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死苗用什么农药?

用户4642033238783


生姜死苗的原因有多种,如病虫为害、药害、肥害、渍害等因素都可以引起死苗,要根据田间具体调查认真分析找准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下面介绍生姜死苗的主要原因及防控措施:



一是病害引起。生姜种植中发生最多、发生最重的病害是是姜瘟病,防治该病要在发生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择88%水合霉素、72%农用链霉素、3%中生菌素、20%噻唑锌等药剂,兑水喷淋茎基部或灌根防治。另外,姜枯萎病也会导致生姜枯死,防治该病同样在发病初期用药,药剂可选择5%水杨菌胺、70%恶霉灵、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药剂,兑水灌根防治。


二是虫害引起。生姜虫害主要是姜螟虫,以幼虫咬食嫩茎,钻到茎虫取食为害,引起生姜枯萎。防治姜螟虫的最佳时期在卵孵高峰期,幼虫尚未钻入心叶蛀食之前,防治可选择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兑水茎叶喷雾防治。

三是药害引起。生姜田除草剂使用不当,病虫防治用药过量,或喷施过重等引起的茎叶枯死,发生药害后要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加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酸类叶面肥缓解药害,促进生姜缓苗生长。



四是肥害引起。基肥施用不当,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造成的生姜沤根枯死,要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追肥施用不当,施肥不均,引起的叶片失水枯死,要及时大量进行浇水,稀释肥液对生姜的肥害。


五是渍害引起。田间整地不平,高低差大,个别地方长期积水引起根系生长不良,甚至沤烂根系引起的枯死;田间排水系统不畅,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来,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土壤积水引起的枯死。预防措施是疏通水渠,做好排水系统,精细整地,及时清理田间积水,为生姜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述为引起生姜死苗的主要原因和具体对策,生姜出现了枯死切记不能盲目用药,一定要根据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云时代三农


  生姜死苗话应该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吧!来看看要怎么防治

  一、姜瘟病害。

  多由种子和土壤带菌,防治没跟上形成的。预防方法如下:

  1、晒种:种姜收获后,先晒几日,再放到20-30℃条件下处理7-8天,促使伤口愈合,可减少贮藏期姜瘟病的发生。

  2、浸种: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在催芽前用0.2%硼砂+0.5%磷酸二氢钾+50%多菌灵800倍+杀毒矾800倍混合液浸种15-20分钟。

  3、避免轮作:生姜根系不发达,轮作根茎小,易发腐烂病,因此,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4、土壤消毒:整地时每亩撒75-100公斤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5、病后处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全田用杀毒矾500-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100个单位灌窝。严防病田的灌溉水流入无病田中。

  二、过量上肥和上肥方法不当形成肥害。

  一些姜农认为生姜耐肥,上肥越多产量越高,因此盲目重施化肥,偏施氮肥,集中上肥,有的甚至干施尿素、复合肥等,形成肥害、麻脚姜和严峻的烂姜死苗。生姜应以施腐熟农家肥为主,一般在整地时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5公斤作基肥;苗高30厘米左右时施1次肥,每亩施猪粪水750-1000公斤;夏至前后姜苗发到3-4根苗时,每亩用腐熟枯饼50-100公斤拌灰300-500公斤点蔸,或施猪粪水1000-1500公斤,上肥后盖一层细土或土渣肥;大暑前后每亩施猪粪1000-1500公斤、尿素4-5公斤。

  三、田间积水形成渍害。多因土壤耕作层浅,排水沟浅和白沙土雨后沥沙板结不透气形成渍害,高温高湿致使烂姜死苗。

  预防方法:

  ⑴在霜冻前翻挖姜田35-45厘米深;同时挖主沟深55-60厘米、边沟深50厘米的排水沟,做到排水通畅,雨停沟干,栽培沟窝无积水或暗渍。

  ⑵选择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粘壤土栽培,避免用易沥结的白沙土栽培。


搜了共享农庄


先搞清楚原因,是病害导致死苗,还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原因。大致可分为这三种,具体如下!

生姜死苗烂姜减产的原因

一、姜瘟病害

多由种子和土壤带菌,防治没跟上造成的。预防方法如下:

1.晒种:种姜收获后,先晒几日,再放到20℃~30℃条件下处理7~8天,促使伤口愈合,可减少贮藏期姜瘟病的发生。

2.浸种: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在催芽前用哈茨木霉200克/亩兑水或0.2%硼砂+0.5%磷酸二氢钾+50%多菌灵800倍+杀毒矾800倍+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600倍液混合液浸种15~20分钟。

3.避免连作:生姜根系不发达,连作根茎小,易发腐烂病,因此,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可以使用土壤改良剂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4.土壤消毒:整地时每亩撒75~100公斤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7天后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木霉菌搭配使用,可提高作物在以后生长过程中提高抗病能力

5.病后处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全田用复合木霉菌1千克+枯草芽孢杆菌1千克随水浇灌,注意严防病田的灌溉水流入无病田中。

二、过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当造成肥害

一些姜农认为生姜耐肥,施肥越多产量越高,因此盲目重施化肥,偏施氮肥,集中施肥,有的甚至干施尿素、复合肥等,造成肥害、麻脚姜和严重的烂姜死苗。生姜应以施腐熟农家肥为主,一般在整地时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5公斤作基肥;苗高30厘米左右时施1次肥,每亩施猪粪水750~1000公斤;夏至前后姜苗发到3~4根苗时,每亩用腐熟枯饼50~100公斤拌灰300~500公斤点蔸,或施猪粪水1000~1500公斤,施肥后盖一层细土或土渣肥;大暑前后每亩施猪粪1000~1500公斤、尿素4~5公斤。

三、田间积水造成渍害

多因土壤耕作层浅,排水沟浅和白沙土雨后沥沙板结不透气造成渍害,高温高湿致使烂姜死苗。预防方法如下:1.在霜冻前翻挖姜田35~45厘米深;同时挖主沟深55~60厘米、边沟深50厘米的排水沟,做到排水通畅,雨停沟干,种植沟窝无积水或暗渍。2.选择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粘壤土种植,避免用易沥结的白沙土种植。

你的情况,你对应这几种情况,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

生姜死苗烂姜减产的预防措施

1.轮作、不连作。有姜瘟病的土壤,第二年不能再种植生姜,此病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形成土传病。连续间隔2年后,第三年种植生姜,可减轻姜瘟病、根线虫病、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

2.土壤消毒。整地前每亩用生石灰50千克均匀撒在土表,再翻入土中或每亩施用雷力TD菌肥3~4千克,能较好地控制死苗烂姜现象发生。特别是TD菌肥,每千克含有生物菌5000亿个,每亩施用3~4千克能抑制土传病害和降低死苗烂姜作用。

3.种姜消毒。种姜皮层附着有病菌和虫卵,种姜不消毒就会带病、虫卵入土,引起生姜死苗烂姜。按金病毒1瓶(防病)+一窝端2支(防虫剂)+根旺2包+极可善2包+水20千克配成药液浸种3-5分钟,能有效地抑制病菌、杀死虫卵,促进生根和修复种姜伤口,使出苗整齐、粗壮。

4.重施底肥。生姜为肉质根系,鲜姜产量高,喜疏松肥沃土壤,在播种前要重施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2000千克+“雷力海藻肥(10-6-9)”50千克+“雷力海藻肥(2-2-2)”80千克+多保10千克,混合均匀,撒施土表,翻入土中,10-15天后即可播种。只有土壤肥沃疏松,含氧量高,土壤中蚯蚓就多,有益菌多,生姜才能优质高产。

5.合理追肥。优质高产生姜一般年施肥4次。第一次:出苗后(未展叶),按根旺2包+极可善2包+苗不死1瓶+一窝端2支+水25千克的比例淋蔸一次,促进根系生长,抑制土传病害,杀死地下害虫、防止死苗烂姜发生,使幼苗生长整齐、粗壮。

第二次:幼苗生长期(展开叶片3片以上),追一次壮苗肥,施用雷力高氮冲施肥。按1包4千克加水750千克的比例,泼施、冲施或淋施在生姜地内,促进幼苗粗壮。第三次:8月上旬,幼姜生长迅速膨大期,需要养分量大,施用雷力海肥施高K冲施肥。按1包4千克+水750千克的比例,施肥方法同第二次。第四次:9月中旬,是新姜营养积累高峰期,是增产提质关键期,施肥量、施肥方法同第三次施肥。

6.喷施叶面肥。叶面肥具有快速吸收利用的效果,能促进叶色转绿,叶面增厚,表皮有光泽,提高光合作用,增强抗病能力。幼苗期,用“雷力2000”3包+极可善3包+精品高氮1包+水50千克的比例喷雾,促进幼苗健壮,10天一次,连续3次。8月份用“雷力2000”3包+极可善3包+精品高钾1包+水50千克的比例喷雾,加快嫩姜膨大,10天一次,连续2次。9月份用海得丰l包+水15千克的比例喷雾,促进姜块膨大,提高产量,10天一次,连续2次。

7.加强病虫害防治。生姜地下病虫害主要有姜瘟、根腐病、茎腐病、根线虫病、地老虎(土蚕子)、蛴螬(泥蜂子)等;地上部主要有纹枯病、灰霉病、炭疽病、斑点病、姜螟(钻心虫)、蓟马等。地下病虫害用金病毒+一窝端+根旺+极可善灌根1-2次,或单用1:1:200波尔多液灌根一次(即0.5千克硫酸铜+0.5千克生石灰+水100千克比例),再用乐施苯+硫酸链霉素一次杀死地下害虫。地上病虫害用阿维菌素+纹枯净+死苗烂根一次净或五岳神功+烟酰胺+硫酸链霉素防治。





息烽农投李凌


生姜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死苗现象,它会严重造成生姜剪除,对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生姜死苗呢?该如何预防?一起随小编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生姜死苗原因及预防措施

1、姜瘟病害

很多种子未经过消毒措施,会携带大量的病菌,在种子发芽时侵入,而幼苗抵抗力弱,极易发生。或者是土壤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措施,在种子萌发时也会侵入,从而出现死苗现象。、

预防方法:在种姜收获后,将其晒几天,在放置在20-30度环境下一周,使其伤口愈合,减少姜瘟发生。在种植前可用硼砂溶液和多菌灵、杀毒矾浸泡15-20分钟,彻底消灭年均,在种植时避免连作结合整地每亩施入75-100公斤生石灰进行消毒。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在病穴附近撒施生石灰。

生姜死苗原因及预防措施

2、施肥不当

很多农户在种植时认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所以盲目施用化肥,偏施氮肥、集中施肥,导致生姜产生肥害,严重时出现死苗现象。

预防措施:生姜施肥应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5公斤作为基肥。后期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的化肥,早呢更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根茎膨大。

生姜死苗原因及预防措施

3、积水渍害

在浇水过多或者雨后未及时排水时,土壤极易板结成块造成渍害,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极易到根茎腐烂,导致死苗。

预防措施:种植时要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切勿在粘土壤上种植,在整地时要挖好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浇水不宜一次浇水过多,雨后要及时排水。

生姜死苗原因及预防措施

4、姜螟

姜螟又名钻心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从幼苗出土直至收获皆可危害,以幼虫蛀食危害,幼虫孵化2-3天后会从叶鞘与茎杆缝隙或心叶处侵入,不断的向上钻蛀取食,导致茎杆空心,使水分和养分运输受阻,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植株死亡。

预防措施: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由于姜螟为蛀食虫害,药剂防治对其效果不太好,而去老龄幼虫抗性较强,所以提倡人工捕捉。

生姜死苗原因及预防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