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朱元璋将死,除了不敢指望的儿子,他几无可用之亲人。于是,女婿梅殷被传至榻前,朱元璋密令这自己无比喜欢的"半子"一定要用心辅佐朱允炆。

朱元璋肃贪反腐那是铁腕,二女婿欧阳伦因为私自干点买卖就被老亲爷大义灭亲,赐死了。看着"连襟"赴死,自己的伯父梅思祖死后(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还因追座胡惟庸案全家被杀,精通经史的梅殷,谨小慎微,谦恭低调,所有女婿中朱元璋视他为人才,因此就把辅政重托交给了他。

可当朱棣突袭京师,建文帝生死存亡之时,手中有40万大兵,梅殷为何按兵不动,完全忘了岳父交给自己任务呢?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一、尽职守关,忠国之心一直都在

建文三年底,舅兄朱棣的"清君侧"活动愈演愈烈,战火从北平不断向南蔓延。紧要关头,建文帝将姑父梅殷派到叛军南下必经之地淮安重镇把守。

梅殷明白淮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是都城南京后防的一道重要屏障,务必严防死守。所以他一到淮安就严谨治军,精心布防;恪守禁令,不敢马虎。

建文四年四月,燕王朱棣取得灵璧大捷,当年刘邦决定性的胜利——垓下之战也就在灵璧旁边,历史的巧合让军心大振。朱棣接着挥师南下,抵达泗州,他的理想路线就是越淮安,取高邮、扬州,直捣南京。于是,朱棣向妹夫梅殷提出要进城敬香拜祭父皇陵。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梅殷当然明白朱棣的鬼把戏,无非就是找个噱头借道淮安。"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这是岳父临终交代,各地藩王无旨意不得离藩地到京师吊唁,梅殷用这个很正的理由严拒了朱棣的无理请求,并斥其不孝。

谁知道,此时的燕王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皇上,又遣使来信威胁梅殷:"如今我兴兵清君侧,是顺应天命,不是常人所能阻挡的。"

面对如此厚颜无耻的逆子,梅殷一怒之下割掉使者耳、鼻,对他说:"留下你的嘴巴,回去告诉我那大逆不道的舅兄,让他好好想想什么叫做君臣大义。"

梅殷的凛然正气让朱棣心生惬意,不敢冒然擅闯硬攻。此路不通!朱棣只好退回绕道,另打主意。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二,手握40万重兵不发,他有难言之隐

妹夫的工作做不通,朱棣改道盱眙、掠扬州直逼京师,也就一个月的功夫,城破君亡,建文帝也在那场莫名的大火中烟消云散,不知所踪。

此时,一无所知的梅殷依然在淮安城坚守岗位,朱棣当然明白那里依然是自己的禁地,梅殷这个顾命大臣依然是心头大患。已经坐上帝位的朱棣为了让梅殷归降,也不顾手足之情了,威逼妹妹宁国公主(梅殷的妻子)咬破手指写成血书派人递于梅殷。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得知建文帝已经葬身火海,自己的妻儿又被贼子挟持,梅殷痛哭流涕,在为建文帝发完丧后,无奈回了南京。

如此看来,梅殷为何按兵不动,其一,他知道时已成定局,为时已晚;其二,举兵讨逆,自己的妻儿都在朱棣手上,那可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他只能忍气吞声,暂居篱下。不过,梅殷最后也没落得好下场,三年后,在舅兄朱棣的“安排”下,入朝过笪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挤入水中,溺亡。

当然这些原因人人皆知,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我们通过细细分析可以找到的理由呢?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三、朱允炆忘了梅殷是顾命大臣

从《明史》以及其他相关史书中,梅殷这位顾命大臣除了上述鲜有提及,也就是说,建文帝上任后可能忘了这个姑父,直到三年后才想起了他。

建文帝继位后,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位老师成了他的核心团队,年轻的建文帝理想主义的仁政思想和三位儒学大家一拍即合。在推行新政后,他们又为建文帝谋划出那个要了他们性命的削藩运动。

《明史》曰: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我就有些纳闷了,梅殷可是儒学大成,为何就没进核心层呢?足可见,朱允炆并未重用这位皇爷爷安排的顾命大臣,自己的姑父。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或许朱允炆搞得过火的削藩运动梅殷心底也是有些想法的,这也是他事成定局后不再反抗的原因之一。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四、忠于职守,淮安才是他的阵地

上面已经交代过,梅殷能够在朱元璋时期独善其身,还能获得岳父的爱意和褒扬,除了文武之才,重要是他"天性恭谨",办事认真。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惠帝命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悉心防御,号令严明。

这一点从他接受外甥朱允炆的命令镇守淮安就能看得出来,他不是个打马虎眼的人,守一方土地就得认真经营,确保滴水不漏,不给别人空子钻。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梅殷为何不发一兵一卒,那是他明白淮安乃是险重之地,人在阵地在,没有皇帝的命令就得死守在这里,读书人就认这个死理。这也就很好解释他按兵不动的原因了,梅殷认准他的责任就是不让朱棣突破淮安。

假如他追击绕道的叛军,朱棣调虎离山,丢了淮安怎么办?京城危急,他依然毫无动静,其一,他没有接到驰援的命令,不可擅离岗位;其二,他也不敢丢下淮安不管,这正是他作为书生严谨的体现;其三,他压根就不知道前方战况(朱棣登基他都不知道),依然死守淮安。

城破君亡,顾命大臣掌40万大军,却不得不降,朱元璋看错人了吗?

建文帝一个20多岁的年轻书生,在三个纸上谈兵的老书生带领下,没有那金刚钻,偏揽那瓷器,没准备好、策划好就削藩,玩火自焚;自己不善军武,且优柔寡断,频繁换将不说,整个战役的指挥系统、通信系统基本丧失功能。他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怨不得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