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這世界上總會有人替你遮擋風雨,只是你從未了解。

今年的生活對很多人來說應該都是不幸的,因為疫情的影響,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響。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就是出行受點限制,而對於病人來說,則是心理上的折磨。但對於醫生們來說,這是一場與死神的較量,他們需要儘可能的挽救更多的人。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很多人對於疫情中最瞭解的人應該就是鍾南山了。因為有鍾老的負責才讓我們對他們這樣放心,也相信我們會打贏這場戰爭。那個時候有人戲言只要鍾南山不讓動,我們堅決不動。因為他曾經帶領人們成功渡過了03年的非典。也正是因為有如此多的國之脊樑,才讓我們的生活這樣安心。當然為這場疫情的付出不僅僅是一個人,有那麼多可愛的人積極奔赴一線,讓人感動。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傳染病學科院士,李蘭娟曾經在非典期間做過突出貢獻。有人形容過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刀鋒上跳舞,因為每天幾乎都是在病毒做鬥爭。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武漢疫情剛發生的時候,正是她提出封城的建議,而她帶領的團隊也率先分離出三株病毒毒株,為疫苗的研製打下了基礎。因為這些付出與貢獻,很多人都相信,這對在03年已經合作過的老搭檔,這次一定會帶領人民打贏這場艱難的戰役。她們也一定會身體力行,幫助人們成功渡過。

而李蘭娟院士有這樣的品質與性格,也許正是與她的早期經歷有關,因為生活在人民群眾之中,才能更多的為老百姓們謀得利益,幫助他們。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1947年9月13日,李蘭娟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夏履鎮夏履橋村。這裡也算是魯迅生活過的土地之上,也許是被這位前輩的精神鼓舞,他的身上有著很強的責任感。

1960年7月,李蘭娟從紹興夏履中心小學畢業後,被保送到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但是要知道那個年代裡面,讀書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在生活都很難保證的情況下,讀書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與金錢。在初二的時候,她的母親告訴她讓她不要再念書了,因為家裡實在是沒錢了,也許每位父母說出這樣的話時也是做過艱難的抉擇。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在收拾東西的時候,班主任問她是不是很像讀書,她拼命的點頭。因此班主任告訴她先不要退學,而是請假一個月,自己好為她爭取一下機會。

在班主任的努力下,終於為她爭取來了助學金,也正是這樣才改變了她的命運,如果選擇輟學回家,這世上也許只會多了一個普通人。

靠著助學金堅持讀完了初中,並參加全省統一中考。考慮到家境困難,想能儘早參加工作,李蘭娟第一、第二志願就都填報了中專。然而,因成績優異被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學(現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錄取。也許是人間有大愛,在高中時期,老師不僅減免她的學費,也為她爭取到了助學金,讓她能夠有更好的機會接受教育。如果正常高考的話,她也一定會有優異的成績。但不幸的是,因為時代原因,高考被迫取消。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貧苦出身的她,想到村裡鄉親因長年勞累,經常會有腰腿疼痛的問題,聽說針灸能治療,於是就跑到省中醫院學起了針灸。只花了幾個月時間,她就將人體經絡背得滾瓜爛熟,那是她第一次接觸醫學方面的知識,覺得很有趣,甚至是有些痴迷了。1968年,李蘭娟回到老家,鄉里安排她到當地中學做代課老師,課餘的時間,她就給鄉親們做針灸治療。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她放棄了相對收入較為豐厚的民辦教師的職務,做了一名紮根農村為農民治病的“赤腳醫生”,從學習中醫開始,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為農民服務,她自己爬山去採集各種藥材,無償的提供給農民,既節省了他們農村醫療社的國家資金,又減輕了農民的醫療負擔。就好像這片曾經養育過她的這片土地,她要儘可能的回報他們。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李蘭娟為農民無私奉獻,獲得了她服務的400多戶農民的一致好評,那幾年,無論是颳風下雨,無論是傍晚黎明,只要農民有需要,她就會出現在每戶農民的家中,農民感懷她的高尚品格,1970年,農民和公社一致推薦她進入了第一屆工農兵大學去學習,成為了今天浙江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大學生,臨走那天,農民們都自發的前來送她。這也為她之後的從醫之路奠定了基礎,但她的心裡從未忘過這些平凡的普通人們。她知道自己要儘可能地為他們多創造福利,減輕他們的負擔。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1986年,她帶領課題組,開始進行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臨床救治研究,經過多年的刻苦攻關,她與自己的團隊研究出一套獨特的治療重症肝病的新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統(ALSS),業界又稱“李氏人工肝”或“LI--ALS",這一系統,挽救了無數肝病患者的生命。也許是謀利益者,一定會對這項技術多加限制,她卻急不可待的免費向全國乃至世界推廣,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也許在她的眼裡,能夠多救一個人就是幸福。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1996年,她發起細菌耐藥及感染微生態等多項課題研究,改變和更新了醫學上的抗感染策略,2002年,出版《感染微生態學》提出“殺菌”同時亦需要“促菌”的理論,這一理論提出比國外同樣的研究者早了四年。推進了中國的醫學研究。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2003年“非典”肆虐,李蘭娟率領團隊,在48小時內檢獲浙江首例非典患者身上的病毒特異性核酸,同時,因為她提出的對“非典”防治的一系列措施,讓浙江在非典時期無第二代病患,無醫護人員感染方面成為全國的先進典型。

而如今,她又再次啟程,踏上了拯救更多人生命的路程。自2月1號第二次率隊馳援武漢後,已經73歲的她每天要和醫護人員商討診療方案,


13歲險輟學,21歲做赤腳醫生,56歲非典一線,院士的她讓人感動


各個醫院的專家、基層的管理者都要見面,叮囑大家做好檢測防護工作,不能有任何疏忽,為了擠出時間,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很多人認為已經是院士的她,沒有必要再這樣拼命,只要發發論文就好,就和她中科院的同僚高福院士一樣,但是這也許正是身上的責任吧,心裡裝著人民,又怎能如此不堪。

希望這歲月能夠對這些國之能士溫柔一些,也希望她們的心中所願能夠早點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