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后做哪种肠镜复查好?为什么?

太阳花5526


肠癌复发转移,最常见于术后5年内,特别是术后2年是复发转移高峰期,对于复发转移病灶,早发现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发现较晚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直肠癌术后复查意义较大,除了能发现早期病变,检查是否有癌症病灶复发、癌细胞转移的情况,同时也能让医生帮助患者解决术后排便异常、大便次数过多或便秘的情况,做好术后恢复和功能锻炼,改善生活质量。

直肠癌术后复查主要查什么?

1、体格检查:

询问近期病史,是否有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腹部疼痛、肠道出血、腹胀、腹部包块等症状,同时检查腋窝、锁骨、颈部淋巴结情况,视情况做肛门指检。

2、肿瘤指标:

属于无创,通过血液检测患者体内癌细胞发展情况,如果正在进行醛氢叶酸化疗,可能会导致指标升高,但直肠癌肺转移一般不会引起指标升高。

3、CT:

如果复发转移可能性高的患者,术后1年需做CT检查,术后3年内每年做一次腹腔和盆腔CT检查,可以发现较小的病灶,如果有异常要随时复查。

4、肠镜检查:

因手术切除原因,一般在术后6个月方可做肠镜检查。

肠镜主要分为哪几种?

1、结肠镜:

即大肠镜,可以发现大部分肠道病变,从直肠肛门进入,经过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等多个部位,到回肠末端来检查整个大肠及结肠病变的诊断方式。

2、乙状结肠镜:

从直肠进入到乙状结肠部位进行诊断,主要检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

3、直肠镜:

主要检查位于肛门上端的直肠组织的检查方法,只能发现直肠出现的病变。

大部分肠癌术后,都会选择结肠镜来检查整个肠道是否有病变,直肠癌术后通过做结肠镜检查,来检测发现是否有局部复发或原发部位以外的部位再发,如果发现肠息肉则应尽快切除。

简单说,直肠癌术后2年内,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体格检查、肿瘤指标,术后3-5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术后5年则每年复查一次,其他检查视情况定期复查;肠镜检查在术后6个月复查一次,术后2-3年,肠镜检查需要每年做一次,如果术后两三年内无息肉或其他病变,之后可每2年查一次肠镜即可。

当然,除了这几项检查外,可视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适当做肝肾功能检查、腹部盆腔B超、盆腔磁共振增强检查、PER-CT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肿瘤专家姜争


直肠癌患者在术后的5年内都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这对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是至关重要的。术后患者短期内不需要做肠镜,因为吻合口还没有长好,暂时也没有其他表现,做肠镜可能损伤吻合口。一般是术后1年左右或者有其它异常情况时才考虑做肠镜。那么,复查那种肠镜好呢?

肠镜主要有结肠镜、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三种类型。直肠癌术后复查一般选用结肠镜。为什么呢?因为直肠镜是观察直肠及其以下病变的,而乙状结肠镜只能观察乙状结肠及其以下的肠道,距离比较短。复查肠镜的目的主要是观察吻合口、肠道其它地方有无病变,而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都达不到这样的目的。

结肠镜检查是将一条长约1.3米,可弯曲、末端装有自带光源电子摄像装置的软管,由肛门或者造瘘口慢慢插入大肠进行检查。医生根据肿瘤距离肛门的远近给患者选择做保肛手术或者造瘘手术。肿瘤距离肛门不远的,3厘米以上的,都可能保住肛门。如做过造瘘手术的,需要从造瘘口放入肠镜。

肠镜报告如剩余结肠和吻合口未见异常,则不需要再做病理活检,定期随访复查便可。一旦发现可以病变,医生往往再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同时配合影像学检查、肿瘤指标等结果,评估患者病情,再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