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民主聯軍這套後勤班子太過強大,後來出了一個大將兩個上將

隨著東北民主聯軍兵員急劇增多,後勤各方面保障任務急劇增大,為適應未來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的需要,1947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將民主聯軍總後勤部擴建為民主聯軍後勤司令部。

8月,經中央軍委任命,黃克誠為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統管整個東北地區我軍的後勤工作。

東北民主聯軍這套後勤班子太過強大,後來出了一個大將兩個上將

黃克誠大將

中央軍委給黃克誠配的幾個助手是:原民主聯軍總後勤部部長鍾赤兵改任後勤司令部副司令員,原總後勤部政委楊至誠改任副政委,原西滿軍區參謀長李聚奎任後勤司令部參謀長。

現在看來,這可是一個超強大、超“豪華”的後勤領導班子。這套班子日後出了一個大將黃克誠,兩個上將,一個是楊至誠,一個是李聚奎,鍾赤兵為中將。可以說,在當時的幾大戰略區當中,後勤力量沒有一個戰略區可與東北戰略區相比。

黃克誠軍政兼優,經常是軍政主官一人兼任,這使他對後勤管理工作不但一點也不陌生,而且還很有一套。特別是楊至誠,他可是我軍後勤工作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早在紅軍時期,楊至誠就在中央蘇區擔任紅軍總供給部部長兼政委,搞後勤工作絕對是行家裡手。鍾赤兵和李聚奎同樣對後勤工作也都很精通。

後勤司令部成立後,黃克誠會同其他幾位領導連續幾次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對後勤工作的方針、政策、組織體制、主要任務、落實措施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推進工作的方案計劃。

東北民主聯軍這套後勤班子太過強大,後來出了一個大將兩個上將

楊至誠上將

健全完善後勤地域主要配系

鑑於東北戰略區地域非常遼闊,部隊活動範圍十分廣泛,為使後勤工作能及時有力地保障部隊作戰需要,黃克誠等領導決定在後勤司令部下面,分別再組建東線後勤司令部、西線後勤司令部和北線後勤司令部。

其中,“東線後勤司令部以吉林為中心,以吉(林)長(春)線為供應線,負責其以東及以南地區部隊的保障供應;西線後勤司令部以鄭家屯為基地,負責長春西南方向部隊之供應,並擔負長春外圍道路的修築維護工作。北線後勤司令部以德惠為中心,以濱長線通過鬆花江為供應線”。

聯軍後勤司令部則以哈爾濱為總供應基地,負責總的後勤領導統籌工作和供應指揮工作。

健全完善後勤保障編制框架

我軍成長髮展於“小米加步槍”,這決定了我軍後勤工作起點非常低、基礎非常薄弱。到底怎麼編設機構、怎麼開展工作、怎麼提高後勤保障效益,並沒有成熟經驗可循。民主聯軍司令部對後勤的編制體制問題進行了認真調查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較健全、完整、科學的編制框架方案。

經研究論證,各級後勤機構主要包括“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兵站部、軍械處、警衛團、汽車團、輜重團和醫院”。根據統一配置,東線配有醫院10個,西線配有9個。“鑑於西線路線長、土匪多,另增配一個騎兵團”。

東北民主聯軍這套後勤班子太過強大,後來出了一個大將兩個上將

李聚奎上將

健全完善後勤工作基本法規

為使整個後勤工作更加規範化、科學化,不斷提高後勤保障能力,有力滿足前線作戰需要,在黃克誠統一領導下,後勤司令部制定了一整套較完善的規章制度。這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對規範後勤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央軍委認為,東北民主聯軍的後勤規章制度,是當時全軍後勤範圍比較完善系統的一套規章制度,特意還向關內其他各根據地和解放區作了轉發和推廣。

東北戰略區的後勤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既為當前民主聯軍的秋季攻勢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也為後來的東北百萬大軍打到哪,後勤保障就伴隨到哪提供了重要支撐,還為我軍後勤工作的革命化、正規化、戰鬥化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經驗。

東北民主聯軍這套後勤班子太過強大,後來出了一個大將兩個上將

鍾赤兵中將

主要參考文獻:《黃克誠傳》《大將風雲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