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類

傳記類

傳記類
傳記類傳記類
傳記類傳記類
傳記類傳記類
傳記類傳記類

《楊寬先生編年事輯》

作為呂思勉的弟子,史學大家楊寬治學領域頗為廣泛,但以上古史最見功力,尤其以戰國史研究名重一時。他自1980年代移居海外,遊離大陸學界之外,聲光日漸不顯。其畢生著述繁富,近年匯為《楊寬著作集》正在梓行中。著者近年來即肆力此集的編纂與研究,故於楊寬行事、思想與著述等資料,蒐集甚勤,收穫頗豐。在此基礎上,確立凡例,條理材料,編為此書,功不可沒。既俾後學讀其書而知其人,也為現代學術文化史群像留存一幀剪影。雖因條件限制,剪影或許還難稱高清,自不妨期待將來有機會再作增訂。 (虞雲國)

《寂寞光影:導演費穆》

最初是在同濟大學湯惟傑老師的微信上,知道去年十月在蘇州美術館舉辦的“詩人導演——費穆文獻展”,看得讓人心動。由於種種原因,無暇赴蘇州觀展,後知為這次文獻展出了本書,便想一睹為快。文匯社《寂寞光影》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一代影人費穆的生平,和他寫的文章、執導的影片,還有大量的影印報刊和老電影畫報的彩頁,可謂資料詳實。費穆的電影僅看過一部《小城之春》,感覺拍得挺超前的,我還淘到過費穆的電影《孔夫子》《天倫》等老影單,是民國時期印行的,甚為難得。 (姚一鳴)

《唐大郎紀念集》

唐大郎是舊上海最典型的小報文人。自早年從銀行業跨入小報界,便筆耕不輟,而文思活絡,風趣幽默,一天給六七家小報寫稿不在話下,痛快處連罵人話也入詩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香港的舊友得讀他的新作,感嘆“打油詩最與心緒有關,絕對無法偽裝高興”,知道他仍快樂地生活著。這位真性情的“江南第一支筆”,作品的標本價值可想,卻未廣泛地出版過。本書輯錄唐大郎友朋的回憶文章,選錄他詩文中的精華,填補了有關出版空白。兩位編著者克服艱難困苦,奮力爬梳,辨析筆名,錄入文字,真是勞苦功高。 (宋希於)

《瘂弦回憶錄》

瘂公晚年居溫哥華,有幸見過幾面。友人王立(辛上邪)博士為其整理口述回憶錄,自然急切捧讀。此書分《雙村記》《從軍記》《創世紀》三部分,從少小離家,為了一碗紅燒肉加入“國軍”說起,然後青春渡海,再從戲劇到文學,生動呈現了一個臺灣文壇樞紐性人物的人生軌跡。瘂公是講故事的高手,他講得不疾不徐,讀者卻心緒起伏。關於故鄉、母親、流離,我在火車上讀到這些章節時竟然幾次淚目。掩卷,把腰封折起來當書籤,看見其上一句話:“他是瘂弦,那個在故事裡讓人淚溼衣襟的瘂弦……” (沈迦)

《高心夔日記》

本名《佩韋齋日記》,凡五冊,稿本藏浙圖。此據稿本整理。高心夔(1833-1881)為晚清重要詩人之一,在當時有大名,幾與王闓運相埒。《日記》所記雖簡而瑣,於學問、文章及時政,皆多所涉及。心夔本詩人,作詩下字奇澀,由《日記》窺之,讀書卻殊不博,蓋其詩雖多難字,而尟用僻典,故不須書卷為撐腸也。雖然,其涉覽之所及,乃亦至於青烏、岐黃,且現學現賣,用之於擇墓地、治兒病,不但見其好奇,亦可徵其膽大矣。又記及家庭糾紛,為兄弟畫策,以齊桓公、唐明皇諫伯父惑溺於灶下禿婢,閱之皆可噴飯。 (王培軍)

《郭曾炘日記》

此書據稿本整理,包括《過隙駒》一卷、《邴廬日記》七卷,邴廬作者晚歲號也,日記亦作於晚歲。郭曾炘(1855-1929)福建人,為晚近同光體詩人中之健者,《日記》中論詩之語,屢見不一見,尤於同時輩流,多真實之批評,雖未必作準,卻最為難得。所錄己詩亦夥,凡刻本所不取者,皆存於此,比而觀之,足明其去取之故,而有資於詩學,亦見近人之喜為輯佚,拾古之棄餘,視若枕秘,固無所裨益於文學也。又若友朋往還、詩社聯結、憑弔登覽、京師風俗、時世變遷、氣候風景、政事文章及讀書議論,皆有所及,雖篇幅不大,而論其內容,則遺老生活之一小史也。 (王培軍)

《張棡日記》

三百萬字、皇皇十冊的《張棡日記》終於全文標點出版。張棡,字震軒,號真俠,瑞安汀田人。一生從業教育,二十八歲(1888年)開始寫日記,一直到臨終前一月(1942年2月),留下一百零五冊手稿,以一個身處時代大變革背景下的地方鄉紳的視角連續記錄了晚清以降溫州鄉村社會的全貌,堪稱“浙南百科全書”。《張棡日記》的整理開始於本世紀初,2003年曾從原手稿中選出一千二百餘則,作為“溫州文獻叢書”之一種出版。2010年,溫州圖書館啟動《館藏日記稿鈔本叢刊》整理工作,確定將這部日記完整收入,不作任何刪節。現經八年磨礪,正式出版,滿足了海內外學術界期待已久的夙願。 (沈迦)

《〈讀書〉十年》(增補本)

《〈讀書〉十年》的增補本,除全部收入揚之水十年的日記以外,增補了本“友朋書札”一輯。揚之水寫的日記,從1986年至1996年十年間赴各地約稿、買書、讀書記錄、編輯部的日常,以及和諸多文化老人的交往,串引出一部“當代知識分子生活實錄”,如今再讀,這些看似瑣碎的文字如陳釀般經久彌香,也可喚起對過往的記憶,至今被人津津樂道而又有無限回憶的八十年代,在揚之水的筆下,通過私人日記的方式,真實地體現了出來。而圍繞在《讀書》編輯部周圍的人和事,構成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化的獨特景象。 (姚一鳴)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這是2019年度海內外有名的暢銷書,因為太流行,閱讀之前有點猶豫,但未能抵擋女性書寫者身份的吸引。讀完後理解了這部著作為何暢銷,確實蕩氣迴腸。對抗家庭、出走、反思、尋找自我——這樣的母題在既往的文學作品中雖不陌生,這部作品講述的故事仍然充滿獨特的力量與溫柔,也許出於作者的天性,又或出於群山的安慰、苦難的鍛造、愛的涵養。也很喜歡中譯本的書名,特別是在瞭解了起名始末之後,更覺貼切。此外,這部作品還促使我去更多地思考宗教與文學的關係,乃至宗教的奧義。 (蘇枕書)

《重於天堂:科特·柯本傳》

已經成為傳奇甚至神話本身的科特·柯本,不缺少傳記,也不缺少江湖上的種種傳聞,但他似乎一直缺少一個看上去正襟危坐般的大傳記。所謂大傳記就是如同歷史上那些光芒萬丈的大人物所擁有的一樣,正統且又按部就班。《重於天堂》從科特·柯本出生前的家庭和生活環境開始寫起,一直延綿到槍聲響起肉體化作一把灰塵……科特·柯本是那種可以和約翰·列儂相提並論的上世紀青年文化標誌性人物,他們的偉大甚至不用細說那些音樂和輝煌記錄,只需一個頭像或者一段旋律,那種轟然而至的影響力就已經無比清晰雄壯了。 (朱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