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諸侯年表,卻為何記錄十三個諸侯?

浦昕強


十二諸侯年表雖然記載了除周以外的十三個諸侯國,但年表只以“十二諸侯”為名,究竟排除了哪一個諸侯國,有殊吳說、殊秦說、殊魯說等不同學說。

殊吳說認為,十二諸侯不包含吳國,因為吳為夷狄,而且在這一時期的晚期才崛起,因此司馬遷將這一部分以其餘的十二個諸侯國為名。

殊秦說認為,因秦國後來統一六國,地位特殊,所以十二諸侯並不包含秦國。

殊魯說認為,十二諸侯不含魯國,因為年表中魯國被排在周之後,為十三諸侯之首,這是為了獨尊作《春秋》的魯國的孔子。


歷史在記錄


分別是:魯國孔子的故國,齊國,晉國,楚國,宋國,秦國,吳國,鄭國,燕國,即使還有一個國家,叫曹國,曹國從開國到滅亡共有26位君主,等等


崑山福瑞祥食品有限公


因為吳國不屬於諸侯。吳國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所建的國家,論輩分比周天子還高,周天子都無權分封吳國,所以吳國不屬於周王的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