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小石虎胡同是西单北大街路东从南数起的第二条胡同,西起西单北大街,东至横二条,全长不足200米。然而就在这条短短的胡同里却有相袭数百年的老宅院。众多历史名人与这里结缘,见证了明、清王朝的兴衰,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


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小石虎胡同

地理位置示意图


但是如今人们很难在西单闹市找到这条胡同。它完全淹没在现代商业的繁华之中,成为众多商铺中的一条甬路。


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原小石虎胡同

这一片商城叫做民族大世界,是1988年建立的服装市场,而原在胡同路北的古宅也成了商城的一部分。古宅已完全失去了古色古香的原貌,无论是厅、堂、游廊还是院落均被商贩占据,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磨砖对缝的墙面上到处是孔洞,屋檐下的彩绘早已剥落,蛛网般的电线随意盘结,院内一棵树龄达600余年,被誉为京都“第一古枣”的老枣树,苍劲的虬枝艰难地从各种临时建筑的夹缝中向外伸展……


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京城 “第一古枣”树

这座古宅是乾隆年间的一座贝子府。府主是乾隆的长孙绵德,是完全遵循贝子

府的规制建造的。民国初年,宅子传到绵德的五世孙毓祥手中,此府又被称为祥公府。后毓祥从府中迁出,蒙藏院在此开办蒙藏专门学校。1923年秋,李大钊、邓中夏等来校开展革命活动。乌兰夫、奎壁、吉雅泰等曾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批蒙古族党员,并在此组建了蒙古族第一个党支部。石虎胡同留下了他们最初的革命足迹。

尽管古宅被商家搞得早已不见了当年的风采,但所幸基本格局未被破坏。原府分为东西两路,主路为西路,如今仍保存着三进院落格局。府门、正厅、过厅、后厅、东西配房等虽然被违章建筑遮挡着,却都保存较完好。东路院落较小,虽有部分破坏,但并不影响整个格局。最可欣慰的是,府门在违章建筑掩藏下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下来,而其他大部分贝子府门都已损坏。经古建筑专家鉴定,认为这座贝子府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西单民族大世界 贝子府

可喜的是2006年这座贝子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市文物局已下达安全整改责任通知书,要求有关部门无条件撤走古建内的商贩,对古建及时进行修缮,恢复贝子府的原貌。

悠久的历史曲折的变迁


这座老宅的历史绝不是始于绵德贝子府,仅有文字记述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明代。明初这里是常州会馆,是京城最早的会馆之一。到了明末这里成为大学士周延儒的宅第。周延儒在崇祯朝曾两度为相,却无所作为,渎职,最终崇祯勒令其自尽。明朝也走到了末日。


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西单民族大世界 贝子府

清初,这里成了建宁公主府。许多人是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得识建宁公主的。《鹿鼎记》中建宁公主刁蛮任性,颇受康熙皇帝“哥哥”的宠爱,后来成为韦小宝的七位夫人之一,但这不是历史。真实的历史上,建宁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比康熙皇帝大了一辈,是康熙的姑姑。


顺治十年(1653年)下嫁给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当时的吴额驸府似不在这里,而是在南长街南口以西的南府花园。在吴三桂反叛,其子吴应熊及其孙吴世霖被诛之后,失去了丈夫与儿子的建宁公主搬到了这里,凄凉地度过了余生。康熙皇帝对这位姑姑还不错,经常下昭给予慰籍,谓其“为叛寇所累”。


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曾经的民族大世界

清雍正时订立了宗学制度,规定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及闲散宗室弟子,年十八岁以下者都可入宗学读书,学习满汉文字、经史文艺等。雍正二年(1724年)分设了左右两翼宗学,其中右翼宗学就设在原建宁公主府。


在右翼宗学中有一位才华横溢而又狂傲不羁的“邻曲”(教习),他就是后来写作了千古奇书《红楼梦》的曹雪芹。


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曹雪芹

当时曹家已经败落,为生计所迫,曹雪芹到右翼宗学供职。在这里结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位朋友,同样落魄的宗室子弟敦敏、敦诚兄弟。相似的遭遇使他们一见如故,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他们一起高谈阔论,吟诗作画,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院中那棵老枣树见证了他们这段友谊佳话。


还有一种说法,曹雪芹并没有在右翼宗学任职。他当时在石虎胡同的敦惠伯府里当西宾,即相当于家庭教师的职务。敦惠伯府与右翼宗学很近,曹雪芹常去宗学里与敦敏、敦诚兄弟相聚。不论哪种说法,在“蒜市口十七间半”被拆之后,小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都是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没有争议的生活遗迹,因而被红学家格外看重。

乾隆年间,右翼宗学搬到了绒线胡同新址,名臣裘曰修被赐居在此宅。裘曰修号漫士,江西新建人,曾官至礼、刑、工部尚书,军机处行走等要职。裘曰修性喜交友,待客热情,在朝中人缘极好。他搬来后特在前院修了两间厅房,名曰“好春轩”。专门用以待客。当时不少官员下朝后沿西长安街西行,拐过西单牌楼,都要到裘宅的“好春轩”小座。此处成为官员们的聚会之所。裘曰修之后,学者毕沅又曾在此居住,直至乾隆四十四年改为绵德贝子府。

民族大世界里隐藏着北京现存最完整的贝子府

俯瞰贝子府

一条小胡同,一座老宅院,却隐藏着这么悠久的历史,这么曲折的变迁,而又能够梳理得这么清楚明白,这或许就是古老北京的魅力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