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复成新村的往事,还原南京城历史记忆

作为南京城市文化名片,南京民国建筑不仅是一道独特风景线,更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研究民国建筑的作品不鲜见,新书《复成新村的陈年旧事》却以小见大,独辟蹊径。秉承“由小处着手,书写南京的历史文化”这一宗旨,两位民间学者从南京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建筑风貌区“复成新村” 门牌考证入手,呈现城市的历史记忆,以及近百年来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段复成新村的往事,还原南京城历史记忆

城市风貌

百年前住宅小区配套非比寻常

与大众熟悉的颐和路民国建筑群不同,复成新村虽然身处闹市,却略显清静。沉浸在烟火气中的四十多栋风格各异的洋楼,不显眼,安静平和。

“复成新村是南京重要的近现代建筑风貌区,北临常府街,南邻绣花巷,西接申家巷,东至马路街,虽不如民国公馆风貌区颐和路有名,但它地处闹市,自成一体,同样刻录了历史的变迁。”作者之一尹引是南京地方史研究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志趣相投的研究民国诗史、民国通俗小说与都市文化的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张元卿来到复成新村,立刻被这里的建筑群以及每栋建筑背后的故事所吸引,开始着手研究,挖掘岁月变幻中的名人足迹、历史往事。

一段复成新村的往事,还原南京城历史记忆

经过每一栋建筑的实地探访,以及结合大量珍贵的史料和馆藏资料,尹引与张元卿发现,复成新村与颐和路公馆风貌区有着太多的不同,“颐和路大多是自建,复成新村却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开发公司’主持统一开发统一规划的产品。”张元卿告诉记者,他们甚至发现了当年复成新村的“开盘广告”。

因为先进的开发理念与完善的配套,作为当年中高档住宅小区的复成新村吸引了大批买家。“这里面规划了四种房型,平房、楼房、有庭院有篱笆墙、美式乡村风格,总有一款得人心。”不仅如此,张元卿向记者比划,复成新村选址此处有着很多讲究,“当年复成新村的西边有一条铁路,交通便捷;东边曾经是南京最有名的‘第一公园’,当时是南京最重要、设备最完善的公园之一,周围有配套服务设施、展览馆、图书馆,更有民国时期的公共体育场,学校、医院也都在附近。当年视野开阔之时,在复成新村的二楼向东望去,紫金山尽在视野之内。”

周边丰富的生活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让复成新村甚是抢手,“不过遗憾的是,第一公园却在战时被夷为平地,建筑与布置均荡然无存,这也是南京的公园路没有公园的原因。”尹引告诉记者。

一段复成新村的往事,还原南京城历史记忆

整齐、精致、实用,成了复成新村的标志性特色。

“别看现在每栋楼的外表都略显破旧,但是复成新村的每栋楼里面都大有乾坤。”张元卿告诉记者,除了周边的配套之外,当年的开发公司也将先进的房屋建设理念带到南京,植入复成新村的房屋图纸之中,“复成新村家家户户都配有抽水马桶,拥有国外进口的洗浴设备,更配有24小时热水。”当年参与建设的陆根记营造厂是近代南京营造业中的四大营造厂之一,可谓引领了近代南京营造业的发展和壮大。

足迹往事

名流串门展现当年社交图谱

如此精致的复成新村,自然吸引诸多名人前来置办房产。

与复成新村有所关联的不乏各色传奇人物,有当时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也有抗战前夕二十九军的重量级人物、抗战时期南京保卫战中的铁血将领。

“以往研究者大多单纯从建筑角度来研究复成新村,对于小区整体历史,特别是单体建筑的历史及其主人身份的研究和确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尹引告诉记者,他们按照门牌号的考证和对应,对每幢建筑的原主人身份进行调查和确认,结合大量珍贵的史料和馆藏资料,挖掘每栋建筑背后的故事,以及来往其中的名人足迹。

一段复成新村的往事,还原南京城历史记忆

在44栋建筑中,名士名流们相互串门,展现出一幅当年南京上流圈的社交图谱。

“原文鸿恩寓所中经常能见到文人名士的身影。”据尹引介绍,当年吴德生就住在此处,而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开拓者顾颉刚就常常来此串门,“顾颉刚在其1937年的日记中就有记载:一月十六号星期六,吴德生派车来接,到其复成新村四号寓中吃饭,谈至八时半归。”

那么吴德生又是何人?尹引笑道,“他可谓是徐志摩的至交好友。大家都听闻1922年3月,徐志摩和张幼仪协议离婚,当时就是在吴德生的家中,并由吴德生、金岳霖作证。当年这里是否有更多其他文人来此聚会?这些都很值得探究。”

此外,复成新村中的一处洋楼也与韩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段复成新村的往事,还原南京城历史记忆

当年复成新村前的合影

“因为这里同金九有关。”张元卿告诉记者,作为韩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金九不但是著名的韩国独立运动家,还曾担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

“1935年10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至南京后,金九出于安全的考虑,可能将母亲安置在了复成新村。而后由于日本军警疯狂追捕,‘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辗转嘉兴、杭州和镇江,最后迁至南京。直到1937年11月,南京一直是韩人独立运动的中心地。1947年韩国临时政府驻华代表团告知该团自1947年元旦起,改称‘韩国驻华代表团’,此后也将办公地点迁至复成新村。在这个意义上来看,这里应该相当于韩国在中国第一个大使馆级别的寓所。”张元卿解释。

城市建设

民国“大数据”研究有现实意义

作为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少数几个老街区,复成新村的建筑,将一幅百年前南京城中的种种风貌展现在读者眼前。

复成新村的名人足迹,记录在文字资料中,同样也留在周边居民的记忆之中,构成当年南京城中百姓生活图景。

张元卿与尹引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实地走访,一一求证,以期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真实。因此,书中附有大量实地拍摄照片及珍贵的史料图片,既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也让读者与那些老建筑、那些久远的人与事更加贴近,让这本学术著作显得通俗易懂,趣味横生。

“由小处着手,书写南京的历史文化”,是《复成新村的陈年旧事》的宗旨。不过作者还有更多的表达,“复成新村的建造理念到现在都不过时,遵守规范但又允许个性化,让复成新村在一众民国建筑中拥有存在感,同样也展现出当年的社区与山水城林的关系,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张元卿认为,对于此处的研究不但有历史意义,对与城市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都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其实民国时期就是大数据时代。”尹引解释,“在当时的建筑、各种文献资料中,都有大量信息、数据,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大数据。当年的影像资料少,研究这些大数据对城市的研究、历史的还原,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实习生 姜亚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