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抽烟吗?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大荒流


在16世纪以前,我国是没有相关的资料记载有种植烟叶,或是抽烟的记录的,烟叶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原产地应该是在美洲地区,在墨西哥的一座玛雅神庙中,就有玛雅人用烟管抽烟的场景,后来考古学家又在美国印第安人居住过得遗址里也发现了烟叶,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西班牙人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烟叶等一些美洲特有的农作物也被船员带回了欧洲。

在烟叶传入欧洲之后,又过了一个世纪,烟叶才被引进了中国,但是烟叶进入中国的路线并不是经过陆路,而是由菲律宾,越南等国传进来的,也就是走海路,虽然明朝一直对海上贸易管理十分严格,甚至一度是完全禁止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但是到了万历初年,对海禁有了一定的放松,允许对东洋和西洋诸国进行海上贸易,但是要征收高额的税赋,烟叶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通过海上贸易,或者是走私传入了中国。

最开始将烟叶引入中国当然主要还是药用,而在美洲,玛雅人最原始使用烟叶的方法也不是晒干之后点燃抽烟,而是在劳动的时候咀嚼烟草的叶片,烟草的叶片是很辛辣的,有很强烈的刺激性,在劳作的时候咀嚼烟草的叶子有很明显的提神作用,本来刺激性是不会成瘾的,但是我们都知道烟草里含有尼古丁的成分,这些成分是会在咀嚼的时候随着唾液被我们吸收,进而渗透到血液中,长期的咀嚼烟叶就会导致上瘾。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把烟叶由咀嚼变成吸食的呢?这我们就要说到美洲的原始信仰,当西班牙人踏上美洲的时候,美洲地区的人类基本上还在处于一个相对原始落后的状态,一些部落还在有祭祀巫医等等,他们在治疗病患的时候,就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让治疗过程看起来比较神秘,就比如吸食烟叶后向病患吐出烟雾,这里的烟叶基本上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抽过旱烟的人就知道除了辛辣刺鼻的味道外,还会导致吸入者缺氧,造成头晕的现象,也就有了一定麻痹作用,也许就在这样偶然的情况下,美洲人就发现抽烟的特殊体验。

当然随着烟叶引入中国,抽烟这种使用途径也被一并带了进来,在最开始也只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当时烟草还有五花八门的称呼,什么金丝草,还魂草,相思草等等,后来随着民间开始大面积的种植,烟草才逐渐变得廉价了,让普通的百姓也可以消费,吸烟有害健康,不久前最严禁烟令一出台,早在明朝崇祯年间就有过禁烟活动,当然那次禁烟并不是因为烟草会影响健康,而是因为烟通“燕”,朱棣迁都燕京,到了明朝崇祯时期,大明帝国已经朝不保夕了,吃烟和吃“燕”同音不吉利,所以崇祯皇帝才下令禁烟的。

然而没过多久,大明王朝就灭亡了,满清入关之后,烟草依旧盛行,虽然我国不是烟草的原产的地,但是烟叶传入中国到现在也快有400年历史了,也从烟叶传入中国时就有了抽烟的记录,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烟产销国。那么在文末温馨提示下:吸烟有害健康!


玄坤文史


如果从世界历史算起,香烟最早是美洲的印地安人开始发现并抽食,后来在哥伦布航海过程中发现了这种东西,并把“抽烟”这一行为方式带回了欧州,由于烟草可以令人兴奋,驱除困意,所以很快在欧州传播开了。

如果从我们国家的历史算起,最早有香烟的是明朝嘉靖年间,那时候的烟草是从菲律宾的吕宋岛种植,走私的方式进入中国。由于明朝在海禁上非常严,私人是不可以出海做生意的,所以当时走私非常火爆。一直到了万历年间,也就是1575年的时候,第一批烟草种子从吕宋岛传到了福建永定地区,并且在那里开始种植。那时候传过来的烟草种子是属于“晒烟”类型,这种烟一般用于制作雪茄类的香烟。

最早的“抽”烟方式——嚼烟

抽烟这种行为如果再往早一点追溯,可以找寻到最原始的方式,那就是印地安人对烟草最早的使用方法——嚼食。其实烟叶在还没有被用来“抽”的时候,人类是直接嚼食的,通过嚼食烟叶后会有一种刺激的味道,而且可以驱除困意,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这也是印地安人对烟草最早的认识。

从嚼烟到抽烟的过程,是从祭祀场合演变而来。最早的抽烟方式是一帮人围着祭祀的篝火,用长管对火中燃起的烟进行吸食,而火中焚烧的就是烟叶。这种抽烟的方式除了能达到“提神”效果外,还会造成身体轻微缺氧,造成一种醉酒的感觉,因此印地安人也非常沉迷于这种方式。

“卷烟”的发展历史

古代人抽烟都是采用烟斗或水烟筒的方法来抽,“卷烟”最早出现在1832年,由埃及的士兵发明的。当时埃及和土耳其交战,埃及在一场战役中获胜,他们在战利品中发现了很多烟草成品,于是大家都想尝试着抽一下,但队伍中却只有一个“烟筒”,大家只好排队使用。排在后面的士兵一直都等不到,显得非常不耐烦,于是他们一边等,一边玩弄着手里的烟丝。突然他们发现身上有包子弹用的纸,于是他用纸把烟丝卷起来,直接点火抽了起来,没想到抽起来的感觉和用“烟筒”抽差不多。就这样卷烟开始流行起来。

如今我们市场上出售的香烟大部分是“烤烟”型,这种烤烟类的香烟品种最早来自于美国的弗吉尼亚州,直到1900年才在我国台湾进行试种,1910年后在河南、山东等地也开始陆续种植。烤烟型香烟是目前最普遍的类型,我国的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世界领先水平。

吸烟有害健康

虽然烟草进入我国已有几百年历史,但抽烟始终是一种有害身体的行为,因此尽早戒烟对健康是有益的,不但可以减少对健康的危害,还可以减少对身边的人造成的危害。最后提醒抽烟的朋友们,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在公共场所抽烟。


水煮汗青


尽管今人早已熟知吸烟有害健康,可一些老烟民们还是难以割舍。吸烟不仅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同样也喜好吞云吐雾的感觉。不过,烟草何时传入我国,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此前,曾有学者根据上窑窑址出土的瓷烟斗,来推断认为烟草至迟在明嘉靖年间便已传入我国。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1986年的《农业考古》上。该文章根据广西和浦县上窑窑址出土的三件瓷烟斗和同期出土的压槌判断指出,烟草在嘉靖年间便已传入我国。

作者的这一论断,最重要的证据是与瓷烟斗同期的压槌上刻有一行字:

“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造”

嘉靖二十八年,即公元1549年。考虑到烟斗实物的出现,可能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故作者认为烟草传入我国的时代,很可能是在明嘉靖初年,甚至在正德年间。

不过,由于上窑窑址的情况相对复杂,且早期的烟斗实物出土较少,所以也有学者更愿意从文献中探寻烟草传入我国的时代和路线。

在明末张介宾所著述的《景岳全书》中,曾提及烟草:

“此物(按:指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地皆种植。”——《景岳全书》

根据张介宾的记载,我们可以获知两个信息:

  • 烟草并非我国土生土长之物,而是一种“舶来品”;
  • 烟草最初在万历朝时经福建广东一带传入,随后得到了普及。

类似的说法,还可以从明人方以智的《物理小智》中得到佐证:

万历末,有携之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北人呼淡巴姑或但不归。

与张介宾一样,方以智也认为烟草是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的,后又流传到了北方边地。从文献中的称呼来看,时任对烟草的叫法,也是一种音译。

烟草原为美洲之物,后随着航海业的发展才传至世界各地。那么,烟草又是经何地传入我国的呢?

按照明清两代文人的记载,我国的烟草是经吕宋国传入的。比如《露书》和《烟谱》等书籍,皆坚持此说。后来,明史专家吴晗也赞同此说,认为:

最初传入烟草的是17世纪初年的福建水手,他们从吕宋国带回来的烟草种子,再从福建南传到广东,北传至江浙。

就目前史学界较为认可的说法,烟草当是在明万历年间经吕宋国传入我国的,这一舶来品一经传入,便很快得到了推广。到明清之际,吸烟的情况已经非常普及了。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纪晓岚,便是个有名的大烟枪。


主要参考资料:《景岳全书》《物理小智》《中国烟文化史稿》等


史海烂柯人


🌹说起抽烟,糟啦!瘾劲上来了!我们应牢记烟草公司的广告:“其实,你可以不吸烟”!

📒古人抽烟吗?没有“烟”,就谈不上抽烟。烟草是从外国引进中国的。

📔烟草,原产于南美洲,后来传入东南亚地区,其中菲律宾广泛种植。开始只是做饮品,后发展为“吸食”。

📒烟草是在明朝的中期偏后的“万历年间”,也就是16世纪中期,由菲律宾传入明朝东南的沿海地区。当时葡萄牙占领了菲律宾,又于1555年占领中国的澳门,来回往返,扮演了贩运“烟草”的角色。

📔我国早有菲律宾“吕宋岛”皆产烟叶的说法,中国的香烟,最初叫做“吕宋烟”。开始传入我国的,是晒晾的烟叶,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1900年,在台湾开始试种烤烟,后相继北上,在山东、河南、辽宁、吉林等地种植,晒干之后既抽吸,就是我们说的“旱烟”“大老旱”等。出现了烟袋、烟斗、纸卷等吸食用具。

📔1937年,传至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种植烤烟,受气候和土壤的影响,云贵川三省的烟草受人喜欢,当地加工成现成的烟——香烟,风靡全国。

📒当今,我们进入了“环保时代”,烟草公司在香烟盒上明文写出: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在禁烟场所吸烟!

📔可一下子写完了,再吸一支烟!





笑看东篱


烟草是一位神仙赠的一种仙草有个故事想听吗??


情酌浅醉


记得梁羽生小说女帝奇英传里有个抽烟的高手,好象叫什么上官天野吧??


纳兰云彬


明朝以前不抽烟,


猜个球


什么时候人能不抽烟?


用户1666471616231


自15世纪开始,随着西方国家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迅速把“淡巴菰”和吸食之法传遍全球,明朝万历年间这种烟草由多条线路被传入中国,风靡一时。

烟草,神农经不载。出于明季,自闽海外之吕宋国移种中土,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

其实自殷周时期以来,那时的一部分的勤劳农民已经开始种植烟草,不过不是用来吸食,而是直接放到嘴里咀嚼。

历史上真正的把烟草得以推广的,是在原始的美洲时期,那里人们普遍咀嚼烟草新鲜叶子,相信它有恢复体力作用,而且还把嚼叶子发展成了主要嗜好。

考古学家也从出土的文物方面证实,烟草在美洲是非常普遍的。

1,一座始建于公元432年的墨西哥神殿里面,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幅浮雕,上面清晰刻画出一群玛雅人在一场祭祀活动中,有用管吸烟吐雾的情景。

2,在曾经居住过印第安人的山洞里面,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些遗留的烟草,还有已经烧尽的烟灰,据考证遗留物出现时间是在公元650年前后。

后来公元17世纪中叶,随着海上航道的建立,明朝时期烟草被引入中国。

明代药物学家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有过这样描述:

“烟,……求其习服之始,则向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所以,则众皆服烟,由是遍传。而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

可见当时吸食烟草的先是士兵,而后才得以传播给了所有人。也就在那时,明代抽烟逐渐开始风靡。

到了清代,吸烟人群更是普遍,尤其是大清时期的文人门,更是把烟草奉为灵感来源。

韩文懿公慕庐,有烟酒之癖。或问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文懿踌躇半响曰:“去酒。”掌翰林时,曾命门人作淡巴苏诗,诗多不传。海宁陈文贞有句云:“似吐仙人火,初疑异草熏。”又:“味从无味得,情岂有情牵。”又:“吸虚能化实,尝苦有除甘。”

清乾隆时期,吸烟风气达到了最盛。人们更多的是把它看作一种潮流,吸烟人群不分男女老少。

《南亭笔记》记载:“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九,乾隆嗜此尤酷,至于寝馈不离。后无故患咳,太医曰:‘是病在肺,遘厉者淡巴菰也。’诏内侍不复进。未几病良已,遂痛恶之。”

由此可以看出来,乾隆皇帝也是一个老烟枪了,而且当时朝廷里百分之九十的都在吸烟,可见多么普遍。

我们今天来看,吸烟早已经过了潮流范畴,我们也更加清楚了它对人体的影响,最后还是啰嗦一句: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严禁吸烟。


实说历史


明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