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一部《紅樓夢》,經久不衰!多少人為之痴迷!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如為電視劇《紅樓夢》作曲的王立平曾說過一句“一朝入夢終生不醒”,可見他對《紅樓夢》的極度痴迷!憑著他的一腔熱愛,花費了幾年心血,最終為我們呈現出《枉凝眉》、《葬花吟》等一支支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又由女歌手陳力唱成了經久不衰的美好回憶。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一代女作家張愛玲一生有三恨,她在《紅樓夢魘》中提到“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可見《紅樓夢》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從名人到普通老百姓。

我也是紅迷,從小學五年級第一次讀舊版的紅樓算起,至今已斷斷續續反反覆覆,讀了幾十遍且多種版本的,並且還收藏了幾十本紅學書,有《蔣勳說紅樓》,有劉心武探秘系列,有山東大學馬瑞芳教授對紅樓人物的解析……

對這本千古奇書,我一直敬畏又愛不釋手,其中最深的感受就是,書中美人千姿百態,卻命運各不相同!而決定她們命運的除了那個年代和生存環境(外因),最終便是她們自身的性格(內因)。

(一)黛玉的悲劇源於缺乏安全感

黛玉是金陵十二釵正冊榜首,毫無疑問的《紅樓夢》第一女主角。因為才貌雙全加上與寶玉的木石前緣,她與寶玉之間從青梅竹馬到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讓人沉醉!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但是自幼體弱多病且父母早亡,幼年便投奔外祖母賈母而進入賈府,這樣的身世背景促成了她脆弱敏感的個性,且極度沒有安全感,總被寄人籬下的憂慮困擾。

哪怕寶玉對她情有獨鍾和噓寒問暖,她還是患得患失,還是擔驚受怕,整天憂心忡忡……

正因為她的多思多慮,更傷神傷身,再看她的體質,原本打小會吃飯開始就吃藥,可見先天不足!並且每年春分秋分咳疾越發嚴重!

其實在今天,肺結核並不可怕也完全可以治癒,然而在清朝,醫學不發達且古代人壽命偏短的背景下,黛玉的咳疾就像肺癆一樣,讓人聞之色變。

賈府的人都認定她的病好不了,這也是眾人對她和寶玉的親事不看好的根本原因之一。

細說黛玉的性格,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敏感多疑。因為從小便失去雙親又無親手足姊妹幫襯和關懷,所以黛玉自幼便敏感。

初進賈府,不肯多說一句不肯多走一步,生怕被別人抓住錯處。

比如周瑞家的送宮花,最後一個才送給黛玉,黛玉就很不高興,說了一句別人挑剩下的才給我!這就是敏感。

而多疑則也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不自信。比如湘雲心直口快,發現唱戲的小戲子齡官長得很像黛玉並且當眾說了出來,寶玉深知黛玉性格所以當場並用眼神警示和提醒湘雲,而湘雲根本沒理會寶玉的眼神!

黛玉看到寶玉的眼神更是氣惱隨即起身離場,隨後更是跟寶玉生了一場大氣!這無疑是因為她內心的多疑。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其實湘雲並無惡意,只是隨意一句玩笑話罷了,因為湘雲的身世和處境也並不比黛玉強,但湘雲的性格是開朗樂觀積極的,跟黛玉反差很大,所以待人接物處事也太多不一樣。

孤僻。黛玉有次去看望寶釵,碰巧看到寶玉也在那,就連忙說不巧了。寶釵不解,黛玉便說“今兒他來明兒我再來,這樣間錯開來也不至太冷清或太熱鬧”,在黛玉眼裡,聚後必是散,不如不聚,她不喜歡大悲大喜,習慣了清清淡淡。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所以我們常看到她一個人悲春傷秋,一個人看書寫字做香囊……這樣的獨來獨往性格在世人眼裡無疑是孤僻的。

自卑自憐。自從寶釵進入賈府,黛玉如臨大敵,非常沒有安全感,常感嘆自己的家世背景不及寶釵,看到寶釵有母親和哥哥依靠,她常顧影自憐。

看到湘雲每次出場,她又羨慕湘雲的大大咧咧從不憂傷。直至後來看到寶琴出現,看到賈母對寶琴特別寵愛,很是擔憂寶琴會搶走寶玉,而更是患得患失……這些憂思的根源,其實就是她從小缺乏安全感,太自卑自憐。

單純無城府黛玉活得很純粹,從不耍心眼不算計任何人。

縱觀金陵十二釵,除了巧姐太小,其他的都各有心機和謀算,唯獨黛玉只一心忠於自己,愛寶玉也是一心一意,對其他人其他事也從不算計。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這點最難能可貴!但也決定了她與周遭的環境和其他人格格不入。最終,黛玉不是病死的,而是因為心病。

她感覺到跟寶玉的婚事無望了,受不了“風霜嚴寒苦相逼”,哀莫大於心死!

所以,黛玉的悲劇從一開始便註定了,前世欠寶玉的淚,今生已還完!所以淚盡而亡!

她作為詩人,最後彌留之際還“焚手帕斷痴情”更讓人心酸。假若,她像湘雲說的不那麼“心窄”不那麼“自苦”,凡事想開些,也不至於那麼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

一個妙齡女子,才華橫溢,冰雪聰明,可憐可愛,就這樣含淚而去,成為所有紅迷心中最深的痛楚。

(二)寶釵的性格,一個字“冷”

提到寶釵,有個深刻印象,她長期服用一種特別的藥,藥名叫“冷香丸”。調製工藝非常複雜,還要時辰湊巧,也是為寶釵量身定製的。而偏偏寶釵的性格底色也是“冷”,在書中多處可見端倪。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比如王夫人的貼身丫鬟金釧跳井自盡後,寶釵到王夫人房中安慰姨媽,說的那番話,雖為安慰王夫人之緣故,但話裡話外透露出她的冷心腸,無視人命,輕描淡寫。

再者,她對寶玉的關心,一直也停留在冷淡的表面,明知寶玉討厭仕途官場那一套,還時常嘮叨,甚至諷刺挖苦以督促寶玉按她的期望方向發展,可惜最終事與願違,因為寶玉的性格決定了寶玉的命運。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寶釵的冷,還體現在“事不關己三緘其口”,賈府繡春囊事件發生後,王熙鳳奉王夫人的指令搜抄大觀園時,那陣子寶釵就緊閉大門撇得乾乾淨淨。

讓人感覺她是隻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的現實主義,大難臨頭各自飛,凡事都力求自保且算計得很清楚。

為何說寶釵會做人得人心,其實也在於她的城府,會算計!

這點讓王熙鳳也很忌憚,怕她成為將來的“寶二奶奶”,自己就多了一個勁敵,因為在王熙鳳眼裡,寶釵又懂詩書通文墨比她更厲害一層。

所以寶釵雖然很聰明很會收買人心,但因她骨子裡的這份“冷”,讓人覺得始終少了些人情味和真性情,雖只比寶玉黛玉大一點,但缺乏了可愛和可親。

寶釵始終如高高在上的封建主義的衛道士,這也是寶玉無法愛上她的根本原因!

“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作為《紅樓夢》裡兩大女主角,黛玉和寶釵的最終悲劇都已在她們的性格里埋下伏筆。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黛玉“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她有才有情,品貌俱佳,最重要的是寶玉和她情投意合,兩個人一見面時寶玉便說“這個妹妹我認得”,是呀,前世有緣,所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可惜的是黛玉體弱多病加上憂思過度,賈府對他們婚事的反對,最終釀成了寶黛的愛情悲劇。

寶釵則是封建女性最標準的品德,“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行為豁達,隨分從時”,曹公說她“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是封建時期“大家閨秀”的典型。

然而儘管賈府的人都看好這個準“寶二奶奶”,卻人算不如天算,最終寶釵還是得不到寶玉的心,最終她也還是沒能如願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這也是她骨子裡的“冷”以及太世故所致。所以,“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紅樓夢》,成功地塑造了兩個極出色又極可悲可嘆的女性形象!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無論從審美,還是才情,還是女德,還是情懷……她們倆都不相上下且都出類拔萃!

有人說找女朋友必找“林黛玉”型,多情善感溫柔似水;找老婆必找“薛寶釵”型,賢良淑德察言觀色處事圓滑。這種論調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她倆的特點。

當然最理想的是,若有人可以將二者合為一體,既有黛玉的才貌和情懷,也有寶釵的端莊賢淑,那就堪稱完美了!

從今人的眼光看,她們倆的命運若不是那樣的性格,那樣的處境,或許大不一樣!

作為女子,個人覺得,一方面修身養性,一方面與時俱進,學會適應環境很重要!

《紅樓夢》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

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學會生存之道,所謂命運,還是那句最貼切“三分看天意,七分靠打拼”,信自己,愛自己,命運之神便會眷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