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宅家的日子閒來無事,得以重溫了95版《神鵰俠侶》。

雖然已過去了25年,但我還是很吃白古和李若彤的顏。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少年時,看的是楊過小龍女的曠世愛情、小東邪郭襄的古靈精怪、一代大俠郭靖的家國情義。

如今重溫,才發現裡面竟然還蘊藏著育兒的真相。

那個惹人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被愛的


有句老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生活中也確實常有人因為上一輩的行為,來給他的孩子貼上標籤。

但是這種標籤對孩子卻是極不公正的。

上樑不正,下樑就一定是歪的嗎?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起碼在楊過身上不是的。

即使生父楊康惡行昭著,即使楊過因此受到牽連、被不公平的對待,即使經歷了種種磨難,最終楊過還是選擇了正直俠義,成為一代大俠。

其實,這種標籤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公的,它武斷地抹殺了孩子未來的可能性,對孩子是很深的傷害。

楊過從未見過父親,對父親的生平也絲毫不知,卻因著父親的行為而備受質疑。

母親過世後,少時的楊過孤苦無依,獨自寄宿在一處破窯內生活,後被郭靖黃蓉夫婦認出,帶回桃花島撫養。

黃蓉本答應親自教他武功,卻因著內心對楊康惡行的芥蒂,而對少年的楊過也心有戒備,早早的給他貼上“性惡”的標籤,只教他讀書修身,卻不曾傳授他半分武學。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連他的名字,也是替父受過。

和別的師兄弟的差別待遇,讓青春期的楊過不解、叛逆。

面對武氏兄弟的欺負,他回擊、他反抗、他憤怒不服,卻因為頭上“楊康之子”的標籤,所有行為都被看作是忤逆、不受管束,而他內心的委屈卻從未被理解過。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正面管教》中指出,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他感受不到歸屬感,無法獲得自我價值。

孩子的不當行為背後,是一顆想要被肯定、被接納、找到歸屬、卻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達到目標的心。

那個惹人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被愛的。

撕下孩子身上的標籤,看見孩子內心的需求,對孩子做出愛的回應,給予鼓勵和肯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該立規矩的時候絕不手軟,一味縱容只會錯上加錯


作為一代梟雄郭靖和一代女俠黃蓉的長女、桃花島島主黃藥師的長外孫女,郭芙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白富美,家世顯赫、家境殷實、資源機遇都是上乘。

生來自帶一副豪華好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讓她很有優越感。

按說這樣的角色應該是自帶光環的,但是,郭芙卻性格蠻橫,並不討喜。

究其原因,是因為母親黃蓉對她太過寵溺,在該立規矩的年紀選擇縱容。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郭芙不到1歲時便已頑皮不堪,5歲開始跟隨黃蓉習武時,桃花島上的飛禽走獸紛紛遭她“毒手”,羽毛被拔光、尾巴被剪掉、好好的清靜之地被熊孩子攪得雞犬不寧。

郭靖看不過眼,有時忍不住想要管教幾句,但黃蓉疼惜女兒,每次都會有意護著。

小小的郭芙深知,一旦做錯事,只要對著母親撒嬌耍賴,母親就會心軟,自己也不會再受責備。

於是,事事縱容之下,少時的郭芙養成了驕縱蠻橫、目中無人的性格。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但是,規矩的缺失,會讓一個孩子沒有是非觀,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當一個孩子習慣了“被滿足”,但凡有一次“被拒絕”就會暴跳如雷,甚至採取極端行為。

所以,當郭芙向楊過討要蟋蟀被拒,惱怒之下會不惜將蟋蟀踩死。

李玫瑾教授曾說: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要在孩子6歲前說“不”。

因為6歲前是孩子的性格養成關鍵時期,這時候不立好規矩,加以管教,大了就管不了了。

6歲前孩子的反抗是可控的,頂多哭鬧、打滾、發脾氣,但是一旦錯過了這段時期,等孩子大了再想管教,往往就管不了了,這時候孩子也已經具備了造成嚴重後果的能力。

正如郭芙,母親的嬌慣,使得她的任性跋扈不曾收斂,最終,在一次爭執中,揮劍砍下楊過的左臂。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其實那一刻,郭芙心中也是恐懼的,她不是有意而為之,卻終究鑄成大錯。

郭芙心地不壞,也懂得家國大義,只因幼時太過寵溺、疏於管教,才導致驕縱蠻橫,自尊心極強,做事衝動,沒有分寸。

想讓孩子未來更好,就要在該立規矩的年紀立好規矩,不縱容、不嬌慣。

要知道,除了無條件的愛,“管教”也是父母給孩子的重要禮物。

缺愛的孩子,有一點溫暖就容易飛蛾撲火


這部劇裡,最令我心疼的是公孫綠萼。

從小沒有母親,父親又對自己毫不在意,身為絕情谷谷主的女兒,雖衣食無憂,卻無人關愛。

公孫綠萼只能學著一個人長大,一個人堅強。

然而,堅強的外表下,她的內心是渴望被愛的、是沒有安全感的。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對一個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父母之間仇深似海更殘忍的了。

如果說有,那就是父母對自己的生命毫不在意。

這些,公孫綠萼都佔了。

意外得知父母的恩怨情仇、目睹父母的相互殘殺,已經讓她崩潰。

親生父親為了給情人換取解藥,毫不猶豫地把劍刃架在自己脖子上,更讓她徹底絕望。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這樣的家庭讓她生無可戀,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楊過。

因為楊過是唯一在乎她生死的人,那是她生命裡唯一的溫暖。

因此,在親生父親挾持自己威脅楊過時,她選擇了自殺。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從小缺愛的孩子,只要遇到一點點溫暖,就會飛蛾撲火、付出一切。

童年時期缺乏愛的孩子,往往自我價值感低、自卑,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覺得自己不配被愛,正如公孫綠萼。

只有能獲得父母充足的愛的孩子,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認可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能夠內心充滿能量、自信大方地面對世界。


《神鵰俠侶》裡那個讓人分外心疼的孩子:公孫綠萼

同一個江湖,差不多的年紀,不同的成長環境卻造就了楊過、小龍女、郭芙、郭襄、公孫綠萼……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成就了他們不同的境遇。

不管是在江湖之上,還是在現實生活裡,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

能得到充足的愛和適時管教的孩子,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


撰稿:莫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