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块钱的黄酒可以喝吗?如何理解黄酒的不同价位?

VLoOq_DEEDEE


这个问题考虑都不用考虑,魔都市场上4.5元一瓶“特加饭”黄酒都能喝,十几块钱一瓶的红酒已经算是很好的黄酒了。只要你不是买的做菜的料酒!黄酒不同的价位,肯定是一分钱一分货,这个也是不用考虑的。

作为低度酒精饮品,黄酒的受众范围主要在江浙一带。天下最优质的黄酒一定出产自浙江绍兴,但是魔都是最大的黄酒消费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掏出的几文钱,吃的茴香豆,就的就是黄酒。



在黄酒市场上10元以下的黄酒,整体口感偏淡,特别是像特加饭这种黄酒,酒液品质不高,倒出来之后甚至都能看到原材料沉淀现象。喝多了甚至会引发头痛,一觉醒来口干舌燥。

但是10元左右的价位你也能淘到性价比的黄酒,比如说红铝盖的上海侬好黄酒,上海银标黄酒,尤其是前者口感表现喜人。把他们加热后丢入姜丝,口感微甜,非常开胃。

更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黄酒在内的天下酒种,几乎都是口感越醇厚越好。相应的是酒体越醇厚,它的价格就一定越贵,简单的说就是喝到嘴里,不感到稀薄。

比如说古越龙山扁瓶窖藏金五年,它的零售价一般在20元左右,是一款中档次的黄酒,在江浙一带认可度很高。口感比较醇厚,色泽深而均匀,有着标准的黄酒气质,非常正统!

古越龙山的黄酒气质和江苏张家港生产的沙洲优黄完全不一样,古越龙山黄酒口感醇厚,沙洲优黄口感就非常清淡,它这个特点有点类似于白酒中的清香型白酒。沙洲优黄追求的是酒液的明彻,但不妨碍有很多人喜欢这个特质。



沙洲优黄价格也很贵,不过在工业设计生产上有点仿效古越龙山的意思。比如说沙洲优黄系列中的“紫醉金迷”,瓶身完全仿效古越龙山的中央窖藏扁瓶五年。零售价格也在20元左右。

黄酒中最被人津津乐道是女儿红。绍兴出的女儿红单瓶价格都在80元左右,当然还有更高的冬酿黄酒。价位越高,原材料的大米,小麦越是严选,酿造工艺也非常严苛。


江南一带的菜市场和农贸市场上,非常容易能见到黄酒铺,喜欢喝的都可以随时带着塑料桶去打酒。单斤价格,从高到低,任你选择,看你的消费能力了。

喝不惯黄酒的,当你刚开始喝它的时候,尤其是喝到品质不高的黄酒时,入口上和嗅觉上总是感觉有一种鱼腥的味道。但是当你喝惯他的时候,尤其是加热后,你会迷恋它有微微的甜味。

黄酒是一种营养型,口感温和的酒种。很多北方人来到江浙一带谋生,都放弃了喝白酒的习惯。但是储藏时间上,再好的黄酒都不要超过五年。而更高价位的黄酒,除了喝它的口感,还喝它的营养性!

值得注意的是,黄酒含有麦芽糖成份,有的还含有话梅和枸杞,口感微甜,不太适合糖尿病人大喝特喝。


楼兰餐厅老王


当然可以喝了,毕竟都是生产出来,正常销售的,啤酒不就是几块钱嘛,不一样可以喝的好好的🍶🍺🍻


去年去江苏无锡旅游的时候,在惠山古镇那边儿吃了一顿饭。这算是在南方吃的第一顿饭,当时吃的是酒酿小圆宵里边打的鸡蛋花,还有就是蟹黄包,然后要了一瓶黄酒,就跟上边儿这个差不多,当然价格也是差不多的,十多块钱。酒酿元宵和蟹黄包,味道还不错,这个黄酒刚刚入口的时候,我还有点儿不适应。感觉有点儿料酒的感觉,可能平时做饭做的多吧,慢慢喝完事,也把这个一瓶酒喝进去了,一斤装,当时也没有加热,同行的小伙伴儿告诉我加热的话口感会更好。哈哈,这个算是第一印象。


然后继续南下到南京之后,在南京中山陵附近的一个馆子,正经的,江南水乡馆子,里面点了扣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非常下饭。还有口水鸡,当然还点了花雕酒,这个话那就就比第一次喝的酒就贵了许多,也就二两的量。但是口感上更加的柔和,感觉更好喝了。连续喝了两小壶。
倒是很耐人回味。

后来有人送了几瓶梁祝,包装口感上都是可以的。这次是在家里喝的,家里家里做东西比较方便,所以说就把这个酒烫了一下,正值寒冬腊月,酒里加了一些姜丝,枸杞,大枣儿,感觉很棒了,古人说的温酒也不过如此吧!哈哈😄

在家里给我妈说的时候,我给他说这个梁祝,这个酒还是不错的。然后她觉得好的便宜的酒都是味道一样的,就给她说,不不不,这完全不一样。我现在让他查了一下,十多块钱的便宜的。完事儿又让她尝了一口贵的,她当时觉得这部味道一样吗?买这个贵的不一样,花冤枉钱吗?然后我又让她尝了一口十多块钱的,我妈眉头一皱,哎呀,她自己都说,是啊,这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啊哈哈。喝完好喝的之后,自己都不愿意喝难喝的了。


其实,我是北方人,对黄酒了解不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黄酒也是南方的文化产物,我个人还是很愿意喝的,虽然酒劲很小,但是温着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花酒里花雕,女儿红,太雕,加饭酒,很多我自己都没有品尝过,以上皆是我的个人见解。什么都是分个三六九等,贵的肯定相对来说好喝一些,周末闲来无事,三五好友一起在家小聚,温二两酒何不快哉!


金堤河之日进斗金


自己喝或者朋友小聚,十二元左右的沙洲优黄五年陈、乌毡帽的冬酿小坛、会稽山三年、古越龙山的手工酿…真香[呲牙]




骏啸天下


明朝以前,黄酒还是我国的主流饮酒。

史料显示,我国唐代已有蒸馏法,宋代基本普及。蒸馏的酒叫清酒,清代叫烧酒,解放后叫白酒。特点有两个,一是清澈不浑;二是度数高。所以,在宋代就是受欢迎的酒精类饮料。

接着的元代,统治者不是汉族,胡人。他们更是喜欢高度酒。还有证据说,蒸馏酒,也就是高度酒的酿造技术,是他们带到中国的。这个说法始作俑者是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里直接说了,元朝以前我国没有蒸馏技术,是元朝统治者带来的。所以,元代人们饮用高度酒成时髦,黄酒第一次被冷落。

到了明代,统治者有着鲜明的民族情节,不喝胡人喜欢的酒了,又大喝本民族传统的黄酒。全社会以喝黄酒显示身份,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喝黄酒,穷人才喝白酒。因为有钱人把黄酒喝贵了,穷人买不起,只好喝便宜的烧酒。于是,当时的黄酒成了如今的茅台酒。

清代,黄酒又被冷落。因为统治者还是胡人,爱喝高度酒,而且喝出规矩,必须62度才可以上市买卖,否则判你私酒,要罚款坐牢。就这样,黄酒被冷落直到如今,不得翻身。

我平时很少机会喝到黄酒,就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到绍兴的咸亨酒店,吃了一顿饭,开的一坛太雕黄酒,喝了难忘,太美了,这才对黄酒关注。后来在上海一段时间,喝过一些当地牌子的黄酒,感觉不是那回事,比起咸亨的太雕,差了许多档次。不过价格也很低,合着几块十几块一斤。

再做进一步了解,黄酒不愧是老牌子酒精类饮料,比起白酒有很多的优势。白酒宣称的所有好处,都不敌黄酒。一句话总结,我国的酒文化,源于黄酒不是白酒。古文献里,但是提到酒的,都是黄酒,不是白酒。黄酒因为亘古不变的酿造技术,显得干练简单,所以造价最低,再好的酒也没很高的成本,卖着就便宜。至于像花雕太雕一类的黄酒,之所以相对比较贵,也是跟白酒学的涨价,成本并不很高。所以,十几块的黄酒才是公道价。


普济


十几块的黄酒不喝,那喝几元的黄酒呢?

现在酒的市场,真假难辩。很多的酒由原来的酿造变成了勾兑。造酒的食材由原来粮食为主,现在不知用什么为主?工艺改变也让酒的味道发生了改变。

平时常喝酒的人,可能对酒味敏感,能够喝出其中有没有酒味。用来烧菜去腥的酒可能用来喝也觉得没味了。

收入高的人可以买一些正宗的酒来喝,一般解酒兴的人不讲究酒的价钱,能喝就行,只要能解馋,去忧愁,释烦闷就足够了。


丛中笑6603


那就喝自酿[大笑]浙江丽水缙云县农村家家酿的十月酒 今天刚抽酒 头条就给推送 红曲酒 喝不惯市面的黄酒 喝起来都是甜味 自酿酒会变色 之后颜色会变淡 市面的酒加那个焦糖色不容易变色 家酿味道也会变化 今年做的酒特别凶 估计二两就会上头 还是我酒量太差[大笑][大笑][大笑]还山上拉的山水








永远是太昂贵的誓言26771070


sc10333062100390=生产许可证编号=最便宜;

GB/T 13662=黄酒国标,稍好一些;

GB/T17946=绍兴酒的国家标准,品质一般最好


三山五鳄


中国酒文化之源就是黄酒!古人讲杜康是酒祖,实际上就是指黄酒,社康又叫少康,大禹子孙,少康之庶子无余在公元前2032年派至绍兴负责祭祀和守护大禹陵,而建立越国,黄酒也同时在绍兴生根发芽,并发扬光大,传承四千余年!


让我说句真话


这问题问的?什么十几块钱,十几块的黄酒算中档了,我们这里好多喝2.8元一瓶的黄酒,嘉兴沈荡黄酒。我想你一定的土豪吧


孤独求败m


十几块黄酒实际上已经很好了。成本不是很高,牌子耍与成本一半以上。一斤米出一斤半酒。剩下酒糟还可做烧酒。只要良心企业肯定是好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