入了第一届工农兵大学去学习,成为了今天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临走那天,农民们都自发的前来送她。这也为她之后的从医之路奠定了基础,但她的心里从未忘过这些平凡的普通人们。她知道自己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多创造福利,减轻他们的负担。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1986年,她带领课题组,开始进行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救治研究,经过多年的刻苦攻关,她与自己的团队研究出一套独特的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业界又称“李氏人工肝”或“LI--ALS",这一系统,挽救了无数肝病患者的生命。也许是谋利益者,一定会对这项技术多加限制,她却急不可待的免费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广,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也许在她的眼里,能够多救一个人就是幸福。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1996年,她发起细菌耐药及感染微生态等多项课题研究,改变和更新了医学上的抗感染策略,2002年,出版《感染微生态学》提出“杀菌”同时亦需要“促菌”的理论,这一理论提出比国外同样的研究者早了四年。推进了中国的医学研究。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2003年“非典”肆虐,李兰娟率领团队,在48小时内检获浙江首例非典患者身上的病毒特异性核酸,同时,因为她提出的对“非典”防治的一系列措施,让浙江在非典时期无第二代病患,无医护人员感染方面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

而如今,她又再次启程,踏上了拯救更多人生命的路程。自2月1号第二次率队驰援武汉后,已经73岁的她每天要和医护人员商讨诊疗方案,


13岁险辍学,21岁做赤脚医生,56岁非典一线,院士的她让人感动


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都要见面,叮嘱大家做好检测防护工作,不能有任何疏忽,为了挤出时间,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很多人认为已经是院士的她,没有必要再这样拼命,只要发发论文就好,就和她中科院的同僚高福院士一样,但是这也许正是身上的责任吧,心里装着人民,又怎能如此不堪。

希望这岁月能够对这些国之能士温柔一些,也希望她们的心中所愿能够早点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