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楊寶森(1909—1958年),20世紀著名的京劇老生演員,“楊派”藝術的創始人。20世紀30年代末,楊寶森與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並稱為“四大鬚生”。“楊派”是當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京劇流派之一,形成了“十生九楊”的生行格局。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文昭關》楊寶森飾伍子胥

1939年,楊寶森與夫人趙霞彰結婚八年,恩愛如昔,但一直沒有孩子,不免遺憾。正巧楊寶森的一位朋友家中因經濟困難,有將外孫女送養之意。楊寶森夫婦聞信訊後,喜出望外地收了這個才幾個月大的女孩為養女,以“氣質如蘭”之意,為她取名為楊文蕙。楊寶森視楊文蕙為己出,百般疼愛,父女倆和和美美地一起生活了近二十載,直至1958年楊寶森去世。父親楊寶森給女兒楊文蕙留下了極為美好溫馨的回憶。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楊寶森與養女楊文蕙合影

直到趙霞彰去世,楊寶森與謝虹雯結為夫婦後,才有了自己的兒子楊珉,但因為身體不好,去世的時候楊珉只有4歲。

楊文蕙在老年時這樣談到了父親: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楊文蕙回憶說,演出時,即使前面有一個觀眾,父親都會精神飽滿地站在臺上,字字珠璣。後臺的工作人員也都不會受上座率的影響,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每當父親唱至一齣戲的核心唱段時,不僅前臺鴉雀無聲,後臺的工作人員也會屏息凝聽,一起陶醉。

楊文惠回憶起父親對藝術的那份不離不棄的堅持時,感嘆道:“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現在‘十生九楊’的京劇老生格局也正是父親所開創的。生前的寂寥與逝後的繁華真是造化對父親開的一個偌大的玩笑。”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定軍山》楊寶森

楊文蕙形容自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因為生活中的楊寶森從不會讓女兒感受到生活的壓力。有一天長安散戲後,楊文蕙沒有和父親一起回家,而是和李少廣等一批年輕演員先走,路上聽他們談起後,才知道那天的上座不好,每人只給了五角的車錢。楊文蕙這才體會到父親經營的艱難,才理解到原來這些演員們並不完全是為了掙錢而盡心盡力跟隨父親的。

楊文蕙曾聽楊寶森的學生葉篷講,“20世紀30年代,父親的嗓子因極度疲勞而倒倉,只得在家調養,家境因此陷入困境,有時竟然揭不開鍋。即使處於這樣的困境,父親仍然堅持鑽研餘派藝術。有一次,為了換點錢去觀摩餘淑巖的演出,父親把他祖傳的菸袋嘴都拿去賣了。”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在楊文蕙的記憶裡,父親給她留下的最深印象是穩重,父親不像戲班裡的人,倒像個文人。那時北京陶然亭公園常年聚集著一幫文人,父親就經常到公園裡和他們一起吟詩作詞。“父親很少在家大聲唱戲,所以與其他梨園家庭完全不同,家裡非常安靜。”

楊文蕙說,父親的學生們都非常尊敬他、愛戴他,卻又有些怕他。父親授課時,學生們都站在院中,不敢有稍許怠慢,更不敢在老師面前坐下。“父親從未定下這樣的規矩,而是他不怒而威的氣勢讓學生們自覺恭敬。”有一天譚富英先生來到家中拜訪,看見楊文蕙在院中踢毽子,一時興起與她一起玩了起來。期間譚先生對楊寶森說,“我想幹脆讓譚元壽跟著你學得了,但是他可受不了你這的規矩。”楊寶森聽見此話,也不禁莞爾。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e

1957年,楊寶森先生和程硯秋先生有了那次為人津津樂道的合作——錄製《武家坡》,沒想到這也成為楊寶森最後的絕唱。在錄製《武家坡》的前期,楊寶森顯得格外高興。楊文蕙回憶,父親最佩服的京劇演員就是程硯秋,認為他的唱腔極為講究,功力非凡,於是這次合作也給父親帶來了壓力,錄音前不斷地對唱腔進行修改。她曾聽父親說:“程先生那麼講究,我也不能落後。”父親的辛苦沒有白費,雖然病體沉重,但整齣戲演唱得毫無瑕疵,不僅嗓音狀態奇佳,聽過此錄音的人都讚歎不絕。

父親關心和接濟生活上有困難的藝人的故事,楊文蕙是耳熟能詳的。1953年,旦角演員趙慧秋隨楊寶森的寶華社赴山東濟南演出。趙的一位家住濟南的同行,來後臺找到她,訴說他的妻子久病臥床,家中生活很困難,請求幫助。趙慧秋很是同情,給了那位同行一些錢。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過後團里人告訴她,楊先生找你有事。趙在化裝室找到了楊寶森,楊寶森拿出錢對趙說:“慧秋,聽說你的朋友遇到難事啦?這是我一點心意,給他先解決燃眉之急吧。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大家都不容易。”趙慧秋正要說什麼,團裡的一個主要演員哈寶山把錢接過來塞給趙慧秋,說:“拿去吧。楊先生經常就是這樣,和他共事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趙慧秋站在那裡感動得竟然一句話也講不出。

還有一件事,更讓大家感戴莫名。1956年,天津組建國營京劇團時,盛邀楊寶森加入。楊寶森只提一個要求:“寶華社諸位與我共事多年,我來可以,但寶華社必須全體吸收入團。剩下一個,我也不便先行。”這一方面是考慮到藝術上多年形成的默契不易,另一方面也是唯恐同人有所流落,生計無著。後來,天津方面考慮楊寶森的意見,寶華社70餘人全體加入天津市京劇團,包括龍套、武行在內,無一遺漏。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楊文蕙逐漸長大後,楊寶森的身體狀況卻慢慢不好起來。楊文蕙記得,父親最後的幾年中,他經常疲倦,越來越瘦,演出次數也逐漸減少了。

1958年2月,楊寶森感冒了,楊文蕙寸步不離地照顧父親,沒有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勞動,楊寶森感到不安,對女兒說自己身體已經無礙,她應該去參加勞動,不能落後。楊文蕙見父親好轉,也放了心,於是拿起行李出了家門,卻沒想到,這一走就是與父親的永別。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當楊文蕙來到郊區黃土崗的第二天,就聽到了來自家中的噩耗。慌亂中,楊文蕙搭乘菜車趕回城裡,奔至家門前,一眼就看到了門邊掛著的一串扎眼的白紙。

楊文蕙渾渾噩噩地走進家門,親友們看見她,說:“快見見你爸爸最後一面吧,他一直等著你回來呢!”其實那時候楊寶森已經離去,但沒有等迴心愛的女兒,雙目未閉。

京劇大師楊寶森的養女回憶父親:一生清貧潦倒,去世後卻倍受追捧

楊文蕙顫抖著合上父親的眼睛,心中默唸:“爸爸,我回來了,您放心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