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头号败家子:一把牌输掉上海滩100间铺面,死前穷困潦倒

民国头号败家子:一把牌输掉上海滩100间铺面,死前穷困潦倒

在21世纪,我们提到“公子哥”,会立马想到“国民老公”王思聪;富二代、公子哥和富家子弟并不是在现代才有的标签,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位人物,这个人物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过着富裕的生活,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子弟。他有着不凡的家庭背景,也曾在海外留学,也有一定的职位,为何会将家底败光,竟一把牌输掉上海滩100间铺面,死前穷困潦倒,甚至连一介草席都是奢侈?

这个人物就是中国近代的“败家子”盛恩颐。

盛恩颐之父:盛宣怀

盛恩颐的父亲名为盛宣怀,仅提盛宣怀,我们几乎毫无印象,但是你一定听说过这两位的名号:李鸿章和胡雪岩,这两位一位是盛宣怀的上司,另一位是他的手下败将。众所周知,李鸿章是清末重臣,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盛宣怀就是他的幕僚。

当初红顶商人胡雪岩陷入困境之时,正是

盛宣怀替李鸿章出面给了他致命一击,让这位叱咤风云的清末首富含恨而终。当然,盛宣怀也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反派”,对晚清的中国而言,他做出了许多的贡献。比如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的11项第一:第一家民用股份制企业、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等,也是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百因必有果,果源于因

观之,这样一位在中国史上画有一笔的人物为何养育的儿子却未出类拔萃,未曾给家族带来荣光,最后连家都守护不了?还成为世人饭后谈资的笑料?

民国头号败家子:一把牌输掉上海滩100间铺面,死前穷困潦倒

正如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一句话“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诚然,万事果必有因,至于报应,只是封建迷信,盛宣怀也未料到在自己死后,儿子会变成这样,或许,盛宣怀的死只是催化剂,盛恩颐的堕落只是迟早的问题,根已埋下,果终有一天会结。盛恩颐最后的结局是自己的选择,他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何来报应,一切只是开始与结果而已。

谈及原因,盛恩颐是他唯一的儿子,且该子来之不易,换任何一对父母,如果你是他,你也许会做出同样的事情,更甚也不足为奇。中年时期的盛宣怀虽大富大贵,却无奈一直没有儿子。

原配夫人董氏给他生了3个儿子全部夭折、第二位夫人刁氏膝下无子、第三位夫人庄氏为生了2个儿子,却也只活下来了一个,就是盛恩颐,这就是唯一的重要性了。盛恩颐出生时,盛宣怀已经48岁了,48岁在现在看来正当壮年,然而在近代,人们的平均寿命还没有现在高,48岁得子可谓是

“老来得子”,对儿子的宠溺也就加倍了,毕竟是家中“独宝”。

因为是家中的独苗,从盛恩颐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人生是不平凡的,父亲对他倾注了全部心力,想把最好的都给他,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一定去做到;盛宣怀也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出类拔萃。

民国头号败家子:一把牌输掉上海滩100间铺面,死前穷困潦倒

盛恩颐的名字是盛宣怀请求慈禧太后取的,可见是寄予厚望;中国近代时期,人们接收到了西方文化教育,盛宣怀也不例外,在教育方面,对儿子没有丝毫懈怠,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财富,为儿子拓宽道路,英国的伦敦大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盛宣怀也都一个劲地把儿子往里面送。

毕业回国之后,儿子的事业也已安排妥当,直接让儿子担任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的总经理并兼任津浦铁路局局长。

作为旁观者,盛恩颐从出生到就业,似乎太顺利了,人们常说:“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波折,这些经历会教会你一些东西,会让你成长。”,而对盛恩颐而言,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一切都是坦然接受,似乎这所有的所有就应该是这样的,他的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败得彻底,轻如鸿毛

在父亲去世之后,

24岁的盛恩颐继承了庞大家业,24岁的他在此之前几乎没有独立处理或承担过任何事情和责任,读书是父亲安排的,职位也是父亲授予的,他只是一味接受安排。从小家庭富裕,对金钱也是毫无概念,钱为何物?应了一句话“金钱如粪土”。

他也不知道父辈的财产究竟意味着什么?纨绔本性渐渐暴露,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盛恩颐重金从德国进口了中国的第一辆奔驰汽车。不仅如此,他还为自己的车买来了“4444”的连号车牌,因为他在家中是老四。在鸦片流毒全国的清末民初,盛恩颐自然也成了一名“瘾君子”,他往往“躲在烟榻上,一边抽大烟一边批文件。”

民国头号败家子:一把牌输掉上海滩100间铺面,死前穷困潦倒

有人不禁会问“不是庞大的家业吗?不是中国当时的首富吗?这样就破产了?”答案显然,以上种种只是凤毛麟角,还不足以让他败光亲爹盛宣怀,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给他留下的偌大家产,他涉足了新的领域“赌”,盛恩颐曾一把牌就将上海滩北京路黄河路一带的100多间铺面统统输给了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

这些铺面都是父辈凭借自己的能力挣来的,然而挥霍易手只是一瞬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实属难上加难。

这样的大手笔除了他盛老四,谁能输得起?还输的如此坦然?但是也正是他的这种挥霍,让盛宣怀留下的偌大的家业,在抗战胜利前夕被败得一分钱不剩。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无法抚养自己的子女,无法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家人纷纷弃他而去,最终只剩下自己一人,孤独的度过晚年,解放之后盛恩颐过得穷困潦倒。1958年,66岁的盛恩颐一个人孤独地在一个门房里悄悄地死去。

我们能说这都是因为教子无方吗?真的是“教子无方”吗?

盛恩颐虽是独立的个体,却没有独立的意识,就好似提线木偶,父亲怎么摆动绳子,他就是什么动作;父子的沟通几乎为零,父亲认为那是好的,却不一定是儿子想要的;父亲不问,儿子不说,久之,麻木;盛恩颐就好似风筝,一旦松了线,放入空中,毫无方向感,随波逐流,这也是盛恩颐人生的写照。

曾是众星捧月,如今孤单凋零,人生如戏,角色的反转让人怜之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