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越南正吸引製造業,疫情為其創造良機?不可小看這2個對手

利用別國的危機來獲取利益,違背道義,但又符合現在的國際現實。疫情當前,最脆弱的恐怕就是投資信心。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脫鉤”和“轉移”的雜音,而一些國家似乎也從中看到了機會。


印度和越南正吸引製造業,疫情為其創造良機?不可小看這2個對手


  試圖挑戰供應鏈中心地位的國家有那麼幾個,最不該低估的就是學會韜光養晦的越南。正如越南男足從全球排名第172位一直爬升到94位,越南製造業也在這10多年裡取得長足進步。

  韓國三星在2019年10月突然關閉了惠州工廠。越南方面覺得看到了一個天賜良機。越南首腦阮春福在參加“韓國-東盟”特別會議期間,特意與三星電子副董事長李在鎔見面,力邀三星到越南設立半導體工廠,還承諾將給予包括稅收在內的破格優惠待遇。李在鎔則聲稱,計劃於2022年在越南開設的研發中心將在當地僱傭3000名工程師。目前三星在越南已經設有智能手機、電視機和家電工廠。三星手機一年產量的50%(約1.6億部)都由越南工廠生產。

  而據外媒3月3日報道,三星電子已經宣佈在越南建設東南亞地區的研發中心,主要就是加強在AI、物聯網、大數據和5G等方面的研發能力。投資額達到2.2億美元(約合15.4億人民幣)。三星已經成為越南最大的外部單一投資者,投資總額達到170億美元(約合1187億人民幣)。


印度和越南正吸引製造業,疫情為其創造良機?不可小看這2個對手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越南在對外貿易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有時甚至可以說是雞賊。越南一直靠進口泰國榴蓮再對華出口的模式來獲益。經估算,每年越南要從泰國進口約25萬噸榴蓮,其中有80%都對華出口。但自今年以來,中泰兩國合作不斷加深,在進出口貿易上已無需“借道”,越南或因此喪失一條財路。越南稻米的主產區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但隨著土地肥力的下降,越南稻米的質量也不如以前。但越南依然謀求用這種稻米打開世界人口最多的市場。

  與越南類似,印度也在積極探索成為可以替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投資目的地。新德里方面把美國視為機遇,大力推動美印貿易。美印兩國的研究機構和商業組織甚至在報告裡提到,要在13個領域發力,為美印貿易提供更強動力。

  印度希望,美國能夠恢復給予它的“普惠制待遇”,並取消針對鋼鋁產品徵收的關稅等。這樣一來,在印度生產的一些工業品就能順利出口到美國。印方還提出要在2030年將美印貿易額提升到5000億美元的宏大計劃。印方希望美印雙邊貿易能夠一直維持令人意外的11.8%的高速增長。


印度和越南正吸引製造業,疫情為其創造良機?不可小看這2個對手


  新德里應該明白,雖然印度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其工業實力與這個排名並不匹配。服務業依然佔到全國經濟的60%。在存量資源沒有太大波動的情況下,莫迪的“印度製造”戰略勢必要去動別國的“蛋糕”。當然,首先警惕的就是美國。特朗普不久前訪問印度,雖然大肆展示他和莫迪的友誼,但在關鍵的貿易問題上卻進行了迴避。“美國優先”的重要內容就是讓製造業迴歸,而“印度製造”恰恰不是白宮方面願意聽到的一個概念。

  越南和印度也在極力開出相對優厚的條件,吸引蘋果公司等跨國企業將生產線轉移到自己的國家。蘋果公司內部已經有聲音建議:應該至少將一種產品以上的生產搬到越南,以分散風險。蘋果公司還計劃在印度投資生產iPhone11系列產品,而障礙則是印度的勞工能力和基礎設施有待提升到滿意的水平。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越南和印度雖然都有短板,但已經憑藉各自優勢取得了一些成果,應該認真對待,不可小覷。在國際形勢總體來說不利於我方的情況下,一定要避免“大意失荊州”的事情發生。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不能有絲毫麻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