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權更替時政局不穩,為何皇帝不提前幾年退位來幫助新帝穩定政局?

9eN7y_sky


從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總感覺古代帝王在傳位的時候,有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是老皇帝去世以後新皇帝才繼位,這種做法,常常會引起一些動盪。

於是,這不由得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難道古代的皇帝不可以提前幾年退休。把皇位讓出來讓給新皇帝,扶他走一程嗎?這樣一來,權力不是可以完成平穩交接,國家的動亂變得很少嗎?

(趙武靈王)

這個主意,看起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不過說起來,在古代卻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

最重要一點。就是皇權具有極大的獨裁性。這種獨裁性,是一種為所欲為的特性,它決定著任何人都不願意把這種權力交給別人,就算是交給自己的親兒子,也不行。

不過,退一萬步說,就算皇帝願意把權力交出來,其實這種方式也是不太現實的。為什麼說不太現實呢?

其一,皇帝無法掌控自己什麼時候死。

皇帝如果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他提前兩三年退下來,讓新皇帝幹,他再扶持一下,也是可能的。兩三年的時間,完全可以讓一個新皇帝熟悉皇帝的各種事務。

但是,皇帝並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死啊。

如果老皇帝把權力交給新皇帝以後,過了兩三年,過了四五年,他還活著,這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那時候,萬一他還想幹,那可怎麼辦呢?

歷史上真的就有這樣的事情。趙武靈王就提前把國君之位傳給了兒子。但是後來,他又想幹了。但又把權力奪不回來。於是,他就攛掇他的另一個兒子,和這個國君兒子鬥,他想漁翁得利。不過最終的結果是,由此引得趙國的朝廷一片混亂,而他也落得一個活活餓死的悲劇。

(乾隆畫像)

其二,皇帝不能平穩地把權力交出去。

為什麼說皇帝不能平穩地把權力交出去呢?首先,皇帝自己不願意交出去。因為皇權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儘管老皇帝可以把新皇帝扶起來,但是他不願意把權力交給新皇帝,因此對新皇帝就沒有培養意義。

比如乾隆就提前把皇位給了嘉慶,但實際上他不願意把權力交出來。這樣嘉慶也就沒有得到培養。那時候,在整個朝堂上,嘉慶完全是看乾隆的臉色行事,乾隆笑,他才敢笑。乾隆把眉頭皺起來,他也必須表現出思考的樣子。否則的話,乾隆會懷疑嘉慶覬覦權力,隨時隨地都可以廢掉他。

其次,老皇帝不容易把權力交出來。之所以說不容易,是因為老皇帝身邊有一幫大臣,他們會圍著老皇帝轉,不願意老皇帝把權力交出去。有人可能會說,這些人去圍著新皇帝轉不就好了嗎?但這是不行的。古代對於“忠誠”有個概念,就是“從一而終”。如果你本身忠誠於老皇帝,而老皇帝還沒死的情況下,你又去忠誠於新皇帝。這樣,老皇帝就會認為你的心地不純淨,是“貳臣”。

和坤就是一個切實的例子。和珅那麼聰明的人,他為什麼不提前巴結嘉慶呢?如果他提前巴結嘉慶,不是就不會被處死了嗎?

但實際上,他沒有這種可能。

其三,皇帝無法扶新皇帝一程。

古代皇帝其實是很注意培養儲君的。他們在處理政務的時候,一般都會讓儲君站在旁邊,認真學習。

不過這種學習,其實對儲君的培養,沒有太大的用處。為什麼呢?因為儲君根本就不敢做主。儲君要做主,就得擴大自己的勢力培植自己的親信。他有了自己的勢力和親信,自然就有威信,權力自然就大了,地位自然就穩固了。

但如果儲君這樣做,又會遭到皇帝的猜忌,皇帝會覺得儲君在提前奪權。所以,儲君實際上啥也不敢做,那還培養什麼呢?

其四,皇帝來不及把新皇帝扶一程。

當皇帝去世以後,新皇帝的權威往往會受到威脅,保不住,一般情況,這是新皇帝的年紀比較小。

古代有非常多新皇帝的年紀都比較小。新皇帝的年紀比較小,原因主要是古代的醫藥條件不好,再加上皇子又是在錦衣玉食中長大,因此壽命都比較短。

另外,皇帝因為縱慾,因此他的生育能力不強。往往是老皇帝就要去世了,新皇帝還沒有長大。

如果是這種情況,老皇帝也不可能把皇位傳給那麼小的兒子。扶他一程,就是一句空話。

從以上四點分析就可以看出,雖然我們的想法是不錯的,但是在古代,真的無法實現。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中國古代,最高權力繼承引發的政治動盪是常見的,如何實現權力平穩交接,古人也廢了不少苦心。至於題主提的措施,我們接下來也會分析到。

(秦始皇)

古代皇權的幾個特點:

要想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明白古代皇權的特點。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帝國、確立皇帝制開始的時候,皇權就體現出終身制、世襲制、排他性兩個特點。

第一個是皇帝從當上開始,就是要當到死的,除了被太上皇、被殺、被推翻之外,不存在其他可能。(乾隆是名義上太上皇,實際上依然垂拱而治到死)。

第二個,王朝是家天下,繼承人肯定是家族的人,一般有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兩種,在漫長制度演化中,父死子繼成了主流。在父死子繼這個問題上也有選賢、選嫡兩種存在,選賢的話注重繼承人能力,選嫡注重血統,客觀性強一點。

(皇帝制度)

第三個,君權是唯一的,不允許任何人染指,天威需要每一個人敬畏,包括皇帝的兒子。

熟悉了這三個特點,題主的問題就可以轉化為,皇帝放棄終身制,或者說是在精力不濟的時候主動退位,讓太子接受鍛鍊,實現權力的平穩過渡不好嗎?

理論上確實可以,這甚至要引出一個概念有限任期制,皇帝當一段時間就他的兒子、孫子繼位。事實上在大理國確實存在過,君王到了一定年齡就出家了,這樣實現權力平穩過渡。

回到中原王朝,

(朱棣主要管軍隊去了)

朱棣確實比較注重太子鍛鍊,自己主持是軍隊與戰爭,很少管理一線政務,太子在這期間得到了歷練,但朱棣依然沒事敲打下太子,楊榮就被關了多年。

嘉靖直接“二龍不相見”連太子都不見了,雖然嘴上還說過,禪讓給太子。

萬曆常年不立太子,又一次病了,感覺自己不行,才想起來立太子,等身體恢復了,又給忘了。

到了清朝,康熙立了太子,讓太子接受鍛鍊,然後又廢了太子。

乾隆公開說了“不超過祖父的六十年”才主動禪讓,但禪讓後也沒去自己的養老地,而是繼續垂拱而治,新帝嘉慶許多施展不開,對和珅都是乾隆死了才動的手。

(嘉慶)

所以題主的措施在古代中原王朝很難施行,最高權力的終身制、排他性很難保持儲君接受有效鍛鍊並實現權力平穩過渡。


一枚明粉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知道在古代社會權力的重要性。

實際上,在古代社會,權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秦始皇統一中國,我們在進入帝國時代之後,國家成為了一元體制的國家,中央集權越來越集中,得到了最高權力,也就是成為皇帝,就得到了一切,而退位,就意味著會失去一切。

我們平叛歷史人物,不能站在局外來平叛,研究歷史的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回到當事人所在的時代,按照當事人的視角考慮問題,只有這樣,很多我們看起來匪夷所思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現在我們就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來看一看這個問題。之所以絕大多數皇帝不願意退位,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是權力能夠使人上癮。人性有自私的一面,而高度集權的體制下,激發的只有人的自私面,在擁有了最高權力以後,就等於擁有了一切,可以隨意的生殺予奪,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所以當一個人處在這個位置的時候,自私貪婪的一面容易被激發出來,貪戀權力,貪戀這種權力帶來的快感,使得絕大多數皇帝不願意捨棄,直到自己死的時候。每次坐上朝堂,群眾向你山呼萬歲,無論到哪裡都是前擁後促,無數人捧著你,無數妃子討好你,這種感覺,誰會願意放棄呢?這種滿足感,這種榮耀感,是很容易讓人迷戀的。

二是失去權力就會失去一切。在一個權力社會,擁有了權力就擁有了安全感,沒有最高的權力,哪怕你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哪怕你是皇太子,也沒有完全的安全感,因為還有一個最高權力壓著你,隨時會剝奪你的一切。為了保住你的地位,至少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唯一的辦法就只有不斷地獲得權力,直到獲得最高權力。比如趙武靈王,哪怕是一代雄主,當他讓位之後,竟然死於非命,死的時候還是被困於行宮,活活餓死的;失去權力的唐玄宗在成為太上皇之後,實際上晚景淒涼,身邊的人被一個一個地調走,最後連伺候他幾十年的最信任的高力士也被調走,孤苦伶仃;對於許多傀儡皇帝來說,等於是一個被人擺佈的小丑,如漢獻帝,一生都被董卓、曹操之類的玩弄於鼓掌,最後晚年還被迫禪讓。西漢的第二個皇帝劉盈在他死後他的六個兒子中有兩個先後被立為皇帝,但先後死於非命,被殺,最為悽慘的是,劉盈的六個兒子全部死於非命。所以為了安全感,為了至少能夠活命,生在帝王家,就只能拿到最高權力了,很多時候一句話說的也很好,就是崇禎臨終時對他的孩子們說的“不幸你們生在帝王家”。

三是為了完成自己未競的事業。也有些有著雄心壯志的皇帝為了完成自己的事業,終生不願意放棄權力,或許為了千古留名,或許為了開疆拓土,或許為了改革社會,所以要抓住權力,推動政策的施行,也就把權力抓到自己死為止了。

當然,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退位的皇帝,但是退位也分兩種,主動退位和被迫退位的,我們先看一下主動退位的情況。

主動退位,按照結果分,分為主動退位後大權在握和主動退位後大權旁落兩種類型。

1、主動退位大權在握型。這種情況最典型的就是乾隆了,在乾隆當了60年的皇帝后,他宣佈退位,因為他認為執政的時間不能超過聖祖康熙,於是退位,當了4年的太上皇。雖然乾隆是太上皇,但是仍然大權在握,嘉慶皇帝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都要向乾隆請示,尤其是大政方針,從來不敢擅自做主。直到當了4年的皇帝后,乾隆去世,才真正地做起了皇帝,首先就殺了乾隆最寵愛的大臣,和珅。

2、主動退位大權旁落型。這種類型的退位一般是比較良性的,就是前任皇帝確實不想幹了,主動交出了所有的權力,安享晚年,而新任的皇帝也不會為難這個太上皇,儘量安排好他的衣食起居,如宋高宗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一般來說,被迫退位的下場一般不好。

被迫退位,基本都是權力被兒子奪去了,想不退位都難。不過這種情況也有下場不錯的,也有下場悽慘的。

下場不錯的有唐高祖李淵,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他先是讓李世民當了太子,然後就乾脆退位,當了太上皇,把權力都交給了李世民。退位後的李淵當了9年的太上皇,期間李世民儘量滿足了他的生活要求,還給他送了美女,可以說李淵的晚年生活還是挺滋潤的。

一般來說,被迫退位的皇帝下場都不太好,一是因為權力被人奪去了,之前萬人擁戴的場面不會再有,幾乎所有人都會棄他而去,追尋新的主子;二是因為新任的皇帝對他也有所忌憚,對他時刻防範。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太子李亨主動當上皇帝,自己被迫成為太上皇后,不但身邊的人被調走,就連要改善下生活條件都要看李亨的臉色,這種日子實在是不好受。不過唐玄宗還算好些的,不好的就很多了,如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俘虜到了北方,南方的高宗趙構當了皇帝,他們就被迫退位了。很多時候,尤其是宋欽宗,實際上對宋高宗已經沒有威脅了,他多次向高宗表示自己只要能回來,哪怕是出家都願意,但是這樣的要求都沒有得到滿足,最後他們都悽慘地死在了北方。

總的來說,我國的帝國時代,國家基本都是一元結構,為適合古代農耕文明的國家體系,權力只能集中,這種集中帶來的後果就是權力只能集中於一人,那就是皇帝,身為皇帝,也只能一直把住權力不鬆手,一旦鬆手,基本都沒有好的結局。所以古代社會實際上很少出現皇帝主動退位的情況,平時哪怕是大臣建議皇帝立太子或是立某個皇子做太子都是禁忌,更不要說要他退位了。


老威觀史


古代進行政權更替,為什麼皇帝不提前退位,扶新帝上馬走一程,以維持政局的穩定呢?

新老皇帝的衝突

古代皇權更替時,常常出現政局動盪,但這些動盪,很多就是由新帝和老皇帝之間引起的。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了。

李世民為了登基稱帝,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李淵退位為太上皇,自己成為了後來的唐太宗。還有類似的南北朝時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所殺,西漢時衛太子劉據的失敗兵變等等。這些都是新帝或者說準新帝和皇帝之間的衝突,而這些發生在兩者之間的衝突會引發的政局變動,就算新上來的皇帝能夠尊稱老皇帝為太上皇,但此時的太上皇再也不會碰觸到權利,否則就會是景泰帝尊稱明英宗為太上皇,但沒多久就被太上皇趕下臺,爆發奪門之變,最終成為一個悲劇了。

這是不正常的權力交接情況。雖然新帝上位,老皇帝退位,但因為兩者之間的政治對立,所以老皇帝不會幫助新帝穩定政局,相反老皇帝已經成為新帝的一個政治隱患,新帝還要防著老皇帝,以免被老皇帝趕下臺。

權利的唯一性

權利這種東西,決定了一個集團只能有一個統治中心,老皇帝退位幫助新帝穩定政局這種情況就是兩個中心了,這是違背規律的。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有過慘痛教訓,後來的皇帝也就不會這麼做了。

話說戰國中期,赫赫有名的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將趙國變為當時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時間長了,趙武靈王感覺有點分身乏術,就想到了讓太子即位主政,自己專心軍事對外擴張的主意,他讓趙惠文王即位,自己稱主父。時間過得很快,不出幾年,趙惠文王乾的很好,趙國政壇上的臣子都圍繞著趙惠文王轉,趙武靈王自感失去權利,就挑撥之前的廢太子公子章挑戰趙惠文王的權利,自己想漁翁得利,重回權利中心。結果就是公子章和趙惠文王鬥法失敗,趙武靈王自己被圍直至餓死。

出現了這一鮮活的案例,後續的君主對於當太上皇這件事就比較謹慎了。清朝時乾隆皇帝以不能超越康熙為由退位為太上皇,但此時的乾隆仍然掌握大權。在一次接見外國使臣時,乾隆曾說自己雖然退居為太上皇,已經讓位於皇帝,但對大事還是擁有決定權。

無奈退位

還有一種就是老皇帝已經無法再繼續坐穩江山,只能退位的。

唐玄宗在安史之亂後,長安被攻破,唐玄宗倉皇逃竄,在馬嵬坡,唐玄宗無奈賜死楊貴妃,楊國忠也被殺。此時的唐玄宗大失人心,不得已李隆基只能退位,自稱太上皇,立自己的兒子為唐肅宗。

唐玄宗這種無奈退位的,雖然和新帝之間沒有衝突,但已經沒有了執政根基,對於新帝穩定政局自然也沒有了幫助。

主動退位安分守己

還有一種就是像宋高宗、宋孝宗一樣主動退位的。

宋高宗趙構雖然膝蓋軟,任用秦檜,殺岳飛,但在受到金人多次南侵的驚嚇後,宣佈“倦政”退位為太上皇,立養子為宋孝宗並一直安享晚年。趙構有沒有幫助宋孝宗穩定政局不知道,但宋孝宗平凡岳飛冤案,宋高宗卻沒有反對。而宋孝宗在趙構死後不久,也主動退位,直至病逝。

可見歷史上成為太上皇的皇帝往往要麼是被逼無奈,要麼是繼續掌握權利。而這兩種情況並不會幫助新帝穩定政局,反而會使新帝執政的隱患。而退位後不沾染權利的,往往不會對新帝執政產生什麼幫助。


天天故史匯


皇帝象徵著至高無上,皇位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職業,皇權代表著獨斷專行。太上皇表面上看無比尊榮,除了乾隆這種個例,其餘的都是華而不實。退位讓賢的皇帝,往往都是迫不得已,李淵和李隆基大勢已去,他能不讓嗎?宋徽宗面對大軍壓境,是為了推卸責任而讓位;至於乾隆,只怕是自己年輕時吹的牛吹大了,君無戲言,只好到點下車,不過也是退而不休。

在封建社會,即使貴為皇帝,生命安全都得不到充分保障,更別說太上皇。

人在當皇帝的時候,總會得罪一部分利益集團。這些人對皇帝懷恨在心,時刻找機會刺殺,比如秦始皇就被荊軻和張良刺殺過。退位之後,安全防護級別自然會降低,仇家找上門難以應對。

皇帝與太子是父子關係,也是君臣關係,天生就有矛盾。在皇位面前,親情淡薄,皇子為了上位會不擇手段,李世民和楊廣就是案例。

對於太子的活動,皇帝會時刻保持警惕。一般情況下,皇帝隨時可以壓制太子,覺得太子不行還能隨時換人,比如漢景帝就廢了劉榮,康熙、李隆基也廢過太子。如果當了太上皇,就再也沒有機會換人。

皇權時代,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所有事情只能一個人拍板。皇帝在位的時候,有一幫自己的嫡系,當了太上皇,原班人馬聽誰的話?新皇帝面對太上皇的干涉,如何應對?穩定政局是新皇帝的事,太上皇跑過來幫助只會讓大臣手忙腳亂,也會加深與皇帝的隔閡。

當皇帝的人,習慣了被大臣前呼後擁,就不會面對人走茶涼;習慣了指點江山,就不甘心孤苦伶仃;習慣了任性地使用權利,就不會遵守清規戒律。

皇帝擁有的存在感、安全感、自豪感、榮譽感,不是太上皇能夠比擬的。除了宋高宗等個別人,沒有誰願意接受這種角色轉換。

人性都是無止境的,沒當皇帝的想過把皇帝癮,當了皇帝的就幻想成仙。有些皇帝不僅不想退位,還幻想著長生不老,比如秦始皇到處尋找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從歷史上看,太上皇往往晚景淒涼。新皇帝的位置來源於太上皇,肯定不想被收回去。為了坐穩皇位,新皇帝會像防賊一樣提防太上皇,比如唐玄宗、李淵的晚年都不順心。太上皇不僅不自由,而且要被迫地接受皇帝表演給天下人看的“孝順”。

皇帝在自己的生前,就會用各種形式對身後的權力交接做出佈局,比如立太子,太子就是皇帝去世後的法定繼位人;立遺詔;秘密建儲。大臣每天歌頌“英明神武”,會讓皇帝對自己的安排顯得更加自信。

皇位是能者居之,如果新皇帝上位連穩坐龍椅的能力都沒有,那如何治國理政?乾脆像建文帝一樣優勝劣汰算了。


秋媚讀史


首先,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主動禪位,幫助新帝穩固政權的帝王,那就是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除此之外,再無主動讓出皇權的帝王,對此種情況的出現,個人認為原因有三:

1、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帝王對於皇權維護、皇帝權威的保持和維護是最為關注和最為不惜手段的。為了皇權,皇帝們不惜動手處死親生子女,不顧親情、感情、友情,將“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展現的淋漓盡致。在當時,皇權是不容挑戰和褻瀆的,哪怕是身體條件已經不再允許,哪怕皇帝年事已高,無法行駛皇帝權力。主動退位,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主動退位。當然,乾隆皇帝是一個例外。

2、從歷史經驗看,除了主動禪位,依然手握朝政大權的乾隆皇帝,中國歷史上所有被迫退位或者被逼成為太上皇的皇帝們不是被圈禁就是被百般凌辱,下場無一例外都不得善終。作為一代帝王,皇帝們對於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再熟悉不過,他們知道如果主動讓位後,等待自己的就是悲慘、淒涼的下場,所以寧願冒著死後被“篡位奪權”的風險,也斷不會主動讓位。

3、皇帝主動退位,真就能對新皇有好處嗎?如果皇帝主動退位,也會像乾隆皇帝那樣牢牢地掌控朝政大權,也會繼續對自己的寵臣仰賴和信任,這也間接的導致了朝中黨派勢力的養成和對新皇權威的嚴重挑戰。朝臣們也要在太上皇和新皇帝之間選擇站位和政治倒向,選擇好了還行,如果選擇不當,定會造成朝局動盪甚至皇帝手下無人可用,無人可信的尷尬局面。這對於新皇帝把控朝政和掌握朝廷局面並沒有任何好處,從乾隆皇帝主動退位後,乾隆皇帝寵臣和珅被稱為“二皇帝”就能看出端倪。

綜上所述,皇帝不會選擇主動退位,哪怕已經無法正常行使皇權,這對於皇帝而言關乎皇權、威望和對朝局的理性考慮。


正說清代十二朝


無情最是帝王家。即使是父子關係,恐怕也很難逃脫對於權力的爭奪和嚮往。想要讓一個人主動的退出權力的核心圈。恐怕每個人都很難做到對權力產生厭倦和清心寡慾。尤其是身為天下共主的九五之尊。享受著皇帝帶來的榮譽和地位以及其背後至高無上的權力。


因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多數的皇帝無論在位時間長或者短。基本上都沒有對皇帝這個職業產生厭倦或者選擇放棄。將皇位在生前邊轉手贈予他人,比如說自己的兒子,或者其他的指定繼承人。

其實中國歷史上也並非沒有皇帝主動在生前便將皇位善讓給自己的繼任者。比如說清朝時期的乾隆皇帝便在自己登基為帝60週年過後,選擇將皇位傳給皇十五子。這是因為乾隆皇帝曾經立下誓言。聲稱自己不會在位時常超過自己的爺爺——清聖祖康熙皇帝。


當初乾隆皇帝之所以敢誇下如此海口,實際上是因為乾隆皇帝自認為自己不可能活那麼久。認為24歲繼承皇位的自己在位時間不可能超過8歲繼位的爺爺。卻不知自己最終活了89歲,在位長達60年。因此乾隆皇帝不得不提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自己又做了三年半的太上皇。但是乾隆皇帝在做太上皇期間並沒有完全的放權給嘉慶皇帝。由此可見乾隆皇帝的退位也只不過是換一個名字而已。

其實除了乾隆皇帝以外,歷史上還有一位比較知名的皇帝主動善讓皇位給自己的繼任者。那便是南宋的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宋高宗趙構在登基為帝之後,通過妥協求和的方式勉強守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但是宋高宗趙構並沒有兒子。因此不得不從民間尋找到了宋太祖趙匡胤的子孫後代。後來宋高宗趙構厭倦了皇帝和繁瑣的政務。主動的退居二線做了太上皇,而將皇位讓給了自己的養子宋孝宗!





中國古代歷史上,之所以很少有皇帝提前幾年退位,並且利用自己的聲望為權力的過渡保駕護航。實際上是因為中國古代歷史的皇帝,並不知道自己何時去世。那麼也就無法把控自己何時退居二線合適。就比如說乾隆皇帝,如果認為自己只能夠活60歲,而選擇55歲退居太上皇的位置。結果自己不小心活到了89歲。那豈不是要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做34年。恐怕到那個時候,自己指定的皇帝都已經去世了。孫子都已經成為了新一任的皇帝。



珞珈山的貓


1、皇權面前,即便是父子親情也可能說翻船就翻船。因此,即便是皇帝老子,也得提防自己的那些兒子們。

看過《琅琊榜》的朋友,想必都對劇中那個疑心重重、玩弄權術的梁帝記憶猶新。而他為了能夠有效的把持朝政,即便對於自己的親兒子們也是加以制衡和約束的。

當太子勢大時,就扶持譽王來平衡朝政勢力。而當譽王勢大,太子被廢后,又會轉而逐步把靖王給提上來。總之,在梁帝眼中,自己手中的權力才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歷史上的皇帝老子們也和梁帝一樣,他們也得提防自己的兒子們。因為,在至高無上皇權這個政治誘惑面前,一切的親情,都是可以置之不顧的。哪怕是父子間的骨肉至親之情,也很可能說翻船就翻船。

而這一幕,在我國的歷史上似乎並不少見,並且一次次的在不同的朝代上演。比如:隋煬帝楊廣就幹掉了父皇隋文帝楊堅;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也發動兵變想要幹掉李世民,只不過由於實力問題,最後失敗了而已;哪怕是穩坐江山六十餘載的康熙皇帝,晚年也對自己苦心培養多年的太子產生了疑心,認為皇太子之行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於是,最終逐步將之廢黜。

由此可見,一旦早訂立太子,當時間一久,太子黨就極容易做大,進而對皇權構成威脅。因此,對於皇帝老子來說,確立太子,不光要權衡朝中各方的利益,更需要有長遠的考慮和制衡。所以,”國本之爭“在那些在位時間長的皇帝任上,都會十分的凸顯。

2、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導致”皇帝不提前幾年退位,給時間來輔助新君“,那就是皇帝大多都死得比較突然。

實際上,歷史上主動提前退位當太上皇的也就只有宋高宗、宋孝宗和乾隆等極少數即位皇帝。而絕大部分皇帝,都不會這麼做。這並非是不想幫助自己的繼承者穩定政局,實在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做不到啊。因為,皇帝老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會突然間就死了。

我國古代的皇帝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多歲左右,這除了政變或是遇刺等非正常死亡因素外,更多的還在於突發的疾病或是由於生活作風等問題,很多皇帝都是在盛年就突然間離世。像東漢的那些皇帝就更為悲劇,多半都是短命鬼。個別早夭的皇帝,甚至連一兒半女都沒留下就掛了。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許多皇帝根本還沒到準備培養接班人的年紀,就突然一個大病,或是因為縱慾過度,突然間就暴斃了。



這些歷史要讀


從秦政權開始計算,皇權更替出現了400多次,其中最少有63次旁落,相當於平均每更替7次就出現一次皇權旁落,並且大都不是平穩過度,而是充滿血風腥雨。

古代的王權國家都是這樣,都是上臺的殺掉被趕下臺的,動不動就是王權團隊一個不留,嬰兒也不放過。這種野蠻行為,為所有王權專制國家的通病。無論多麼龐大顯赫的王權家族和團隊,很少逃脫被滅絕的命運。

王權(皇權)團隊一個不剩,且不是政局穩不穩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陷入一場戰亂的問題,皇帝提前多少年退位也沒有用,因為對手要的就是皇權,要的是全新的皇權家族和團隊。

17世紀後,許多人終於找到了迴避這種恐怖行為的辦法,那不是更替權位的問題,而是從根本上改變王權,政權不再是王權的私有,成為全民共有,於是,再也沒有人窺視王權,誰想成為國家首腦,公開競選才算數,打打殺殺一概無效,從此,最近300年裡,那些社會就再也不出現政局混亂,屠殺王權團隊的現象了。


通用口語文


中國歷史上為了替繼任皇帝穩定政局而提前退位的皇帝倒還真有,但是大部分結局都不怎麼樣,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老皇帝並不僅僅是靠著自己的個人魅力來支撐整個王朝的發展,而是在於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及安排合適的王佐之才。

選擇退位以穩定新君統治的帝王,國史君(國史通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趙武靈王了。趙武靈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98年)五月趙武靈王將王位傳給了自己寵愛了太子趙何,自稱主父,趙何便是趙惠文王。但是趙武靈王退位不讓權啊,實際上他依然是趙國的最高統治者,擁有最高政治權和軍事權(吞併中山國、征服樓煩騎兵都是在他退位之後完成的),最終他又犯糊塗,覺得廢太子章太可憐了,於是封趙章為安陽君甚至要封他為代王,這就給趙國的內亂埋下了種子。趙武靈王最終在沙丘政變中被餓死,趙國也陷入混亂之中。

主動退位的太上皇一般都是退位不讓權(後世還有宋高宗趙構、清朝的乾隆等),所以他們退不退位都對繼任的皇帝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當兒皇帝和當太子又有什麼區別呢?

被動退位的太上皇就有很多了,他們退位的目的都不是為了穩定繼任皇帝的政權,而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最典型的就是唐高祖李淵了。

所以,老皇帝退位以輔助新皇帝穩定政局並不是一個高明的辦法,最高明的就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安排合適的王佐之才,讓大臣或者諸侯王們不敢反、不想反、不能反,其中最典型的應該就是劉徹、劉備、孫策等人的臨終託孤。而明太祖朱元璋靠誅殺有能力的功臣來給孫子朱允炆鋪路的方式就顯得低一個等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