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了哪些“昏招”,把自己从日不落帝国的神坛拉下到目前的境地?

Crazy历史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让英国加速了海外殖民扩张。英国在澳洲建立殖民地,完成了对南亚次大陆的殖民征服,扩大了亚洲、非洲地区的殖民势力。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工业革命结束后,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主和以电气为动力的新时期,英国国际地位开始下降。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衰落极快,面临殖民地纷分独立,国内通货膨胀、失业率高等等问题,世界影响力直线下降。

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为什么衰落如此之快?这与19世纪下半叶的新技术革命有很大关系。英国人以世界老大自居,对新技术革命的认识不够,没有跟上这场革命的列车,逐渐丧失工业领域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美国、德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因为技术革命得到快速发展,英国又没有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

英国的兴盛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血汗上的。英国产业工人劳动强度大,健康水平差,恩格斯描述过:

“他们几乎全都身体衰弱,骨瘦如柴,毫无力气。他们衰弱的身体无力抵抗疾病,因而随时都会病倒。所以他们老得快,死得早”。

英国依靠榨取殖民地的资源和人口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工业化,殖民地的资源让英国跃升世界第一。但随着殖民地的不断失去,英国资源不足,产业动力不够的缺陷显现出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新兴的工业领域建立了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8世纪后,自由贸易主义占据世界主流。美国等国家的工业体系竞争不过英国,只能通过高关税保护和排斥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确保本国工业对国内市场,将人力、物力集中投入到新兴产业部门。而英国没有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投向新兴产业。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英国渐渐丧失了它的国际地位。

具体来说,英国有二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沿袭二战时的计划体系,官僚系统过于庞大,资源集中于中央,经济活力不够;英国国内政治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政策缺乏连续性;英国的私有化改革虽然激活了经济,但公共服务部门更趋于集中,消耗大量的资源;英国金融业发达,为了保护金融业利益,英镑不断走高,导致国内制造业纷纷向国外转移;英国国内保守势力很大,政治改革裹足不前;英国在全球工业垄断地位丧失,面对激烈的竞争又没有做好准备;英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过多地用于军事、航天和核工业等方面,对民品的研发投入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导致了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走下神坛。特别是战后英国很多殖民地独立,英国再也不能靠吸血而坐享其成,造成了今天英国尴尬的国际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