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让孩子死磕这一点,成绩差不了

小学阶段,什么比较重要呢?不是成绩,而是学习习惯,比如阅读。

阅读带给孩子的财富是巨大的,给孩子打开新世界,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常常夸的学霸,都爱阅读,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上小学了,记得让他死磕这一点,成绩就差不了。

小学阶段,让孩子死磕这一点,成绩差不了

小学应该重阅读,而不是成绩

很多家长在孩子刚上小学时,就开始追求高分。

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认真写作业,大量刷题。

但是到了后面,孩子逐渐被人迎头赶上,有点力不从心了,有没有想过是你抓错了方向。

小学不重阅读重成绩,就是看重眼前的成绩而不看重长远的学习。

如果你的孩子在应付题目时很吃力,有可能是阅读量不够,他的知识储量不多,眼界不宽。

《奇葩说》BBKing 詹青云小学时成绩并不好,但是非常爱阅读,好在她坚持下来了,高中爆发出来了,这是阅读带给她的迟来的馈赠。

学习之路那么长,不要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因为小学成绩很好追上,但是如果在这黄金时期培养阅读,对以后的学习大有益处。

小学阶段,让孩子死磕这一点,成绩差不了

小学课本内容单一

小学课本内容单一,孩子稍微努力下就可以掌握;而考试内容也比较单一,就会给家长一个错觉:掌握课本内容就可以了,其他的以后再说。

暴风雨来临之前,没有人跟你打招呼的。

去年,教育部的语文改革,明确地提出中小学生要加大阅读量,已经能看出,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

光吸取课本内容,孩子最终会营养不良,发现的晚时,就很难弥补。

所以,从孩子上一年级时,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阅读,孩子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才会提高。

课本的知识少,看久了孩子会觉得枯燥,结合课外知识,孩子会接触到更多,也会更有动力。

小学阶段,让孩子死磕这一点,成绩差不了

阅读可以开发智力

我们能够发现,那些爱阅读的孩子,好像都比较聪明,反应力快,条理清楚。

因为阅读可以开发智力。

大脑的很多细胞其实都是“待业”状态,一般的利用率只有十分之一,而且脑科学研究表明,成人的脑中确实存在着专门应用于阅读的精致脑回路。

这个区域叫做左侧枕颞区,它在阅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阅读才能点亮这个区域。

人在阅读时,不断地吸收大量的知识,然后储存起来,使我们的大脑的颞叶(掌管人的记忆、听觉和视觉)变大。

如果颞叶受损,就可能引发癫痫、言语障碍、记忆障碍、听觉障碍等多种疾病。

还有对学习和记忆起关键作用的海马区,也会因为阅读量的增加发生改变,不断增大。

可以说,阅读的越多,结构改变越明显。

如果你的孩子不够聪明,可以让他多阅读,先天不足,后天来凑。

小学阶段,让孩子死磕这一点,成绩差不了

不仅语文需要阅读,其他科目也是

阅读不仅是增加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学的更轻松。

语文是主科目之一,阅读对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阅读对其他科目照样很重要。

一道题目,孩子如果连出题人的意思都猜不出,那这道题很可能就瞎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周围总是有语感很好的同学,他看到题目就能选出正确答案,你问他原因,他可能答不出,但就知道答案。

有一篇文章,叫《我害怕阅读的人》,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我害怕阅读的人,当他们阅读时,脸就藏匿在书后面。

喜欢阅读的孩子,总是能快速地洞悉老师的意思,一击必中。

这样的孩子,成绩能差得了吗?

小学阶段,让孩子死磕这一点,成绩差不了

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要还的

小学是最好抓阅读的时期,如果错过了,孩子今后就很难再爱上阅读了。

孩子的天赋需要被激发,如果让孩子把全部时间投入到作业中,那孩子的天赋就会被饿死。

小学看得见的是成绩,但成绩又有很大的欺骗性,所以不要为孩子拿高分而沾沾自喜。

最难看出效果的是阅读,因为阅读不是说几天就能见效果,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慢慢发挥出它的威力。

就像酒,年份越长,后劲越足。

而孩子学习路上有几个几年可以浪费?如果小学不让孩子大量阅读,这笔欠下的账,需要后面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来弥补。

小学阶段,让孩子死磕这一点,成绩差不了

人民日报曾经就发文说,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指出小学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不阅读,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就容易被同龄人狠狠甩在后面。

所以,小学阶段,让孩子死磕这一点,孩子成绩差不了。

爱阅读的孩子,犹如贵族出场一般,举手投足之间,自带风采。

给孩子再多,不如给他一个书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